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 第3版
  • 刘新来主编;张立平,马占春,徐捷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94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06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贷款担保-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3

第一章 信用担保概论3

第一节 信用文化、社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4

一、信用4

二、社会信用体系7

三、我国传统信用文化及信用经济15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用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

第二节 市场交易与信用担保25

一、市场调节的不完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26

二、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27

三、信用担保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30

第三节 信用担保基础理论35

一、担保35

二、信用担保38

三、信用担保的功能39

四、信用担保与保险40

第二章 国际担保业发展概况46

第一节 信用担保的起源与发展47

一、信用担保的起源47

二、现代信用担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49

三、主要担保品种50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52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基本特点52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行体系55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担保制度57

第三节 金融担保71

一、金融担保的市场定位和功能72

二、金融担保的发展74

三、金融担保的盈利模式和主要业务范围78

四、金融危机对金融担保业务的影响81

五、金融担保业务展望85

第四节 保证担保88

一、保证担保的种类88

二、保证担保业务的运行模式94

三、国际保证担保市场96

四、国际保证担保的新趋势116

第五节 国际主要担保协会117

一、泛美担保协会(PASA)117

二、国际信用保险和保证协会(ICISA)118

三、美国保证和忠诚保证协会(SFAA)119

四、欧洲共同担保协会(AECM)120

五、金融担保保险商协会(AFGI)120

第三章 我国担保业的发展与实践121

第一节 我国担保业发展历程122

一、我国担保业产生的背景122

二、我国担保业发展阶段124

三、我国担保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139

四、我国担保体系法律法规建设143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153

一、均衡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153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我国的发展实践156

三、目前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158

主要政策和措施158

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展望和建议161

五、我国主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与模式介绍164

第三节 金融担保172

一、国内金融担保发展概述172

二、金融担保主要业务品种和发展现状174

三、金融担保未来发展展望184

第四节 保证担保185

一、工程保证担保185

二、财产保全担保195

三、政府采购担保198

实务203

第四章 担保业务操作流程203

第一节 担保业务流程204

第二节 担保项目选择与受理205

一、担保项目的选择205

二、担保项目的受理210

第三节 担保项目现场调查与评审216

一、担保项目现场调查216

二、担保项目资料核查218

三、担保项目的评估223

第四节 担保项目决策与实施232

一、担保项目的决策232

二、反担保措施设置235

三、担保费的收取236

四、担保合同签署238

第五节 担保项目运营管理与风险资产管理239

一、担保项目的运营管理239

二、担保责任的解除与代偿241

三、担保代偿后的风险资产管理242

第五章 担保项目评估244

第一节 担保项目评估概述245

一、担保项目评估的概念245

二、担保项目评估的分类245

三、担保项目评估的作用246

四、担保项目评估的主要维度246

五、担保项目评估的步骤250

六、担保项目评估业务操作现状251

第二节 担保项目企业资信评估253

一、资信评估的一般概念253

二、担保项目资信评估的特点253

三、担保项目资信评估分析方法255

四、担保项目资信评估内容259

五、担保项目资信评估主要指标259

六、财务状况分析表格样式271

七、担保项目资信评估结论276

第三节 担保项目集团企业资信评估278

一、集团企业的控制类型279

二、集团企业的特点280

三、集团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281

四、集团企业资信评估主要内容284

第四节 建设项目评估285

一、建设项目评估概述286

二、建设项目评估的内容及方法288

三、建设项目评估结论302

第六章 反担保措施评估304

第一节 反担保措施305

一、反担保措施的概念305

二、反担保措施的种类306

三、反担保措施的特点307

第二节 反担保措施评估概述309

一、反担保措施评估的内容309

二、反担保措施评估的原则314

第三节 反担保措施评估的方法315

一、市场法316

二、重置成本法316

三、收益现值法318

四、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320

第四节 房地产评估321

一、房地产的基本概念322

二、建筑物评估322

三、土地使用权评估325

四、在建工程评估331

第五节 机器设备的评估333

一、机器设备的概念334

二、基本评估方法334

三、机器设备评估应关注的问题338

第六节 未来收益权评估339

一、评估方法及适用范围339

二、影响未来收益的基本因素340

三、测算项目未来收益及收益现值340

四、未来收益权评估应关注的问题341

第七节 无形资产评估342

一、无形资产概述342

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344

三、无形资产评估应关注的问题345

第八节 债券评估346

一、债券评估概述346

二、上市流通债券的评估348

三、非上市债券的评估349

四、债券评估应关注的问题351

第九节 股权质押与企业价值评估351

一、股权质押351

二、企业价值352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352

四、企业价值评估和股权质押应关注的问题354

第七章 担保法律实务356

第一节 担保法律规定357

一、担保的方式357

二、担保的使用范围359

三、担保的特征359

第二节 保证363

一、保证人的资格363

二、保证合同364

三、保证方式366

四、保证责任366

五、保证人的权利369

六、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373

七、最高额保证375

第三节 抵押权376

一、抵押权的概念及抵押合同的内容376

二、抵押财产的范围378

三、抵押权的设立378

四、抵押权与其他权利的竞合380

五、抵押权的实现383

六、抵押权的消灭385

七、最高额抵押385

八、浮动抵押388

第四节 质押389

一、质押的概念与质押合同的内容389

二、质权的种类及质押财产的范围390

三、质权的设立392

四、质权的实现392

第五节 留置及定金393

一、留置393

二、定金395

第六节 金融机构格式《保证合同》中常见法律问题395

一、保证人的弃权条款问题396

二、保证人债权行使的限制问题397

三、直接扣划保证人款项的问题398

四、保证人意思表示推定条款的问题401

第七节 保证的法律实务典型问题探讨402

一、保函有效期问题探讨402

二、债务人欺诈的防范与保证人权利的保护404

三、再担保408

四、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问题412

第八节 担保物权法律实务典型问题探讨413

一、担保物权的善意取得413

二、让与担保问题415

三、抵押担保的相关实务问题415

四、质押担保的相关实务问题417

第九节 担保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及法律适用421

一、担保纠纷案件的管辖421

二、担保纠纷案件保证人的诉讼地位422

三、实现担保物权的程序422

第八章 担保项目运营管理424

第一节 担保项目运营管理概述425

一、担保项目运营管理的目标及内容425

二、担保项目运营管理模式425

三、担保项目运营管理程序426

第二节 日常运营管理427

一、担保项目的日常监管工作428

二、担保项目到期管理430

三、担保责任解除管理430

第三节 担保项目预警管理432

一、担保项目预警信息的分类432

二、担保项目预警定性分析433

三、担保项目预警定量分析434

四、担保项目预警管理程序439

第四节 担保运营管理报告439

一、报告形式及内容439

二、报告要求443

第九章 担保风险资产管理444

第一节 担保风险资产管理概述445

一、担保风险资产445

二、担保风险资产管理446

第二节 担保风险资产的形成449

一、担保代偿449

二、担保代偿的基本程序449

第三节 担保风险资产追偿454

一、担保风险资产追偿权454

二、追偿前的准备工作457

三、担保追偿方法459

第四节 担保风险资产处置方法467

一、变现式处置467

二、价值提升式处置469

三、债务重组式处置469

管理473

第十章 担保机构风险管理473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474

一、风险管理在担保机构经营中的地位474

二、风险管理的原则475

三、风险管理的内容476

四、风险应对与控制的基本方式480

第二节 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483

一、全面风险管理理念483

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担保机构中的应用484

三、担保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486

第三节 担保机构的风险分类488

一、信用风险488

二、操作风险489

三、市场风险489

四、流动性风险490

第四节 风险计量、控制与定价491

一、风险计量491

二、基本风控策略500

三、经济资本与风险管理505

四、风险的定价508

第五节 风险监控与报告509

一、主要风险监控指标和评价体系509

二、担保能力评估513

三、风险报告515

第十一章 担保机构内部控制517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518

一、内部控制定义和基本要素518

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520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521

第二节 内部控制体系设计522

一、内部控制总体架构522

二、内部控制体系内容527

第三节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531

一、制订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531

二、内部控制现状梳理和差距分析532

三、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和完善533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533

一、内部控制评价组织534

二、内部控制评价原则534

三、内部控制评价内容535

四、内部控制评价程序536

五、内部控制评价报告537

第十二章 担保机构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538

第一节 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概述539

一、担保机构会计制度539

二、担保机构财务管理540

第二节 担保机构会计核算541

一、担保准备金的核算541

二、担保费收入的核算543

三、担保机构的其他成本核算544

四、或有资产以及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545

五、担保机构其他会计核算内容545

第三节 担保机构财务管理546

一、资金管理及运用546

二、成本管理550

三、预算管理552

第四节 担保机构财务报告555

一、通用财务报表格式555

二、保险业财务报表格式555

三、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559

第十三章 担保机构的资金运营560

第一节 资金运营的目的与原则561

一、资金运营的目的561

二、资金运营的原则561

第二节 资金运营的投资策略563

一、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策略563

二、权益产品的投资策略572

第三节 资金运营的投资流程575

一、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流程575

二、权益产品的投资流程582

第四节 资金运营的风险控制588

一、风险控制原则588

二、风险控制措施590

第十四章 担保机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592

第一节 组织管理593

一、组织管理概述593

二、组织管理新趋势593

第二节 担保机构的组织模式594

一、直线制595

二、直线职能制595

三、事业部制595

四、矩阵制596

五、多维制596

六、子公司和分公司597

第三节 担保机构组织结构设计598

一、担保机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598

二、担保机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600

三、担保机构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603

四、担保机构常见组织结构603

第四节 担保机构组织管理606

一、担保机构组织职能划分的原则606

二、担保机构组织结构运行与调整607

三、担保机构主要职能部门及职能配置608

第五节 担保机构人力资源管理613

一、担保机构人力资源配置614

二、担保机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617

三、担保机构绩效管理与激励619

第十五章 担保机构的信息管理628

第一节 担保机构信息管理的现状与发展629

一、我国担保行业信息化状况629

二、国际同业信息系统应用简况629

三、担保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630

第二节 担保机构信息管理的作用与规划631

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631

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632

三、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的作用636

四、担保业务信息管理的特点638

第三节 担保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639

一、担保机构信息化整体设计框架639

二、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639

三、担保综合业务系统644

四、客户关系管理645

五、风险管理646

六、办公自动化(OA)系统646

七、档案管理系统647

八、绩效考核系统648

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648

十、知识管理649

十一、权限管理649

十二、安全策略650

十三、系统开发接口650

第四节 担保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实施651

一、系统建设前评估651

二、系统需求分析654

三、流程和标准的确定655

四、开发建设655

五、培训、使用、验收657

第五节 担保机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657

一、系统运行与维护658

二、制度建设659

第六节 担保机构信息系统产品化及选型659

一、担保机构信息系统产品化659

二、担保机构信息系统产品选型660

附录665

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665

关于以《上海协定》为基础缔结“中国担保业联盟”的联合声明669

上海协定673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筹备及成立综述680

关于我国再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684

中投保公司推动我国担保业发展主要工作概览693

主要参考文献699

第三版后记7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