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宏岩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2309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关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生产模式2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宏观背景1
二、微观背景3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3
第二章 文献综述6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6
二、国内外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7
第二节 有关软件学院研究的综述20
第三节 知识生产模式2的研究26
一、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产生的背景26
二、有关知识生产模式2的研究27
三、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的影响与互动30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32
第一节 研究框架32
第二节 分析框架34
第三节 研究方法36
一、测量工具37
二、测量点37
三、访谈对象38
第四节 理论基础39
一、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概念与要素39
二、知识生产与大学的关系45
三、知识生产模式2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发意义50
第五节 研究设计60
第四章 知识生产模式2与软件学院的诞生61
第一节 新知识生产模式时代与我国信息产业人才供求矛盾61
一、新知识生产模式的确立61
二、信息产业行业的人才供给问题64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现实动因65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简要65
二、政府应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力量67
三、企业大学无法成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68
四、产学研合作经验铺垫变革基础70
第三节 政策推动新人才培养模式诞生74
第四节 政策文件与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契合79
第五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83
第一节 软微学院的设立84
一、高素质、实用性、复合型的国际化产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84
二、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88
三、实施面向产业的系与专业设置91
第二节 建立企业专家师资特色的师资团队97
第三节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创新式建设106
第四节 建成与企业的多方位深层次合作113
第五节 质量保障与评价的内部构建119
一、质量保障机制120
二、外界评价与学生就业124
第六节 模式2知识进入大学的路径127
一、基于知识生产模式2的服务科学127
二、服务科学进入北大软微学院的路径129
三、新知识生产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间的路径分析133
第六章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概念与特征136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概念与内涵137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内涵的三个维度141
一、高校服务社会141
二、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的合作144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素的变革144
第三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特征145
第四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张力分析147
第七章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SWOT分析150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优势151
一、高校获益之处151
二、合作企业的获益之处156
三、学生的获益之处157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需认真对待的问题158
一、是否合适采用人才培养模式2158
二、高校如何管理好企业师资159
三、企业如何妥善管理企业专家高校兼课159
四、如何管理好实习相关问题160
五、如何看待短期就业优势与长期发展后劲160
第三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适用性分析161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165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171
第一节 研究结论171
一、新知识生产模式要求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环节做出适应性调整171
二、案例学院的创新体现知识生产模式2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173
三、案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用性受5个因素影响173
四、与知识生产模式2相适应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主要特征174
五、案例学院相对其他同类院校的可借鉴之处175
六、高校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存在的障碍176
第二节 不足之处177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178
一、基于更大样本的研究178
二、有关质量控制与评估的进一步研究178
三、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2的适用性的深入研究179
参考文献180
Refernces184
附录187
附录一 访谈问题提纲187
附录二 2008级毕业生调查问卷189
后记191
热门推荐
- 3110183.html
- 1409816.html
- 3140915.html
- 869723.html
- 195064.html
- 241239.html
- 2249340.html
- 130594.html
- 3416153.html
- 725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0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6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5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1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