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吸虫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述龙,林建银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545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吸虫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导言1
二、人体血吸虫的发现简史1
三、关于古尸血吸虫感染的记载3
第二章 血吸虫分类、种类与分布6
一、吸虫概述6
(一)吸虫6
(二)吸虫与螺类同进化6
(三)吸虫的生活史7
二、血吸虫分类与种类8
(一)血吸虫在动物界的地位8
(二)血吸虫分类阶元与命名8
(三)血吸虫的分类9
(四)血吸虫的种类12
三、人体主要血吸虫的种类与分布13
(一)血吸虫病的分布与人体血吸虫种类13
(二)我国血吸虫的种类及尾蚴性皮炎的病原16
第三章 血吸虫形态与结构23
一、人体血吸虫的一般形态23
(一)日本血吸虫23
(二)湄公血吸虫29
(三)马来血吸虫30
(四)5种人体血吸虫成虫和卵形态的比较31
二、血吸虫的超微结构32
(一)成虫32
(二)卵39
(三)毛蚴40
(四)胞蚴43
(五)尾蚴44
(六)童虫47
三、血吸虫染色体的研究50
(一)已知染色体数目的血吸虫种类50
(二)血吸虫性染色体与核型51
(三)血吸虫核型的演化与亲缘关系52
(一)虫体表膜断裂面的膜内颗粒(IMP)的密度及其分布54
四、血吸虫表膜的分子组分54
(二)虫体表膜抗原及受体的变化56
(三)虫体表膜分子组分的变化与其宿主免疫的关系58
五、关于日本血吸虫种间与种内品系问题59
第四章 血吸虫分子生物学65
一、血吸虫基因组及其克隆65
(一)血吸虫基因组结构65
(二)基因组DNA片段的克隆和分析66
(三)血吸虫cDNA的克隆、分析和表达67
二、几种重要的血吸虫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68
(一)血吸虫酶蛋白68
(二)血吸虫肌肉结构蛋白69
(三)其他血吸虫蛋白71
三、血吸虫糖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73
(一)血吸虫糖复合物结构73
(二)血吸虫糖基转移酶75
(三)血吸虫糖复合物的功能76
四、血吸虫种群的分子种系发生学77
(四)结论77
(一)核糖体RNA(rRNA)基因复合体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78
(二)血吸虫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79
(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81
(四)重复DNA序列和DNA指纹图谱81
(五)性别特异的标记物82
五、抗血吸虫药物的靶分子及其抗药性82
(一)抗血吸虫药物简介82
(二)抗血吸虫药物的靶分子83
(三)杀血吸虫药的抗药性85
第五章 血吸虫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与生理93
一、血吸虫童虫发育与生理93
(一)童虫阶段的划分93
(二)童虫的移行与发育93
(三)血吸虫异位寄生现象98
二、血吸虫成虫生理99
(一)血吸虫的营养99
(二)血吸虫的新陈代谢101
(三)血吸虫生殖生理104
三、血吸虫生殖细胞发生、受精和虫卵发育108
(一)生殖细胞发生108
(二)受精110
(三)卵形成过程112
(四)虫卵在宿主组织内的发育和演变114
第六章 血吸虫组织化学122
一、血吸虫组织化学的研究概况122
(一)碳水化合物122
(二)氨基酸与蛋白质126
(三)核酸127
(四)脂类128
(五)无机成分128
(六)酶类129
二、血吸虫组织化学技术134
(一)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134
(二)组织化学技术134
(二)影响毛蚴孵化的因素140
(一)卵的寿命及其影响因素140
第七章 血吸虫的生态140
一、卵的生态140
二、毛蚴的生态141
(一)毛蚴的向性141
(二)毛蚴寿命与抗力143
三、在钉螺体内的幼虫期发育143
(一)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的部位143
(二)胞蚴的活动性144
(三)母胞蚴与子胞蚴的繁殖力144
(四)尾蚴的发育145
四、尾蚴的生态146
(一)尾蚴的逸出146
(二)尾蚴的逸出条件146
(三)尾蚴的活动与分布147
(四)尾蚴的寿命与感染力148
(五)尾蚴钻穿皮肤的方式及过程148
一、血吸虫螺类宿主的种类152
第八章 血吸虫与螺类宿主152
(一)日本血吸虫螺类宿主的种类153
(二)湄公血吸虫的螺类宿主155
(三)马来血吸虫的螺类宿主155
(四)曼氏血吸虫的螺类宿主155
(五)埃及血吸虫及间插血吸虫的螺类宿主155
二、钉螺的形态与生态156
(一)钉螺的形态与结构156
(二)钉螺所属各级分类阶元的形态学鉴别要点157
(三)钉螺的生态159
三、血吸虫与螺类宿主的起源与共进化162
(一)起源与共进化学说163
(二)化石记载164
(三)点状分布与扩散164
(四)特异性增加及进化速度167
(五)宏观进化趋势167
(六)微观进化169
(七)血吸虫与螺类宿主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170
一、宿主种类与易感性175
第九章 血吸虫与终末动物宿主175
二、血吸虫的实验动物模型176
三、常规实验动物感染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79
(一)常规实验动物感染方法179
(二)实验动物感染的注意事项181
一、血吸虫抗原184
(一)抗原的种类及其特性184
第十章 血吸虫病免疫184
(二)抗原提取、分离和纯化186
二、宿主免疫188
(一)血吸虫感染免疫学的概述188
(二)先天性免疫189
(三)获得性免疫191
三、免疫效应机制及其调节196
(一)补体196
(二)抗体196
(三)效应细胞197
(四)效应机制的调节204
四、免疫致病机制206
(一)与免疫有关的临床表现206
(二)细胞免疫207
(三)体液免疫210
第十一章 血吸虫疫苗215
一、血吸虫疫苗研制的必要性215
二、血吸虫疫苗研制的可行性216
三、血吸虫疫苗策略217
四、血吸虫疫苗的历史和现状219
(一)死疫苗219
(二)活疫苗219
(三)抗感染分子疫苗221
(四)其他新型疫苗的探讨225
五、我国血吸虫疫苗研究进展228
(一)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229
(三)多价疫苗的构建与初试230
(二)新抗原分子的研究鉴定230
(四)DNA(核酸)疫苗与合成肽疫苗231
(五)人群保护性免疫力的流行病学研究231
(三)免疫诱导机制的差异232
(四)糖基表位232
(五)保护力水平不高232
(二)动物模型与人体免疫机制的差异232
(一)血吸虫存在免疫逃避232
六、血吸虫疫苗存在的问题232
(六)超敏反应233
(七)佐剂对人体的危害233
七、血吸虫疫苗前景展望233
第十二章 血吸虫体外培养239
一、血吸虫体外培养的研究概况239
(一)五种血吸虫体外培养239
(二)体外培养中影响血吸虫生长发育的因素244
二、血吸虫体外培养技术248
(一)曼氏和日本血吸虫毛蚴培养248
(二)曼氏血吸虫子胞蚴培养249
(三)日本血吸虫毛蚴、胞蚴与双脐螺胚胎细胞系(Bge)体外培养体系250
(四)日本血吸虫尾蚴人工转变至童虫251
(五)曼氏和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252
(六)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253
三、血吸虫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253
(一)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253
(二)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255
(三)在生理生化研究中的应用258
(一)曼氏血吸虫的细胞培养261
第十三章 血吸虫的细胞培养261
一、血吸虫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261
(二)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262
(三)影响血吸虫细胞培养的几个因素267
二、血吸虫细胞培养技术271
(一)曼氏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271
(二)曼氏血吸虫童虫细胞培养272
(三)曼氏血吸虫体外转变子胞蚴细胞培养273
(五)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培养274
(四)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274
三、血吸虫细胞培养存在问题与展望275
第十四章 血吸虫病实验诊断278
一、病原检查278
(一)粪便检查的沿革278
(二)粪便检查技术281
(三)组织内虫卵检查技术282
二、免疫学检测284
(一)抗体检测284
(二)循环抗原的检测290
(三)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293
(四)抗原、抗体与免疫复合物检测的互补意义294
(五)血吸虫病诊断方法的评价294
第十五章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与化学治疗300
一、血吸虫病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300
(一)发病机制300
(二)临床类型与表现302
(一)三价锑制剂310
二、抗血吸虫药物的历史发展310
(二)非锑制剂312
(三)中草药317
三、现代抗血吸虫药物和临床应用318
(一)吡喹酮318
(二)奥沙尼喹327
(三)敌百虫330
(四)硝硫氰胺331
(五)篙甲醚336
(六)青篙琥酯338
四、防治血吸虫病化疗策略研究进展339
(一)化疗策略的种类340
(二)化疗策略的研究341
五、血吸虫病化疗中的一些问题343
(一)化疗中的伦理问题344
(二)化疗时机的选择344
(三)影响化疗效果的因素344
(四)吡喹酮早期治疗的时机与效果346
(五)不同化疗策略的费用与效果347
六、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治疗348
(一)化学药物348
(二)中医药350
第十六章 晚期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357
一、晚期血吸虫病的病理生理改变357
(一)血吸虫病性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357
(二)临床分型359
(一)腹水360
二、晚期血吸虫病的外科治疗360
(二)巨脾361
(三)侏儒362
(四)结肠增殖362
(五)肝性昏迷362
(六)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363
第十七章 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理论与应用377
一、几种数学模型简介377
(一)生态平衡模型377
(二)Macdonald的传播转折点模型382
(三)人宿主免疫力383
二、我国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研究的进展384
(一)血吸虫卵落入有钉螺水体机率的现场研究384
(二)血吸虫卵孵出率的研究385
(三)不同比例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的计量研究385
(四)阳性钉螺逸蚴的计量研究385
一、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387
(一)地方性387
第十八章 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与预防387
(二)季节性389
(三)年龄、性别分布390
(四)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392
(五)自然疫源性393
(六)有螺无病地区393
二、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与防治成就393
(一)流行概况393
(二)防治成就394
(一)政府规划395
三、血吸虫病的综合治理基本内容395
(三)群众参与396
(二)部门配合396
(四)科学防治397
四、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研讨397
(一)控制传染源397
(二)粪便管理及杀卵398
(三)消灭钉螺399
(四)防止感染400
(六)血吸虫病的监测401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401
五、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经济评价402
(一)效果分析403
(二)效益分析403
(三)效果、效益分析的几种常用指标403
英文目录405
英汉名词索引408
汉英名词索引412
热门推荐
- 2222964.html
- 588304.html
- 3289991.html
- 1698486.html
- 3819453.html
- 470341.html
- 3387011.html
- 3565416.html
- 3726735.html
- 47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