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天成主编;重庆市艺术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ISBN:754120827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434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5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概述1
第一节 产生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地理、文化环境1
一、重庆地区的疆域、建置、民族与人口2
(一)疆域2
(二)建置沿革2
(三)民族与人口4
二、体现族名含义的龙蛇信仰4
(一)“巴”即“龙”、“蛇”的含义4
(二)对人首蛇身伏羲女娲的崇拜8
(三)对龙蛇后裔禹娶涂山氏的传颂9
三、敬奉族祖廪君的白虎崇拜11
(一)尊崇白虎为族祖11
(二)族祖廪君成虎神13
(三)白虎化为民族神14
四、崇巫淫祀的民俗风情16
(一)崇巫淫祀概说16
(二)祭仪中的龙蛇信仰余绪17
(三)祭仪中的白虎崇拜遗存18
五、融人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戏剧20
(一)古代巴人的歌舞20
(二)土家族祭祖活动中的歌舞21
(三)土家族祭祖活动中的戏剧24
(四)巴人歌舞戏剧与祭祀仪式的关系25
第二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分类28
一、家宅性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28
(一)阳戏28
(二)庆坛29
(三)延生29
(四)丧葬祭祀活动30
(一)祈求五谷丰登的三大例会32
(二)敬贺神明诞辰等喜庆日子的贺神会32
二、公众性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32
(五)请职祭祀活动32
(三)各行各业祈奉顶敬祖师的行业神会34
(四)宗族祭祀活动中的祭祖会34
(五)各地会馆举行的乡神会35
(六)祈雨活动中的“搬东窗”35
(七)保一方清吉的“搬目连”36
第三节 融入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民俗事象37
一、经济民俗事象38
(一)打春牛与牛王会38
(二)新房上梁与庆坛画梁39
(三)饲猪与领牲40
(一)求子礼仪与梓潼延生41
(二)抚幼礼仪与过关延生41
二、社会民俗事象41
(三)结婚礼仪与接刘氏四42
(四)丧葬礼仪贯穿于丧仪的全过程43
三、信仰民俗事象48
(一)祭灶与敬灶48
(二)招魂与赎魂48
四、文艺民俗事象49
(一)目连救母传说与搬目连49
(二)舞龙与龙王会50
第四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同地方戏曲的关系51
(一)古代四川戏曲的祭仪性质52
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概说52
(二)祭祀活动与地方戏曲的双向交流55
(三)祭祀仪式滋润地方戏曲59
二、祭祀活动中完整的叙事性演唱59
(一)梅香杀鸡59
(二)张孝打凤60
三、祭祀仪式与戏剧表演相结合63
(一)在“领牲”、“回熟”中让主祭神明登台接受祀献63
(二)在“开坛敬灶”、“镇宅”和“开路”中前后衔接进行戏剧表演与仪式运作64
(三)在“利幽”中将仪式运作与戏剧表演同时分别进行的“施药补难”65
(四)“请神”和“高台设焰”中融入祭祀仪式的戏剧表演66
(一)以逗乐取笑为主要目的的“初亮”、“二亮”、“三亮”67
四、将祭祀仪式作装扮性的表演67
(二)磨制豆腐等祭神供品的“碓磨”70
(三)查看迎神回熟的供品齐备与否的“工兵牢子”71
(四)封赠主人吉利的“捡斋”72
五、演唱目连圣绩的“孝歌”、“破狱”、“过桥”、“灵山请旨”和“目连戏”74
(一)叙唱目连行孝救母的“孝歌”74
(二)目连带领孝眷提亡受度、往生净土的“破狱”和“过桥”75
(三)目连请求佛祖颁旨赦母罪过的“灵山请旨”77
(四)敷演目连家世及其救母圣绩的“搬目连”77
第一节 坛班的基本情况79
一、坛班的教派79
第二章 主持和运作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坛班79
二、坛班的结构80
三、坛班的活动84
第二节 坛班传承概说86
一、坛班传承的一般方式86
二、坛班的传承谱系87
第三节 佛教坛班的安师科范90
一、启请师尊91
二、解秽净坛92
三、迎请圣真92
四、宣读疏奏92
五、保管推遣93
六、叩礼师尊93
(一)叩礼诸圣94
(二)观礼师尊95
(三)藏身附神96
(四)敕水降魔96
(五)收掩封禁97
七、宣读牒文98
八、忏悔发愿98
第四节 道教坛班的安师科范98
一、祈请玉皇、斗姥赐旨,差遣雷部神明入身受炼99
(一)奏请玉皇99
(二)奏请斗姥100
二、迎请诸圣众师护持咒炼102
(一)叩请诸众神明104
(二)祈神护持咒炼104
三、变形化神,混合咒炼105
四、旨召雷部主帅临坛受炼110
(一)旨召辛天君临坛受炼110
(二)旨召邓天君临坛受炼111
(三)旨召赵天君临坛受炼112
(四)旨召张天君临坛受炼114
(五)旨召鲁天君临坛受炼116
(六)旨召马天君临坛受炼118
(七)旨召王天君临坛受炼119
(八)旨召殷天君临坛受炼123
(九)旨召温天君临坛受炼124
(一○)旨召康天君临坛受炼126
(一一)旨召关天君临坛受炼127
(一二)旨召方天君临坛受炼128
五、总召雷帅天君临坛受炼129
六、安位祀献,宣牒化牒129
七、谢师发愿,演诰收神130
第五节 佛教、道教坛班通用的安师科范131
二、恭请师尊众圣光临法坛132
一、颂扬安师会将启语132
三、酒醴祀献,宣读安师牒文133
四、变身化神,诸神护身133
五、召帅赴坛135
六、祭赏将帅136
七、焚化牒文,回向发愿136
第三章 阳戏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138
第一节 阳戏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138
一、运作阳戏的因由138
二、阳戏的结构139
三、阳戏的运作144
(一)三上真香147
(二)介绍阳戏戏场147
一、准备开场运作阳戏的“开棚”147
第二节 准备迎请诸神临坛的“撒帐”和“开坛”147
(三)唱述阳戏的来历148
(四)颂唱阳戏的法物149
(五)烧钱谢师149
二、搭建戏棚,安位戏神的“造棚”149
(一)造棚使者登场149
(二)伐木建造戏棚150
(三)亮棚、安棚150
(四)雕刻神头鬼脸151
(二)唱叙扫棚龙鸡的来历和作用152
(一)扫棚使者临坛152
三、扫除五方,净棚迎神的“扫棚”152
(三)祭扫五方戏棚153
四、解秽敬灶,禀知诸神的“开坛”154
(一)四上真香154
(二)取水净坛155
(三)敬奉灶神156
(四)回坛回向157
第三节 迎请诸神临坛的“发牒”、“正请”和“接神”157
一、差遣功曹将牒文送达神明府衙的“发牒”157
(一)诵唱发牒启语158
(二)叙说牒文送达的有关神明158
(三)叙唱封牒、发牒事宜158
(四)差请功曹赍送牒文159
二、恭请诸神临坛的“正请”和“接神”160
(一)担负请神任务的行神使者临坛160
(二)迎请川主、土主、药王三圣161
(三)迎请各位戏神临坛162
(四)迎请其他神明临坛164
(五)拜谢神明164
第四节 了愿信人了却信愿的“催愿”和“勾愿”164
一、催愿仙官临坛催还信愿的“催愿”165
(一)仙官临坛165
(二)仙官催愿166
(一)王灵官临坛167
二、勾销判子神勾销信愿的“勾愿”167
(三)仙官返驾167
(二)勾销判子神临坛168
(三)恭请师尊临坛168
(四)勾销信愿168
(五)送神返驾169
第五节 送神除邪的“造船”和“送神”170
一、建造五瘟神船的“造船”170
(一)建造五瘟神船的根由170
(二)伐木建造神船170
(三)编织送神花盘171
二、奉劝并饯别诸神的“送神”172
(一)启请邪神登上神船172
(三)开瓶献酒和瘟饯送173
(二)恭请正神驱押邪神173
(四)奉劝邪神出离此境174
(五)焚化神船花盘174
(六)恭送正神返驾回宫175
(七)闭门歇坛175
第六节 阳戏的特殊形式--阴戏175
一、慨叹命运乖舛的“梅花”176
二、请人预测命运的“算命”177
三、墓前痛哭娘亲的“哭坟”178
四、阎罗准其母女相见的“坐殿”179
一、神坛的设置182
第四章 庆坛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182
第一节 庆养牲坛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182
二、庆坛的因由183
三、庆坛的结构183
四、庆坛的运作185
第二节 拆除原有神坛的“拆坛”、“发案”和“安营扎寨”186
一、请神暂离神坛的“拆坛”186
(一)唱诵拆坛启语187
(二)请圣临坛187
(三)叙说拆坛事宜187
(四)亮开神路188
(五)请神出坛189
(六)放兵出坛191
(七)端礅出坛193
(八)拆楼扫坛193
二、恭请统兵圣母临坛领兵的“发案”194
(一)绘制神案194
(二)发案统兵195
三、安顿坛界兵马临时驻扎的“安营扎寨”195
第三节 建造新坛位的“画梁”、“造枪”和“开光”196
一、恭请画师在殿楼正梁上绘制吉祥物的“画梁”197
(一)由内坛法师和外坛师傅共同画梁的“画梁变宅”197
(二)由外坛师傅作戏剧表演的“画梁”201
(一)由玄皇会上人造枪204
二、建造新坛枪的“造枪”204
(二)造枪物品的来历205
(三)建造三洞神枪206
(四)祭枪206
(五)发枪207
(六)交枪207
(七)定枪207
三、使坛神牌位具有灵性的“开光”208
(一)开光208
(二)点像208
(一)观请师尊209
一、迎请坛界神将归坛的“迁坛”209
第四节 迎请坛界神将兵马归坛的“迁坛”、“招兵”和“接圣”209
(二)恭上香灰210
(三)扦绘神位图211
(四)造井备粮211
(五)请神回坛212
(六)端礅归位213
(七)上灰、上香、上寿214
二、迎请坛界兵马归坛的“招兵”215
(一)造招兵桥215
(二)招五方兵马215
(四)郭氏三郎统兵216
(三)招游师兵马216
三、迎请统兵圣母归坛的“接圣”217
(一)准备接圣217
(二)迎请十二花娘姐妹217
(三)迎请统兵圣母218
第五节 圣母统兵游行九州的“踩九州”218
一、叙唱九州来历和修造九州城的“造九州”219
(一)叙说设立九州事宜219
(二)九州的来历219
(三)修造九州城220
(一)八卦罡221
二、圣母统兵游行九州的“踩九州”221
(二)九州罡223
三、祭祀九州圣主轩辕黄帝225
第六节 仪式圆满辞谢神明的“圆坛”和“交歌鼓”225
一、原缸净酒祭奠诸神的“圆坛”226
(一)献酒祭神226
(二)众人吃酒226
(三)封缸讨利市227
二、辞谢神明的“交歌鼓”227
(二)庆坛的结构228
(一)神坛的设置228
一、庆三霄坛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228
第七节 庆三霄坛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228
(三)庆坛的运作229
二、迎请各位戏神离洞临坛的“开戏洞”230
三、打开道路酬还傩愿的“出郎君”和“出仙锋”231
(一)出郎君231
(二)出仙锋231
四、宰杀猪牲的“出五郎”或“出八郎”232
(一)蛮官五郎232
(二)甘生八郎232
五、耕种农田奠龙谢土的“出梁出土地”和“出石州和尚”232
(一)出梁山土地232
(二)出石州和尚233
(一)游愿拆标234
六、勾销良愿的“游愿拆标”和“勾愿”234
(二)勾愿235
七、送神出境的“和小山”235
(一)小山的身世及其特点236
(二)奉送小山及诸众神明236
第五章 太平延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240
第一节 太平延生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240
一、运作太平延生的因由240
二、太平延生的结构241
三、太平延生的运作242
(一)引兵土地打扫坛场243
第二节 恭请众神领受牲祭和赴宴受飨的“领牲”和“回熟”243
一、领受牲祭的“领牲”243
(二)恭请众神临坛244
(三)东岳大帝临坛244
(四)敬献酒醴246
(五)送神返驾247
二、超度猪牲的“放牲”247
(一)点酒祭牲247
(二)超度猪牲248
(三)切割猪牲248
(一)献酒酬神250
三、赴宴受飨的“回熟”250
(二)祈神保佑252
(三)推遣灾祸253
第三节 招取信人三魂七魄归身附体的“赎魂”255
一、请神255
二、造桥256
三、亮桥257
四、造盘257
五、招魂258
六、团魂261
八、交魂接魂264
七、度魂264
九、交钱送神265
一○、拆桥265
一一、回坛谢师265
第四节 替代信人灾星的“造茅”和“劝茅”266
一、制造替代神人的“造茅”267
(一)造茅267
(二)画茅268
(三)安茅269
二、奉劝替代神人的“劝茅”269
(一)劝茅替代269
(二)宣读牒文270
一、迎请五方兵马临坛的“安营扎寨”271
第五节 迎送五方兵马临坛、离坛的“安营扎寨”和“拆营倒寨”271
(三)赏赐茅郎271
(四)茅郎辞神271
二、奉送五方兵马离坛的“拆营倒寨”273
第六节 过关延生的“预禳过关”274
一、请神275
二、造神关275
三、造刀架277
四、登刀架277
五、禳关279
六、判刀283
七、拆关283
一、参拜天上星君的“运星”284
第七节 朝斗延生的“运星”和“朝斗”284
(一)赞颂星君功德285
(二)参拜星辰285
(三)宣奏疏文287
二、朝拜北斗七星的“朝斗”288
(一)请圣288
(二)拜灯288
(三)朝斗289
第六章 急救延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291
第一节 急救延生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291
一、运作急救延生的因由291
二、急救延生的结构291
三、急救延生的运作292
第二节 净坛敬灶,将祭仪事宜转禀上界的“开坛”293
一、除邪解秽,清净坛场的“净坛”293
(一)施法除邪293
(二)洒水解秽296
二、恭请灶神将祭仪事宜转禀上界的“敬灶”296
(一)点兵参灶297
(二)祀奉灶神297
(三)宣读灶疏298
第三节 书符敕水驱邪除鬼的“退病”299
一、点兵发马300
二、入室看病300
三、书符敕水302
四、驱邪盖鬼304
五、看刀判卦306
第四节 迎送傩母临坛、离坛的“接驾”和“上纂”307
一、迎请傩母临坛的“接驾”307
(一)开坛启语308
(二)告盟起马308
(三)建造法桥309
(四)迎圣临坛310
二、卜问吉凶和送傩返驾的“上纂”312
(一)赴傩上纂313
(二)祈傩赐卦313
(三)倒傩送圣314
三、测问祸福的“搭桥问卦”315
第五节 解结延生的“解冤释结”316
一、恭请六类冤家仙子上幡受祭的“竖结”317
(一)叙唱结冤根由317
(二)请神上幡318
(三)酒醴祀献319
(四)宣牒赐符319
二、祈请六类冤家仙子解除冤结的“下结”(一)320
(一)总说解结情由320
(二)断解六类冤结321
(三)宣读百解牒文323
(四)奉送六神回程324
三、祈请六类冤家仙子解除冤结的“下结”(二)325
(一)总说解结情由325
(二)断解六类冤结325
(三)断解三十六冤结326
四、解除精神枷锁的“敲枷脱锁”329
第六节 梅山延生的“祭猖”与“和山”331
一、迎请五猖兵马镇坛驱邪的“祭猖”332
(一)请神332
(二)接驾333
(三)安猖333
(四)祭猖334
二、梅王天子驱邪收禁的“和山”335
(一)起山336
(二)和山336
(三)亮禁336
(四)藏身337
(五)驱邪338
(六)喊山341
(七)陪猖342
(八)窖禁342
(九)还魂342
三、巫饰死人入殓发丧的“滚落材”343
一、打翻冥案提取生魂的“翻案”344
第七节 翻案、闪狱延生的“翻案取魂”和“闪狱提魂”344
(一)告盟请圣345
(二)点兵发马345
(三)敕水观师345
(四)立案安洞346
(五)查案破洞346
(六)拆案收魂347
(七)收兵回马347
二、去冥府赎回患者生魂的“闪狱”347
第七章 佛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一)351
第一节 佛教丧仪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351
一、运作佛教丧仪的因由351
二、佛教五天丧仪的结构352
(一)择定日期353
三、佛教五天丧仪的运作353
(二)布置坛场356
第二节 洒水解秽洁净坛场的“解秽”和“请水”359
一、洒水净坛的“解秽”359
(一)开坛启语359
(二)上香叩拜359
(三)解秽净坛360
二、请水涤坛的“请水”361
(二)请圣362
(三)请水涤坛362
(一)宣示请水主旨362
第三节 周知中宫土府和执事人员的“借地”和“签押”363
一、周知并祈宥中宫土府的“借地”363
(一)请圣363
(二)谢罪364
(三)宣牒364
二、明确职责专注身心的“签押”364
(一)唱颂报五恩365
(二)赞三教圣尊365
(三)进香366
(四)签押366
(五)宣禁367
一、关告功曹等众传忱达悃的“关发”368
(六)宣榜368
第四节 告知三界神祇的“关发”和“关申”368
(一)称诵土地、四值和三界的职能369
(二)祈求传忱达悃369
(三)关告土地369
(四)关告四值369
(五)关告三界370
(六)宣牒祀献370
二、关告三界诸神临坛受祭的“关申”371
(一)关申三元371
(二)关申上元372
(三)关申中元373
(四)关申下元375
三、祈请誊录仙官改正文书错讹的“三元誊录申”377
(一)关申誊录377
(二)宣申送申378
第五节 迎请诸神临坛作证的“启白”、“请圣”和“接驾”378
一、将丧仪有关事宜禀白圣真的“启白”378
(一)唱念香花灯水赞379
(二)皈依三宝379
(三)迎请诸圣380
(四)宣读启白疏380
(一)赞释迦佛祖圣绩381
二、迎请诸圣临坛主盟修奉丧仪的“请圣”381
(五)谢恩回向381
(二)请有关佛菩萨临坛作证382
(三)迎请诸圣382
(四)宣读疏文383
三、迎请释门八大菩萨和四府众真临坛的“接驾”384
(一)唱赞圣偈章384
(二)宣表投文384
(三)盛赞佛威,申达请辞384
(四)迎请圣驾临坛385
一、祈神恩开五狱五方道路的“开方”387
(一)宣示仪式开始387
第六节 迎请亡魂赴坛受祭的“开方”、“破狱”和“招请”387
(五)宣读迎真榜和迎真疏387
(二)安位方隅土地龙神388
(三)迎请诸圣388
(四)敷宣牒文388
(五)开辟五方道路388
(六)亡魂入登灵堂389
二、借助佛力打开五方地狱的“破狱”389
(一)开坛启语390
(二)礼赞照狱光灯390
(四)请赐锡杖391
(三)敷宣牒文391
(五)太子游四门392
(六)说花文392
(七)破五方地狱395
三、迎请亡魂临坛受祭的“招请”396
(一)唱招请启语397
(二)祈告五方佛397
(三)开通五方道路398
(四)诵念无常文398
(五)绕幡遥请亡魂399
(六)扫桥游桥400
(七)迎亡沐浴401
(八)迎亡过桥402
(九)迎亡过殿403
(一○)献食祭奠404
第八章 佛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二)405
第一节 颂佛赞圣祈免亡魂受苦的“绕棺”和“绕佛”405
一、念诵超拔仪文替亡人解罪的“绕棺”405
(一)念唱绕棺启语405
(二)唱五更偈406
(三)唱十王偈406
(四)赞佛慈悲,哀叹尘世407
(五)唱传十字407
二、祈请佛菩萨接引亡魂早生净土的“绕佛”408
(七)唱劝善歌和孝歌408
(六)说花文408
(一)唱香赞409
(二)念佛409
(三)讲佛410
(四)绕佛412
第二节 埋葬死者入土为安的“发丧”和“召山奠坟”414
一、将灵柩发出丧家埋葬的“发丧”414
(一)迎请佛圣,观礼师尊416
(二)收魂416
(三)敕水417
(四)收邪417
(七)掩煞419
(五)斩煞419
(六)捆丧419
(八)发假丧420
(九)发正丧420
(一○)抬棺游乡423
(一一)清棺出魂424
(一二)呼龙掩土424
二、买山印契窖界定基的“召山奠坟”425
(一)洒净解秽425
(二)迎请圣真426
(三)宣疏焚符427
(五)焚疏化契428
(四)宣契窖界428
第三节 祈佛赦却亡魂罪孽的“颁诏”和“放赦”429
一、朝礼诸圣429
二、请诏430
三、绕坛430
四、颁诏431
五、宣诏432
六、化诏432
七、谢恩发愿433
第四节 礼佛求佑忏罪雪愆的“念经”、“拜忏”和“拜塔”433
(一)礼请434
一、寻求普蒙开度的“诵念皇经”434
(二)念开经咒435
(三)念神通品435
(四)念神咒品436
(五)念功德品436
(六)念护持品437
(七)念神验品437
二、劝人行善恩泽五洲的“拜礼皇忏”437
(一)唱念忏首赞咒和清净坛场438
(二)礼请438
(三)宣念启忏文439
(四)拜礼皇忏前卷440
(五)拜礼皇忏后卷442
三、为女性亡魂悔罪雪愆的“拜血河塔”443
(一)启塔444
(二)请圣444
(三)建塔444
(四)扫塔445
(五)开光445
(六)宣疏445
(七)拜塔445
(八)封塔、交塔446
四、为男性亡魂悔罪雪愆的“拜金刚塔”446
第五节 救拔亡魂济度西天的“过桥”447
一、请赐锡杖、明珠448
二、营造血河桥梁448
(一)念诵过桥启语449
(二)礼请神明449
(三)禀读造桥牒文449
(四)祈请众位仙师造桥449
(五)给血河桥开光450
(六)绕桥450
三、奈河桥头说情由450
(一)颂唱目连救母圣绩450
(三)来到奈河桥前451
(二)叙唱阴阳界处的阴森恐怖情景451
(四)目连与守桥将军对话452
(五)将军向目连叙说五方地狱情状452
(六)目连辞别将军前往五狱救苦453
四、五方地狱寻母453
五、血河地狱救母455
六、送亡过桥往西天458
第九章 佛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三)459
第一节 宣演经义或圣绩以度亡消愆的“演斋”459
一、念唱启语偈章460
二、皈依三宝460
四、宣演十王斋之由来与作用461
三、宣演释佛说法以救众生461
五、宣演地狱情状462
六、宣演效法目连拯救慈亲463
七、宣演城隍宥罪事宜464
八、宣演十王宥罪事宜464
(一)宣演一殿宥罪仪文465
(二)宣演二殿宥罪仪文465
(三)宣演三殿宥罪仪文465
(四)宣演四殿宥罪仪文466
(五)宣演五殿宥罪仪文466
(六)宣演六殿宥罪仪文466
(九)宣演九殿宥罪仪文467
(八)宣演八殿宥罪仪文467
(七)宣演七殿宥罪仪文467
(一○)宣演十殿宥罪仪文468
(一一)宣演十一殿宥罪仪文468
(一二)宣演十二殿宥罪仪文469
第二节 达天祀地度亡佑生的“贡天”469
一、人坛唱赞471
(一)唱弥罗赞471
(二)唱十供养赞471
三、燃烛472
(一)唱燃烛启语472
二、拜慈光灯472
(三)唱三皈依赞和三炷香赞472
(二)唱五更偈473
(三)祝颂皇王473
(四)赞香474
(五)颂烛474
(六)燃烛475
四、献香斋476
五、赞八仙476
六、赞天477
(一)概括赞颂478
(二)具体赞颂479
(三)总括赞颂479
(二)宣表480
(一)迎表480
七、奠献480
八、上表480
(三)拜表483
(四)熏表483
(五)焚表483
九、回坛谢师484
第三节 安抚孤魂赈济野鬼的“安寒林”和“利幽”486
一、安设鬼王管束野鬼的“安寒林”486
(一)开神光487
(二)安寒林487
二、赈济孤魂并替其超度生方的“利幽”488
(三)登台入座489
(四)解秽净坛489
(一)开坛启语489
(二)启师藏身489
(五)皈依三宝490
(六)礼请诸佛和孤魂490
(七)宣读牒文492
(八)放路烛,点九莲灯492
(九)施药补难493
(一○)规劝孤魂493
(一一)施食济孤493
(一二)超度孤魂495
(一三)饯送孤魂496
(一四)回坛谢恩496
第四节 饯赏亡魂车夫送财送物入冥的“赏车”和“资亡荐灵”497
一、犒赏力士车夫请其运送亡魂财物的“赏车”497
(一)开坛启语497
(二)请神祭献497
(三)祝赞神员498
(二)持诵荐拔真言499
(一)开坛启语499
二、饯送亡魂往生净土的“资亡荐灵”499
(四)力士登程499
(三)迎请亡魂500
(四)开亡者咽喉501
(五)行交荐礼501
(六)宣读功据、火册、分单502
(七)祝拜五方和诸众圣真502
(八)送灵503
第五节 送神返驾除邪去煞的“圆满”和“清宅”503
一、奉送诸神回銮返驾的“圆满”503
(二)宣读疏文504
(三)礼贤谢圣504
(一)赞颂圆满偈章504
(四)送圣返驾505
二、去邪除煞清吉家门的“清宅”505
(一)开坛启语505
(二)收掩邪煞506
(三)饯送鬼神507
(四)开门纳吉509
一、道教丧仪的运作概说510
(一)运作道教丧仪的因由510
(二)测定运作丧仪的日期510
第一节 道教丧仪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510
第十章 道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一)510
二、道教九天丧仪的结构515
(一)朝科仪式结构515
(二)拜忏仪式结构520
(三)诵经仪式结构520
(四)说明的几个问题520
三、道教九天丧仪的坛场设置522
(一)第一类坛场522
(二)第二类坛场524
(三)第三类坛场524
第二节 迎神请诏的“二利庭参”和颁宣敕旨的“关宣”524
(二)参礼三宝525
(三)请圣525
一、迎神请诏的“二利庭参”525
(一)礼拜九皇525
(四)请诏527
二、颁宣敕旨的“关宣”531
(一)召差功曹531
(二)关发532
(三)放诏书535
(四)奏申牒文539
第三节 燃灯荐拔接亡出狱的“决狱”539
一、关告诸真临坛540
二、游狱戏说花文541
四、破开五方地狱548
三、燃灯照狱度亡548
第四节 施放神光开逐冥暗的“请光”和天地水官赐光照冥的“迎灯”552
一、祈神施放神光降露冥曹的“请光”552
(一)宝香供养552
(二)三申皈命礼553
(三)请放神光554
(四)祈洒甘露555
(五)接亡出冥556
二、伏迎水官赐光幽冥的“迎水灯”557
(一)宣疏赞灯557
(一)宣疏赞灯558
三、虔迎地官赐光冥府的“迎地灯”558
(三)回坛安灯558
(二)出坛迎灯558
(二)出坛迎灯559
(三)回坛安灯560
四、祥光照耀天地开度的“迎天灯”560
(一)宣疏赞灯560
(二)出坛迎灯560
(三)回坛安灯561
第五节 度亡升桥的“大洞桥”和祈亡出冥的“水火土”561
一、超度亡魂升上金桥的“大洞桥”561
(一)宝香供养诸真562
(二)请神建造法桥562
(三)五方法桥度亡563
二、炼亡超升孝门迪吉的“水火土”565
(一)恭请诸众真君566
(二)宣召水池官君炼度567
(三)宣召火池官君炼度568
(四)宣召土池官君炼度569
第十一章 道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二)571
第一节 虔诚列仗恭迎九皇的“接驾”571
一、早朝科仪571
(一)早朝启师571
(二)早朝借地卷帘572
(三)建坛573
(二)午朝借地卷帘576
二、午朝科仪576
(一)午朝启师576
(三)金钟玉磬577
(四)分灯散彩579
三、晚朝科仪582
(一)晚朝启师582
(二)晚朝卷帘582
(三)迎九皇583
第二节 开释幽关抽拔亡魂的“十回度人”586
一、东方一过朝科587
(一)赞道叙意587
(二)宣书颁符587
(一)赞道叙意590
(三)忏悔发愿590
二、南方二过朝科590
(二)宣书颁符591
(三)忏悔发愿592
三、西方三过朝科592
(一)赞道叙意592
(二)宣书颁符593
(三)忏悔发愿594
四、北方四过朝科594
(一)赞道叙意594
(三)忏悔发愿595
(二)宣书颁符595
(一)赞道叙意596
(二)宣书颁符596
五、东北方五过朝科596
(三)忏悔发愿597
六、东南方六过朝科598
(一)赞道叙意598
(二)宣书颁符599
(三)忏悔发愿599
七、西南方七过朝科599
(一)赞道叙意599
(三)忏悔发愿600
(二)宣书颁符600
八、西北方八过朝科601
(一)赞道叙意601
(二)宣书颁符602
(三)忏悔发愿603
九、上方九过朝科603
(一)赞道叙意603
(二)宣书颁符603
(三)忏悔发愿604
(三)忏悔发愿605
(二)宣书颁符605
一○、下方十过朝科605
(一)赞道叙意605
第三节 超度孤魂的“高台设焰”和敕宥过愆的“十王”607
一、结印说法超度孤魂的“高台设焰”607
(一)门外赈济游城登座607
(二)天尊设经接引孤魂608
(三)说法述责罪魂过咎611
二、赦宥过愆出离幽冥的“十王”615
(一)上启众真615
(二)宣投朱表616
(四)赦宥愆尤617
(三)供养三宝617
第四节 荐拔对象不同而分别运作的“报恩”、“血湖”和“三官”618
一、经典圣训行孝父母的“报恩”618
(一)恭拜九皇五方618
(二)宣扬经典圣训619
(三)虔诚供养三宝620
(四)度亡行孝报恩620
二、荐拔妇魂脱离苦趣的“血湖”621
(一)咏赞三清诸圣621
(二)祈颁敕旨度亡622
(三)皈依供养三宝623
三、赐以典赦许以自新的“三官”624
(四)荐拔妇魂脱苦624
(一)咏赞三清圣众625
(二)祈颁三官朱忱625
(三)志心供养三宝628
(四)三官灵章度亡629
第十二章 道教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三)630
第一节 闻经顿悟得超彼岸的“九转生神”630
一、灵宝一转生神金科630
(一)告令幽司630
(二)九转生神建坛631
(三)首过金章635
(四)忏悔生神638
(二)二过金章640
二、灵宝二转生神金科640
(一)抽拔亡魂640
(三)忏悔生神641
三、灵宝三转生神金科642
(一)请拔沉沦643
(二)三过金章643
(三)忏悔生神644
四、灵宝四转生神金科645
(一)重申关告645
(二)四过金章645
(二)五过金章647
(一)告下赦免647
五、灵宝五转生神金科647
(三)忏悔生神647
(三)忏悔生神649
六、灵宝六转生神金科649
(一)六转开明649
(二)六过金章649
(三)忏悔生神650
七、灵宝七、八、九转生神金科651
(一)灵宝七转生神金科651
(二)灵宝八转生神金科652
(三)灵宝九转生神金科653
一、星主卷帘654
第二节 星真临坛灭灾赐福的“告禳”654
二、恭迎星君655
三、告十二祝文656
四、宣星主表660
五、灭灾赐福661
第三节 迎表临坛的“接表”和审表改错的“祭阅”663
一、法师孝信虔诚隆重的“接表”663
(一)虔诚接表663
(二)做十供养663
二、迎表开函审表改错的“祭阅”664
(一)师坛解秽664
(三)回坛祭王664
(二)启师阅印666
(三)开函安位667
(四)集神封印667
(五)祭表三献668
(六)飞步出宫670
(七)感谢师尊673
第四节 将斋主凡悃奏达天帝的“二利”674
一、赞九皇674
二、启师675
三、发灯卷帘676
五、拜五方天君677
四、入户巡香677
(一)上香祝告678
(二)拜东方天君678
(三)拜南方天君678
(四)拜西方天君679
(五)拜北方天君680
(六)拜中央天君680
(七)拜五方天君680
六、上御炉香680
七、炳烛供养683
八、叩齿变身集神684
(一)拜表685
九、上表685
(二)开函687
(三)宣表687
(四)封表687
(五)熏表687
(六)焚表688
(七)送表达天689
一○、收神归身692
一一、发愿696
(二)超八难的因由698
(一)开天门的因由698
一、运作特殊丧仪的因由698
第一节 特殊丧仪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698
第十三章 特殊丧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698
(三)填还预修的因由699
二、特殊丧仪的结构699
(一)开天门的结构700
(二)超八难的结构700
(三)填还预修的结构700
三、特殊丧仪的运作701
(一)开天门的运作701
(二)超八难的运作702
(三)填还预修的运作705
第二节 佛教坛班“开天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712
一、赞佛713
二、开通天衢之缘由713
三、礼请诸圣714
四、宣读疏牒714
五、开度升天715
(一)搭设天桥715
(二)祭将化身716
(三)打开天门716
(四)送亡登天718
(五)拜礼五宫722
六、授物拨兵723
七、回坛蒇事724
第三节 道教坛班“开天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725
一、启马通关725
二、混炼召将727
三、分兵拨将727
(一)宣读分兵拨将牒727
(二)坛场安营扎寨727
(三)装鞍备马728
(四)坟茔安营扎寨728
四、开方破卦730
(一)十方天尊引导师魂730
(三)迎灵行八卦731
(二)八卦大神开通道路731
五、开度升天732
(一)启语732
(二)请圣733
(三)造桥733
(四)宣牒733
(五)升天733
第四节 超八难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737
一、禀天告地祈超难魂的“上表”738
(一)上洞案香738
(二)宣读表词口意738
二、捉拿替子临坛受祭的“发猖”740
(三)三上香740
(四)忏悔发愿740
(一)宣牒741
(二)发猖741
(三)捉拿替子742
(四)送五猖神742
三、接引亡魂出离枉死城的“游城”743
(一)祭城743
(二)请圣744
(三)游城744
(四)破狱引亡744
(二)请圣745
四、敕召天医给亡补形的“补难”745
(一)唱三皈依745
(三)补难746
五、赠送难魂家资什物的“给赠”747
(一)请圣证盟747
(二)宣读文引748
(三)赠言难魂748
六、仪式结束除邪镇宅的“倒城”、“倒灶”和“钉符”748
(一)倒城748
(二)倒灶749
(三)钉符749
一、向冥府受生院禀奏填还事宜的“上受生表”750
第五节 填还预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750
(一)启语751
(二)请圣751
(三)上表752
二、祈神赐福消灾的“诵经”、“拜忏”752
(一)诵经752
(二)拜忏753
三、向天曹地府纳送赎生钱的“填还”755
(一)启语755
(二)请圣755
(三)宣牒756
(四)焚篢759
第一节 请职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760
一、运作请职仪式的因由760
第十四章 请职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760
二、请职仪式的基本结构761
三、请职仪式的运作762
(一)新恩弟子所占的星君、坛靖、治气和将兵762
(二)新恩弟子的阴牒和阳牒766
(三)淮南教新恩弟子的牌带和牌经768
第二节 向神禀告请职事宜的“解秽敬灶”、“竖立皇幡”和“礼圣参神”770
一、解秽敬灶、关告功曹770
(一)解秽净坛771
(三)关告功曹775
(二)敬奉灶神775
二、竖立皇幡,祈神护佑776
(一)祈神护持777
(二)绘制皇幡777
(三)制作幡坠778
(四)开光点像778
(五)悬挂皇幡779
(六)破释幡结781
三、礼圣参神,祈赐法奥782
第三节 祈神赐与雷坛兵将的“分兵拨将”782
一、请神临坛,祭赏兵将782
二、造楼立寨,拨将分兵786
三、接将过桥,雷坛安位789
第四节 恩师颁赐职衔、法物和传授秘法的“坐桥传法”792
一、启白圣真、宣皈演戒792
二、歃血饮丹,坐桥传法794
(一)传授法服、法器、法文和法术795
(二)歃血饮丹,分环破卷800
(三)忏悔发愿,拜谢师尊802
三、以传授符箓为主的茅山传法802
第十五章 庆贺观音圣诞祭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804
第一节 观音会祭仪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804
一、做观音会的因由804
二、观音会祭仪的结构806
三、观音会祭仪的运作808
第二节 向上界中界神明通意祈佑的“竖幡”810
一、请圣810
二、制幡811
三、竖幡812
四、谢幡813
第三节 向佛界天曹呈表达悃的“上观音表”和“上星主表”814
一、赞颂圣绩祈福消灾的“上观音表”814
(一)开坛启语814
(二)叹圣功德814
(四)志心朝礼815
(三)赞颂圣绩815
(五)上表达悃816
(六)回向发愿820
二、朝拜北斗除灾赐祥的“上星主表”821
(一)运星822
(二)赞灯823
(三)朝斗824
(四)上表825
第四节 普蒙开度谢罪祈福的“诵念皇经”和“叩拜皇忏”826
一、叙说善恶果报事象826
二、称扬圣号,叩拜神明828
四、发愿,唱三皈依830
三、赞颂圣德830
第五节 颂扬神威宣演圣绩的“观音经忏”831
一、称颂观音菩萨神通广大的“普门品经”831
二、宣演观音菩萨修行圣绩的“香山宝忏”831
(一)启忏偈832
(二)香山忏文832
(三)收忏偈848
第十六章 目连戏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850
第一节 目连戏的结构及其运作概述850
一、搬演目连戏的因由850
二、目连戏的结构851
三、目连戏的运作852
(一)确定阴阳掌教师傅853
(二)发五猖捉寒林854
(三)灵官镇台856
(四)打叉856
(五)接刘氏四858
第二节 四十八本目连戏的出目本“连台戏场次”860
一、大发猖860
二、佛祖卷860
三、西游记861
四、观音863
五、封神864
六、东窗868
七、台城874
八、目连875
第三节 十七本“目连传演唱条纲”879
一、白花岛880
二、双鸾飘(又名双飘带)881
三、灌湖城883
四、反台城883
五、三家店884
六、降二星885
七、降白螺887
八、刘氏开斋888
九、烧葵花889
一○、盂兰会890
一一、附录:降菖蒲(前半本,此本又名桃花坞)891
第四节 1957年鉴定演出本《目连传》891
一、《目连传》鉴定演出的历史背景和经过892
二、鉴定演出本《目连传》的基本内容893
三、《目连传》鉴定演出的一些改进896
第五节 新时期改编本《炼狱记》898
一、行善赐子与会缘济贫899
二、违誓开荤而魂归冥府900
三、冥途受苦与西天求佛903
四、地狱寻母而功成受封906
第十七章 外坛师傅在祭祀活动中演唱的仪式戏剧910
第一节 与祭祀仪式相互穿插进行的戏剧表演910
一、先由外坛师傅作戏剧表演,再由内坛法师运作法术性祭仪的“开坛敬灶”910
二、前后由外坛师傅作戏剧表演,中间穿插内坛法师运作法术性祭仪的“唐二”912
三、川主、土主、药王登场领纳牲祭的“三领牲”918
第二节 用戏剧形式表演主要神明的圣绩923
一、敷演王灵官受封缘由和经过的《大战洪山》924
二、敷演方弼、方相受封开路神的《战岐山》927
三、敷演坛界主神赵侯圣绩的《乾元县》929
四、敷演财神爷赵公元帅收服黑虎坐骑的《鸾凰记》940
第三节 将某些坛次的科仪程序作戏剧化表演940
一、真武祖师差遣王灵官赴坛镇宅的“镇宅祖师”941
(一)借五台944
二、借山安扎坛界兵马的《借五台》和扫除邪神野鬼的“盖馗”、“扫台”944
(二)盖馗和扫台947
三、砍开还愿主家五方五路以便大神临坛回熟的“开路”和“功曹开路”948
(一)开路948
(二)功曹开路950
第四节 演唱与祭祀仪式主旨相一致的剧目956
一、在具有庆贺性质祭祀仪式中常演的“赐福贺戏”957
二、祭祀蓝蛇坛仪式演出的《降蓝蛇》959
三、梅山延生祭祀仪式演出的《红黑拷》964
第五节 酉阳阳戏祭祀仪式中的戏剧表演966
(二)关爷扫殿967
一、独角讲唱科仪内容的“关爷镇殿”和“关爷扫殿”967
(一)关爷镇殿967
二、劝善行孝的生旦戏“庞氏夫人镇台”968
三、人物鲜活、情节完整的“正戏”《解带封官》970
第十八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崇奉的神明977
第一节 神明崇奉概述977
一、神明的分类977
二、正直清明的正神978
(一)主要祀奉的神明978
(二)参与陪祭的神明981
三、降灾为祸的邪神985
(一)道教总真图987
四、总真图上的神明987
(二)三教总真图990
(三)土家族梯玛使用的巨幅神像990
第二节 舞阳神戏崇奉的主要神明(一)992
一、川主神的所指992
二、川主神的原型993
(一)李冰993
(二)李二郎997
(三)赵昱997
三、对川主神的祀奉997
(一)对李冰、李二郎、赵昱的神化998
(二)对川主神的敕封1001
(三)川主神的庙宇1002
(四)对川主神的祭祀1002
四、有关川主神的戏剧1005
(一)变相斗牛与《斗牛》1005
(二)化龙斗龙与《灌口神》1006
(三)镇锁孽龙与《打草降孽》及其他1007
(四)舞阳神戏中的川主表演1007
第三节 舞阳神戏崇奉的主要神明(二)1008
一、一方土地的保护神土主1008
(一)土主神的所指1008
(二)土主神的原型1010
(三)对赵延之的神化1011
(四)对土主神的祭祀1012
二、医圣兼戏主的药王1013
(一)药王神的所指1013
(二)药王神的原型1014
(三)对孙思邈的神化1016
(四)对药王神的祭祀1019
第四节 庆坛崇奉的主要神明1020
一、庆养牲坛崇奉的赵侯圣主和蓝蛇大将1021
(一)赵侯圣主1021
(二)蓝蛇大将1022
(一)云霄、琼霄、碧霄1025
二、庆三霄坛崇奉的三霄娘娘1025
(二)云霄、山霄、水霄1027
第五节 打延生崇奉的主要神明1030
一、打梓潼延生崇奉的梓潼帝君1030
(一)梓潼帝君的来历1030
(二)对梓潼帝君的祭祀1033
(三)梓潼帝君神性的转化1035
二、打梅山延生崇奉的梅山神1035
(一)女性猎神梅嫦1035
(二)男性猎神梅山七圣1036
(三)施瘟布灾的梅山神1037
一、目连和地藏的本事1038
第六节 佛教丧仪和搬目连崇奉的主要神明1038
(一)射洪县的目连故里1039
二、有关目连的传说1039
(二)丰都的目连救母传说1045
三、目连与地藏合一1048
(一)目连受封地藏菩萨1048
(二)教化众生的大愿1049
(三)孝母报恩的主旨1050
(四)佛教中心的南移1051
第十九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文书1053
第一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文书概述1053
一、文书的作用1053
(一)科仪抄本中的文书名目1054
二、文书的类别和数量1054
(二)实际运作中的文书名目1056
三、文书的制作1060
四、文书的使用1061
第二节 书写祭仪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的意款和经单簿1062
一、太平延生意款1062
二、佛教丧仪意款1065
三、春祈醮仪意款1070
四、佛教九天丧葬暨开库祭仪之经单簿1071
第三节 通天达地禀告神明的牒、疏、表、词、申、状、奏、简、符、书1088
(一)阳戏请神牒之牒统与牒文1089
一、请神临坛回熟酬神的牒和疏1089
(二)阳戏三圣疏之疏函与疏文1090
二、供奉天神的玉帝表与诸天词1092
(一)玉帝表之表函与表文1093
(二)诸天词之词函与词文1098
三、关告誊录仙官和东方狱主的誊录申与东方状1100
(一)关告誊录仙官的誊录申之申函与申文1100
(二)关告东方狱主的东方状之状函与状文1103
四、请圣颁赐简、符以超度亡魂的奏、简、符1104
(一)请符奏之奏函与奏文1104
(三)生天宝箫真符之符函与符文1106
(二)十回度人东方简之简函与简文1106
五、赦亡罪愆离狱赴坛受度的诏书和赦书1107
(一)诏书之诏函与诏文1107
(二)赦书之赦函与赦文1109
第四节 知照功曹神员和亡魂的状、引、火册、功据、分单和地契1111
一、知照功曹神员的状、引1111
(一)功曹状之状函与状文1112
(二)神员状之状函与状文1113
(三)引申之申函与申文1114
(四)关引1115
(五)水引之引函与引文1115
(一)火册1116
二、知照亡魂的火册、功据、分单1116
(二)功据之据统与据文1117
(三)分单之单统与单文1118
三、知照亡魂的买地契1119
(一)买地契1120
(二)附录:山家疏之疏函与疏文1120
第二十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诀罡咒符1122
第一节 诀罡咒符概述1122
一、丰繁众多的诀罡咒符1122
二、诀罡咒符的分类1123
(一)手诀1123
(二)罡步1128
(三)咒语1129
(四)符令1130
三、诀罡咒符运用概说1131
第二节 以手指挽掐某种形态和部位的手诀1133
一、指诀和掌诀的构成1134
(一)指诀的构成1134
(二)掌诀的构成1134
二、部分指诀的名称、诀谱及其运用1135
(一)南斗六星诀1135
(二)北斗七星诀1136
(三)祖师诀1136
(六)三洞小山诀1137
(五)金角将军诀1137
(四)赵侯登殿诀1137
(七)白鹤飞仙诀1138
(八)鳌鱼抬头诀1138
(九)金钩诀1138
(一○)飞刀剑诀1139
(一一)铜门闩诀1139
(一二)天仙桥诀1140
(一三)佛座莲花诀1140
(一四)大神门诀1140
(一五)上排上座诀1141
(一八)透天诀1142
(一七)翻天诀1142
(一六)太洪宝山诀1142
(一九)拦前诀1143
(二○)前光后暗诀1143
三、部分掌诀的名称、咒语及其运用1144
(一)三洞娘娘诀1144
(二)三净灵章诀1144
(三)天师心印诀1145
(四)送孤魂诀1145
(五)破狱诀1145
(六)奉请功曹土地诀1146
(一○)藏身诀1147
(九)荫亲诀1147
(七)召灵诀1147
(八)巽风诀1147
第三节 以脚踏星斗八卦九州等图形的罡步1148
一、罡步的构成1148
二、部分罡步的名称、咒语及其运用1150
(一)谢师罡1150
(二)进狱取魂罡1150
(三)取魂出狱罡1151
(四)入冥投状罡之一1151
(五)入冥投状罡之二1151
(七)三朝罡1152
(六)破秽罡1152
(八)庭参罡1154
(九)建坛罡1154
(一○)预禳罡1155
(一一)借地罡1155
(一二)阎王罡1155
(一三)救苦罡1156
(一四)启玄罡1157
(一五)荡秽罡1157
(一六)十方罡1157
(一七)延生罡1158
(一九)迎灵行八卦罡1159
(一八)血湖罡1159
(二○)请神护身罡1160
第四节 以诵念祝告文词表达某种愿望的咒语1160
一、咒语的构成1160
二、部分咒语的名称、内容及其运用1162
(一)土地咒(包括请社咒,即“召土地咒”)1162
(二)焚香咒(亦名“祝香咒”)1162
(三)解秽咒(包括净天地咒)1162
(四)三净咒(包括净身咒、净口咒、净心咒)1163
(五)安位咒1163
(六)金光咒1164
(七)藏身咒1165
(八)海水咒1167
(九)雪山咒1168
(一○)出门闭门咒1168
(一一)铁围城咒1169
(一二)文房四宝咒1169
(一三)五猖咒1169
(一四)祖师咒1170
(一五)观音咒1170
第五节 以精气施于笔端书写驱役神鬼秘文的符令1171
一、符令的构成1171
(一)二十种令1173
二、部分符令的名称、图形及其运用1173
(二)雷帅符1174
(三)掩压天坑符1175
(四)掩压重丧符1175
(五)掩压空亡符1176
(六)掩压亡人怪异符1177
(七)掩压煞气符1178
(八)掩压小儿夭殇符1178
(九)八卦镇宅符1179
(一○)五雷镇宅符1180
(一二)祛邪符1181
(一一)灰山镇宅符1181
(一三)安胎、催胎符1182
(一四)烧胎符1182
(一五)治病符1183
第二十一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造型艺术1185
第一节 造型艺术概述1185
一、造型艺术的构成类型1185
(一)神轴画像1185
(二)神明牌位1186
(三)幛幡旗帜1186
(四)各类纸扎1186
(六)面具雕像1187
(五)诸种狱图1187
(七)服饰道具1188
二、造型艺术的制作方式1188
(一)平面性的绘制方式1188
(二)立体性的制作方式1189
(三)综合性的造型方式1189
三、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1189
(一)色彩组合的鲜艳性1190
(二)色彩选择的吉祥性1190
(三)造型制作的可变性1191
(一)神明形象的替身因素1193
四、造型艺术的表现功用1193
(二)装扮角色的戏剧因素1194
(三)祭仪场所的装饰因素1195
第二节 营造运作祭仪和表演戏剧场地的坛场布置1196
一、坛场类型1196
(一)简易型1196
(二)普通型1198
(三)复杂型1200
二、法坛设置1203
(一)主坛场1203
(二)分坛场1205
(一)普通狱界图1206
三、各种图式1206
(三)临时坛场1206
(二)特殊狱图1209
四、坛场的其他布置1212
(一)牌榜1212
(二)斋题吊子1222
(三)对联1227
第三节 作为供奉膜拜偶像的神轴画像和各类牌位1230
一、诸神挂像1230
(一)主坛挂像1230
(二)分坛挂像1231
(一)绘制型牌位1232
二、各种牌位1232
(二)书写型牌位1235
第四节 通神祭亡的特殊物品幡旗和纸扎1251
一、形状各异的幡旗绘制1251
(一)符号性幡旗1251
(二)装饰性花旗1256
二、形态多姿的纸扎制作1260
(一)简单型1260
(二)复杂型1262
第五节 制作面具和神像的雕塑1265
一、面具造型1265
(一)酉阳面具1265
(二)自刻雕像1269
(一)借用雕像1269
(二)其他面具1269
二、仪式神像1269
第六节 装扮角色、辅助作法和演戏的服饰及道具1270
一、服饰1270
(一)仪式服饰1270
(二)戏剧服饰1271
二、道具1273
(一)专用法器1273
(二)普通用具1274
二、祭仪与戏剧音乐的主要特点1275
一、祭仪与戏剧音乐的基本结构1275
第一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音乐概述1275
第二十二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音乐1275
(一)唱腔风格的多样性1276
(二)乐员职责的多面性1277
第二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音乐的“九板十三腔”1277
一、祭仪与戏剧音乐的“九板”1278
二、祭仪与戏剧音乐的“十三腔”1279
(一)阴四平腔(亦称“阴腔”)1279
(二)阳四平腔(亦称“阳腔”)1279
(七)低腔1280
(五)快腔1280
(六)高腔1280
(三)师腔1280
(四)慢腔1280
(八)咏腔1281
(九)秽腔1281
(一○)静腔1281
(一一)赞腔1281
(一二)吊腔1281
(一三)总圣腔1281
二、乐队编制1290
三、记谱方式1290
一、乐器名称1290
第三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音乐中的打击乐1290
四、曲牌使用1291
第四节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音乐的唱腔选例1292
一、祭祀仪式音乐的唱腔选例1293
(一)戏神来到戏场1293
(二)金童玉女接戏神1294
(三)仙官催愿1296
(四)神坛出处1299
(五)放兵1301
(六)献酒仪文1303
(七)造神盘1304
(八)劝茅1305
(九)迎请傩娘1308
(一○)祭猖1310
(一一)总雷神诰1310
(一二)放兵出营1312
(一三)领兵入坛1313
(一四)不忘师恩1315
(一五)目连寻娘1316
(一六)三皈依1318
(一七)开咽喉1319
(一八)召请亡魂1321
(一九)太子游四门1323
(二○)拜塔1324
(二一)燃烛1328
(二二)启师1329
(二三)宣召雷神1330
(二四)发愿1331
(二五)救苦经1332
(二六)观音大愿法忏1335
二、仪式戏剧音乐的唱腔选例1343
(一)请神1343
(二)报家门1346
(三)醒世歌1349
(四)画梁1351
(五)大营传将令1354
(六)砍开五方财门1356
(七)遣徒下山1362
(八)送宝1364
(九)看透红尘1368
(一○)卖药经1370
第二十三章 民间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的特殊组成部分--民间吹打乐1372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民间吹打乐活动1372
一、丧仪吹打乐活动1372
二、婚仪吹打乐活动1375
三、寿仪吹打乐活动1376
四、节仪吹打乐活动1377
五、会仪吹打乐活动1378
六、赛仪吹打乐活动1379
七、商仪吹打乐活动1381
八、农事劳动中的吹打乐活动1382
第二节 民间吹打乐的乐班1383
一、乐班的组成1383
二、乐班的传承1384
三、乐班的发展1385
四、乐班众多的吹打乐之乡1385
第三节 民间吹打乐的类别、乐器、曲牌和乐曲1388
一、民间吹打乐的分类1388
(一)吹打乐1388
(二)弓弦类1389
(一)吹奏类1389
(三)打击类1389
(三)吹打唱锣鼓1389
二、民间吹打乐的乐器1389
(二)锣鼓乐1389
三、民间吹打乐的曲牌1390
(一)从结构上划分1390
(二)从情调上划分1390
(三)从乐种上划分1390
四、民间吹打乐的乐曲1390
(一)狮子锣鼓1391
(二)老狮子锣鼓1391
(三)大开门1392
(四)高山流水1397
(五)鸡公调1401
(六)西湖堂1410
(七)拜堂1414
(八)离娘调1417
(九)画眉序1419
(一○)哪里哪里抬起来1422
(一一)清板1423
(一二)割韭菜1425
(一三)锦堂月1427
(一四)黄土魂1431
后记1434
热门推荐
- 860503.html
- 2887361.html
- 3894150.html
- 1617842.html
- 1534892.html
- 588069.html
- 3566535.html
- 3818677.html
- 554917.html
- 3713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7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2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6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8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