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宁夏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育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3888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267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宁夏-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宁夏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说明1
前言1
绪论1
第一节 宁夏历史的开端1
水洞沟及其周围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1
宁夏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5
第二节 宁夏地区氏族社会的发展和消亡6
宁夏北部以细石器工艺为特征的畜牧业文化7
宁夏南部农业氏族文化的发展与消亡10
第一节 西戎诸国16
西戎诸国16
西戎各国的经济文化20
第二节 秦对西戎的兼并25
第一节 秦统一前后的宁夏29
秦、匈奴战争中宁夏地区所处的地位29
秦代宁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31
第二节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初步开发33
匈奴的南下与汉的防御33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各民族36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37
第三节 东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割据势力和羌族大起义40
卢芳、隗嚣、高峻的割据41
在动荡中发展的宁夏地区经济文化44
以羌族为主的东汉末年人民大起义47
第一节 魏晋时期各族内迁宁夏及树机能领导的反晋斗争51
魏晋政权对宁夏的统治与各民族的内迁51
树机能领导的反晋斗争53
第二节 十六国诸政权在宁夏地区的角逐56
前后赵、前后秦在宁夏地区的角逐56
大夏政权的建立及其对宁夏地区的统治59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民族矛盾的激化62
高平、薄骨律等镇的设立及经济的恢复发展62
高平起义及其影响65
贺拔岳、宇文泰对原州等地的经略与关陇统治集团的形成68
西魏、北周时期宁夏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70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夏地区的文化72
丝路的兴盛与中西文化交流72
佛教的传播及其建筑、雕塑艺术73
髹漆工艺与绘画艺术75
第一节 隋唐初突厥侵扰的平息77
突厥侵扰的平息77
隋代灵武白瑜娑起义和梁师都的割据80
第二节 宁夏境内的各少数民族82
宁夏境内的各少数民族82
唐对宁夏境内少数民族的政策89
第三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91
农业、畜牧业经济的发展91
“丝绸之路”的繁荣及文化艺术96
第四节 中兴唐朝的基地和吐蕃侵扰的结束103
朔方军节度使经济、军事力量的壮大103
唐肃宗“灵武继位”及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107
吐蕃对宁夏地区的困扰及其失败109
第一节 五代时期宁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113
五代政权在宁夏地区的更替113
五代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恢复115
第二节 党项的兴起、迁徙和夏州政权的割据117
党项的兴起117
党项的迁徙及入居宁夏地区119
夏州李氏政权的割据122
第一节 西夏的建立及对原州等地的争夺125
灵州之战及西夏的建立125
兴庆府的设置129
对镇戎军及邻近地区的争夺132
夏宋关系136
第二节 西夏的社会政治与经济138
西夏的官制、法律、兵制138
西夏中心地区的经济开发146
西夏各时期人口的变化155
第三节 西夏的文化艺术事业158
西夏文字的创制与汉藏典籍的翻译158
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事业162
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学艺术164
第四节 西夏的灭亡168
西夏与金的关系168
统治阶级的日趋腐朽170
蒙古的兴起及西夏的灭亡172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日趋稳定178
浑都海叛乱的平息178
安西王势力的兴衰180
社会秩序的日趋稳定182
第二节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84
重视农业及在宁夏地区的移民屯田184
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187
交通运输及商业的发展189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192
回族的形成192
伊斯兰教在宁夏地区的传播198
其他民族与宗教201
第一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两个边防重镇205
明初宁夏的政治军事形势205
宁夏镇及其卫所分布207
三边总制和固原镇208
长城及堡寨的修筑209
抵御鞑靼和瓦剌的军事活动213
第二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政制和三次内战215
庆王府和宁夏军政官制215
成化年间满四石城起义219
正德年间安化王之变222
万历年间刘东旸兵变224
第三节 明代宁夏地区经济的兴衰和文化教育及民族宗教226
川区军屯和水利事业的发展226
以藩王牧场为主的固原畜牧业229
手工业、商业和交通状况231
科举、乡学和文化236
民族和宗教239
第四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军民起义241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边镇士兵起义241
李自成起义军在宁夏的活动243
第一节 清初宁夏政治形势246
以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为主力的军民反清斗争246
王辅臣叛乱和赵良栋南征249
康熙帝在宁夏调兵北伐噶尔丹252
宁夏地区军政建置的确立256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259
宁夏平原农田水利的扩大开发259
牧业、盐业和特产262
商业和交通状况266
乾隆三年大地震后的城镇建设270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演变273
清代宁夏地区人口状况273
满族定居宁夏276
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277
第四节 文教事业和社会习俗281
学校建设和科举成就281
各级地方志的相继纂修283
各族居民的生活习俗285
第一节19世纪前半期的宁夏社会状况289
生产发展的减缓与停滞289
政治腐败与剥削加重291
民族关系的变化294
第二节 回族反清斗争的爆发和发展298
太平天国运动对西北的影响298
马化龙领导宁夏回族举旗反清299
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的高涨301
粉碎清军的军事进攻306
第三节 回族反清运动中的抚局及其最后斗争308
宁夏抚局的形成308
金积堡保卫战与宁夏回族反清运动的失败310
第一节 清政府恢复统治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317
清政府恢复封建秩序317
人口锐减和经济残破320
外国洋行的经济掠夺322
第二节 各族人民的顽强斗争324
回族人民继续斗争324
会党首领赵良才领导的反清起义326
下营子教案327
第一节 宁夏革命组织的活动和发展331
哥老会的活动331
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333
第二节 宁夏各族人民积极响应辛亥革命335
灵州光复335
宁夏革命军政府成立337
平罗、中卫等地的革命起义340
第三节 清军对宁夏人民的残酷镇压342
“西军”对宁夏革命的镇压342
宁夏革命的失败344
宁夏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失败原因346
第一节 马福祥绥靖宁夏348
昭武军进驻宁夏348
马福祥与分裂势力的斗争351
巩固马家统治地盘352
第二节 马福祥家族势力的发展355
甘肃易督风潮355
马鸿宾主政宁夏358
辛亥革命后宁夏社会的变化361
第三节 宁夏建省365
国民军西进后的宁夏365
宁夏建省的过程与背景367
从门致中到吉鸿昌370
第一节 马鸿逵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374
国民军东撤后的宁夏形势374
十五路军进驻宁夏与马鸿逵班底出台377
孙马大战380
第二节 严密的政治统治384
个人独裁与对军政人员的控制384
保甲制度与抓兵暴政387
第三节 经济的缓慢发展390
清丈土地,整顿税制390
控制金融,垄断经济3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的早期活动398
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传播398
中共宁夏党组织的建立401
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的地下斗争404
第二节 红军长征在宁夏410
红二十五军在宁夏的战斗410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413
第三节 红军西征与宁夏南部红色政权的建立419
红军西征和三大主力会师419
斯诺、马海德在宁夏423
宁夏地区革命政权的建立425
第一节 宁夏军民的抗日救亡斗争435
宁夏在抗战中的地位435
宁夏抗日形势的发展437
抗日救亡活动与绥西战役440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和马家统治的强化445
交通事业的发展445
工业生产的初步举办449
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456
统治秩序的巩固460
第三节 海固回民起义和共产党在宁夏的继续斗争462
海固地区的社会矛盾462
海固回民三次起义464
中共宁夏工委的艰苦斗争474
陕甘宁边区盐池县的建设477
第一节 马家军参加反革命内战481
抗战胜利后的宁夏形势481
第一次援包战役484
配合胡宗南侵占三边解放区485
援榆和二次援包战役488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489
西北军事形势的根本变化489
人民解放军挺进宁夏和马家军的瓦解493
宁夏人民政权的建立500
第一节 宁夏地区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过渡505
封建儒学教育的衰落505
近代教育的兴起505
第二节 宁夏建省前后的学校教育508
西北军入甘,宁夏教育受挫508
宁夏建省为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希望510
第三节 抗战到内战宁夏教育事业的曲折起伏516
中等师普教育步履维艰516
职业教育迟缓幼稚520
陕甘宁边区盐池县等地人民教育的曙光522
第四节 继往开来的回民教育524
伊斯兰宗教特色的经堂教育524
马福祥开创宁夏回民教育526
第一节 宁夏科技事业的开拓528
新科技的传入528
建省后科技事业的进步529
首批科技成果的出现530
第二节 文化事业的进步533
社会文化事业的起步533
文艺团体的出现537
方志的编修539
第三节 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在宁夏的发展变化542
天主教在宁夏的继续传播542
伊斯兰教派门宦在宁夏的演化545
附录 宁夏古代大事年表549
附录 宁夏近现代大事记559
热门推荐
- 3650688.html
- 2882550.html
- 1415659.html
- 3106322.html
- 1037057.html
- 3350503.html
- 563640.html
- 2424971.html
- 2055859.html
- 2964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3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9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3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