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姚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3948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个人信用-金融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背景与意义1
一 研究缘起1
二 选题背景2
三 选题意义5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6
一 研究对象6
二 研究思路7
第三节 文献综述8
一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8
二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9
第四节 研究方法10
一 价值分析方法10
二 比较分析方法10
三 规范分析方法11
四 实证研究方法11
五 历史研究方法12
第五节 创新之处12
一 突出社会利益维护之理念12
二 使用并转换“信用消费者”之概念13
三 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机构运作模式提出建议13
四 界定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关系之客体14
五 提出对个人信用额度进行统筹管理14
第一章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规制之必要性16
第一节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本体认知16
一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内涵厘定16
二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内涵透析21
第二节 以我国征信业流变历程洞悉法律规制之必要性25
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征信业的萌出25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征信业发展的中断27
三 改革开放至今——征信业的复苏与崛起时期27
第三节 从社会事实探察法律规制之必要性30
一 信用经济发展之需要30
二 维护金融秩序之需要——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31
三 协调微观主体利益之需要36
第四节 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之必要性40
一 现有法律规范不完备40
二 现有法律规范效力层级较低42
三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之缺憾43
四 《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之述评44
第二章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规制之理论基础49
第一节 经济学维度49
一 交易费用理论之体现49
二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作用51
三 效率之实现52
第二节 法治之个体利益维度54
一 原点与终点:法律规制之正义价值确证55
二 意思自治之体现57
三 隐私权之保护58
四 利益之衡平:法律对弱势信用消费者的公平对待61
第三节 法治之社会利益维度66
一 核心引力:社会利益之驱动67
二 三维耦合:和谐、公平与效率理念之型塑68
三 协调渗透: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融合70
第三章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关系之主体、客体72
第一节 主体体系解构72
一 个人——以信用消费者为角色定位73
二 信用征信机构内涵之诠释78
三 信用数据使用主体地位之考察83
四 信用数据提供主体范围之透析84
五 监管主体之确立86
第二节 客体之界定88
一 客体——个人信用数据89
二 客体之特殊性90
三 法律保护方式之独特91
第四章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机构运作模式之比较研究94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模式94
一 公共征信系统模式——以法国、德国为代表95
二 私营信用征信机构模式——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96
第二节 对主要发达国家模式的评价99
一 对公共征信系统的评价100
二 对私营信用征信机构模式的评价101
第三节 我国模式之建构102
一 模式选择之利弊分析102
二 当下模式之构建104
第五章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之具体、法律规则106
第一节 个人信用数据采集规则107
一 利益均衡意旨108
二 主体之权利义务113
第二节 个人信用数据评级规则125
一 基本内涵125
二 信用征信机构之权利义务128
第三节 个人信用数据流转、使用规则129
一 价值意蕴130
二 主体之权利义务131
三 其他相关机制139
第六章 我国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总体法律框架设计142
第一节 信用征信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142
一 市场准入机制142
二 市场退出机制146
三 信用报告价格形成机制149
第二节 当下立法的现实选择151
一 全面立法抑或渐进立法之辩151
二 我国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框架建构153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54
一 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内涵154
二 社会信用体系全方位架构155
参考文献159
后记171
热门推荐
- 1291086.html
- 585660.html
- 3869027.html
- 152235.html
- 3324209.html
- 314895.html
- 3309655.html
- 1249479.html
- 1615525.html
- 1854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6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8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5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