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理学 第4版
  • 孙国华,朱景文主编;孙国华,朱景文,张曙光,杨晓青,范愉,朱力字,叶传星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034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法学的特点及其体系1

第二节 法学的发展历程3

第三节 法理学的特点及其学科地位6

第四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7

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9

上编 法和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17

第一章 法的概念和本质17

第一节 法学术语“法”和它的外部特征17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20

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26

第四节 法的定义28

第二章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33

第一节 法的起源33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39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44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45

第三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50

第一节 法的作用和职能50

第二节 法的价值概述54

第三节 法的价值目标体系59

第四章 法律调整71

第一节 法律调整概述71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和类型74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过程76

第四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81

第五章 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84

第一节 法的构成要素84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90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分类92

第四节 法律体系95

第六章 法的渊源和效力104

第一节 法的(形式)渊源104

第二节 法的效力112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115

第七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119

第一节 法律解释119

第二节 法律推理128

第八章 法律关系137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137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140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142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146

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50

第九章 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154

第一节 法律行为154

第二节 法律责任161

第十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166

第一节 法律意识166

第二节 法律文化172

下编 中国社会主义法和法治的基本原理181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18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8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发展188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和原则196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19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204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209

第一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制度209

第二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214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17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226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226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适用229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237

第四节 法的实施的效果242

第十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247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247

第二节 中国的依法治国方略25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56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59

第十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经济建设2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与生产方式2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市场经济273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经济改革278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政治建设2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2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政党289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政治改革295

第十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文化建设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3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宗教307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文化建设311

第十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建设315

第一节 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315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民生建设320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325

第二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3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意义334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