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年报 198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年报 1986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13115·75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年报 198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中国南部主要含锡花岗岩的同位素和稀上元素的特征及找矿标志 伍勤生1

第一部分1

稳定同位素在研究太原西山煤田地质中的应用 段玉成2

年轻火山岩K-Ar年龄测定中的若干问题 陈文寄3

抚顺—鞍本地区前寒武纪硅铁建造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点 杨凤筠5

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杨风筠7

冲绳海槽沉积物铀、钍、镭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研究 杨永亮8

贵州新土沟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的初步研究 范德廉等9

中国陨石宇宙线生成放射性核素的研究 周小霞12

安徽亳县陨石物质成分研究 王奎仁 王俊新12

无法归类的Guin铁陨石和ⅡE群铁陨石起源的推论 宗普和14

渤海湾石油的微生物降解 李士荣等14

长江中下游铁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若干问题的讨论 张言15

甘肃北山海相-火山岩型富铁矿床类型、成矿域 杨敏之17

红色盆地与铅锌矿床 尹汉辉18

白云鄂博矿区的钠交代作用 肖仲洋19

莲花山斑岩钨矿床蚀变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 谭运金21

广西栗木花岗岩型锡矿床的成因特征 林德松22

不同饱和条件的砂岩在1.4k bar围压下波速传播特征的实验研究 许秀琴等24

胶黄铁矿、黄铜矿某些地球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蔡元吉25

西榆皮铅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喻茨玫26

硫酸盐矿物、铁矿物系列与铀醯碳酸盐的相平衡 张言28

蓝田猿人地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刘东生等29

北京斋堂马兰黄土热释光年龄测定 卢演俦等30

云南断陷湖泊第四纪沉积物的14C测年 周明富等32

冲绳海槽不同构造地貌单元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李维显等34

北黄海近岸海域沉积速率的研究 杜瑞芝等35

海湾与河口沉积物的210Pb测定及现代沉积 周义华等36

蓝田猿人年龄的探讨 安芷生等37

山西丁村遗址产丽蚌化石中氨基酸外消旋反应的研究 周义华 陶富海38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梗概 孙建中等39

阿尔泰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 邹天人41

白云鄂博特殊的镁矽卡岩 肖仲洋43

白云鄂博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范育样44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铱异常、缺氧事件及成矿作用 范德廉等45

晋北胶东太古界—元古界地层内闪石类及其演化序列 杨敏之46

花岗岩类镁铁云母的分类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孙世华 于洁48

江西盘古山钨铋石英脉型矿床的矿物空间分带 任英忱49

山西某地沉积高岭土矿物质组成及其工艺性能研究 吴六汀50

河南铝上矿的矿物组成及其类型 程学志52

长石的氢气浮选原理 林国政53

某铁矿床微细萤石的分选 陈康传54

选矿尾砂的综合利用 张德明54

痕量环境氟分析方法研究 庄灿甫55

稀土和泛离子群中痕量锆的分析方法研究 庄灿甫57

华北地震构造带的发育及地震活动 李绍柄61

河北地震带流体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研究 邓禹仁62

水氡观测预报地震 靖继才 张教祥63

江苏陆上地震水氡异常特征研究 王海岗64

Bayes判别在巨猿分类中的应用 郑玉颖65

电流线圈测量脉冲电流时精确度讨论 韩旻66

关于挤出法超宽幅PVC软质薄膜耐老化的技术探讨 陈德栋68

石英弹簧重力仪内温与格值变化的相关分析 别良峰70

插图符号设计探讨 高万一71

酸性降水的pH值统计与评价方法 谭自强 程运林72

伏牛山—安基山岩体的同熔型证据 叶水泉73

冀东太古代片麻杂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王凯怡74

宁芜北段姑山旋回火山岩系时代讨论 叶水泉75

沂沭断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 郑朗荪75

同位素地球化学77

第二部分77

中国大陆铅同位素的区域性分布特征与208Pb的示踪应用 朱炳泉等77

西藏曲水岩基的Pb、Sr同位素组成及其三元混合成因模式 李献华等78

新疆克拉玛依生油岩系的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初步结果 成忠礼等82

地下水中溶解铀的234U/238U比值 林瑞芬等84

应用粘土矿物K-A r计时探讨南雄剖面中、新生代界线 王慧芬 杨学昌85

中国东部大气降水氢同位素组成 于津生 虞福基86

大容山花岗岩基氧同位素初步研究 黄琳88

白云鄂博白云碳酸岩的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刘铁庚89

浙江乌岙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曹裕波92

有机碳、氢同位素静态制备技术及分析方法 张鸿斌92

加速器质谱计测定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样品中的10Be 梁卓成 顾德隆93

太平洋加罗林地区两个深海岩心铀钍的分布和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测定 梁卓成等96

利用不同海拔高度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计算西藏高原上升速度 刘顺生 张峰97

锆石中裂变径迹的蚀刻方法和裂变径迹标准样的年龄测定 张峰 刘顺生100

试论三元地幔结构的地球化学特征 刘北玲 李献华102

桦甸地区太古代地壳演化热历史的研究 胡霭琴等104

长白矿中的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毛存孝等105

上地幔元素丰度 曹荣龙 朱寿华106

元素地球化学106

郯庐古裂谷带火山岩REE地球化学 于学元110

我国不同类型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 赵振华111

华南花岗岩类和碱性玄武岩中锆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杨秋剑 高振敏113

宁芜磷灰石稀土配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南君亚114

贵州水城二叠纪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初步研究 宋云华 沈丽璞115

成矿过程中汞的气相迁移讨论 丁抗116

我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中氟的地球化学 解广轰118

中国煤炭中的氟 郑宝山 黄荣贵119

云南省个旧地区岩浆杂岩体铀钍地球化学特征 董振生121

华南不同成岩成矿系列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张绍立等122

陨石学与宇宙化学124

吉林陨石钻孔样品的宇宙成因核素 欧阳自远等124

吉林陨石钻孔样品53Mn深度剖面 易惟熙等125

吉林陨石钻孔样品径迹密度的深度剖面 K·Thiel 胡瑞英127

清镇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形成过程初探 徐雁129

我国某些普通球粒陨石金属相的元素分布 陈永亨等130

新疆铁陨石的物质组成及某些演化趋势 陈永亨等131

我国几种类型陨石的轻稀有气体研究 李肇辉132

宇宙尘的若干判别标志、成因分类及其在地壳中的演化 肖小月133

热释光法测定陨石的近日点温度 刘京发 刘顺生134

地球起源与构成模型 林文祝137

我国陆相生油岩的基本类型及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傅家谟等138

有机地球化学138

卫城地区生油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史继扬等141

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范善发等143

准噶尔盆地生油层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盆地热史分析 闵育顺 周中毅145

膏盐相沉积成烃的某些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盛国英等146

抚顺煤树脂体成烃的初步实验研究——烃的产率与性质 贾蓉芬等148

贵州水城大河边藻煤特征和生烃性能初步研究 刘德汉等149

不同煤岩组分的热解成气实验研究 张惠之等150

某些层控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意义 杨蔚华 刘友梅152

冲绳海槽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姜善春 傅家谟154

关于海水化学沉积环境的演化及其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陈福 朱笑青156

沉积地球化学156

广西泥盆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陈多福 陈先沛157

新疆油页岩的沉积环境探讨 林茂福 周中毅159

从矿物共生组合的历史演变恢复大气CO2气分压值的演化 陈福 朱笑青16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粘土矿物纵向演化与最高古地温推测 闵育顺162

制约矿床时控因素的讨论 涂光炽163

矿床地球化学163

中国钼矿床的成因分类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点 陈南生165

胶东地区两种金矿类型的成因讨论 王秀璋等167

横断山区锡矿带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张玉泉 谢应雯168

从有关矿床对比讨论大厂矿床成因 张宝贵170

广西大厂龙头山礁灰岩中锡矿床的物质成分及其地球化学研究 陈旗新171

锡矿新类型及其成因机理研究 莫少剑172

公馆—青铜沟汞锑矿田硫、铅同位素特征 丁抗174

岩浆气液叠加型某层控滑石矿床地球化学特点 张宝贵等175

改造型铀矿床成矿的几个问题 李朝阳176

实验地球化学与热力学177

热液中Au、Ag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樊文苓等177

黑云母在富Na、F、Li气-液热溶液作用下的实验研究 郁云妹 王玉荣179

锡在花岗岩熔体相及水热流体相中的分配实验研究 王玉荣等180

西藏日喀则地区拉斑玄武岩的高压熔融实验研究 傅慧芳182

高压合成Ca3C r2〔SiO4〕3的状态方程 徐济安 谢鸿森等184

高压下滑石的脱水实验研究 谢鸿森等185

高压合成斜方辉石系列的研究 谢鸿森等187

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固溶体的fO2-T稳定关系 赵斌等189

钙铁榴石的合成与量热 R.A.Robie 赵斌191

溶解有机质与多金属元素相互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 卢家烂193

华南两个系列花岗岩的矿物包裹体特征及成岩成矿温度测定 方根保等194

矿物包裹体在碳酸盐岩区油气评价中的意义 施继锡等195

包裹体中的不混溶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卢焕章196

由封闭网和物理实在网理论对二元六相(n+4)多体系八点直线网的推导 郭其悌 程伟基197

关于莱河矿的热力学稳定性 郭其悌 王声远199

沉积改造铅锌矿床形成条件和机理的热力学研究 张哲儒 白正华200

Ag2S-Cu2S-PbS-Bi2S 3四元系相关系研究 吴大清203

湖南湘江地区岩石中元素的环境背景值研究 洪业汤等205

环境地球化学205

京津地区土地系统中污染物流的环境状态空间分析 程鸿德等206

论210Pb环境计年方法的局限性 万国江208

北塘河口沉积物中汞、砷、铬的污染现状和富集特征 黎秉铭209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陈业材211

大气风沙对京津城市生态的影响 曹悦卿等212

北京尘暴降尘中的稀土元素 曹悦卿213

岩石风化过程中与碳酸盐结合部分重金属的变化 朴河春214

黄土与第四纪地球化学215

黄土剖面地球化学演化及古气候变迁的周期性 刘友梅 杨蔚华215

黄河中游地区黄土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分布 文启忠等217

马兰黄土的10Be研究 沈承德等219

马兰黄土剖面一些化学成分的地层分段意义 刁桂仪221

洛川黄土中碳酸盐的δ13C值 耿安松222

洛川黄土中的稀有元素 余素华 文启忠223

云南大理盆地晚第四纪沉积物的14C年代学研究 乔玉楼224

贵州威宁草海湖积粘土中的稀土元素 郑洪汉 雷剑泉225

云贵高原湖盆区全新世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变迁 林绍孟227

岩石学与岩石化学228

我国东部地幔岩中的交代作用 谢先德等228

明溪新生代火山岩地幔源区的交代作用和不均一性 张明230

漂河川基性岩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骆祥君231

华南花岗岩化学演化与成矿 朱为方232

多阶段部分熔融 王中刚 欧阳婞媺234

沿海型花岗岩特征与形成环境 杨文金等235

个旧同源多阶段花岗岩体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陆杰237

华南花岗岩中包体的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张建中238

大厂花岗岩年龄及花岗岩和地层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陈旗新 李锡林240

莱利山岩体地球化学演化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 谢应雯等242

河北宣化太古宙花岗岩类存在的可能性 陈岳龙 陈伟邦243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及其与裂谷构造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玉泉等244

中国的富钾火山岩系列及演化趋向初探 梅厚钧246

我国东部碱性(钠质)玄武岩浆的演化 肖森宏248

汉诺坝白龙洞玄武岩的喷溢旋回及其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曹荣龙等249

长白山火山岩演化与中国大陆裂谷体系 梅厚钧251

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的化学演化特征 南君亚 徐建国252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霍玉华等254

宽甸黄椅山性玄武岩中富单斜辉石二辉橄榄岩的成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韦克俭255

变质岩中碳质物质的石墨化 黄伯钧 P·R·Buseck257

南极大陆盖层比康群砂岩的结构分析 潘晶铭259

不同成因碳酸盐岩石的又一鉴别标志 刘铁庚261

广西泥盆系硅岩微细结构的初步研究 陈先沛 王启慜263

乳房状燧石结核——热水沉积的标志 陈先沛 陈多福264

论岩浆和热液体系中的对流作用 刘义茂等265

湖南锡矿山童家院锑矿床成岩作用的研究 王启慜 陈先沛267

基础矿物学268

(REE,Ca)2(Nb,Fe,Mn,Ti)2O7——一个铌稀土氧化物的新矿物 贡伟亮等268

Bi4TeS矿的发现 战新志等270

比纳维迪斯矿——我国首次报道的一种硫盐矿物 李锡林271

大厂矿田黄锡矿族矿物的初步研究 李锡林273

华南花岗岩类岩石中云母矿物及其与稀有元素矿化的关系 顾雄飞274

云母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花岗岩中的示踪作用 杨文金等275

苏北及安徽大别山石榴石橄榄岩及榴辉岩中的单斜辉石与石榴石 袁棨林277

独山玉的矿物成分研究 陈大梅等278

石碌富铁矿区的矿物特征 蒋寄云280

闪锌矿的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术分析 康振川 郭其悌等282

从白云鄂博矿床中几个钡-铈氟碳酸盐矿物的电镜研究结果看矿物的非理想性及非均匀性 傅平秋284

锌赤铁矾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研究 杨和雄 傅平秋285

尖晶石族矿物类质同象系列的X射线初步研究 王冠鑫 龚国洪288

矿物类质同象多元系的X射线物相分析研究 王冠鑫289

矿物鉴定表的分类及发展方向 王三学290

矿物谱学291

汉诺坝橄榄岩中顽火辉石和铬透辉石的光吸收谱和颜色 林传易等291

铬磷镁铁矿光吸收谱的研究 林传易等293

我国温石棉矿床中蛇纹石光吸收谱和57Fe穆斯鲍尔谱的研究 朱和宝等295

天然透辉石偏振吸收光谱 王筑明等296

我国金刚石的光谱特征 陈丰等297

我国温石棉矿床中蛇纹石EPR和NMR的研究 朱和宝等299

根据EPR资料论景德镇传统“石灰-碱釉”的油(煤)窑产品发黄机理 蔡秀成 唐荣炳301

煤的13C-CP/MAS NMR谱 李新安等302

磁黄铁矿的X-射线衍射与穆斯鲍尔谱研究 阚学敏等303

锂绿泥石的红外光谱特征 刘高魁等304

天然石榴石族矿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彭文世 刘高魁306

来宾铁桥?叠系剖面的阴极射线发光研究及地层划分 邓华兴 闵育顺307

关于矿物反射光谱测量问题 郑楚生308

论矿物反射光谱的应用 郑楚生309

矿物材料与晶体生长309

赤泥-聚氯乙烯复合塑料抗老化机理研究 田元江 李惠文309

机油对赤泥—聚氯乙烯复合塑料的光稳定作用研究 池家祥等311

氧化铁-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研究 李惠文等312

氯离子电极在赤泥-聚氯乙烯塑料热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池家祥313

增?剂在赤泥塑料薄膜中的行为研究 田元江等315

赤泥的物质成分及赤泥-聚氯乙烯塑料热稳定性研究 李惠文316

H?2晶体生长 邓梦祥 王翠亭317

矿物分选318

稳定同位素分析单矿物的提纯 周正 梅启晟318

论单矿物的浮选分离 温华洽319

离子探针薄膜标样研究 周士涛 刘永康323

岩石矿物测试323

磷灰石的离子探针研究 刘永康等325

自动电子探针分析中X射线强度等值线图在地质中的应用 李德忍326

微-痕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的某些改进 李德忍327

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及主量元素含量 易惟熙329

仪器中子活化法分析岩石矿物中的微量稀土元素 王长生331

南海海洋玄武岩的中子活化分析 余松华等332

白云鄂博矿石的中子活化分析 杨受业等334

深海锰结核的中子活化分析 杨受业等335

微波炉分解试样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 李明 熊光平336

TRPO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岩石中痕量铀 彭金莲等338

反相泡沫色层分离及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岩石中的微量铀和钍 谢长生 黄留新341

以流动进样-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连续测定岩石矿物中的氟、氯、硼 侯瑛342

萃取色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铁陨石中的金 谢长生343

钽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微量单矿物中的钽 田淑贵 刘利军344

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中的微量铍 史富生 杨启顺345

流动注射分析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 吕银忠等346

构造、遥感与计算机技术347

西太平洋边缘海与中国岩石圈 杨科佑347

花岗岩体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陈福明348

构造对摩天岭岩体铀矿成矿的控制及模拟实验结果 吴学益等349

康滇构造带——一个典型的联合地体 骆祥君351

地物的介电特性及对雷达图象的影响 肖金凯352

昆阳群主要岩石反射光谱特征 杨柏林353

地球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GCH)的设计和制作 徐建国等355

一个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系统——GCDPS 唐春景等356

dBASE-Ⅲ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王典凤 杨素华357

分谱热发光仪的计算机控制 杨振国 马钟玮358

其他359

将今论古原理及其严格意义下的一种表达形式 周永章359

矿冶地质工程学初探 刘永康361

怎样编绘地质图的地理底图 陆宝林363

我所国际科学合作与学术交流(1985) 李庆龙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