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射频电路设计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射频电路设计原理
  • 刘轶,严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06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射频电路-电路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射频电路设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RF基本概念与集总参数模型1

1.1电磁波频谱1

1.2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形式矢量2

1.3组合元件2

1.4趋肤效应3

1.5平板及电荷间的电场分布4

1.6磁场——右手法则4

1.6.1功率单位5

1.6.2相对分贝5

1.6.3绝对功率5

1.7直导线电感6

1.8直导线电抗8

1.9电阻等效电路8

1.10金属膜电阻与碳质电阻器的频率特性8

1.11例题9

1.12电感的等效电路9

1.13电感的阻值与频率的关系10

1.14电感Q值与频率的关系11

1.15提高Q值的途径11

1.16单层空芯电感设计11

1.17环形电感12

1.18磁芯特性12

1.19磁芯材料13

1.20磁芯电感等效电路14

1.21环形电感器设计14

1.22例题15

1.23实际绕阻实例17

1.24电容等效电路17

1.25电容阻抗随频率的变化17

第2章 滤波器与谐振电路19

2.1振荡电路19

2.2滤波器响应的定义20

2.3一个简单RC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21

2.4简单高通滤波器21

2.5 LC谐振电路频率衰减的计算22

2.6有载品质因数23

2.6.1 Rs与RL对Q的影响23

2.6.2 Rs和RL对有载品质因数Q的影响24

2.6.3有载品质因数Q24

2.6.4例题25

2.6.5串并转换25

2.6.6组件Q值对有载Q值的影响26

2.6.7例题26

2.6.8元件品质因数对插入损耗的影响27

2.6.9例题27

2.6.10通过阻抗变换增大品质因数Q29

2.6.11例题29

2.7不同滤波器的比较31

2.8有载品质因数、纹波与器件个数的关系31

2.9归一化与低通原型32

2.10巴特沃斯滤波器33

2.10.1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响应特性33

2.10.2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元件取值34

2.10.3例题35

2.10.4负载不等35

2.11切比雪夫滤波器38

2.11.1切比雪夫响应(通带有波纹的滤波器)38

2.11.2更多的波纹会产生更大的衰减38

2.11.3切比雪夫滤波器39

2.11.4例题46

2.12贝塞尔滤波器47

2.13频率和阻抗缩放50

2.14低通滤波器设计51

2.15高通滤波器设计52

2.16带通滤波器设计55

2.17频率响应呈现出几何对称55

2.18低通网络转换为带通网络56

2.19带通滤波器频率和阻抗的扩展56

2.20带通滤波器设计过程总结57

2.21带阻滤波器设计58

2.22低通到带阻的转换59

2.23带阻滤波器频率和阻抗扩展59

2.24有限Q值的影响60

2.25对使用最高Q值元件的建议60

第3章 传输线与S参量61

3.1低高频之间的差异分析62

3.2传输线的等效集总电路模型62

3.3行波方程与特征阻抗Zo62

3.4反射系数Г(x)63

3.5无耗传输线64

3.6四分之一波变压器64

3.7传输线的基本类型65

3.7.1基本传输线65

3.7.2开放双线(横电磁模式)65

3.7.3有损电介质(损耗角正切)66

3.8同轴线67

3.8.1 TEM波模式67

3.8.2同轴线路单位长度衰减67

3.8.3同轴线中高次模的传播67

3.9高次模传播在功率传输中的作用68

3.10对称带状线69

3.10.1 TEM波磁场分布69

3.10.2带状线的特征阻抗69

3.10.3两个高阶带状线模71

3.11非对称带状传输线(微带线)71

3.11.1封闭微带配置72

3.11.2有效介电常数(εeff)72

3.11.3微带线特征阻抗73

3.11.4微带线中高次波的抑制74

3.12其他类型传输线74

3.13网络特性75

3.13.1传统网络75

3.13.2 H参量测量76

3.13.3双端口网络传输线76

3.13.4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77

3.14多端口网路78

第4章 阻抗匹配79

4.1阻抗匹配79

4.2匹配网络的类型80

4.3 L形匹配网络81

4.4阻抗匹配的方法82

4.5三元件匹配85

4.5.1π形匹配网络85

4.5.2 T形匹配网络87

4.6低Q及宽带匹配网络89

第5章Smith圆图及其应用91

5.1 Smith圆91

5.2 Smith圆的构成92

5.3等阻抗圆和等电抗圆93

5.3.1等阻抗圆93

5.3.2等电抗圆93

5.4阻抗转换为导纳96

5.5叠加导纳坐标97

5.6增加并联电容97

5.7增加并联电感98

5.8串并联电感与电容在Smith圆图中的变化100

5.9利用Smith圆进行阻抗匹配101

5.10压缩Smith圆图102

5.11网络的频率响应103

5.12 Smith圆图在传输线中的应用104

第6章 信号流图106

6.1信号流图技术106

6.1.1信号流图的作用与规则106

6.1.2激励源信号流图107

6.2梅森公式108

6.3功率转换增益(GT)110

6.4功率转换增益方程111

第7章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112

7.1单向功率转换增益112

7.2稳定性考察114

7.2.1稳定条件与不稳定条件114

7.2.2稳定圆114

7.3最大传输功率增益116

7.3.1最大传输功率增益条件116

7.3.2最大可用增益(MAG)与最大稳定增益(MSG)117

7.3.3恒定增益圆119

7.3.4双端口网络中的噪声122

7.4噪声系数122

7.4.1噪声系数的定义122

7.4.2两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123

7.4.3等噪声系数圆124

第8章 功率分配器、合成器与耦合器131

8.1 Wilkinson功率分配器/耦合器132

8.1.1偶-奇模分析132

8.1.2分析找到S11134

8.1.3 Wilkinson分配器的频率响应135

8.2正交混合分支线135

8.3 180°混合环形波导管137

8.4方向耦合器138

8.5耦合线理论139

8.6 Lange耦合器143

第9章PIN二极管电路147

9.1 PIN二极管结构147

9.2 PIN二极管原理148

9.3 PIN二极管等效电路148

9.4单刀开关149

9.4.1单刀开关(串联结构)149

9.4.2单刀开关(并联结构)151

9.5多二极管设计151

9.5.1设计方法151

9.5.2单刀多掷(SPNT)152

9.6 PCN单刀双掷T/R(发送/接收)开关154

9.7恒定阻抗开关与衰减器的设计154

9.8 PIN二极管移相器156

9.8.1开关线移相器156

9.8.2负载线移相器156

9.8.3反射式移相器157

第10章 数字技术在射频功率放大器系统中的应用159

10.1数字技术在射频功率放大器系统应用中的介绍159

10.2数字预失真(DPD)160

10.2.1 PA放大器模型160

10.2.2 DPD结构162

10.2.3 DPD性能结果163

10.3波峰因数消减164

10.3.1一些基本概念164

10.3.2波峰因数消减164

10.4包络跟踪166

10.4.1包络跟踪系统结构167

10.4.2宽带高效包络放大器168

10.4.3 ET功率放大器的测量168

第11章 芯片电磁兼容问题170

11.1基本概念170

11.1.1电磁干扰170

11.1.2串扰的电磁场描述方程171

11.1.3电磁辐射173

11.2电磁兼容测试方法174

11.2.1电磁辐射测试方法174

11.2.2电磁辐射发射测试方法174

11.2.3电磁传导发射测试方法175

11.2.4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方法176

11.2.5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177

11.3电磁兼容仿真模型177

11.3.1 IBIS模型177

11.3.2 ICEM模型178

11.3.3 ICIM模型180

11.3.4仿真实验181

参考文献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