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解剖图谱 四肢分册 下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士濂主编;赵连科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1638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458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解剖图谱 四肢分册 下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下肢体表3
1.下肢体表解剖3
目录3
第三篇3
第一章 下肢整体观3
第五节 膝部血管4
209.膝部动脉分布半模式图 174
第二节 下肢骨4
2.下肢骨4
3.膝外翻(左)和膝内翻(右)5
4.下肢适于截肢平面5
5.下肢骨化中心的出现(左)和干骺接合时期(右)模式图6
6.五月胎儿的下肢骨7
第三节 下肢肌8
7.下肢肌前面8
8.下肢肌后面8
第四节 下肢血管10
9.下肢动脉模式图10
10.下肢骨的血液供应11
11.下肢浅静脉12
12.大隐静脉干类型14
13.小隐静脉终端的变异14
14.大、小隐静脉属支模式图15
15.下肢静脉瓣16
16.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和静脉瓣的配布17
17.下肢静脉瓣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的作用机制18
第五节 下肢淋巴19
18.腹股沟淋巴结19
19.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模式图20
20.下肢淋巴管造影显示股浅淋巴管后内侧群(左)和腘淋巴结(右)〕22
第六节 下肢神经23
21.下肢神经模式图23
22.下肢皮神经24
23.下肢皮肤的脊神经节段分布25
24.下肢肌肉的脊神经节段支配26
25.下肢骨的节段神经支配和周围神经供给28
26.下肢交感神经分布模式图29
27.腰交感干、交感节和交通支各型30
第七节 下肢分区32
28.下肢的分区32
第二章 髋部33
第一节 腹后壁和腹前壁下部内面33
29.腹后壁局解(一)33
30.腹后壁局解(二)34
31.腰丛的组成和分支35
32.腰丛的类型36
33.副股神经和副闭孔神经37
34.骶丛的组成和分支37
35.腹前壁下部局解 内面观(一)38
36.腹前壁下部局解内面观(二)39
37.闭孔动脉及其异常40
第二节 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区41
38.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区表面解剖41
39.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区局解41
40.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区皮肤血管供应42
41.腹股沟下区局解(一)42
42.腹股沟下区局解(二)43
第三节 髋前区44
43.髋前区局解(一)44
44.髋前区局解(二)45
45.股静脉属支类型46
46.股深动脉分支类型46
47.旋股外侧动脉分支类型47
48.髋前区局解(三)47
49.肌腔隙和血管腔隙48
319.胫骨的血液供应 249
50.臀区局解(一)49
第四节 臀区49
51.臀区表面解剖50
53.臀上皮神经类型50
52.臀上区和臀下股后上区皮瓣的血液供应50
54.臀区局解(二)51
55.臀区局解(三)52
56.臀大肌血管分布类型53
57.梨状肌和臀上、下动脉的表面投影53
58.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的变异54
59.股后皮神经与梨状肌关系的变异54
60.臀区局解(四)55
第五节 髋外侧面56
62.髋外侧面表面解剖56
61.臀区滑液囊56
63.髋外侧面局解(一)57
64.髋三角肌57
65.髂外侧面局解(二)58
66.髋外侧面局解(三)59
67.髋外侧面局解(四)60
68.闭孔区局解(一)61
第六节 闭孔区61
69.闭孔区局解(二)62
70.闭孔区局解(三)63
71.闭孔区局解(四)64
72.通过髋关节的斜切面(外上-内下)65
第七节 髋部断面65
73.髋关节周围诸结构66
74.通过髋关节的额状切面67
第八节 髋关节68
75.髋关节内景68
76.髋臼唇和股骨头韧带69
77.髋关节 前面观70
78.髋关节 后面观71
80.髋关节额状断72
79.髋关节囊和韧带72
81.囊韧带在髋关节运动中的作用73
208.膝关节 内面敞开73
82.髋部动脉造影74
第九节 髋部血管74
83.髂部动脉分布75
211.膝部动脉造影侧位 175
84.成人股骨近端的血液供应76
85.生长期间股骨头的血液供应77
第十节 髋部骨胳和骨折脱位78
86.髋骨和股骨上端 前面78
87.髋骨和股骨上端 后面79
89.髋骨 内面81
90.股骨上端外 外侧面和内侧面82
91.髋骨和股骨上端的构造83
92.供移植用的髂骨翼84
94.股骨头、颈的测量85
93.股骨距85
96.股骨内倾角86
95.股骨颈前倾角86
88.髋骨 外面86
98.髋外翻87
99.股骨头骺滑脱87
97.髋内翻87
100.股骨颈骨折88
101.转子区骨折89
102.髋关节脱位89
103.髋前入路(Smith-Petersob)90
第十一节 髋部入路90
104.髋外侧入路(Watson-Jones)92
105.髋后外侧入路(Gibson)94
106.髋后入路(Moore)96
107.髋内侧入路(Ludloff)98
第十二节 髋部X线象100
108.成人髋的X线象 前后位100
109.成人髋的X线测量100
111.盆股角101
110.髋部体表测量101
112.髋屈曲畸形和Thomas试验102
113.成长中的髋的X线测量102
114.髋骨的发育103
115.成长中的髋的X线象 前后位104
第十三节 髋部运动106
116.髋的外展和内收106
117.臀中肌的作用107
118.股收肌的作用107
119.髋关节在额状面上的平衡108
120.髋的屈曲和伸展109
121.髋关节在矢状面上的平衡110
122.臀大肌的作用110
123.髂腰肌的作用111
124.缝匠肌的作用111
125.髋的内旋与外旋112
129.髋松弛、外旋伴有足外翻畸形113
127.髋外旋肌的作用113
128.髋松弛、内旋伴有膝后弓畸形113
126.髋内旋肌的作用113
第三章 股部114
第一节 股前区114
130.股前区表面解剖114
131.股前区局解(一)114
132.大隐静脉属支类型115
133.股外侧皮神经位置变异115
134.股前区局解(二)116
136.股直肌的血液供应117
135.缝匠肌的血液供应117
137.股前区局解(三)118
138.股前区局解(四)119
139.股前区局解(五)120
140.股前区局解(六)121
1 42.股后区局解(一)122
第二节 股后区122
1 41.股后区表面解剖122
144.股后外侧皮瓣的血液供应123
1 43.股后皮瓣的血液供应123
145.股后区局解(二)124
1 46.股后区局解(三)125
147.半腱肌的血液供应126
148.半膜肌的血液供应126
149.股后区局解(四)127
151.股二头肌的血液供应128
150.坐骨神经的血液供应128
152.股后区局解(五)129
第三节 股外侧面130
153.股后区局解(六)130
154.股外侧面表面解剖130
156.髂胫束挛缩131
155.股外侧面局解(一)131
157.阔筋膜张肌的血液供应132
158.阔筋膜张肌皮瓣132
159.股外侧面局解(二)133
160.股外侧面局解(三)134
162.股薄肌的血液供应135
第四节 股内侧面135
161.股内侧面表面解剖135
163.股内侧面局解(一)136
164.股内侧面局解(二)137
166.大收肌的纤维配列137
165.股内侧面局解(三)138
167.股内侧面局解(四)139
第五节 股部断面及筋膜间隙140
169.通过右股骨干上1/3断面140
168.通过右股骨上端与干接合处断面140
171.通过右股骨干与下端接合处断面141
170.通过右股骨中1/3断面141
172.股部筋膜鞘模式图142
173.股骨右 前面143
第六节 股骨及骨折143
174.股骨右后面144
175.股骨右内、外侧面145
176.股骨纵断面和横断面照象146
177.肌肉对股骨干干1/3(A)、中1/3(B)和下1/3(C)骨折的移位效应模式图147
178.股骨中部前外侧入路148
第七节 股部入路局解148
179.股骨中部外侧入路149
180.股骨后外侧入路151
181.股骨中部后入路153
182.股内侧入路155
183.腘间隙股骨腘面外侧入路157
184.腘间隙股骨腘面内侧入路158
185.膝前区表面解剖160
第四章 膝部160
第一节 膝前区160
187.膝关节前面(二)161
188.髌韧带在髌尖部的附丽161
186.膝关节 前面(一)161
第二节 腘窝163
190.腘窝的表面解剖163
189.髌骨的稳定结构163
192.腘窝局解(二)164
191.腘窝局解(一)164
193.腘窝局解(三)165
194.腘动脉终末类型165
195.腘窝局解(四)166
196.腘窝(膝关节后面)局解(五)166
198.膝外侧面局解(一)167
第三节 膝外侧面167
197.膝外侧面表面解剖167
199.膝外侧面的稳定结构168
200.腓侧副韧带损伤169
201.膝外侧面局解(二)169
203.膝内侧面表面解剖170
第四节 膝内侧面170
202.膝关节 外面敞开170
205.膝内侧面的稳定结构171
204.膝内侧面局解(一)171
206.胫侧副韧带损伤172
207.膝内侧面局解(二)173
210.膝部动脉造影 前后位175
212.膝关节腔(一)176
第六节 膝关节176
213.膝关节腔(二)177
214.膝关节囊的附着178
216.膝关节周围滑液囊(二)179
215.膝关节周围滑液囊(一)179
218.膝关节内景 后面观(股骨下端已切除)181
217.膝关节内景 前面敞开181
220.膝交叉韧带在胫骨和股骨的附着182
219.膝关节(后关节囊切除) 后面观182
222.屈膝时的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 内面观(股骨内侧髁切除)183
221.伸膝时的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 内面观(股骨内侧髁切除)183
224.屈膝时的后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外面观(股骨外侧髁切除)184
223.伸膝时的后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 外面观(股骨外侧髁切除)184
228.膝交叉韧带的制导作用185
225.前交叉韧带损伤185
226.后交叉韧带损伤185
227.膝关节的韧带 模式图185
229.韧带损伤引起的膝关节不稳定187
231.半月板 上面188
230.半月板的稳定结构188
237.膝关节镜照象示前交叉韧带190
232.内侧半月板类型190
233.内侧半月板开口类型190
234.外侧半月板类型190
235.膝关节镜照象示左外侧半月板中部190
236.膝关节镜照象示左髌股关节190
238.膝运动时半月板的移位191
241.盘状软骨桶柄样撕裂192
239.半月板损伤192
240.左外侧半月板纵裂192
243.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 右 后面193
第七节 膝部骨胳和骨折变位193
242.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 右 前面193
244.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 右 内外面194
246.右胫腓骨近端 上面195
245.石股骨远端 下面195
248.股骨远端骨折196
247.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构造196
250.胫骨髁间隆起骨折197
249.胫骨髁骨折197
253.髌骨骨折198
251.胫骨粗隆骨骺分离(Osgood Schlatter病)198
252.右髌骨198
254.膝关节正中矢状切面199
第八节 膝部断面199
255.膝关节外侧矢状切面(经股骨外侧髁)200
256.膝关节内侧矢状切面(经股骨内侧髁)201
257.通过股骨收肌结节横断面202
259.通过膝关节线横断面(胫骨髁和半月板上面)203
258.通过膝关节线横断面(股骨髁下面)203
260.膝前内侧入路204
第九节 膝部入路局解204
261.膝后入路206
262.膝后内侧入路208
263.膝后外侧入路210
264.髌骨切线位象211
第十节 膝部X线象211
266.成人膝的X线象侧位212
265.成人膝的X线象前后位212
268.腓肠肌籽骨(小豆骨)213
267.膝关节充气造影示半月板213
269.成长中的膝的X线象214
271.膝的运动——滚动和滑动217
第十一节 膝部运动217
270.膝屈伸运动轴(暂时中心曲线)217
273.膝的屈曲和伸展218
272.膝的运动——扣锁机制218
274.下蹲及起立时膝周围肌肉的活动219
276.髌股关节接触区右220
275.髌骨的功能220
278.股四头肌的作用221
277.髌股关节的运动221
281.膝后弓222
279.股二头肌的作用222
280.半膜肌和半腱肌的作用222
282.膝的内旋与外旋223
284.小腿前区局解(一)224
第五章 小腿部224
第一节 小腿前区224
283.小腿前区表面解剖224
286.小腿前区皮瓣的血液供应225
285.小腿内侧皮瓣的血管神经供应225
287.小腿前区局解(二)226
288.小腿前区局解(三)227
289.小腿前区局解(四)228
290.腓骨的功能和运动229
292.小腿外侧面局解(一)230
第二节 小腿外侧面230
291.小腿外侧面表面解剖230
293.小腿外侧面局解(二)231
295.小腿后区表面解剖232
294.小腿外侧面局解(三)232
第三节 小腿后区232
296.小腿后区局解(一)233
298.小腿后区皮瓣的血液供应234
297.腓神经交通支类型234
299.小腿后区局解(二)235
301.比目鱼肌的血管神经供应236
300.腓肠肌的血管神经供应236
303.跟腱的组成、旋转和手术237
302.小腿后区局解(三)237
305.跖肌腱抵止类型238
304.跟腱断裂238
306.小腿后区局解(四)239
307.小腿后区局解(五)240
308.腓动脉分布类型241
309.小腿筋膜鞘模式图242
第四节 小腿部断面及筋膜间隙242
311.通过右小腿上1/3横断面243
310.通过右胫骨粗隆横断面243
314.通过右胫骨干与下端接合处断面244
312.通过右小腿中1/3横断面244
313.通过右小腿下1/3横断面244
315.胫骨和腓骨 前后面245
第五节 小腿部骨胳和骨折变位245
316.胫骨和腓骨 内外面246
317.胫腓骨中部横断面247
318.胫腓骨纵断面及横断面照象248
320.胫腓骨干骨折249
321.胫骨前入路250
第六节 小腿部入路局解250
322.胫骨内侧入路251
323.胫骨上内侧部后入路253
324.腓骨近侧部后外侧入路255
325.腓骨中3/5后外侧入路257
326.足背区表面解剖258
第一节 足背区258
第六章 踝足部258
327.足背区局解(一)259
329.足背皮瓣的动脉260
328.足背皮神经分布类型260
331.伸肌下支持带模式图261
330.伸肌支持带和足背腱滑液鞘261
332.足背区局解(二)262
333.足背区局解(三)263
334.足背区局解(四)264
337.弓状动脉类型265
336.足背动脉类型265
335.趾短伸肌的变异265
339.足内侧面局解(一)266
338.足内侧面表面解剖266
第二节 足内侧面266
340.屈肌支持带和足内侧面腱滑液鞘267
342.踝管268
341.足内侧面局解(二)268
344.足外侧面局解(一)269
343.足外侧面表面解剖269
第三节 足外侧面269
345.腓骨肌支持带和足外侧面腱滑液鞘270
346.足外侧面局解(二)271
348.足底区局解(一)272
347.足底区表面解剖272
第四节 足底区272
350.摩顿跖骨痛273
349.足底区局解(二)273
352.长屈肌腱于足底的腱交叉274
351.足底区局解(三)274
354.胫骨前、后肌和腓骨肌在足的抵止276
353.足底区局解(四)276
356.足底的腱滑液鞘277
355.足底区局解(五)277
357.足的关节和滑膜腔(距骨外部切除,前部跗骨和跖骨水平切除)278
第五节 足部关节韧带278
358.足的关节韧带背面279
359.足的关节韧带 内侧面280
360.足的关节韧带外侧面281
361.距下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距骨被翻向内侧)282
362.足的关节韧带足底面(一)283
363.足的关节韧带足底面(二)284
364.足部动脉铸型写生外面观285
第六节 足部动脉285
366.足部动脉铸型写生前足背面观286
365.足部动脉铸型写生前足内面观286
368.足的动脉造影背外侧位287
367.足的动脉造影侧位287
369.足的动脉造影背跖位288
370.足骨 背面观289
第七节 足部骨胳和骨折变位289
371.足骨 底面观290
372.足骨 内侧面观291
375.第二跟骨 右 男 27292
374.第一跖间骨 左 男 31292
373.足的副骨和籽骨292
380.足籽骨 左 男 30293
379.足籽骨 右 男 52293
376.三角骨和腓肠肌籽骨 右 男 22293
377.维扎里骨 右 男 40293
378.外胫骨 右 男 33293
385.腓骨肌籽骨 右 男 33294
384.腓骨肌籽骨 左 男 29294
381.足籽骨 右 男 27294
382.足籽骨 左 男 22294
383.足籽骨 左 女 24294
386.胫腓骨下端295
387.踝内翻扭伤和骨折296
390.踝分离297
389.胫骨远端后缘骨折和前缘骨折297
388.踝外翻扭伤和骨折297
392.距骨右内外面298
391.距骨右背跖面298
393.距骨的血液供应299
396.距骨经软骨骨折(分离性骨软骨炎)300
395.距骨骨折300
394.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平足)300
398.跟骨右内外面301
397.距骨脱位301
400.跟骨后上隆起(Haglund病)302
399.跟骨右上下面302
401.跟底骨刺303
403.舟骨右304
402.跟骨骨折304
404.舟骨骨折305
408.骰骨右306
407.外侧楔骨 右306
405.内侧楔骨 右306
406.中间楔骨 右306
409.跖骨右307
411.跗跖关节脱位(Lisfranc脱位)308
410.跖骨骨折308
412.趾骨右309
415.成人足的X线象 背跖位310
第八节 足部X线象310
413.摩顿综合征310
414.趾骨的变异310
416.成人足的X线象侧位311
418.成人踝关节的X线象及X线测量312
417.正常成人足的X线测量312
420.婴儿正常足及异常足的X线测量313
419.距骨倾斜角313
421.成长中的足的X线象314
422.通过踝关节横断面小腿下面观317
第九节 足部断面和筋膜间隙317
423.通过距骨滑车前缘额状断面近段远侧面318
424.通过跗横关节(Chopart)断面319
425.通过跗跖关节(Lisfranc)断面320
426.通过跖趾关节断面321
428.通过中间楔骨的足矢状断面322
427.通过?趾趾间关节断面322
429.足的筋膜间隙(通过第五跖骨中部断面)323
430.踝前内侧入路324
第十节 足部入路局解324
431.踝和跗骨的前外侧入路326
432.踝和跗骨的后外侧入路(Kocher)327
433.踝内侧入路330
434.踝后入路332
436.?趾区局解背面(二)334
435.?趾区局解背面(一)334
第十一节 ?趾区334
438.?趾区局解跖面(二)335
437.?趾区局解跖面(一)335
440.?趾区局解跖面(四)336
439.?趾区局解跖面(三)336
442.?趾区局解内侧面337
441.?趾区局解跖面(五)337
444.跖趾关节构造模式图338
443.趾背腱膜338
445.?趾跖趾关节构造模式图339
446.?外翻340
448.足印341
447.足弓341
第十二节 足弓341
450.内侧纵弓各骨的小梁构筑342
449.维持内侧纵弓的韧带和肌肉342
452.足横弓343
451.维持外侧纵弓的韧带和肌肉343
455.平足症344
454.正常踝后面表面解剖344
453.外侧纵弓各骨的小梁构筑344
458.踝背屈、跖屈及其运动轴345
457.肌肉作用与足运动轴的关系345
第十三节 足部运动345
456.足的运动轴345
460.踝背屈、跖屈时关节韧带的状态346
459.踝屈伸运动范围与关节面的关系346
462.跟腱的机械效应347
461.踝的背屈肌和跖屈肌347
465.胫骨后肌的作用348
464.胫骨前肌的作用348
463.踝关节在矢状面上的平衡348
469.腓骨短肌的作用349
468.腓骨长肌的作用349
466.小腿三头肌的作用349
467.比目鱼肌的作用349
471.距跟舟关节运动轴350
470.足的内翻、外翻运动350
472.距下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的关节面351
473.后部跗骨从内翻到外翻运动中的位置变化352
474.后部跗骨从外翻到内翻运动中的位置变化353
475.足的外翻肌与内翻肌354
477.跖趾关节的运动355
476.跗跖关节的运动355
478.趾间关节的运动356
485.?长屈肌的作用357
484.?长伸肌的作用357
479.?趾跖趾关节的运动357
480.?趾趾间关节的运动357
481.爪状趾(锤状趾)357
482.趾长伸肌的作用357
483.趾短伸肌的作用357
489.足蚓状肌的作用358
488.?短屈肌的作用358
486.趾长屈肌的作用358
487.趾短屈肌的作用358
492.跟形足畸形359
491.马蹄内翻足畸形359
490.马蹄足畸形359
495.跟形外翻足畸形360
494.外翻足畸形360
493.高弓足畸形360
497.单步行周期361
496.站立时下肢的肌肉活动361
第七章 站立和步行361
499.跟着地期和全足着地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2
498.步行周期中下肢主要肌肉的活动362
501.从跟着地期至支撑中期骨盆(髋)的内旋363
500.支撑中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3
504.步行周期的支撑期正常足负荷的分布(左)和负荷中心的位置(石)364
503.从支撑中期到跟离地期骨盆(髋)的内旋364
502.跟离地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4
507.前摆动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5
506.摆动中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5
505.后摆动期下肢关节和肌肉的运动365
509.股骨前倾角和胫骨扭转角与足的位置和步态的关系366
508.股骨和胫骨的扭转角366
510.股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和易损部位模式图367
第八章 下肢神经367
511.闭孔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和易损部位模式图369
512.闭孔神经干内局解370
513.坐骨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和易损部位模式图371
514.腓总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和易损部位模式图373
515.腓总神经干内局解374
516.胫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和易损部位模式图376
517.胫神经干内局解377
519.臀下神经和至梨状肌、孖肌、股方肌的神经379
518.臀上神经379
文献索引380
名词索引388
热门推荐
- 3650312.html
- 2327429.html
- 379912.html
- 3172365.html
- 3320665.html
- 3269585.html
- 2412141.html
- 2075357.html
- 1278519.html
- 3505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6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9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9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9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9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