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遂平县志 1986-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遂平县志 1986-2000
  • 河南省遂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279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800页
  • 主题词:遂平县-地方志-1986~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遂平县志 1986-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建置29

第一章 境域29

第二章 沿革29

第三章 区划30

2000年遂平县各乡镇辖村委(居委)自然村(辖区)31

第二编 环境与保护41

第一章 自然环境41

第一节 地质41

一、地层41

二、构造42

三、火成岩42

第二节 地貌43

一、山地43

二、岗坡44

三、平原44

四、河流44

第三节 气候47

一、日照47

二、温度47

三、降水量48

四、风49

五、天气灾害50

第四节 土壤52

一、黄棕壤土52

二、砂姜黑土53

三、潮土53

第五节 生物54

一、植物54

二、动物55

第二章 环境保护56

第一节 环境质量56

一、水环境质量56

二、空气环境质量56

三、噪声环境57

四、其他环境质量57

第二节 环境治理57

一、宣传教育57

二、项目审批57

三、工业污染治理57

四、农村生态保护59

五、噪声控制59

第三节 环境监测59

第四节 生态保护59

一、森林及动植物保护59

二、农业生态保护60

三、特殊保护区60

第五节 环保机构60

第三编 资源与管理61

第一章 水资源61

第一节 水文地质分区61

一、山丘区61

二、南岗区61

三、北岗区61

四、平原区61

第二节 水资源量62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62

第二章 土地63

第一节 土地资源63

第二节 地籍调查63

一、地政地籍详查63

二、土地变更调查64

三、确权发证64

四、城镇土地定级估价65

五、地籍档案管理65

第三节 土地利用65

一、国家建设用地65

二、集体建设用地67

三、农村宅基用地68

四、用地计划管理69

第四节 土地监察及信访69

一、土地监察工作70

二、土地信访工作70

三、“三无乡镇”达标和“执法模范县”创建71

第五节 地产管理71

一、土地评估71

二、土地勘测72

三、交易管理72

第三章 矿藏资源72

第一节 金属矿72

第二节 非金属矿73

第三节 开发管理73

第四章 旅游资源73

第一节 旅游景区74

一、嵖岈山风景区74

二、龙天沟风景区74

三、凤鸣谷风景区74

四、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74

第二节 宣传推介75

第四编 嵖岈山77

第一章 自然景观77

第一节 景区78

一、北山景区78

二、南山景区78

三、六峰山景区78

四、琵琶湖景区78

五、天磨湖景区78

六、百花湖景区79

第二节 景观79

一、猴子望月——南山石猴79

二、莲花出浴——莲花峰79

三、碧水映山——天磨湖、天磨山79

四、六峰夕照——六峰山晚霞79

五、曲径通幽——南山二道门79

六、南天一柱——蜜蜡峰79

七、风云壮观——北山云海79

八、层林尽染——南山秋景80

九、九迭瀑布——五头垴小溪80

第三节 山峰80

一、蜜蜡峰80

二、老君峰80

三、凤凰台(峰)80

四、老君花园(峰)80

五、莲花峰80

六、三节峰80

七、悬针峰80

八、天磨峰80

九、天王顶81

第四节 异石81

一、猴石81

二、猿人石81

三、青蛙石81

四、骆驼石81

五、鹰石81

六、蜗牛石81

七、穿山甲石81

八、剑鱼石81

九、熊猫石81

第五节 山洞82

一、万人洞82

二、黑风洞82

三、桃花洞82

四、星星井洞82

五、舞阳洞82

六、八洞82

七、蓬莱三洞82

八、白云洞82

九、皇姑洞83

第六节 石棚83

一、顺天宫83

二、北斗宫83

三、仙人殿83

四、蛤蟆嘴83

五、石灶伙83

六、皇姑楼寝宫83

七、石客厅83

八、刘扁大堂83

九、迎客厅83

第七节 湖泊与山溪84

一、秀蜜湖(蜜蜡山水库)84

二、琵琶湖(曹寺沟水库)84

三、天磨湖(磨沟水库)84

四、百花湖(魏楼水库)84

五、螃蟹沟小溪84

六、北山山泉溪84

第二章 古建筑84

第一节 古庙85

一、包公庙85

二、关岳庙85

第二节 宫殿85

一、五龙宫85

二、天王殿85

第三节 楼亭85

一、八卦亭85

二、魁星楼86

三、皇姑楼86

四、高官厅86

第三章 嵖岈山文化86

第一节 诗词86

游嵖岈山86

登嵖岈山87

嵖岈仙洞87

莲花掌88

登嵖岈山88

登嵖岈山88

已巳春游88

登嵖岈山89

念奴娇·营造公仆林89

第二节 散文90

一、风景独好嵖岈山90

二、感悟嵖岈91

三、春游碑记92

四、嵖岈山游记92

第三节 石刻93

第四节 题词94

第五节 书画94

第六节 影视拍摄94

第七节 雕刻95

第四章 旅游开发95

第一节 旅游宣传95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96

第三节 景区开发96

一、景点开发96

二、山门开发96

三、天磨湖综合开发97

第四节 旅游服务97

一、导游公司97

二、宾馆、饭店97

第五节 旅游机构97

第五编 人口与计划生育99

第一章 人口99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分布99

一、人口数量99

二、人口分布99

第二节 人口构成103

一、姓氏构成103

二、性别构成104

三、年龄构成106

四、文化构成107

第三节 行业职业107

一、行业构成108

二、职业构成108

第四节 婚姻家庭109

一、婚姻构成109

二、家庭构成109

第二章 计划生育110

第一节 计生宣传110

一、宣传内容110

二、宣传形式110

第二节 生育政策111

一、节制生育111

二、晚婚晚育111

三、奖惩112

四、幼儿病残及成年人伤残医学鉴定113

第三节 生育管理114

一、规章制度114

二、重大措施116

第四节 节育技术117

第五节 机构118

一、计划生育委员会118

二、计划生育协会119

第六编 基础设施建设121

第一章 城乡建设121

第一节 城乡规划121

一、城区规划121

二、规划调整122

三、乡镇规划123

四、村庄规划124

第二节 县城建设125

一、房屋建筑125

二、城市道路125

三、公共设施128

第三节 村镇建设133

第四节 房屋管理135

一、房屋普查与私房清查135

二、房产管理135

第五节 建筑施工136

一、建筑队伍136

二、建筑设备及业务状况136

三、施工管理137

第六节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139

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39

二、房地产市场交易管理139

第七节 管理机构140

第二章 交通141

第一节 公路141

一、线路141

二、桥涵142

三、公路管理143

四、公路运输144

五、交通管理146

第二节 铁路148

一、遂平站148

二、大刘庄站148

第三章 邮电148

第一节 邮政149

一、函件、包裹149

二、邮路149

三、邮政储蓄150

四、报刊发行151

五、集邮151

第二节 电信152

一、固定电话152

二、电报154

三、互联网与其他增值业务154

第三节 移动通信154

第四章 电力155

第一节 电力改革156

一、体制改革156

二、农村用电改革156

三、农村电费电价改革156

四、农村电工聘任157

五、农村用电服务157

第二节 电网建设157

一、农村电网建设157

二、电网改造158

第三节 供电管理159

一、供电调度159

二、供电通信160

第四节 用电管理160

一、用电分类160

二、农村用电水平161

三、农电技术161

四、农电标准化162

五、农电科技162

六、农电管理163

七、“三为”达标163

第五节 电力企业164

修试所164

电力安装公司164

电力器材公司164

维修队164

第五章 水利165

第一节 农田灌溉165

一、板桥灌区165

二、溢流坝灌区166

三、井灌167

四、节水灌溉167

第二节 水库168

一、水库状况168

二、水库维护168

第三节 防汛170

一、防汛任务170

二、防汛措施170

第四节 河道治理172

一、堤防管理172

二、奎、汝河治理173

三、支沟治理174

第五节 水土保持175

一、水土保护工程175

二、水土保持示范园175

第六节 水库移民安置与开发扶持176

一、移民安置176

二、移民开发扶持176

第七节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77

第七编 经济体制改革179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9

第一节 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179

第二节 林业产权改革180

第三节 水利管理体制改革180

第二章 工业企业制度改革181

第一节 机制转变181

第二节 制度改革181

第三节 企业改制182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182

第一节 商业系统体制改革182

第二节 粮食系统体制改革183

第三节 供销系统体制改革184

第四节 物资系统体制改革184

第五节 外贸系统体制改革185

第四章 财税体制改革185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185

第二节 税收体制改革186

第五章 经济宏观调控体制改革186

第一节 经济计划186

第二节 物价调控187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187

第四节 统计改革187

第八编 经济综述189

第一章 经济结构189

第一节 产业结构189

第二节 产品结构189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190

第二章 经济发展190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90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191

第三节 经济实力192

第三章 招商引资193

第一节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93

第二节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194

第九编 农业197

第一章 种植业197

第一节 粮食作物197

一、小麦197

二、玉米198

三、大豆198

四、红薯198

五、其他199

第二节 经济作物199

一、棉花199

二、烟叶199

三、油料199

四、瓜菜200

第三节 种植技术200

一、良种繁育200

二、栽培技术202

三、肥料203

四、病虫害防治204

五、农业科研及生产单位205

第二章 养殖业206

第一节 畜禽生产207

一、生猪208

二、牛208

三、鸡208

四、羊208

五、水产养殖208

六、其他209

第二节 疫病防治209

第三节 饲草与饲料210

一、饲草210

二、饲料加工210

第四节 队伍建设与科技成果210

一、队伍建设210

二、科技成果212

第三章 林业212

第一节 造林育苗214

一、平原绿化214

二、林业育苗215

三、基地造林215

四、经济林培育216

第二节 林木保护217

一、植物检疫217

二、病虫害防治217

三、护林防火217

第四章 农业机械217

第一节 农机发展218

一、农业生产机械218

二、农业机械作业218

第二节 农机管理220

一、农机管理服务体系220

二、农机维修与油料供应220

三、农机科研220

四、跨区机收220

第三节 农机监理221

第四节 教育培训221

第五节 农机推广221

第六节 农机企业222

农机公司222

农机厂222

豫南汽修厂222

农机加油站222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222

第一节 基地建设222

第二节 项目综合管理225

一、SIDD建设225

二、世行贷款农业灌溉二期项目225

第三节 项目效益发挥226

第六章 高效农业226

第一节 温棚建设226

第二节 庭院经济227

第三节 生态农业建设227

第四节 农村能源建设227

一、能源调查227

二、能源利用228

第五节 绿色证书工程228

第七章 减轻农民负担229

第一节 农民负担情况229

第二节 减负工作229

第八章 管理机构230

农村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30

农业局230

畜牧局230

林业局230

农机局231

第十编 工业 乡镇企业234

第一章 工业234

第一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234

第二节 企业改制234

第三节 经济运行235

一、工业运行235

二、企业管理235

三、技术改造236

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237

一、国有企业237

二、集体企业237

三、个体私营企业238

第二章 企业选介238

第一节 国有企业238

遂平化肥厂238

遂平县水泥厂239

遂平县造纸厂240

遂平县印刷厂240

第二节 集体企业241

遂平县线材厂241

遂平县制革厂241

遂平县纺织厂242

遂平县钢木家具厂242

遂平县皮革服装制品厂242

遂平县二轻供销公司243

遂平县制药厂243

第三节 其他企业243

遂平县二纸厂243

遂平县缸套厂243

遂平县塑料厂243

宇源生物有限公司244

兴达油脂有限公司244

正平饲料发展有限公司244

白雪淀粉有限公司244

华康食品有限公司244

金马酒业有限公司245

第三章 乡镇企业2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5

第二节 企业发展246

第十编 商贸 流通 服务业249

第一章 国有商业249

第一节 商品经营249

一、商品购进250

二、商品销售250

三、零售场地250

第二节 商业企业250

遂平县百货公司250

遂平县副食品公司251

遂平县遂平大商场251

遂平县饮食服务公司252

遂平县食品公司252

遂平县贸易公司252

遂平县综合公司253

遂平县五交化公司253

遂平县食品加工厂253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254

第一节 经营254

一、商品购进254

二、商品销售254

第二节 管理254

一、供销机构254

二、农资经营255

三、市场建设255

四、棉花购销255

第三章 个体私营商业255

第一节 优惠政策255

第二节 发展概况256

第四章 物资供应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经营256

第五章 对外贸易257

第六章 粮油经营258

第一节 粮油收购258

第二节 粮油调拨259

第三节 粮油价格改革260

第四节 粮油加工企业260

第五节 粮食储备261

第六节 粮油供应261

第七章 专营商品262

第一节 卷烟262

第二节 食盐263

一、调拨销售263

二、市场管理264

三、食盐加碘264

第三节 石油265

第四节 医药266

一、机构266

二、药品购销266

第八章 饮食服务业267

第一节 饮食业267

第二节 服务业267

一、旅社267

二、理发267

三、照相267

四、洗浴268

第三节 宾馆选介268

财苑宾馆268

嵖岈山宾馆268

温州大酒店268

电力宾馆269

第十二编 金融271

第一章 银行业271

第一节 货币271

一、货币发行271

二、货币管理271

第二节 存款272

第三节 贷款274

第四节 债券276

一、国库卷276

二、保值公债277

三、特种国债277

四、特种定向债券277

五、电力债券277

六、债券兑付277

第五节 安全保卫278

第六节 机构279

中国人民银行遂平县支行279

中国工商银行遂平县支行279

中国建设银行遂平县支行280

中国农业银行遂平县支行280

遂平县农村信用联社28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遂平县支行282

第二章 保险业283

第一节 人寿保险283

一、机构283

二、险种283

三、理赔283

第二节 财产保险284

一、机构284

二、险种284

三、理赔284

第十三编 财政 税务285

第一章 财政285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285

一、县级财政285

二、乡镇财政286

第二节 财政收入287

第三节 财政支出288

第四节 财政管理289

一、管理体制289

二、预算管理290

三、预算外资金收入290

四、预算外资金支出293

五、预算外资金平衡296

六、国有资产管理297

七、财政监察297

第二章 税务299

第一节 税务体制改革299

一、机构编制299

二、征收管理299

三、税种调整299

四、机构分设300

第二节 国家税收300

第三节 地方税收301

第十四编 计划 统计 审计303

第一章 计划303

第一节 职能改革303

第二节 综合计划304

一、规划编制304

二、计划编制305

三、计划实施308

第三节 项目建设310

一、争取项目投资310

二、以工代赈310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311

第五节 管理机构311

第二章 统计311

第一节 统计调查312

一、普查312

二、抽样调查313

第二节 统计监管313

第三章 审计313

第一节 审计项目313

第二节 审计检查314

第三节 离任审计314

第四节 社会审计314

第五节 审计机构315

第十五编 工商 质量 物价317

第一章 工商管理317

第一节 市场管理317

第二节 企业登记317

第三节 商标广告合同318

第四节 消费监察318

第二章 质量技术监督318

第一节 质量监督319

第二节 计量管理319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319

第四节 打假工作320

第五节 法规宣传320

第三章 物价管理3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0

第二节 价格水平321

第三节 物价监督325

第十六编 政治体制改革327

第一章 党政机构改革327

第一节 县级党政机构改革327

第二节 兴办经济实体327

第三节 精简机构328

第四节 乡镇机构改革328

第二章 人事劳动制度改革329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用329

第二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329

第三节 用工制度329

第三章 健全民主制度330

第一节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30

第二节 民主决策330

第三节 民主管理330

一、企业民主管理330

二、村民自治与政务村务公开330

第四章 依法行政331

第十七编 共产党333

第一章 组织机构333

第一节 代表大会333

一、第六次代表大会333

二、第七次代表大会333

三、第八次代表大会334

第二节 县委员会334

第三节 基层组织336

一、组织机构336

二、任免程序336

三、组织任期336

四、组织数量336

第二章 重大决策336

第三章 组织建设343

第一节 党员344

一、支部建设344

二、党员发展344

三、党建活动344

第二节 干部344

一、干部管理344

二、后备干部培养344

三、干部培训345

第三节 知识分子工作345

第四章 宣传教育345

第一节 理论宣传教育346

一、宣传形式346

二、组织培训346

三、宣传活动346

第二节 理论思想教育347

第五章 纪检监察348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348

一、党风党纪教育348

二、反腐倡廉349

第二节 违纪案件查处349

第三节 纪检信访350

第六章 政法工作351

第一节 机构351

第二节 主要工作351

一、普法教育351

二、严打活动351

第七章 统一战线352

第一节 统战宣传352

第二节 经济统战354

第三节 民族宗教工作353

一、民族工作353

二、宗教工作353

第四节 对台工作353

第五节 外事侨务354

一、组织机构354

二、工作职能354

三、主要工作354

第八章 政策研究354

第九章 信访工作355

第一节 信访接待355

第二节 案件查处355

第三节 集体上访处理356

第十章 老干部工作356

第一节 老干部待遇356

一、政治待遇356

二、生活待遇357

三、医疗保健357

第二节 发挥作用358

第三节 文体活动358

一、门球358

二、垂钓358

三、书法、绘画358

四、夕阳红艺术团358

第十八编 人民代表大会359

第一章 代表选举359

第一节 县人大代表选举359

第二节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359

第二章 历次代表大会360

第一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360

第二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360

第三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361

第四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361

第三章 组织机构362

第一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362

一、第八届人大常委会362

二、第九届人大常委会362

三、第十届人大常委会362

四、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362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365

第四章 履行职责365

第一节 履行监督权365

第二节 审议行使决定权365

第三节 行使任免权365

第四节 执法检查评议366

第五节 议案办理366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366

第十九编 人民政府367

第一章 县人民政府367

第一节 机构设置367

一、内设机构367

二、下属机构367

第二节 施政方式369

一、会议制度369

二、分工负责制369

三、目标管理370

第三节 政务纪要370

第二章 乡镇人民政府380

第二十编 人民政治协商381

第一章 机构设置381

第二章 历届大会381

第一节 第一届委员会381

第二节 第二届委员会381

第三节 第三届委员会382

第四节 第四届委员会382

第五节 第五届委员会383

第六节 常务委员会383

一、第一届委员会383

二、第二届委员会383

三、第三届委员会384

四、第四届委员会384

五、第五届委员会384

第三章 主要工作385

第一节 政治协商385

第二节 民主监督385

第三节 参政议政385

第四节 提案办理386

第五节 文史资料整理387

第二十一编 社会团体391

第一章 工会391

第一节 组织391

一、县工会391

二、基层工会391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392

一、第十次代表大会392

二、第十一次代表大会392

第三节 主要工作392

一、职工教育培训392

二、企业民主管理392

三、竞赛活动393

四、送温暖工程393

第二章 共青团393

第一节 组织393

一、团县委393

二、基层团组织394

三、团员394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394

第三节 主要活动394

一、学雷锋活动394

二、开展创建活动394

三、教育培训活动395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395

第一节 组织395

一、县妇联395

二、基层妇女组织395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395

第三节 主要工作396

一、来信来访396

二、参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活动396

三、妇女权益保障396

四、开展“春蕾计划”396

五、少儿工作396

第四节 巾帼活动397

一、妇女参政397

二、双学双比活动397

三、巾帼建功活动398

四、文明创建活动398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398

第一节 组织职能398

一、组织398

二、职能399

第二节 代表大会399

第三节 主要活动399

一、参政议政399

二、宣传引导399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400

第一节 组织400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0

一、科普活动400

二、实用技术培训400

三、创办农村适用技术函授学校400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400

五、咨询服务401

六、学会工作401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401

第一节 组织401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1

一、宣传401

二、艺术展览402

三、文学创作402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402

第一节 组织402

第二节 代表大会402

第三节 主要工作403

一、召开座谈会403

二、工作会议403

三、残疾人普查403

四、残疾人康复手术403

五、残疾人就业403

六、宣传活动404

第八章 归侨侨眷联合会404

第一节 代表大会404

第二节 主要工作404

第九章 红十字会405

第二十二编 政法 武装407

第一章 公安407

第一节 机构407

第二节 治安管理407

一、枪支弹药管理408

二、户籍管理408

三、特种行业管理408

第三节 禁毒409

第四节 刑事侦查409

第五节 消防410

第六节 监所管理410

第二章 检察410

第一节 组织机构410

第二节 刑事检察410

第三节 经济检察411

第四节 法纪检察411

第五节 监所检察411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412

第七节 刑事技术412

第八节 控告申诉412

第三章 审判41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13

第二节 刑事审判413

第三节 经济审判413

第四节 民事审判414

第五节 行政审判415

第六节 执行工作415

第七节 信访接待415

第四章 司法行政416

第一节 普法教育416

第二节 民事调解416

第三节 律师事务416

第四节 公证417

第五节 两劳帮教418

第六节 “148”法律服务热线418

第五章 武装418

第一节 民兵418

一、民兵组织418

二、政治教育419

三、民兵军事训练419

四、民兵发挥作用419

第二节 兵役420

一、兵役登记420

二、兵员征集420

第三节 服务地方421

一、培养人才421

二、学生职工军训421

三、队伍建设421

第四节 武装部421

第五节 武装警察422

一、政治教育423

二、军事训练423

三、看守执勤423

第二十三编 民政425

第一章 优抚安置425

第一节 优抚425

一、优抚范围425

二、优抚措施427

第二节 拥军优属427

第三节 复退安置428

一、安置政策428

二、安置范围428

三、军队离退休安置429

第二章 社会救济429

第一节 救灾扶贫429

第二节 五保供养430

第三章 民政管理431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431

一、村委会选举431

二、村民自治432

三、村务公开432

第二节 婚姻登记433

第三节 收养登记434

第四节 收容遣送434

第五节 社团登记434

第六节 地名勘界435

第七节 殡葬管理435

一、殡仪馆435

二、殡葬工作436

第八节 管理机构437

第二十四编 人事劳动439

第一章 人事管理439

第一节 干部管理439

一、军转安置439

二、大中专毕业生安置439

三、招收聘用制干部439

第二节 编制管理440

第三节 工资管理440

一、政策性工资调整440

二、转正定级工资办理440

三、调配人员工资办理440

四、奖励升级工资办理441

五、职称等级升级工资办理441

六、工资改革441

第四节 人才交流441

一、人才交流会引进人才441

二、人才市场交流人才441

三、建立人才档案库441

第二章 劳动就业442

第一节 劳动管理442

一、改革用工制度442

二、实施劳动奖惩442

三、实施劳动监察442

第二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443

第三节 社会养老保险443

第四节 失业保险443

第五节 医疗保险444

第六节 劳务输出444

第七节 再就业444

第二十五编 教育 科技447

第一章 教育447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447

第二节 基础教育447

一、幼儿教育447

二、小学教育448

三、初中教育449

四、高中教育449

五、特殊教育450

第三节 学校选介451

灈阳镇第一小学451

灈阳镇第二小学451

灈阳镇第三小学451

灈阳镇第四小学451

灈阳镇第五小学451

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452

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452

遂平县第二高级中学453

第四节 成人教育454

第五节 职业教育454

遂平县职业教育中心454

第六节 教师队伍建设455

一、师资结构455

二、职称评定455

三、教师待遇455

第七节 教育科研456

第八节 学校建设456

第九节 管理机构457

第二章 科学技术457

第一节 科技组织457

第二节 科技宣传与管理458

第三节 科技兴县战略458

第四节 科技引进与推广459

一、农业技术459

二、工业技术459

第五节 科技成果460

第二十六编 文化471

第一章 文学艺术471

第一节 文艺创作471

一、文学471

二、美术与摄影471

三、书法471

第二节 戏曲与电影472

一、戏曲472

二、电影472

第三节 群众文化472

第四节 文化市场473

第五节 文物管理473

第二章 广播电视474

第一节 机构474

遂平电视台474

遂平有线电视台474

遂平人民广播电台474

第二节 事业建设474

第三章 史志征编475

第一节 党史编纂475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476

一、机构设置477

二、县志编修477

三、县志续修477

四、年鉴撰稿477

第四章 档案图书477

第一节 档案477

一、组织机构477

二、馆室达标477

三、档案管理478

第二节 图书478

一、新华书店478

二、图书馆479

第二十七编 卫生 体育481

第一章 医疗制度改革481

第一节 城市医疗制度改革481

第二节 农村医疗制度改革482

第二章 卫生482

第一节 公共卫生482

第二节 卫生监督482

第三章 疾病防治483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483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484

第三节 预防接种484

第四章 医疗484

第一节 医疗技术484

一、西医484

二、中医485

第二节 医疗队伍486

第三节 医疗设备486

第五章 保健486

第一节 妇女保健486

一、新法接生487

二、孕产妇系统管理487

三、妇女疾病普查487

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488

五、婚前医学检查488

第二节 儿童保健489

第六章 医学团体490

第一节 遂平卫校490

第二节 医学协会490

第七章 医疗机构490

县人民医院490

县公疗医院491

县中医院491

县妇幼保健院491

闫金生骨科门诊492

第八章 体育492

第一节 学校体育493

第二节 业余体校493

第三节 群众体育493

第二十八编 民情 民俗495

第一章 居民生活495

第一节 居民收入496

一、城镇居民收入496

二、农村居民收入497

第二节 居民消费498

一、消费水平498

二、衣食消费499

三、住用行消费500

四、文化教育消费500

五、其他生活消费501

第二章 民族宗教501

第一节 民族501

一、民族构成501

二、少数民族状况502

第二节 宗教503

第三章 习俗503

第一节 生产习俗503

一、农业生产习俗503

二、役使、召唤畜禽习俗504

第二节 贸易习俗505

一、集市贸易习俗505

二、行商贸易习俗505

第三节 节日习俗506

一、传统节日506

二、纪念节日508

第四节 生活习俗509

一、服饰习俗509

二、饮食习俗510

三、居住习俗511

四、行旅习俗512

第五节 人生礼仪513

一、生养习俗513

二、结婚习俗513

三、寿俗515

四、丧葬习俗515

五、随礼习俗515

第六节 陋习516

一、迷信516

二、讲排场、比阔气516

三、酗酒516

四、收彩礼516

第二十九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17

第一章 机构517

第二章 目标管理517

第三章 素质教育518

第四章 创建活动518

第一节 县城创“三优”518

第二节 文明景区创建519

第三节 文明单位创建519

第四节 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520

第五节 “文明市民标兵”评选520

第五章 文明风尚521

第一节 见义勇为521

一、王世林勇斗歹徒521

二、李学锋、李玉勇斗窃贼521

第二节 舍己救人521

第三节 双学双比521

第四节 “五好文明家庭”评选522

第三十编 人物523

第一章 传记523

魏子猷523

魏紫熙523

李乐之524

李建安524

郭俊明526

王文华527

刘富忠528

王世林528

李学锋528

陈瑞生529

烈士名表529

第二章 简介530

王朝平530

田震环530

赵启汉531

杨凤岗531

年炳勋532

张万一532

任玉岭533

赵玉亭533

胡鹏轩534

尤振方534

杨万中534

刘康禄535

李洪民535

郭根正535

张德成535

杨国文536

李清波536

陈全国536

孙立坤536

陶明伦537

霍好胜537

王献光537

第三章 名表537

一、1986~2000年遂平县委各部委及县直单位领导人更迭538

二、1986~2000年遂平县各乡(镇、区)党委书记、副书记更迭563

三、1986~2000年遂平县各乡(镇、区)长、副乡(镇、区)长更迭572

四、1986~2000年遂平县各乡镇人武部长更迭582

五、1986~2000年遂平高级职称人员584

六、至2000年遂平籍在外工作县处级以上人员596

第三十一编 乡镇(区)概况601

灈阳镇601

车站镇602

常庄乡604

张店乡605

和兴乡607

沈寨乡609

嵖岈山乡610

槐树乡612

玉山镇613

阳丰乡614

花庄乡614

张台乡615

文城乡616

诸市乡617

褚堂乡618

关王庙乡618

石寨铺乡620

嵖岈山风景管理区621

附录623

一、前志勘误623

二、文件辑录623

中共遂平县委 遂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兴办经济实体的意见623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625

关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630

遂平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方案631

三、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简介635

四、2001~2006大事补记635

五、2006年在任县级领导人简介646

杨汝北646

赵文峰646

郑玉林646

石水莲647

李云鹏647

樊卫华647

陆新生647

李保国648

王东征648

赵峰648

邢云昆649

石国华649

卢志刚649

刘翠平649

杨欣宇650

张金木650

魏兰洲650

张惠勤651

张靖理651

龙振军651

王高峰651

郭玉林652

闫峰652

刘颂政652

刘大国652

司国建653

冯大安653

张莉653

周国堂653

张汝平654

苏管学654

宋丽654

于胜利654

六、遂平功臣655

董国振655

苗秀堂655

李景中655

宋富锦656

张新义656

池秀芝656

王继锋657

刘新中657

寇天星657

遂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658

表格索引661

编后记6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