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明智,赵璟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523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道德社会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道德(德性)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演变17
一、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宗教崇拜与德性观念的产生18
二、道德(德性)观念的发展和演变19
三、东西方文化传统关于道德(德性)的基本观念和表述21
四、道德与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知识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32
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和演变41
一、关于“道德”的各种概念、认识和理论43
二、关于“修养”的基本概念、认识和理论59
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概念、认识与理论67
道德修养的内在品质及特征73
一、道德修养的内在品质75
1.提升人的价值意义和精神境界75
2.追求人性完善、完美,追求超越76
3.与社会实践广泛互动79
二、道德修养的内在特征82
1.知行合一的实践性82
2.情理交融的超越性82
3.与时俱进的开放性84
4.多元开放的包容性86
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与境界理论89
一、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91
二、道德修养的境界理论95
道德修养的价值与功能105
一、道德修养的内在价值与功能106
二、道德修养的社会价值与功能110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119
一、礼仪制度与礼乐传统的形成和发展120
二、由外在修饰行为向内在道德实践的转变126
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传统的形成与发展132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137
一、统摄涵盖诸德的“仁爱”思想138
1.“仁者人也”的人性自觉139
2.“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怀140
3.“仁民爱物”的社会责任142
4.“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143
5.“博施济众”的人生理想143
二、注重社会阶层秩序和个人责任的义理思想144
1.“义以分则和”的社会阶层秩序思想145
2.天下公义的超越理念145
3.“明于天人之分”的角色责任意识146
4.凸现责任义务的修养境界147
三、注重社会、人心秩序协调和谐的礼治思想148
1.“礼之用,和为贵”的社会秩序协调思想149
2.“不学礼,无以立”的人际关系协调思想150
3.礼乐并行、乐以成德的修养方法151
四、“以智辅仁”的仁智双修思想155
1.“知(智)者不惑”的明是非、辨善恶能力157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识人知己智慧158
3.“识时势、知当务”的道德实践智慧159
4.理性与情感相互交织融洽的情理并修理念161
五、注重社会有序运行和人际关系和谐的诚信思想162
1.“民无信不立”的治国理政理念163
2.“相交之道,以诚信为本”的人际关系原则164
3.“失信不立”的立身、进德、修业思想165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征167
一、谨言慎行,修德以致福的忧患意识168
二、伦理、政治相互包含,相得益彰的治国理政思想170
三、多元一体,共存共荣的求同存异思想173
四、三省吾身,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精神175
五、“积薄为厚、积卑为高、蘖蘖以成辉”的修养境界177
六、注重整体、直觉、辩证、和谐的思维方式178
七、重践履,学以致用、修以致用的经世济民理念182
八、忧乐圆融的修养文化184
九、知行相资、行高于知的道德实践精神190
十、情感体验与直觉整体相结合的修养方法191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精神195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196
二、刚健自强,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201
三、宽厚包容,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203
四、以和为贵,中庸和谐的人生智慧205
五、民胞物与、经世济民的责任意识209
六、德高于力,善统真美的修养境界210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伦理原则216
八、博学、慎思、笃行并重的修养方法217
道德修养与社会变迁221
一、社会现代化对道德修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223
二、全球化发展对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226
三、走向现代化、多样化的道德修养228
四、道德修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互动230
道德修养与现代社会233
一、现代道德修养的新趋势——现代化和全球视野235
二、现代道德修养的新任务——知识学习与理论武装237
三、现代道德修养的新主体——企业和企业家道德修养248
四、现代道德修养的新课题——沟通与对话257
五、现代道德修养的新要求——科学精神的修养260
六、现代道德修养的新要素——自由思想和理念的修养270
七、现代道德修养的新领域——环境问题的修养275
八、现代道德修养的新概念——审慎美德的修养278
九、现代道德修养的新理念——创新、创造精神的修养281
十、现代道德修养的新重点——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284
道德修养与未来发展287
一、道德修养的回归、普及与提高289
二、道德修养的继承、借鉴与创新301
道德修养的思想理论建设307
一、道德修养应该研究它自身,应当“自我认识”和“反思”309
二、道德修养理论研究和建设要面向现代化、全球化,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今天的道德修养理论和实践寻找世界性坐标318
三、道德修养理论研究和建设要创造有利条件,力争与西方学界对话321
四、道德修养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彰显时代精神323
后记326
热门推荐
- 1292525.html
- 3287407.html
- 675104.html
- 3657440.html
- 181991.html
- 2528148.html
- 1362945.html
- 1614922.html
- 2418572.html
- 3903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4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0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6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7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