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筠连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4179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84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8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筠连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建置沿革第一章 建县52
第二章 境域55
第三章 行政区划56
第一节 清代政区56
第二节 民国政区56
第三节 人民共和国政区58
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一章 地质75
第一节 地层75
第二节 构造77
第三节 地史77
第二章 矿藏 地热资源78
第一节 矿藏78
第二节 地热78
第三章 地貌79
第一节 低山槽坝79
第二节 浅切低山79
第三节 中切低山79
第四节 中山深谷80
第四章 气候82
第一节 日照82
第二节 气温83
第三节 地温84
第四节 降水85
第五节 湿度86
第六节 蒸发量88
第七节 风88
第八节 云量88
第九节 无霜期88
第十节 物候89
第五章 水文92
第一节 河流92
第二节 水能95
第三节 地下水95
第四节 河水特征96
第六章 土壤97
第一节 土壤类型97
第二节 土壤养分102
第七章 生物104
第一节 植物104
第二节 动物105
第三节 珍稀动植物106
第八章 灾异107
第一节 旱灾107
第二节 水灾108
第三节 涝灾109
第四节 风灾110
第五节 冰雹110
第六节 地震111
第七节 雷击112
第八节 其它灾害112
第三篇 民族 人口第一章 民族116
第一节 源流116
第二节 构成 分布117
第三节 政治 经济 文化118
第二章 人口变动120
第一节 人口数量120
第二节 出生死亡120
第三节 迁出 迁入120
第三章 人口分布124
第一节 人口密度124
第二节 人口分布124
第四章 人口构成126
第一节 性别126
第二节 年龄126
第三节 文化129
第四节 行业职业130
第五节 婚姻132
第六节 姓氏134
第五章 人口普查134
第六章 人口控制135
第一节 政策措施135
第二节 成效139
第四篇 经济综合第一章 经济概况141
第一节 经济发展141
第二节 经济结构143
第三节 经济效益147
第二章 人民生活150
第一节 城镇150
第二节 农村150
第三章 计划统计151
第一节 计划管理151
第二节 统计管理154
第四章 物价156
第一节 市场物价156
第二节 物价管理160
第三节 物价改革161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162
第一节 市场管理162
第二节 工商登记164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166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166
第五节 个体经济管理167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168
第一节 计量制度168
第二节 衡器管理168
第三节 标准监理169
第五篇 农业170
第一章 土地制度170
第一节 地主土地所有制170
第二节 土地改革171
第三节 农民土地个体所有制173
第四节 初级农业社173
第五节 高级农业社173
第六节 人民公社174
第七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74
第八节 国营农(林)场175
第二章 农业生产176
第一节 粮食作物176
第二节 经济作物178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及改造185
第一节 耕地面积185
第二节 农业区划185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186
第四节 耕作制度187
第四章 农业技术188
第一节 品种改良188
第二节 作物栽培192
第三节 肥料施用196
第四节 植物保护197
第五节 农业机械200
第五章 管理2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1
第二节 经营体制202
第三节 劳动效益203
第六篇 林业206
第一章 林业资源206
第一节 林地206
第二节 林种208
第三节 珍稀木竹220
第四节 林副产品222
第二章 林业生产223
第一节 采种引种223
第二节 育苗223
第三节 植树造林224
第四节 林木培育230
第五节 林业科技230
第三章 森林保护232
第一节 护林防火232
第二节 封山育林233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34
第四章 森林采伐234
第一节 零星采伐234
第二节 计划采伐234
第五章 林业管理235
第一节 机构235
第二节 林权236
第三节 管理体制236
第四节 木材管理237
第五节 育林基金237
第七篇 水利239
第一章 农田灌溉工程239
第一节 蓄水工程239
第二节 引水工程243
第三节 提水248
第二章 防洪排涝工程252
第一节 防洪工程252
第二节 排涝工程253
第三节 水土保持254
第四节 水文监测255
第三章 人畜饮水工程255
第一节 人工井256
第二节 机井256
第三节 蓄水池256
第四节 饮水渠(管)256
第五节 提水站258
第四章 渔业生产259
第一节 江河养鱼259
第二节 基地养鱼259
第三节 稻田养鱼260
第五章 水利管理260
第一节 管理体制260
第二节 工程管理261
第三节 用水管理261
第四节 多种经营261
第八篇 畜牧 乡企第一章 畜牧生产262
第一节 猪262
第二节 牛264
第三节 家禽267
第四节 其它畜禽268
第二章 疫病防治269
第一节 疫病269
第二节 防治270
第三章 畜牧管理271
第一节 机构队伍271
第二节 检疫 药政272
第四章 乡镇企业272
第一节 企业门类273
第二节 企业管理278
第九篇 工业282
第一章 工业规模282
第一节 工业体制282
第二节 职工队伍283
第三节 工业产品产量284
第四节 工业产值286
第五节 固定资产286
第二章 工业门类288
第一节 电力工业288
第二节 缫丝工业290
第三节 机械工业291
第四节 建材工业292
第五节 食品加工294
第六节 服装297
第七节 化学工业297
第八节 冶金工业299
第九节 纺织工业300
第十节 陶瓷工业301
第十一节 竹木藤加工业302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302
第三章 管理304
第一节 体制304
第二节 企业管理305
第三节 计划306
第四节 生产管理307
第五节 质量管理308
第六节 安全管理308
第十篇 煤炭310
第一章 煤炭资源310
第一节 煤炭储量310
第二节 煤炭分布314
第二章 煤炭开采315
第一节 经营性质315
第二节 开采方式319
第三节 安全生产323
第四节 经营管理325
第三章 煤炭勘探329
第一节 早期考查329
第二节 地质普查329
第三节 矿区勘探330
第十一篇 交通邮电第一章 交通338
第一节 陆路338
第二节 水路346
第二章 运输347
第一节 陆运347
第二节 水运350
第三章 运输管理351
第一节 行政管理351
第二节 路政管理352
第三节 养护管理352
第四节 交通监理354
第五节 公路绿化355
第四章 邮政35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55
第二节 网络358
第三节 函件包裹360
第四节 汇兑361
第五节 报刊发行361
第五章 电信363
第一节 电报363
第二节 电话363
第六章 邮电管理365
第十二篇 商业第一章 商业体制367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36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369
第三节 集体商业369
第四节 国营商业371
第二章 市场373
第一节 商业网点373
第二节 集体贸易373
第三章 购销375
第一节 粮食 油脂油料375
第二节 农副产品380
第三节 生产资料382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385
第五节 副食品388
第六节 外贸商品390
第四章 饮食服务392
第一节 饮食业392
第二节 服务业392
第五章 管理394
第一节 管理体制394
第二节 经营管理395
第三节 仓储 运输管理396
第十三篇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398
第一节 体制398
第二节 收支399
第三节 管理407
第四节 财政监督410
第五节 审计监督410
第二章 税务411
第一节 税制411
第二节 税种412
第三节 税政管理421
第四节 利润监交422
第五节 税源培植422
第三章 金融423
第一节 机构423
第二节 货币425
第三节 信贷426
第四节 储蓄存款431
第五节 结算433
第六节 其它金融业务434
第十四篇 城建第一章 县城437
第一节 城垣437
第二节 市政工程438
第三节 公用事业445
第四节 园林 卫生447
第二章 乡场 农房448
第一节 乡场448
第二节 农房453
第三章 直管公房453
第一节 接收房屋453
第二节 新建房屋454
第三节 私房改造454
第四节 住宅安排454
第四章 建筑455
第一节 建筑队伍455
第二节 设计施工456
第三节 建筑技术456
第四节 建筑机具457
第五节 建筑材料458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和规划458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458
第二节 城乡规划459
第六章 旅游景观459
第十五 篇党派群团第一章 国民党筠连县党部462
第一节 组织沿革462
第二节 主要活动462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筠连县地下组织463
第一节 组织沿革463
第二节 主要活动464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筠连县委员会465
第一节 机构465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468
第三节 中心工作469
第四节 党务活动486
第四章 其他党派494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筠连县党部494
第二节 中国民社党筠连县党部494
第五章 群众团体495
第一节 民国群团组织495
第二节 当代群团组织496
第十六篇 政权第一章 清末及民国民意机构506
第一节 议事会 参事会506
第二节 临时参议会507
第三节 参议会509
第四节 乡镇民代表会512
第二章 人民共和国权力机构513
第一节 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51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16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527
第三章 民国时期行政机关527
第一节 县公署 县政府527
第二节 区乡镇保甲531
第四章 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532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532
第二节 基层政权540
第五章 政协筠连县委员会540
第一节 组织机构541
第二节 工作544
第十七篇 政法第一章 民国政法550
第一节 警察550
第二节 检察552
第三节 司法553
第二章 人民政法554
第一节 公安554
第二节 检察559
第三节 审判563
第四节 司法行政568
第十八篇 民政第一章 优抚安置570
第一节 优抚570
第二节 安置573
第二章 救灾救济573
第一节 救灾573
第二节 救济575
第三章 社会福利576
第一节 孤老孤儿生活保障576
第二节 残疾人员安置577
第三节 麻风病人收养防治577
第四节 游民收容遣送578
第四章 婚姻 殡葬578
第一节 婚姻管理578
第二节 殡葬改革579
第十九篇 劳动人事第一章 社会劳动力构成580
第一节 城乡构成580
第二节 行业构成581
第二章 职工源流582
第一节 干部582
第二节 工人584
第三节 知青安置586
第三章 职工待遇588
第一节 薪俸588
第二节 劳动工资589
第三节 津贴 补贴592
第四节 奖金593
第五节 职工福利594
第四章 劳动保护5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598
第二节 安全教育598
第三节 安全检查598
第四节 锅炉管理599
第五节 防尘防毒599
第六节 劳保食品600
第五章 职工管理600
第一节 职能机构600
第二节 行政编制600
第三节 任免601
第四节 职工调配602
第五节 职工培训602
第六节 精减下放603
第七节 行政监督604
第八节 考核奖惩605
第二十篇 军事第一章 军事机构606
第一节 团防局606
第二节 国民自卫总队606
第三节 国民兵团606
第四节 军事科607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607
第六节 武装委员会608
第二章 驻军609
第一节 建武营609
第二节 楚军609
第三节 川军609
第四节 滇军609
第五节 靖国军609
第六节 保安队610
第七节 人民解放军610
第三章 县属武装610
第一节 团练 壮丁610
第二节 团防611
第三节 自卫常备中队611
第四节 民众自卫总队611
第五节 基干大队611
第六节 警卫营612
第七节 武装警察部队612
第八节 民兵612
第四章 兵役615
第一节 国民兵役615
第二节 人民兵役616
第五章 人民防空618
第一节 组织沿革618
第二节 防范活动618
第六章 兵事纪略619
第一节 迎解武装的组织与活动619
第二节 永绥盐大游击队活动纪略619
第三节 红军游击队战斗在筠连620
第四节 平息反共游击军621
第二十一篇 教育第一章 普通教育627
第一节 县学书院私塾627
第二节 幼儿教育628
第三节 小学教育629
第四节 中学教育631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634
第二章 专业 职业教育634
第一节 职业学校634
第二节 师范学校635
第三节 进修学校636
第三章 成人教育637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637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637
第三节 函授教育638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639
第五节 自学考试639
第四章 教育教学639
第一节 学制改革639
第二节 课程设置640
第三节 教学方法641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642
第五节 体育卫生工作644
第六节 考试与招生645
第七节 勤工俭学646
第五章 教师647
第一节 教师队伍647
第二节 教师待遇648
第三节 师资培训649
第六章 经费设备650
第一节 经费650
第二节 设备657
第七章 教育管理658
第一节 行政管理658
第二节 学校管理659
第二十二篇 科技第一章 科技组织661
第一节 直属机构661
第二节 科技团体663
第二章 科技队伍664
第一节 专业科技人员664
第二节 科技人才利用665
第三节 职称评定665
第三章 科技活动667
第一节 科普宣传667
第二节 培训服务667
第三节 科技推广668
第四节 学术交流671
第四章 科技成果672
第一节 科研课题及经费672
第二节 科研成果672
第三节 获奖项目674
第二十三篇 文化第一章 群众文化677
第一节 文化馆(站)677
第二节 场镇文化活动679
第三节 农村文化活动679
第四节 机关单位自办文化活动681
第五节 工会文娱活动682
第二章 文学艺术682
第一节 文学创作682
第二节 谜语683
第三节 戏剧684
第四节 音乐 舞蹈685
第五节 曲艺 武术687
第六节 美术688
第七节 书法 摄影689
第三章 图书690
第一节 图书发行690
第二节 图书借阅692
第四章 电影692
第一节 影片发行692
第二节 电影放映693
第五章 地方志编纂693
第一节 明清《筠连县志》693
第二节 民国《筠连县志》694
第三节 新修《筠连县志》695
第六章 广播电视696
第一节 广播696
第二节 电视698
第七章 新闻 报刊699
第一节 新闻699
第二节 报刊699
第八章 档案700
第九章 文物古迹701
第一节 名胜古迹701
第二节 馆藏文物704
第二十四篇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机构706
第一节 县属机构706
第二节 区 乡卫生院707
第三节 厂矿学校医务所(室)708
第二章 卫生队伍 设备708
第一节 医疗人员708
第二节 技术培训711
第三节 医疗设备712
第三章 医疗技术713
第一节 中医713
第二节 西医71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15
第四节 护理716
第四章 医药716
第一节 中药材716
第二节 药品717
第三节 药政管理718
第五章 卫生保健719
第一节 公共卫生719
第二节 传染病 地方病720
第三节 妇幼保健725
第六章 医政管理726
第一节 医院管理726
第二节 个体行医人员管理727
第三节 医疗制度727
第七章 体育728
第一节 机构 设施728
第二节 学校体育729
第三节 社会体育731
第四节 竞赛体育732
第二十五篇 社会风俗第一章 家庭734
第一节 婚姻734
第二节 家庭结构734
第三节 称谓735
第二章 习俗736
第一节 生活习俗736
第二节 岁时习俗739
第三节 礼仪习俗741
第四节 庙会744
第五节 迷信活动745
第六节 恶风劣习746
第七节 社会新风748
第三章 帮会748
第一节 哥老会748
第二节 青帮749
第三节 三教会749
第四节 宗祠749
第五节 会道门749
第六节 康谊学术励进社750
第七节 民锋剧社750
第八节 国术研究社751
第九节 同乡会751
第十节 同学会751
第四章 宗教752
第一节 道教 佛教752
第二节 基督教752
第三节 天主教752
第四节 伊斯兰教752
第五章 少数民族习俗753
第六章 筠连方言755
第一节 语音755
第二节 词汇770
第三节 语法词法772
第四节 常用词语776
第五节 谚语780
第六节 歇后语781
人物783
一、人物传783
陈先沅783
陈尧祖784
苏重淮784
杨剑英785
林见龙785
田动云786
曾省斋788
罗与石788
廖洪畴789
陈先湖789
陈道煌789
胡紫健790
二、人物略传792
詹应昌792
陈尔铭792
母显宗792
母德隆792
詹八元792
詹期帷792
谢廷梁793
刘华明793
周大保793
吴正枢793
何兴明793
母泽喜793
张禄奎793
廖国均793
叶棪793
吴履和793
葛泽寰794
詹书帷794
应以荣794
陈其损794
郑佐卿794
母泽贤794
彭运传794
周名成795
李仕肱795
张大生795
三、人名录795
(一)辛亥起义及护国战争死难者795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烈士795
(三)抗日出征阵亡官兵796
(四)剿匪平叛烈士797
(五)抗美援朝烈士800
(六)中越边境自卫战和援越抗美烈士802
(七)因公牺牲烈士803
附录805
一、文存805
(一)重要文献辑选805
(二)历代《筠连县志》序选813
二、文粹816
(一)散文816
(二)诗820
(三)词823
(四)楹联825
(五)谜语826
三、古迹826
编后记840
编审记841
四川筠连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826
“筠连人”及四川古人类问题832
万历钱法碑 碑文835
顺治文碑 碑文835
四、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历任编委名录836
五、筠连县新编《筠连县志》(初稿)、部门志著作人名录838
跋842
热门推荐
- 742684.html
- 2652482.html
- 451161.html
- 1891474.html
- 1470252.html
- 2144507.html
- 2995997.html
- 2146323.html
- 3512562.html
- 1898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0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8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0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8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9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9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