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
  • 胡凯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225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概述1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1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1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势在必行6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亟待研究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的内容10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1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2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的内容13

三、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主要理论14

(一)指导理论14

(二)借鉴理论17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的方法20

(一)一般方法20

(二)具体方法20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心理规律23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23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价值引导的去中心化趋势23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自主建构的两面性24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24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25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矛盾26

(一)心理规律的概念2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矛盾28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矛盾3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34

(一)受教育者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过程34

(二)教育者施教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规律36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心理规律的依据39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心理规律40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性互动影响规律4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殊心理规律的依据41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政治心理发展44

一、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心理发展历程及规律44

(一)把握人的本质研究个体政治心理发展规律44

(二)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46

(三)个体政治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52

二、网络对个体政治心理发展的影响55

(一)网络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55

(二)网络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58

三、研究网络社会个体政治心理发展的新规律60

(一)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形成发展的规律60

(二)研究并把握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期62

(三)研究网络社会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新规律63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65

(一)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政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65

(二)充分利用网络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66

(三)努力消解网络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69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心理71

一、需要与动机理论71

(一)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71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73

(三)动机理论75

二、网络需要心理的层次与特点76

(一)网络需要心理的层次76

(二)网络需要心理的特点79

(三)网络心理需求的信息组织影响因素81

三、针对网络需要心理改进思想政治教育82

(一)注重网络心理需求的心理差异加强针对性82

(二)根据网络心理需求满足的自主性增强吸引力84

(三)对网络心理需求进行积极引导加强导向性85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心理87

一、认知心理概述87

(一)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类型87

(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90

二、网络传播与网络认知心理96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96

(二)网络认知心理过程98

(三)网络认知心理特点99

三、网络认知过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100

(一)感知觉与记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100

(二)思维与认知图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103

(三)注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105

四、针对网络认知心理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07

(一)遵循网络传播特点增强影响力107

(二)针对网络认知心理特点改进教育方法108

(三)研究网络受众的接受心理提高实效性111

(四)培育网民元认知能力提高接受的自觉性113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绪情感心理115

一、情绪情感心理概述115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与内容115

(二)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12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绪情感的功能126

(一)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功能126

(二)组织动员教育对象心理活动的功能128

(三)协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人际关系的功能13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绪情感规律132

(一)情绪情感与认知意志相互制约的规律132

(二)两极性情绪情感相互依存冲突转化的规律133

(三)情绪情感自行扩散的规律134

(四)情绪情感的差异性规律134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情感心理学方法136

(一)情感教育的心理学方法136

(二)情绪调节的心理学方法140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心理143

一、态度心理概述143

(一)态度心理的概念与内容143

(二)几种相关的态度心理理论145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态度心理的功能150

(一)态度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15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认知影响功能151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行为影响功能151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品德形成功能152

三、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个体态度153

(一)运用说服宣传法改变个体态度153

(二)运用群体互动法影响个体态度156

(三)运用网络活动法优化个体态度157

(四)运用规则制度调整个体态度158

四、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158

(一)个体态度与社会心态15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展积极心态教育159

(三)建设社会心态的其他方面工作164

第七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交往心理167

一、网络互动交往概述167

(一)互动交往的有关理论167

(二)网络互动交往的概念与本质175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互动交往的心理特点及功能17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互动交往心理的特点179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互动交往心理的功能181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互动交往的心理策略184

(一)坚持主体间性,明确互动交往中教育者的责任184

(二)运用人际吸引法则优化网络互动交往教育者形象187

(三)运用交往心理效应提升网络互动交往教育效果189

第八章 网络群体心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93

一、网络群体的概念与特点193

(一)群体的概念与分类193

(二)网络群体的概念与类型196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群体的特点200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运用203

(一)群体中的个体的一般心理特点及原因204

(二)网络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206

(三)把握群体动力规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8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群体的心理功能及发挥211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群体的一般心理功能211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213

(三)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216

第九章 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20

一、集群行为的有关理论220

(一)集群行为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辨析220

(二)集群行为的性质与特点222

(三)集群行为的分类与形成条件224

二、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特征及类别228

(一)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228

(二)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230

(三)网络集群行为的类别232

三、网络集群行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34

(一)网络集群行为演变的心理机制234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治理网络集群行为中的作用240

第十章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46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246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246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道德法纪教育的联系248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道德法纪教育的区别250

二、针对网民心理选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51

(一)网络心理健康标准251

(二)网络时代对人类心理的影响254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57

三、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62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62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方法266

第十一章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品质273

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273

(一)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273

(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75

(三)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示范者275

(四)网络传播的引导者276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277

(一)良好的认知能力277

(二)良好的情绪情感278

(三)顽强的意志力279

(四)健全的人格281

(五)网络媒介素养282

(六)网络心理调适能力283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品质的改善和提高284

(一)先天素质是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284

(二)学习和实践是心理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决定条件284

(三)自我修养是心理品质改善和提高的根本途径286

主要参考书目288

后记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