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水土资源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水土资源学
  • 孙绪金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74825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研究;土地资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水土资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环境水土资源问题概述7

1.1 概述7

1.2 土地资源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8

1.2.1 地质营力8

1.2.2 土地资源形成条件和破坏因素8

1.3 土地资源的形态类型和特征11

1.3.1 土地资源的形态类型11

1.3.2 土地资源的物理机械特征13

1.3.3 土地资源的力学特征14

1.4 水土资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15

1.4.1 水土资源的相互依存15

1.4.2 水土资源的相互作用15

第2章 环境水利枢纽工程问题18

2.1 概述18

2.2 坝址区工程环境地质问题20

2.2.1 引发坝址区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因素20

2.2.2 坝基岩体变形及破坏问题21

2.2.3 坝基安全性评价23

2.2.4 基础渗透变形安全性分析25

2.2.5 水化学侵蚀对坝址区的环境地质影响28

2.2.6 坝址区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31

2.3 库区工程水文环境地质问题33

2.3.1 水库塌岸34

2.3.2 水库淤积36

2.4 水库上下游河道的演变38

2.4.1 河流的基本功能和特征38

2.4.2 河流水动力作用及对河床的影响39

2.5 库区诱发地震42

2.5.1 概述42

2.5.2 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44

2.5.3 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控46

第3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48

3.1 水资源概况48

3.1.1 全球水资源概述48

3.1.2 我国水资源概述48

3.1.3 地下水资源问题50

3.2 地下水动力场及化学环境的恶化53

3.2.1 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53

3.2.2 地下水水质变坏和水体污染54

3.2.3 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56

3.3 地面沉降58

3.3.1 地面沉降的危害59

3.3.2 地面沉降类型59

3.3.3 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61

3.3.4 地面沉降的预测及控制62

3.4 地温变化及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67

3.4.1 地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67

3.4.2 地下水超采对地温产生的影响68

第4章 矿山资源开发及工程建设环境地质70

4.1 地面塌陷70

4.1.1 地面塌陷及危害70

4.1.2 地面塌陷的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72

4.1.3 地面塌陷类型及形成机制74

4.1.4 地面塌陷的预测及防治76

4.2 地裂缝78

4.2.1 地裂缝的研究目的及意义78

4.2.2 地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79

4.2.3 地裂缝的防治80

4.3 水土流失81

4.3.1 全球水土流失状况81

4.3.2 中国水土流失状况82

4.3.3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83

4.3.4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影响因素84

4.3.5 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措施87

4.4 滑坡及泥石流88

4.4.1 滑坡概念及研究意义88

4.4.2 滑坡类型特征和影响因素89

4.4.3 滑坡稳定性评价91

4.4.4 滑坡预报及防治对策92

4.4.5 泥石流的发育及危害92

第5章 农业污染环境地质94

5.1 农药污染94

5.1.1 农药的种类和特点94

5.1.2 农药的迁移和降解97

5.1.3 农药的度性特征及危害性103

5.1.4 农药污染的防治与消除106

5.2 肥料污染107

5.2.1 化肥污染特征107

5.2.2 氮素循环及污染108

5.2.3 磷素循环112

5.2.4 化肥污染的溶质运移模型113

5.2.5 化肥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114

5.3 城市污水灌溉污染115

5.3.1 城市污水排放及利用现状115

5.3.2 污水灌溉中的环境地质问题116

5.3.3 污水灌溉的污染治理对策118

5.4 微生物污染119

5.4.1 地下水微生物污染来源及分类119

5.4.2 细菌和病毒在土壤中存活的因素119

5.4.3 细菌和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120

第6章 工业生产污染环境地质122

6.1 工业污染概述122

6.1.1 工业污染的来源、途径和污染物基本类型122

6.1.2 工业污染的影响范围126

6.1.3 工业污染的对策研究127

6.2 微量金属污染131

6.2.1 铬(Cr)污染132

6.2.2 汞(Hg)污染133

6.2.3 铁(F)污染133

6.2.4 铜(Cu)污染134

6.2.5 其他微量金属污染135

6.3 微量非金属污染136

6.3.1 砷(As)污染136

6.3.2 氟(F)污染137

6.3.3 氢化物(CN)污染137

6.4 有机化合物污染138

6.4.1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来源138

6.4.2 有机化合物污染方式及途径141

6.4.3 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危害及防治143

6.5 油类污染144

6.5.1 油的类型及特征144

6.5.2 油污染的危害性145

6.5.3 石油污染的去除146

6.6 水土资源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人体健康147

6.6.1 水土资源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富集147

6.6.2 水土资源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48

6.6.3 水土资源环境与疾病的关系149

第7章 湿地资源及其保护151

7.1 湿地概况151

7.1.1 湿地现状及保护意义151

7.1.2 湿地的定义152

7.1.3 湿地的类型与特征153

7.2 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56

7.2.1 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156

7.2.2 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158

7.3 湿地的功能159

7.3.1 湿地的水文功能159

7.3.2 存留转化沉积物功能160

7.3.3 生物地球化学功能161

7.3.4 湿地的生态功能161

7.4 湿地的价值及其评价162

7.4.1 湿地价值及分类162

7.4.2 湿地发展与湿地价值定量评价164

7.5 湿地的修复与保护167

7.5.1 湿地修复与重建理论168

7.5.2 湿地修复和重建的基本原则169

7.5.3 湿地修复建设措施与基本步骤169

第8章 水土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73

8.1 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173

8.1.1 概述173

8.1.2 研究意义173

8.1.3 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173

8.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74

8.2.1 发达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简介174

8.2.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176

8.2.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77

8.2.4 评价等级划分177

8.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78

8.3.1 综合评价方法179

8.3.2 专项分析与评价方法181

8.3.3 模糊数学方法182

8.4 工程环境风险评价183

8.4.1 概念183

8.4.2 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特征、因素及分类184

8.4.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185

8.4.4 环境风险识别和影响预测186

8.4.5 工程环境风险评价187

8.5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事例)188

第9章 GIS在水土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应用194

9.1 地理信息系统(GIS)194

9.1.1 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4

9.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作用197

9.2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02

9.2.1 国土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202

9.2.2 国土资源开发中现代化管理式203

9.2.3 GIS在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中的应用204

9.3 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05

9.3.1 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模式205

9.3.2 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06

9.4 GIS在郑州市水文地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应用实例)210

9.4.1 系统的技术支持211

9.4.2 基础数据、资料的预处理211

9.4.3 系统功能介绍212

第10章 水土资源环境管理与保护219

10.1 水土资源环境的管理219

10.1.1 基本任务219

10.1.2 基本职能219

10.1.3 水土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220

10.2 水土资源环境保护221

10.2.1 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督制度221

10.2.2 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和观念223

10.2.3 公众参与和环境意识教育224

参考文献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