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课堂形态的变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初中课堂形态的变革
  • 戴余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初中课堂形态的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从“学”出发1

第一节 时代对课堂变革的呼唤1

一、课堂变革的时代趋势1

二、当下课堂变革的成功实践4

第二节 课堂的基本形态11

一、课堂形态的演变11

二、新课堂模式的构建13

第三节 新课堂教师作用在哪里14

一、教师的引领作用14

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造能力14

三、具有合理运用教材的能力15

四、掌控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16

第四节 相约从“学”出发16

一、从“学情”出发16

二、推行“课堂工作纸”18

第二章 设计“课堂学习单”21

第一节“课堂学习单”概述21

一、“课堂学习单”的基本结构21

二、“课堂学习单”的作用22

三、“课堂学习单”的定义22

第二节 编写“课堂学习单”的基本要求23

一、“课堂学习单”各部分内容的设计说明23

二、编写、使用“课堂学习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4

三、示例:数学“课堂学习单”的编写要求25

第三节“课堂学习单”的设计过程27

一、“《湖心亭看雪》课堂学习单”的设计过程27

二、“《探索勾股定理(1)》课堂学习单”设计过程36

三、“《浮力》课堂学习单”的设计过程45

第四节 数学“课堂学习单”的使用举例52

一、使用“课堂学习单”的一般程序52

二、“《实数》课堂学习单”的呈现54

第三章 巧用“二次备课稿”58

第一节“二次备课稿”概述58

一、“二次备课稿”的基本结构58

二、“二次备课稿”的特点58

第二节“二次备课稿”设计过程的案例呈现59

一、“《湖心亭看雪》二次备课稿”的设计过程59

二、“《探索勾股定理(1)》二次备课稿”的设计过程61

三、“《浮力》二次备课稿”的设计过程63

第三节“二次备课稿”的应用64

一、发现学习问题64

二、选择辅导对策64

三、反思教学行为64

四、案例:“《Unit4 What would you do?》二次备课稿”的应用64

第四章 进入“学的课堂”73

第一节“课堂学习单”与“二次备课稿”的整合应用73

第二节 语文课堂的基本形态展示76

一、阅读课:《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76

二、写作课: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78

第三节 数学课:《探索勾股定理》的课堂教学86

一、向同伴学86

二、向老师学87

三、向生活学89

第四节 科学课:《浮力》的课堂教学89

一、向同伴学90

二、向老师学91

三、向生活学94

第五节 社会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课堂教学95

一、编写“课堂学习单”的构想95

二、基于“课堂学习单”的课堂学习96

第六节 活动课:701班亲子冲突化解辅导102

一、课堂辅导设计102

二、课堂辅导过程102

三、教师的课堂辅导反思107

第五章 考量“学”的任务108

第一节 评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学”的能力108

一、课堂量化评分表的设计108

二、课堂辅导实施的同行评价:“任务型看课记录卡”110

三、实施辅导的总结性评价111

第二节 考评学生完成学业的水平112

一、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112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评113

三、试行学生发展的“三好四无”评价114

第三节 第三方评价115

一、教师部分116

二、学生部分117

三、家长部分118

第六章 保障“学的活动”121

第一节 基于备课组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121

一、备课组长负责制121

二、作业公示制122

三、课堂反思分享制123

第二节 基于学习小组的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127

一、教室的改造127

二、课堂座位的改变与学习小组的建立128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130

第三节 基于“学生的学”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131

一、理念追求:培养善学习、能动手、有理想的知行合一的初中生131

二、以做人的基本责任为基点的“人格教育”132

三、基于“文化节”的学生个性展示134

四、基于“质量优化管理系统”的师生共同成长135

第七章 探索“学”的真谛137

第一节 课堂形态变革:“课堂工作纸”137

一、实施“课堂工作纸”是育人模式的转换137

二、实施“课堂工作纸”是教学方法论的转换139

第二节“课堂工作纸”的实践成效报告142

一、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142

二、通过“课堂工作纸”,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147

第三节以“学的活动”为特征的新课堂150

参考文献153

附录一 宁海县西店中学:“课堂工作纸”154

附录二 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课堂工作纸”承载的教育理想164

附录三“课堂工作纸”——探寻“轻负高质”新途径168

后记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