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
  • (英)腊塞尔(E.W.Russell)著;谭世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993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史料和导言1

植物“生长要素”的探讨(1630—1750)1

植物营养物质的探寻4

燃素说时期(1750—1800)4

近代期(1800—1860)6

植物生理学的创立6

农业科学的创立7

土壤细菌学的萌芽13

近代土壤知识的发展和田间试验研究的复兴16

第二章 植物的养料18

第三章 植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24

氮24

磷29

钾31

中量需要的其他营养元素33

植物营养中的微量元素34

动物营养中的微量元素35

生长与养分供应之间的关系38

第四章 植物生长的定量研究38

生长与养分供应之间的假定关系40

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43

第五章 土壤的组成47

土粒的大小分布48

土壤质地51

土壤颗粒的矿物组成52

砂粒和粉砂粒级52

粘粒粒级54

其他无机成分55

第六章 粘土矿物的构造59

同晶置换60

高岭型粘土矿物的结构63

2:1型的粘土矿物63

土壤粘土66

粘粒的表面积66

粘粒上的电荷67

定比定律69

阳离子交换69

第七章 土壤吸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能力69

粘土对阳离子的相对吸附强度71

阳离子交换的定量定律72

土壤中钾的固定作用78

酸性粘土81

土粒电荷的测定85

交换性铝离子在酸性土壤中的行为88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90

土壤的pH92

土壤对阴离子的吸附97

第八章 粘粒和水及有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102

粘土的膨胀102

粘粒周围的扩散双电层105

粘土悬浮液与土壤的反絮凝作用和絮凝作用107

粘粒和土壤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111

第九章 微生物群体的生理学114

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114

微生物区系的营养:自养型和异养型有机体116

微生物区系的呼吸作用:好气性与嫌气性有机体118

微生物代谢作用的副产物:微生物的分泌物120

第十章 组成群体的有机体121

细菌和放线菌121

土壤中细菌的数目121

土壤细菌数目的波动123

土壤细菌的类型124

细菌对粘粒的吸附128

噬菌体128

真菌129

放线菌129

藻类134

原生动物137

其他有机体的拟变形虫和鞭毛虫阶段139

第十一章 原生动物以外的土壤动物区系141

线虫148

线蚓149

蚯蚓150

甲虫和双翅蝇的幼虫158

节足动物158

中动物区系158

蚂蚁和白蚁159

多足动物和等足动物162

腹足动物163

土栖哺乳动物164

第十二章 土壤生物群体的普通生态学165

微生物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状况165

能量供应的影响169

土壤微生物的活性171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172

温度的影响173

土壤微生物所引起的生物化学过程174

土壤中的酶176

微生物活动对土壤矿物的分解作用177

化学毒物在土壤中的裂解177

微生物区系间的共生关系和抗生关系178

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动物区系间的相互作用182

土壤的干燥效应、加热效应或灭菌效应183

土壤的局部灭菌184

第十三章 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栖187

根际微生物群体187

真菌和植物根的共栖190

根腐病真菌191

真菌和植物根之间的菌根型共栖194

森林树木的菌根194

内生菌根199

植物的构分204

第十四章 植物物质的分解204

植物残余物的分解206

堆腐211

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合成作用所形成的产物212

施用绿肥214

第十五章 土壤有机质的成分219

从土粒分离腐殖质219

腐殖质分散体的分级220

腐殖质胶体的成分221

土壤多糖类222

氮化合物223

磷酸酯225

硫化合物227

官能团的分析227

腐殖酸核232

腐殖质的元素比234

腐殖酸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237

腐殖质和粘粒的相互作用239

腐殖质的形成242

土壤中有机碳的周转242

腐殖质的分解243

田间土壤中有机质的水平244

有机肥料的效应248

短期混合草地的效应250

第十六章 土壤中的氮素循环252

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252

从有机质产生氨252

参与作用的有机体253

土壤中的硝化作用253

硝化作用的生物化学255

田间土壤中铵盐的硝化作用256

田间土壤中无机氮的水平258

休闲土壤中的硝化作用259

耕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261

草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262

森林土壤中的硝化作用263

土壤中的反硝化作用264

土壤无机氮的损失264

田间土壤中氮的损失266

土壤所获得的氮素269

非共生固氮作用271

固氮作用的生物化学274

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274

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275

固氮作用所需的条件278

根瘤菌280

根瘤的形成和形态学282

根瘤的寿命289

土壤中根瘤菌的数目290

植物的根瘤菌接种291

田间的豆科作物所固定的氮素数量292

豆科作物的后效299

第十七章 土壤温度301

在实际中裸地土壤温度的控制306

植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309

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311

第十八章 土壤空气313

气体转移的机制315

土壤空气的组成318

土壤通气性与微生物活性322

土壤通气性与植物生长323

第十九章 土壤水分326

水分是在哪里和怎样保持的326

土壤的抽吸作用和pF曲线327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329

土壤中的水分运动332

水分的进入土壤335

田间持水量338

给地下水位排水341

裸地土壤的水分蒸发341

水位接近地面的土壤344

盐渍土壤的水分蒸发345

作物的需水量346

第二十章 水分与作物生长346

彭曼(Penman)方程式在实际上的应用351

水分短缺对蒸腾作用的影响355

水分短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362

土壤的有效水分含量365

水分应力对作物品质的影响367

水分的有效利用368

第二十一章 土壤结构和土壤耕性370

土壤结构的稳定性376

粘粒粒级的作用380

结构孔隙的稳定作用380

在未扰动的土壤中结构孔隙的创造380

腐殖质导致的稳定作用381

土壤结构改良剂383

由于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产生的稳定作用383

耕地土壤中土壤结构的创造与保护389

苗床结构的稳定性392

稳定耕地土壤的结构395

厩肥的价值396

禾本科草和紫花苜蓿混合短期草地的价值397

第二十二章 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发育和功能402

孔隙大小和土壤强度的影响409

田间作物的扎根深度411

根对养分的摄取419

根所摄取的养分的来源419

土壤溶液420

养分向植物根移动的情况422

扩散作用423

植物对离子的摄取速率424

选择性摄取425

根的分泌物427

第二十三章 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来源:磷酸盐430

土壤中的磷酸盐430

磷酸酯430

磷酸钙431

磷酸铁和磷酸铝433

土壤磷酸盐的溶度积434

在土壤中进行的吸着过程438

等温吸附线440

土壤磷酸盐类型概述443

作物可利用的土壤磷酸盐源444

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444

土壤中的植物有效态磷酸盐446

磷酸盐肥料449

水溶性磷酸盐肥料和土壤之间的反应450

各种磷酸盐肥料的比较价值452

肥料磷酸盐在土壤中的移动455

作物对肥料磷酸盐的摄取457

磷酸盐肥料的残余价值459

作物对磷酸盐肥料的反应性466

第二十四章 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来源467

钠、钾、镁、钙467

作物对钠、钙和镁的摄取469

土壤钾对作物的有效性471

给土壤施钾肥475

短期草地对土壤钾经济的影响477

氮478

氮肥481

硫485

硒488

硅489

硅和植物生长490

厩肥492

微量元素494

铁497

锰498

铜、锌和钴501

硼504

钼506

土壤酸度和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07

土壤的石灰需要量510

土壤碱度和过度施用石灰的影响515

第二十五章 渍水土壤的化学517

有机化合物的还原产物521

旱田土壤在渍水时所发生的变化524

渍水土壤施用可分解性有机质的效应527

植物对渍水土壤的适应性528

水稻土中占主导的土壤环境条件529

水稻土的经营管理531

水稻土的排水和水浆管理532

水稻的营养和施肥533

盐沼土535

第二十六章 土壤的形成和分类537

岩石的风化537

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538

土层中的风化作用:土壤形成过程542

土壤分类543

表层土壤中和土壤表面上腐殖质的类型和组型545

排水良好的土壤547

灰壤和灰化作用547

机械淋洗过程:棕壤,棕色森林土552

草地土壤:湿草原土和黑钙土553

剖面中嫌气条件的影响557

淋溶的热带土壤558

砖红壤的类型561

土壤中磐层的形成565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土壤组合或土链(catena)566

盐土567

碱土:碱土和脱碱土569

土地利用分级571

第二十七章 灌溉的盐土和碱土的管理577

可溶性盐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77

灌溉水的品质580

灌溉土壤的经营管理580

控制盐分的管理措施581

交换性钠的控制583

碱度的控制586

受盐碱影响的土壤的改良588

受海水危害的土壤的改良591

第二十八章 土壤管理的基本原理593

控制土壤侵蚀的原理594

风蚀与土壤的飘运(drifting)594

地表径流侵蚀598

半干旱地区水分的保持604

通过排水排除多余的水分609

土壤耕作原理612

覆盖617

合成覆盖物质621

附录1 洛桑试验站和沃伯恩农场土壤的描述622

附录2 本书所用的单位换算因数624

译后记626

内容索引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