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1927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测度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1
1.1.1 什么是“信息”2
1.1.2 英语中的“信息”2
1.1.3 测量“信息”的方法3
1.1.4 早期对信息社会的测量4
1.1.5 概念上的挑战5
1.1.6 关于测量“信息”的假设6
1.2 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7
1.2.1 信息的异构性7
1.2.2 信息的无损性8
1.2.3 信息的认知性8
1.2.4 信息的环境性9
1.2.5 信息的整体性9
1.2.6 信息的累积性9
1.2.7 信息的瞬时性9
1.2.8 信息的易漏性9
1.2.9 信息的捆绑性9
1.2.10 信息比资金更重要10
1.2.11 信息需要(或倾向于)免费提供10
1.2.12 信息是一种“经验商品”10
1.2.13 信息是“公共”用品10
1.2.14 信息的多样性11
1.3 国际信息度量项目12
1.3.1 国家对信息度量技术的支持12
1.3.2 信息社会指标的现行研究14
1.4 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15
1.4.1 方法的优缺点15
1.4.2 数字鸿沟(电子化社会)/电子化准备程度的测量15
1.5 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17
1.5.1 综合指标和主观指标17
1.5.2 信息测度研究的方法分类比较18
1.5.3 机遇:WSIS呼吁信息测量的进一步发展19
1.5.4 整合:向通用模型发展20
1.6 发掘新的模型22
1.6.1 数据问题23
1.6.2 统计方法23
1.6.3 对未来的展望23
参考文献24
2 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32
2.1 国际电信联盟32
2.1.1 国际电信联盟简介32
2.1.2 与数字鸿沟相关的国际活动33
2.2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34
2.2.1 简介34
2.2.2 与数字鸿沟相关的测度研究35
2.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37
2.3.1 简介37
2.3.2 与ICT测度有关的活动37
2.3.3 ICT发展指数与ICT扩散指数38
2.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39
2.4.1 简介39
2.4.2 UNDP与数字鸿沟40
2.5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40
2.5.1 简介40
2.5.2 UNESCO与数字鸿沟40
2.5.3 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41
2.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42
2.6.1 简介42
2.6.2 相关国际会议与活动42
2.6.3 OECD与数字鸿沟43
2.7 世界经济论坛45
2.7.1 简介45
2.7.2 WEF与数字鸿沟46
2.8 经济学人信息部47
2.8.1 简介47
2.8.2 EIU与数字鸿沟47
2.9 测度ICT促进发展伙伴关系联盟48
2.9.1 简介48
2.9.2 伙伴关系与数字鸿沟48
2.1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0
2.10.1 简介50
2.10.2 APEC与数字鸿沟51
2.11 世界银行51
2.11.1 简介51
2.11.2 世界银行与数字鸿沟52
3 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54
3.1 电子化准备度54
3.1.1 CSPP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南55
3.1.2 CID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标体系55
3.1.3 APEC的电子商务准备程度指标体系57
3.1.4 USAID的ICT和ICT支持产品和服务输出潜能指标体系58
3.1.5 InfoDev的ICT接入与接入实现指标体系59
3.1.6 SIDA的ICT统计指标59
3.1.7 ASEAN的e-ASEAN准备指标体系60
3.1.8 MI的电子化准备度测度指标体系61
3.1.9 WITSA的电子商务影响因素61
3.1.10 Crenshaw和Robinson的ICT发展影响因素62
3.1.11 CIDCM的谈判网模型指标体系62
3.1.12 世界银行的知识经济评价指标63
3.1.13 IDC的信息社会指数63
3.1.14 全球化指数64
3.2 EIU的电子化准备度指标体系64
3.2.1 简介64
3.2.2 2003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65
3.2.3 2008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66
3.3 SIBIS的电子欧洲指标体系68
3.3.1 简介68
3.3.2 电子欧洲指标体系68
3.4 Bridges.org对E-readiness的总结69
3.5 INSEAD和WEF的网络化准备指数70
3.5.1 NRI背景介绍70
3.5.2 NRI的结构71
3.5.3 NRI的应用72
3.5.4 NRI评价73
3.6 世界银行的at-a-glance指标体系73
3.6.1 简介73
3.6.2 一瞥(at-a-glance)指标体系73
3.7 OECD的信息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ICT影响指标体系76
3.7.1 简介76
3.7.2 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77
3.8 UNCTAD的ICT发展指数和ICT扩散指标体系79
3.8.1 简介79
3.8.2 ICT发展指标体系80
3.8.3 ICT扩散指标体系80
3.9 Partnership/ITU的ICT核心指标体系和全球ICT指标体系81
3.9.1 简介81
3.9.2 ICT核心指标体系81
3.9.3 全球ICT指标体系82
3.9.4 改进的ICT核心指标体系82
3.10 ITU的数字接入指数84
3.10.1 DAI产生背景84
3.10.2 DAI的概念框架84
3.10.3 测度指标体系85
3.11 Orbicom的Infostate指数85
3.11.1 Orbicom简介85
3.11.2 Infostate的产生背景86
3.11.3 Infostate概念框架87
3.11.4 测度模型89
3.12 ITU的ICT机遇指数和数字机遇指数90
3.12.1 简介90
3.12.2 指标体系91
3.12.3 ICT-OI的指标说明92
3.12.4 DOI指标挑选的原则94
3.12.5 DOI指标说明95
3.12.6 最终的计算步骤及示例96
3.12.7 DOI的应用97
3.13 ITU的ICT发展指数97
3.13.1 IDI的由来97
3.13.2 指标要素选取98
3.13.3 主要目标和概念框架99
3.13.4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收集100
3.13.5 IDI的指标体系100
3.13.6 ITU关于IDI的使用建议103
3.14 Karine Barzilai-Nahon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104
4 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106
4.1 DAI中使用的代数平均算法模型106
4.1.1 DAI指数测度方法及各级指标权重计算方法106
4.1.2 数字鸿沟指数测度方法107
4.1.3 测度结果及分析107
4.1.4 DAI模型的优缺点108
4.2 Infostate/ICT-OI的几何平均算法109
4.2.1 指标109
4.2.2 ICT-OI的计算——选取参考年和参考国家110
4.2.3 ICT-OI的计算——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110
4.2.4 ICT-OI的应用112
4.2.5 对ICT-OI的评价113
4.3 DDIX/DIDIX的相对距离法113
4.3.1 方法论113
4.3.2 计算过程116
4.3.3 渗透理论117
4.3.4 DDIX评价119
4.3.5 DIDIX方法论119
4.4 基尼系数法120
4.4.1 基尼系数概念121
4.4.2 基尼系数法在UNCTAD的ICT扩散指数中的应用122
4.4.3 基尼系数法在OECD测算数字鸿沟中的应用123
4.4.4 基尼系数评价126
4.5 时间距离法126
4.5.1 时间距离法简介126
4.5.2 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与时间距离的比较128
4.5.3 时间矩阵与时间路程——两种时间距离计算方法129
4.5.4 一维、二维时间距离比较——以斯洛文尼亚为基准131
4.5.5 时间距离法用于测度数字鸿沟132
4.5.6 评论136
5 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137
5.1 国家信息化指数方案137
5.1.1 国家信息化指标概述137
5.1.2 我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138
5.1.3 国家信息化指数统计分析方法138
5.1.4 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特点139
5.1.5 对国家信息化指数方案的评价140
5.2 我国信息指数研究介绍及评价140
5.2.1 梁雄健的研究140
5.2.2 修文群的研究141
5.2.3 陈昆玉的研究143
5.2.4 朝乐门、王丽萍的研究144
5.2.5 卢丽娜的研究145
5.2.6 梁春阳的研究146
5.2.7 刘婷婷的研究147
5.2.8 丛敬军的研究148
5.2.9 刘跃的研究150
5.2.10 邢艳云、裴成发的研究151
5.2.11 郭敏的研究152
5.2.12 金兼斌、熊澄宇的研究153
5.3 国内几种重要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介绍及评价153
5.3.1 薛伟贤的研究成果153
5.3.2 祝建华的研究成果159
5.3.3 张彬的研究成果162
5.3.4 张新红的研究成果166
5.3.5 杨京英的研究成果169
6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172
6.1 我国数字鸿沟研究背景介绍172
6.1.1 相关概念在我国的诠释172
6.1.2 我国学者就该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实施建议175
6.1.3 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和经济鸿沟之间关系的研究177
6.2 我国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影响180
6.2.1 性别数字鸿沟180
6.2.2 城乡数字鸿沟181
6.2.3 东、中、西部数字鸿沟182
6.2.4 地区性数字鸿沟184
6.3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意义185
6.3.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6.3.2 关于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188
6.3.3 本书提出研究问题出发点188
6.4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框架191
6.4.1 研究对象191
6.4.2 研究方案191
6.4.3 研究体系192
7 基于基尼系数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193
7.1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193
7.1.1 集中度的概念193
7.1.2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93
7.1.3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194
7.2 测度指标的选取197
7.3 测度方法198
7.3.1 洛仑兹曲线198
7.3.2 计算分类基尼系数200
7.3.3 计算综合数字鸿沟指数DDI202
7.4 基尼系数的评价203
8 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205
8.1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概念的提出205
8.1.1 数字鸿沟定义205
8.1.2 信息的定义207
8.1.3 信息量定义209
8.2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模型建立210
8.2.1 数字鸿沟的理想模型210
8.2.2 数字鸿沟的实际操作模型212
8.2.3 该模型的优势和劣势213
8.3 案例研究213
8.3.1 数据来源213
8.3.2 数字鸿沟计算214
8.3.3 通过回归分析探讨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的关系222
参考文献225
9 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227
9.1 解析结构模型介绍227
9.2 系统结构模型构造228
9.2.1 结构模型的概念228
9.2.2 ISM建模步骤229
9.3 解析结构模型分析案例234
9.3.1 数字鸿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34
9.3.2 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结构分析234
9.3.3 关系结构模型235
9.3.4 分析与结论238
参考文献238
10 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10.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239
10.1.1 主成分概述239
10.1.2 主成分合成240
10.1.3 方差贡献率241
10.1.4 载荷矩阵241
10.2 因子分析法概述242
10.2.1 因子分析概述242
10.2.2 因子分析模型与因子载荷矩阵242
10.2.3 因子解释与因子旋转242
10.2.4 因子抽取个数与因子得分243
10.2.5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区别243
10.3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步骤244
10.3.1 选取指标原则244
10.3.2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244
10.3.3 求取主成分或因子模型245
10.3.4 对载荷矩阵进行解释并赋予实际意义246
10.3.5 若解释性不好则进行旋转247
10.3.6 计算主成分或公因子的权重及得分247
10.3.7 计算综合评价值248
10.4 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应用案例249
10.4.1 初选用于测度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249
10.4.2 数据收集结果250
10.4.3 数据处理结果251
10.4.4 数据标准化原则251
10.4.5 应用SPSS获得主因子252
10.4.6 生成排名结果并分析255
10.4.7 总结257
参考文献257
11 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258
11.1 层次分析法简介258
11.1.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背景及主要思想258
11.1.2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259
11.1.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59
11.1.4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259
11.1.5 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准确构造递阶层次结构260
11.2 AHP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260
11.2.1 层次结构模型的概念和构造260
11.2.2 判断矩阵和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261
11.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263
11.2.4 单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265
11.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266
11.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及相关计算267
11.3.1 层次分析法步骤267
11.3.2 层次分析法相关计算268
11.4 层次分析法用于测度数字鸿沟的应用案例269
11.4.1 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269
11.4.2 权值的确定271
11.4.3 数据标准化原则272
11.4.4 2002—2007年我国区域数字鸿沟静态分析272
11.4.5 总结278
参考文献278
12 离散趋势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279
12.1 离散趋势分析法279
12.1.1 离散趋势概念279
12.1.2 变异指标279
12.2 数字鸿沟动态分析281
12.2.1 数字鸿沟动态测度——平均差分析法281
12.2.2 全国数字鸿沟总指数发展趋势281
12.2.3 数字鸿沟动态测度——正态分析法283
13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290
13.1 层次聚类分析法概述290
13.1.1 概念和特征291
13.1.2 原始数据变换方法294
13.1.3 相似性测度方法295
13.1.4 求新类相似性的方法297
13.2 层次聚类法(凝聚算法)在测度数字鸿沟中的应用299
13.2.1 聚类分析必要性及方法选择299
13.2.2 样本数据及层次聚类流程299
13.2.3 聚类结果及分析300
13.2.4 结论317
14 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319
14.1 测度数字鸿沟的新方法——时间距离法介绍319
14.2 应用原理319
14.2.1 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319
14.2.2 时间距离320
14.3 应用方法322
14.3.1 第一种方法:数据表法322
14.3.2 第二种方法:时间距离值法322
14.3.3 第三种方法:散点图法323
14.3.4 第四种方法:公式法324
14.4 应用案例325
14.4.1 指标选取325
14.4.2 计算时间距离及结果分析325
14.4.3 总结337
参考文献337
15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338
15.1 DEA概述338
15.1.1 DEA模型概述338
15.1.2 DEA相关基本概念339
15.1.3 DEA基本模型341
15.1.4 DEA有效性的经济含义345
15.1.5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步骤346
15.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案例348
15.2.1 指标体系结构348
15.2.2 分析步骤348
15.2.3 收集与整理数据349
15.2.4 模型评价结果及分析349
15.2.5 技术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对位置分析356
15.2.6 结论361
参考文献362
16 研究发现与总结363
16.1 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评价363
16.1.1 主成分与主因子分析法363
16.1.2 层次分析法364
16.1.3 层次聚类分析法365
16.1.4 时间距离法366
16.1.5 数据包络分析法368
16.1.6 信息量分析法369
16.1.7 基尼系数法370
16.1.8 总结371
16.2 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373
16.2.1 跨越数字鸿沟首先需要政府的努力373
16.2.2 经济发展是缩小数字鸿沟的根本377
16.2.3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长久之策378
16.2.4 重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380
16.3 总结与展望382
参考文献384
热门推荐
- 1926203.html
- 1444932.html
- 2090532.html
- 1901076.html
- 3128465.html
- 19628.html
- 1998942.html
- 2629551.html
- 3125507.html
- 285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1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6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