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会平等与社会福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潘春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5747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会平等与社会福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1.1 中国经济奇迹与居民幸福感1
1.1.2 收入不平等能否解释居民幸福感?2
1.1.3 机会不平等损害居民幸福感4
1.1.4 本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5
1.1.5 研究意义6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6
1.2.1 总体思路6
1.2.2 研究内容7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0
1.3.1 研究方法10
1.3.2 数据来源11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11
1.4.1 研究重点11
1.4.2 创新之处12
第2章 机会不平等的理论与测度方法14
2.1 机会不平等的哲学基础14
2.1.1 政治哲学史回顾:从“自由”到“平等”14
2.1.2 机会平等的基本概念16
2.1.3 机会平等的哲学流派16
2.2 机会不平等的经济学理论19
2.3 机会不平等的测度方法21
2.3.1 主观感知方法21
2.3.2 代际流动性方法22
2.3.3 随机占优方法23
2.3.4 基于“优势”决定模型的分解方法24
2.4 结论与展望25
第3章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度研究Ⅰ:代际教育流动性的视角26
3.1 代际教育流动性与机会不平等26
3.2 文献综述28
3.2.1 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测度研究28
3.2.2 内生性问题31
3.2.3 针对中国的研究32
3.3 数据与变量33
3.3.1 数据来源33
3.3.2 变量构造34
3.4 实证分析37
3.4.1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37
3.4.2 基于转移矩阵的指标39
3.4.3 多元线性模型与有序概率模型42
3.4.4 工具变量估计46
3.5 结论与展望55
第4章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度研究Ⅱ:基于随机占优的方法58
4.1 基本原理与相关研究58
4.2 随机占优理论与应用简介60
4.2.1 随机占优的基本概念60
4.2.2 随机占优与机会不平等的关系61
4.2.3 随机占优的统计检验62
4.3 应用随机占优方法判断中国的机会不平等64
4.3.1 数据来源与变量构造64
4.3.2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一阶随机占优检验65
4.3.3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二阶随机占优检验66
4.4 结论与展望68
第5章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基于文献的分析70
5.1 幸福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70
5.1.1 幸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70
5.1.2 幸福感决定方程73
5.2 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个人特征73
5.3 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转型因素76
5.3.1 户籍制度76
5.3.2 房产与房价77
5.3.3 地方政府行为77
5.3.4 不平等78
5.4 结论与展望80
第6章 中国居民幸福感变化趋势与决定因素:经济转型的视角81
6.1 中国经济转型与居民幸福感81
6.2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群体差异分析85
6.2.1 数据来源85
6.2.2 关于幸福感的调查问题85
6.2.3 群体差异85
6.3 中国经济转型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91
6.3.1 变量构造91
6.3.2 计量模型94
6.3.3 估计结果分析95
6.4 结论与展望103
第7章 机会不平等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分析及假说104
7.1 机会不平等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104
7.2 中国不平等的趋势106
7.2.1 全国居民收入差距107
7.2.2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108
7.2.3 中国的地区间差距108
7.2.4 中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109
7.3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及理论假说110
7.3.1 收入不平等是否能解释居民幸福感?110
7.3.2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问题111
7.3.3 基于中国情景的理论假说114
7.4 结论与展望115
第8章 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Ⅰ:主观感知的视角116
8.1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变动趋势:主观感知的视角116
8.2 研究假说118
8.3 经验研究策略119
8.3.1 数据来源119
8.3.2 变量构造119
8.3.3 计量模型设定124
8.4 估计结果分析124
8.4.1 基准模型124
8.4.2 边际效应分析133
8.4.3 异质性分析135
8.5 结论与展望140
第9章 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Ⅱ:基于FG分解方法142
9.1 FG分解方法介绍142
9.2 中国机会不平等程度测算144
9.2.1 数据来源144
9.2.2 中国居民的“优势”决定方程144
9.2.3 机会不平等指数测算结果147
9.3 机会不平等、努力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149
9.3.1 模型设定149
9.3.2 变量构造150
9.4 结论与展望156
第10章 机会平等导向的基础教育供给: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157
10.1 问题的提出157
10.2 基础教育与机会平等:促进还是阻碍?158
10.2.1 经典理论框架的缺陷158
10.2.2 “促进论”159
10.2.3 “阻碍论”160
10.2.4 针对中国的研究162
10.3 基础教育扩展与代际教育流动:理论模型163
10.3.1 前提假设163
10.3.2 基准模型164
10.3.3 扩展模型:引入信贷约束165
10.4 基础教育扩展与代际教育流动:实证分析167
10.4.1 模型设定167
10.4.2 数据来源168
10.4.3 变量构造169
10.4.4 估计结果分析170
10.5 机会平等导向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方案174
10.5.1 对当前基础教育体制的思考与争论174
10.5.2 对一些现有政策的评价176
10.5.3 未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可行路径177
10.6 结论与展望179
参考文献181
热门推荐
- 2056469.html
- 3286952.html
- 1076307.html
- 1695768.html
- 1681056.html
- 782233.html
- 1047515.html
- 2739923.html
- 2861034.html
- 187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8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