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
  • 杨柏岭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610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词(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唐代;宋词-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词之为乐自有元音——唐宋词艺术的音乐根源1

第一章 文字弦歌,各擅其绝:从诗乐离合看词体演变的意义2

第一节 诗乐离合与文体递变2

第二节 词体内倾与音乐本原5

第三节 词体变异与音乐游离9

第四节 治词路数与诗学传统13

第二章 小词流入管弦声:唐宋词歌舞题材及其艺术精神19

第一节 异音而同乐:音乐性质与唐乐的时代精神19

第二节 应唤歌檀催舞袖:舞蹈与唐宋词歌唱表演的关系22

第三节 小词流入管弦声:论歌词的审美对象27

第四节 新愁多向曲中传:歌词传情的独特性30

第三章 追怀往事记新词:追忆主题与唐宋词的深幽性34

第一节 生活在过去的词人34

第二节 追忆笔法的虚拟叙事37

第三节 瞬间闪现的审美遗痕42

第四节 唐宋词艺术的深幽性48

第四章 离形写声,兴寄圆美:唐宋咏物词的音乐属性54

第一节 咏物的地位及咏物词的界定54

第二节 咏物词的艺术性及逻辑层次56

第三节 咏物词艺术技巧及审美特点60

第二编 词之为道酌剂阴阳——唐宋词艺术的两性模式63

第五章 深情暗共知:女性填词心态与词学两性批评64

第一节 再释男子而作闺音64

第二节 两性思维构象特点68

第三节 词学两性批评模式72

第四节 两性传统及其意义76

第六章 无物似情浓:唐宋词爱的情思及其接受意义82

第一节 审美想象的爱情心理82

第二节 填词心态与情思走向90

第三节 设色殊美的情感装饰96

第四节 情理冲突与艳词评价103

第三编 词之为心陶写性情——娱情及唐宋词情思的纯粹化113

第七章 不笑不足以为道:唐宋词人娱情心态及其意义114

第一节 言志到缘情:超越性娱情的演变114

第二节 不耽玩为耻:有欲的享乐性娱情119

第三节 歌板尽清欢:词体娱情的场环境123

第四节 娱宾以遣兴:唐宋娱情填词观念127

第五节 词虽小却好:娱情词的主题特色133

第八章 怎一个愁字了得:唐宋词审悲意识及其艺术特征137

第一节 忧患心理与文学的审悲意识137

第二节 境之顺逆与词体悲感的演变140

第三节 生命感动与审悲意识的辨析144

第四节 孤独形象与悲感词的艺术性148

第九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唐宋词的闲适境界及其审美价值156

第一节 自由的闲适:快乐原则的心理形式156

第二节 休闲的传统:闲适经验的文化模式161

第三节 当下的享乐:闲适传统的主题沿革167

第四节 审美的审美:闲适境界的审美规律172

第四编 词之为体上通清雅——唐宋词本色流变及雅化规律179

第十章 一个前奏,两次循环:唐宋词本色体性的流变180

第一节 本色是文体当行的审美意识180

第二节 唐词是词体体制本色的前奏184

第三节 唐宋词体本色性的两次循环188

第四节 正变是缠夹本色的批评标准192

第十一章 回归的必然:唐宋词论清雅精神的走向198

第一节 由俗到清的超越企图:《花间集叙》的潜在艺术精神199

第二节 避俗求雅的“别是一家”:《词论》艺术精神的显在呈现206

第三节 清空雅正的思想回归:《词源》词学主张的自觉实践214

第五编 词之为艺感人尤捷——唐宋词艺术特征与道德意义227

第十二章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词作结构与“词尤善感”的艺术精神228

第一节 语词:跳出观念束缚的感性呈现229

第二节 节奏:吻合音乐体性的自由结构233

第三节 意象:内涵经典结构的象征感发237

第四节 时空:审美直观形式的隔境远韵241

第五节 深义:泯灭对待区别的浑化旨趣254

第十三章 美是道德的象征:唐宋词的道德意义267

第一节 唐宋词中的传统道德情感延续267

第二节 唐宋词中爱的主题的道德秩序274

第三节 比德思致与唐宋词的诗性美德281

第四节 渔父系列形象的自由道德象征287

第五节再评道德文章 者填写小词现象301

第十四章 是处园林好:建筑物在词中的作用及其艺术特色308

第一节 卜筑快幽情:建筑物寄托古人的精神308

第二节 举目青楼画阁:建筑物入词的时代气氛311

第三节 有人楼上愁:建筑物在词中的作用314

第四节 阑干无数秋:词中建筑物的艺术特色318

第六编 词之为技关乎通变——唐宋金元词的传播与接受325

第十五章 由柳永词看金元道士词的传播326

第一节 逸性摅灵,修行超越326

第二节 仙格调,自然开发328

第三节 词中味,与道相谒331

第四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335

第十六章 由稼轩词论梁启超的接受特征339

第一节 性情怀抱均相近339

第二节 认同式接受341

第三节 创造性构筑343

第四节 入出之遗憾346

第十七章 由历代词评分析梦窗词的艺术个性349

第一节 七宝楼台与万花为春349

第二节 艺术敏感与密丽生动352

第三节 覃思之人与奇思构想355

第四节 多情词人与沉厚主旨357

第十八章 由况周颐谈金元词研究的意义363

第一节 对金元词地位的认识363

第二节 金元词研究的主要贡献366

第三节 研究金元词的原因369

第四节 金元词研究的启示374

第七编 词之为学古今传承——词学审美文化阐释的近代历程377

第十九章 词学体系的尝试:江顺诒词学思想评述378

第一节 构筑体系:反思词话旧例378

第二节 旁通曲证:追源词体音律380

第三节 香象羚羊:标举词家境界382

第四节 词亦可品:深化词品观念385

第二十章 传统的惯性力量:况周颐词学思想的解读388

第一节 词体体性与宇宙大化思想388

第二节 词人襟抱与传统艺术人格390

第三节 词心词境等与传统艺术观394

第二十一章 审美现代性走向:王国维词学研究三论398

第一节 王国维研究词学的动因探析398

第二节 “词以境界为最上”:王国维词学观403

第三节 王国维词学研究的地位408

主要参考文献415

后记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