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经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34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国-1949~2009;农村-社会变迁-研究-中国-1949~200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用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审视中国“三农”问题1
一、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由来2
二、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4
三、以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6
四、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8
五、结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任务还没有完成11
第一章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改革14
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性质14
二、土地改革的几个阶段15
三、土地改革的政策18
四、台湾的第一次土地改革20
五、土地改革的意义21
六、土地改革后向农民给出什么样的制度23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引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26
一、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26
二、粮食统购统销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29
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制度31
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负面效应33
五、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6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38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公有化经济38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39
三、农业合作化的步骤与形式41
四、科学的农业合作制理论与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44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50
第四章 市场取向改革举步维艰:家庭承包制的建立59
一、市场取向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59
二、新型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形成过程62
三、家庭承包制是项长期的制度形式65
四、家庭承包制带来的深远影响69
五、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新型合作制72
六、新型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75
第五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关键: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78
一、农产品价格模式转换目标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78
二、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过程81
三、农产品价格与农产品价值的运行规律93
四、农产品价格发生机制改革后的风险分解97
第六章 计划经济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100
一、被称为计划经济的“异军”的乡镇企业100
二、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03
三、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07
四、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特殊背景113
五、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118
六、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123
七、温州独创的乡镇企业运行载体:专业市场、专业镇128
第七章 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面临的挑战133
一、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与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133
二、农业比较利益低与价值规律相背离的矛盾136
三、农产品供给量的增长与市场需求扩大不相对应的矛盾140
四、农村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引起的矛盾143
五、农业经营规模小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145
六、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与宏观调控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148
第八章 农业“第二个飞跃”: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154
一、“农业第二个飞跃”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154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156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159
四、农业产业化与贸工农一体化165
五、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168
六、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169
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17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艰巨性173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175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与“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180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184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选择187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面临的问题190
七、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以创业带动就业192
八、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歧视性的农民工市场194
第十章 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201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201
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土地制度绩效分析203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207
四、因势利导地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210
五、土地的商品属性与土地市场的基本特征213
六、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20
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25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育228
一、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28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232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235
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237
第十二章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243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243
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46
三、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248
四、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251
五、扩大县域和小城镇发展的自主权254
六、深化配套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259
七、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261
第十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新内涵266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266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26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273
四、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276
五、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279
六、正确认识和对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283
七、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到农村285
第十四章 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291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作用291
二、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负面效应294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299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305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艰难历程:农民工市民化308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面临的问题308
二、农民工的分化与部分市民化311
三、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与农民工的终结316
热门推荐
- 3069575.html
- 1779136.html
- 2758516.html
- 89022.html
- 2211284.html
- 1270049.html
- 700723.html
- 1285395.html
- 3590891.html
- 3242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9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3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