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化学
  • 吴立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248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3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3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3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15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15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16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17

第二章 生物碱21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22

一、吡啶类生物碱22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23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23

四、吲哚类生物碱25

五、其他类生物碱26

第二节 理化性质26

一、性状26

二、旋光性26

三、溶解性27

四、碱性27

五、沉淀反应32

六、显色反应33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34

一、提取34

二、分离35

第四节 色谱鉴别40

一、色谱法在生物碱鉴别中的应用40

二、薄层色谱40

三、纸色谱42

四、高效液相色谱42

五、气相色谱44

第五节 实例45

一、麻黄45

二、黄连47

三、洋金花49

四、苦参53

五、汉防己54

六、马钱子55

七、乌头(附子)56

第三章 苷类58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60

一、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分类60

二、按苷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60

三、按苷键原子分类61

第二节 理化性质64

一、一般形态和溶解度64

二、旋光性64

三、苷键的裂解64

四、显色反应67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68

第四节 鉴别与结构测定69

一、糖的鉴定69

二、糖链的结构测定71

第五节 实例——苦杏仁76

第四章 醌类78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78

一、苯醌类78

二、萘醌类79

三、菲醌类79

四、蒽醌类80

第二节 理化性质83

一、性状83

二、升华性83

三、溶解性83

四、酸碱性83

五、显色反应84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85

一、提取85

二、分离85

第四节 结构测定86

一、紫外光谱法86

二、红外光谱法87

三、质谱法88

第五章 香豆素和木脂素89

第一节 香豆素90

一、结构与分类90

二、理化性质93

三、提取与分离94

四、荧光性质及显色反应94

五、结构测定95

六、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96

第二节 木脂素97

一、结构与分类97

二、理化性质101

三、含木脂素的中药实例101

第六章 黄酮103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103

一、苷元的结构分类103

二、黄酮苷的糖的结构分类103

第二节 理化性质106

一、性状106

二、溶解性106

三、酸性与碱性107

四、显色反应107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110

一、提取110

二、分离111

第四节 实例113

一、黄芩113

二、葛根115

三、银杏叶115

四、槐米116

五、陈皮117

六、满山红117

第五节 鉴别与结构测定119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别中的应用119

二、紫外及可见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别中的应用120

三、氢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28

四、碳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134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138

第一节 萜类138

一、生源途径138

二、结构与分类140

三、理化性质141

四、环烯醚萜类142

第二节 挥发油144

一、结构与分类144

二、理化性质145

三、提取与分离146

四、气相色谱鉴别148

第三节 实例151

一、紫杉151

二、龙胆152

第八章 皂苷155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155

一、甾体皂苷155

二、三萜皂苷159

第二节 理化性质161

一、性状161

二、溶解性162

三、发泡性162

四、溶血性162

五、熔点与旋光度163

六、皂苷的水解163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163

一、皂苷的提取163

二、皂苷元的提取164

三、皂苷的精制和分离165

第四节 鉴别与结构测定166

一、鉴别166

二、结构测定167

第五节 实例169

一、人参169

二、甘草171

三、柴胡174

四、知母176

第九章 强心苷178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178

一、强心苷元178

二、糖部分180

三、糖和强心苷元的连接方式181

第二节 理化性质182

一、性状182

二、溶解性182

三、水解性183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186

一、提取186

二、分离187

三、实例——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丙(西地兰)188

第四节 鉴别与结构测定190

一、鉴别190

二、结构测定193

第十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194

一、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194

二、蟾蜍浆和蟾酥196

三、麝香198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199

第一节 鞣质199

一、结构与分类199

二、理化性质201

三、提取与分离202

四、除鞣质的方法202

第二节 有机酸203

一、结构与分类203

二、理化性质204

三、提取与分离204

四、实例——金银花205

第三节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206

一、氨基酸206

二、蛋白质206

三、酶207

第四节 多糖207

第十二章 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及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208

第一节 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208

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08

二、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208

三、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209

四、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209

五、开辟药源、开发新药209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210

一、调查研究210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212

三、活性成分的筛选213

第三节 中药现代化发展趋势与中药化学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