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陆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海-陆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 刘屹岷,钱正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93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青藏高原-影响-气候变化-研究-中国;印度洋-海洋热力学-影响-气候变化-研究-中国;太平洋-海洋热力学-影响-气候变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陆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1 大尺度海陆分布对亚洲季风的影响1

1.2 青藏高原的机械强迫作用2

1.3 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强迫对亚洲季风系统的影响3

第二章 青藏高原热力、动力作用对东亚气候分布型的影响5

2.1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对气候影响的进一步认识5

2.1.1 夏季青藏高原的热力适应和反气旋涡度源5

2.1.2 夏季副热带大陆尺度的四叶型加热对环流的影响7

2.1.3 副热带大地形加热和局地环流8

2.1.4 副热带大陆尺度和地形尺度加热的综合效应9

2.1.5 大陆尺度加热和青藏高原加热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的一个敏感性理想试验11

2.2 青藏高原激发的波动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13

2.2.1 大气定常波的研究回顾13

2.2.2 非绝热加热条件下的E-P通量14

2.2.3 波动能量传播与大气能量循环的关系15

2.2.4 潜热波及其能量传播特征17

2.2.5 感热波及其能量传播特征20

2.2.6 北半球副热带定常波源的诊断分析21

2.2.7 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非绝热E-P通量的诊断分析24

2.2.8 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气定常波动特征24

2.2.9 结语26

2.3 夏季青藏高原潜热分布及其廓线特征27

2.3.1 引言27

2.3.2 资料27

2.3.3 月平均潜热分布28

2.3.4 高原潜热廓线特征29

2.3.5 高原与周边潜热廓线的差异30

2.3.6 结论31

2.4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周围地区环流和气候的影响32

2.4.1 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影响我国夏季天气气候异常的基本事实32

2.4.2 冬季高原积雪类型对亚洲夏季风及中国降水的影响33

2.4.3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的多尺度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41

2.4.4 青藏高原感热对南海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影响46

2.4.5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华北汛期降水的关系54

第三章 青藏高原和西太平洋热力对比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60

3.1 大尺度海陆热力对比与副热带环流60

3.1.1 大陆尺度副热带非绝热加热和环流61

3.1.2 大陆尺度副热带反气旋维持动力学62

3.1.3 数值试验67

3.1.4 大尺度海-陆热力对比的综合作用与副热带环流69

3.2 夏季青藏高原及西北太平洋热状况与东亚大气环流72

3.2.1 青藏高原对流活动特征与夏季东亚环流及中国降水关系72

3.2.2 北太平洋热状况与东亚季风环流80

3.3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中、高纬度环流和热带环流异常的联系及其影响91

3.3.1 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机制91

3.3.2 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与海陆热力异常的关系108

3.4 夏季青藏高原与东亚及热带降水廓线的差异123

3.4.1 资料124

3.4.2 高原降水个例分析125

3.4.3 夏季高原降水廓线统计特征127

3.4.4 夏季中国大陆、东海、南海和热带洋面平均降水廓线特征129

3.4.5 高原与陆面(非高原)及洋面的平均降水廓线差异129

3.4.6 结论132

第四章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对比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134

4.1 海陆分布和青藏高原与亚洲夏季风134

4.1.1 海陆分布在亚洲夏季风形成中的作用134

4.1.2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爆发的影响138

4.2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差异在亚洲季节转换中的作用145

4.2.1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差异的变化与亚洲季风爆发的阶段性145

4.2.2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加热场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151

4.3 海气相互作用对环流和降水的影响153

4.3.1 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其相邻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153

4.3.2 南海热力状况与我国旱涝165

第五章 预测试验173

5.1 副高脊面反转与亚洲夏季风爆发可预报性173

5.1.1 季风爆发与季节转换轴的关系173

5.1.2 季风爆发可预测性分析175

5.2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共同作用在我国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177

5.2.1 青藏高原雪盖和ENSO指标及相互关系177

5.2.2 青藏高原雪盖和Nino3区海温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178

5.2.3 建立我国夏季降水距平分布的预测模型182

5.2.4 预报试验183

第六章 总结186

6.1 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副热带夏季环流和气候格局的影响186

6.2 海陆及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气候格局的共同影响187

6.2.1 欧亚大陆和青藏高原加热的综合影响187

6.2.2 青藏高原波源对亚洲季风气候格局的影响187

6.3 结论和讨论188

参考文献1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