图书介绍
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旭东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098073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美术教育-课程建设-高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6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6
一、现状和困惑6
二、必要性9
三、可能性12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12
一、理论意义12
二、实践意义13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实践回顾17
第一节 国外课程审美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7
一、美与真善的关系影响课程审美化的发展17
二、课程审美化在美育中的体现19
三、杜威的课程审美化思想21
四、当代芬兰课程改革中课程审美化发展趋势25
五、美国艺术课程的发展对学校课程审美化的影响27
六、英德法三国学校在课程自主权方面的状况29
第二节 国内课程审美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3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美育32
二、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来的美育35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审美化建设政策研究37
第三节 李叔同与课程审美化建设实践42
一、课程审美化的先驱者42
二、图画之效力44
三、美术课程建设方面的主张45
第三章 课程审美化的现实背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48
第一节 课程审美化提出的现实背景48
一、传统课程观的特点48
二、“唯科学主义”思潮下传统课程观的失衡50
三、课程审美化是改变课程失衡的有效方式51
第二节 课程审美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52
一、审美52
二、审美化58
三、课程审美化61
四、审美素养64
第三节 课程审美化的理论基础66
一、审美育人:课程审美化的美育基础66
二、审美情感:课程审美化的心理学基础73
三、审美文化:课程审美化的文化学基础79
四、审美管理:课程审美化的管理学基础83
第四章 研究框架93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目标及创新点93
一、研究的问题93
二、研究的目标95
三、研究的创新点95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96
一、文献法96
二、问卷法96
三、访谈法97
四、个案法97
五、行动反思97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98
一、研究对象98
二、技术路线100
第五章 调研与访谈102
第一节 调研设计与实施102
一、问卷调查法102
二、调查目的102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102
四、调查对象105
五、调查实施分析106
六、调查结论112
第二节 访谈与座谈会的设计与实施117
一、访谈法117
二、访谈的操作设计118
三、访谈1:美学与青少年审美化教育实践119
四、访谈2:审美素养培育的理论与实践125
五、访谈3:课程审美化的实践与学校特色的创建136
六、访谈结论157
第六章 案例研究159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59
一、个案研究法159
二、研究目的159
三、研究对象159
四、实施的过程160
第二节 案例分析160
一、管理审美: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基础160
二、文化审美:课程审美化建设的依据168
三、课程改革: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突破171
四、课程设计: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关键174
五、审美化教育: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灵魂177
六、课程整合:课程审美化建设的方向180
七、高效课堂:课程审美化建设的重点183
第三节 课程审美化建设案例综述186
一、审美精神是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纽带186
二、美学规律在课程审美化建设中的体现189
三、美的情感体验贯穿在审美化课程建设中193
第四节 课程审美化建设模式范例195
一、审美教育体系模式195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196
三、“四主一美”课堂教学模式199
四、综合美术课程模式201
第七章 课程审美化建设206
第一节 课程审美化的建构206
一、在课程中:课程审美化的核心206
二、课程审美化的实质208
三、课程审美化的过程209
第二节 课程审美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211
一、课程审美化的特点211
二、课程审美化的形式218
三、课程审美化的分类221
第三节 课程审美化的内容223
一、课程目标的审美化建设223
二、课堂形态的审美化建设225
三、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建设227
四、师生关系的审美化建设228
五、课程环境的审美化建设230
六、教师队伍的审美化建设231
第四节 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原则233
一、艺术教化原则233
二、管理审美原则234
三、课程体验原则234
四、课程整合原则235
五、课堂优化原则236
六、审美评价引导原则237
第五节 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实施途径238
一、确立美好的学校形象238
二、确立审美育人的目标体系240
三、构建审美立学的课程体系250
四、构建审美立教的教学模式253
五、构建审美助学的学习策略辅助体系256
六、构建审美立校的管理保障体系258
第六节 审美能力的培养262
一、审美感受262
二、审美想象263
三、审美理解265
四、审美创造266
第八章 在审美中成人267
第一节 艺术育人功能的再思考267
一、三种基本功能268
二、两种拓展功能269
三、客观看待艺术的育人功能270
第二节 艺术让学生成为完整人格的人272
一、艺术欣赏的意义272
二、艺术让人成为人273
三、艺术让学生成为完整人格的人274
第三节 教师美好心灵的构建275
一、教师情感的发展275
二、教师心灵世界的组成277
三、教师心灵世界的构建279
第四节 师表美是教育艺术的价值追求280
一、强化师生共鸣,塑造教师情感取向281
二、激励创新精神,塑造教师理念取向283
三、弘扬奉献精神,塑造教师价值取向284
四、传承进取精神,重塑教师学习取向285
五、影响感染学生,塑造教师精神取向286
第五节 课程审美化的历史展望287
一、世界将进入大审美经济时代287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288
三、教师成为审美者290
四、课程审美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92
参考文献294
附录一:提升审美素养,为师生未来的美好人生奠基301
附录二:发展优势潜能,构筑美的教育(郑州106中学三年发展规划)315
热门推荐
- 1698934.html
- 62070.html
- 31487.html
- 158451.html
- 129559.html
- 1993368.html
- 2342977.html
- 1031504.html
- 2259806.html
- 369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9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3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1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