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词语修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词语修辞
  • 陈兰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798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词语修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1

第一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范围和意义1

一、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定位及方法1

二、汉语词语修辞的定义1

三、汉语词语修辞的范围2

四、汉语词语修辞的意义2

第二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一、汉语词语修辞的学科体系3

二、汉语词语修辞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第三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内容4

一、《汉语词语修辞》的主要内容4

二、《汉语词语修辞》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关系5

第一章 汉语词语与修辞7

第一节 汉语词语及其构成体系7

一、关于词语的含义7

二、现代汉语词语的构成体系7

第二节 汉语词语与社会共变8

一、汉语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异现象8

二、新时期汉语词语与社会共变的特点8

第三节 汉语词语义的构成与修辞方法9

一、比喻式10

二、借代式10

三、象征式11

四、夸张式11

第二章 汉民族思维及审美心理特征与汉语词语修辞12

第一节 汉民族思维及审美心理意识12

一、以形象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汉民族思维方式12

二、汉民族思维方式融合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基本方式12

三、汉语词语蕴含着社会文化意义和民族审美心理特征13

第二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心理特征14

一、汉民族的心理意识对汉语词语修辞的影响15

二、汉民族的心理意识在词语修辞中的应用27

第三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美学观照35

一、汉语词语修辞体现出多元化的审美特征35

二、汉语词语修辞具有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蕴36

第四节 汉语词语修辞中的语符化审美特征37

一、汉语词语具有语言符号中最完备的符号系统37

二、汉语词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修辞审美特征37

第五节 汉语词语修辞中的人文性审美特征38

一、和谐性39

二、对称性39

三、情感性39

四、情趣性40

五、情状性42

六、情态性44

七、情景性46

八、情理性47

第六节 汉语词语修辞中的“象思维”特征48

一、关于“象思维”48

二、汉语词语修辞活动的审美心理过程及修辞方法50

三、汉语词语“象思维”的意化和非形态艺术55

第七节 汉语造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56

一、汉语造词的思维特征56

二、汉语造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57

第八节 汉语构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71

一、构词法与造词法的区别71

二、汉语构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71

第三章 汉语词语的修辞功能76

第一节 汉语词语及其修辞功能76

一、汉语词语的修辞功能类别76

二、汉语词语的意义与功能77

第二节 汉语词语的语言和言语修辞功能78

一、汉语词语的语言修辞功能78

二、汉语词语的言语修辞功能79

第三节 汉语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80

一、汉语词语的语体风格修辞功能80

二、汉语词语的特定对象修辞功能83

三、汉语词语的情感态度修辞功能85

四、汉语词语的摹状表象修辞功能88

五、汉语词语的行业群体修辞功能91

六、汉语词语的时代变迁修辞功能92

七、汉语词语的地域变体修辞功能93

八、汉语词语的语域风格修辞功能95

九、汉语词语的民族文化修辞功能97

第四节 汉语熟语及其修辞功能99

一、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99

二、熟语是词语修辞的成品99

三、熟语具有特定的修辞功能100

第五节 汉语惯用语的修辞功能100

一、惯用语的含义101

二、惯用语的修辞功能101

三、惯用语的修辞形式102

第六节 汉语成语的修辞功能103

一、成语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来源103

二、成语的修辞功能103

第七节 汉语谚语的修辞功能105

一、谚语的来源和蕴涵105

二、谚语的修辞功能105

第八节 汉语格言的修辞功能106

一、格言的含义106

二、格言和谚语的区别106

三、格言的修辞功能107

第九节 汉语歇后语的修辞功能107

一、歇后语的结构分类及其修辞功能108

二、歇后语的使用范围分类及其修辞功能109

第十节 汉语俗语的修辞功能117

一、俗语的含义117

二、俗语的修辞功能117

第四章 汉语词语修辞的辩证法(上)119

第一节 汉语词语修辞辩证法的表象119

一、词语修辞辩证法的原理119

二、词语修辞辩证法的具体表现119

三、词语修辞辩证法的源泉121

第二节 词义平直与奇曲的对立统一122

一、同义平直与同义奇曲123

二、多义平直与多义奇曲128

三、反义平直与反义奇曲135

四、同音平直与同音奇曲139

五、本义形式与借义形式142

六、明确义形式与含混义形式151

七、语义正释和语义别释154

第三节 词语衔接与跳断的对立统一157

一、词语的衔接157

二、词语的跳断160

第五章 汉语词语修辞的辩证法(下)164

第一节 词语声音调配上的齐整与错综164

一、汉语词语声音调配的美学原理164

二、汉语词语音律上的齐整与错综165

第二节 词语组构形式上的齐整与错综168

一、词语组构形式上的齐整168

二、词语组构形式上的错综171

第三节 词语选择形式上的简省与繁复173

一、话语表达中词语的简省与繁复174

二、短语的简省与繁复181

第四节 词语使用形式上的顺叙与倒叙184

一、词语在语段中的顺置与倒置184

二、词语在段落和篇章的顺叙和倒叙中的运用187

第五节 词语组合形式上的常规与变异190

一、利用词语语音因素的常规与变异191

二、利用文字形貌因素造成词语的常规与变异193

三、利用词语活用因素的常规与变异196

四、利用词语语法因素的常规与变异199

第六章 汉语词语修辞层面的多视角205

第一节 汉语词语语形层面的修辞方法205

一、汉语词语修辞在语形层面上的主要内容205

二、汉语词语语形层面的修辞方法206

第二节 汉语词语语义层面的修辞方法206

一、词语的语言义和言语义206

二、词语语言义和言语义的修辞方法207

第三节 汉语词语语表及语里层面的修辞方法207

一、语表和语里的离异是词语的变异修辞208

二、语表和语里层面的修辞审美功能209

第四节 汉语词语文化层面的修辞方法210

一、汉语词语独特的“比物取象”的文化功能210

二、词语文化层面的修辞内容及方法210

第五节汉语词语审美层面的修辞方法211

一、词语审美层面修辞的艺术魅力211

二、词语审美层面修辞的标准212

三、词语修辞视界的审美境界213

第七章 汉语词语修辞的解构和义变215

第一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解构215

一、词语的解构是一种超规范的语言变体215

二、词语的解构是一个表层解构深层支撑的过程216

三、词语的解构呈现出形式的可接受性和意义的延展性216

第二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义变217

一、词语修辞活动中的义变217

二、词语解构和义变的关系218

三、语境是实现词语解构和义变的土壤219

第八章 汉语词语修辞和语境220

第一节 语境参与律在词语修辞活动中的作用220

一、语境制约着词语修辞方式的选择221

二、语境为词语修辞效果的产生创造了传神的艺术境界222

三、语境赋予模糊的词语修辞准确含蓄的表达效果223

四、语境可以使词语的言外之意妙趣横生223

五、语境为话语表达创造了新意224

第二节 语境对词语义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25

一、语境对词语义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25

二、语境对实词词义的制约和创造226

三、语境对虚词词义的制约和创造228

四、语境对短语语义的制约和创造229

五、语境对词语搭配的制约和创造229

六、语境对词语选择锤炼的制约235

第三节 语境对多义词义项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36

一、利用语境的能指和所指使用词语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创造转换义236

二、“语境悖逆”产生的多义修辞现象237

第四节 语境对词语超常义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38

一、语境赋予词语超常的言外之意238

二、时代、社会语境对词语义的制约和影响238

第五节 语境对词语情境义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40

一、特殊交际语境能创造出新的情景义240

二、特定景物语境能创造出新的情感义241

三、民族文化语境能创造出特殊的文化义242

第六节 语境对词语联想义和形象义的制约与创造作用243

一、特定语境所诱发的词语联想义能突出事物的形象美243

二、语境中的各种因素围绕着一定的言语活动相依相连245

第七节 语境对词语色彩意义的制约和创造作用246

一、汉语词语色彩意义的语用条件246

二、词语动态色彩意义的语用心理257

三、词语动态色彩意义的语用技巧261

第九章文学词语的修辞与审美267

第一节 文学词语与文学形象的塑造267

一、文学词语只有实现语符化才能表达情感和意象267

二、文学词语表达情感和意象的途径268

第二节 文学词语演示的“物、辞、意、境”美学概念276

一、语言→形象→神韵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内在系统276

二、物象、辞象、意象、意境直接具体地演示了“物、辞、意、境”的美学概念276

第三节 文学词语呈现的“物、辞、意、境”及其与修辞的关系277

一、“物、辞、意、境”及其与修辞的关系277

二、辞象是词语修辞中种种问题的聚焦点280

第四节 文学词语创造“物、辞、意、境”的最佳方式280

一、凡是诉诸生活画面的词语都能创造出辞象280

二、合成辞象的各种词语和修辞手段281

三、词语通过超常组合形成的移就、通感、比喻等意象化修辞格282

第五节 文学词语修辞的审美形式284

一、文学词语的音律美——韵律和节奏285

二、文学词语的色彩美——主体意识和表现性、象征性287

三、文学词语的造型美——形态、美质等视觉信息的图像感和形象性288

第六节 文学词语修辞的审美张力290

一、文学词语通过修辞艺术用物象来描写现实生活291

二、文学词语通过修辞艺术用意象来呈现审美形象293

三、文学词语修辞使一般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出超凡脱俗的作用300

第七节 文学词语修辞在当代话语中的创新304

一、面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话语表达,传统的选词炼字修辞研究所面临的新挑战304

二、词语组合方式的更新及其别开生面的表达方式306

第八节《废墟》的词语修辞艺术311

一、错综工巧的组合,铿锵和谐的韵律311

二、凝练简约的语词,意蕴深沉的韵味312

三、诗情交融的辞象,富于哲理的意境314

第十章 特殊词语运用中的修辞方法316

第一节 术语移用的修辞审美316

一、可以使表达生动传神,含蓄蕴藉,感情色彩鲜明317

二、可以显示人物身份,使人物语言个性化318

三、可以使表达更富于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319

四、可以造成语体色彩的不协调,在不协调中构成语言的诙谐、幽默,有时还具有讽刺意味320

第二节 佛教词语中的比喻造词及其审美特征321

一、明喻造词:深入浅出、形象生动321

二、隐喻造词:想象突出、贴切新鲜322

三、借喻造词:隽永含蓄、意在言外323

第三节詈词的语境义及其修辞审美特征325

一、情深意笃的詈词及其修辞审美327

二、幽默机智的詈词及其修辞审美328

三、悲壮愤怒的詈词及其修辞审美330

四、卑劣粗俗的詈词及其修辞审美331

五、冷酷无情的詈词及其修辞审美332

第四节 形象词语的修辞审美特征333

一、形象词语所承载的语义信息和修辞审美效应334

二、形象词语产生审美效应的修辞手段345

第五节 意象化词语及辞格的审美347

一、意象化词语和辞格的主要审美特点349

二、意象化词语和辞格的思维活动流程及其心理基础354

第十一章 汉语辞律与语言风格359

第一节 汉语辞律的基本内容359

一、“辞格”和“辞律”的辨析359

二、辞律是大量普遍运用的基本修辞法359

第二节 汉语辞律的表现形式360

一、语素的选用360

二、词语的锤炼363

第十二章 汉语词语修辞的文化透视370

第一节 汉语词语修辞活动中的汉文化心理370

一、人文心理370

二、联想心理370

三、比附心理371

四、具象心理371

五、辩证心理373

六、和谐心理374

第二节 汉语词语修辞的汉文化表征375

一、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376

二、词语是文化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376

三、汉语词语的文化表征377

第三节 汉语词语的嬗变及其耗散现象396

一、汉语词语嬗变的内因和社会基础396

二、汉语词语嬗变中的耗散现象397

第四节 汉语词语嬗变的特点405

一、汉语词语的嬗变是一种耗散作用的正向和反向运动405

二、汉语词语发展变化的速度快、范围广、程度深406

三、汉语词语的嬗变日益趋向于丰富化、社会方言化406

第五节 汉语词语文化表征的嬗变规律410

一、对汉语词语的文化表征及其嬗变规律的探究要在多学科交叉点上寻找突破口410

二、汉语词语的文化表征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镜像”410

三、汉语词语的嬗变有其一定的规律411

第十三章 汉语民俗词语修辞艺术与地方民俗文化412

第一节 楚雄地区歇后语的修辞艺术及其审美意蕴412

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关修辞格,使楚雄歇后语表意多维,意蕴丰厚413

二、“拟容取心”的联想,以形传神的比喻修辞格,使楚雄歇后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415

三、景语情语理语妙合无垠的衬托、对照辞格的运用,使楚雄歇后语所描绘的物象、意象、意境虚实相生、比照鲜明417

四、“无中生有”的比拟,“言过其实”的夸张,造成楚雄歇后语联想幽远、形象鲜明、意境独特的表现张力419

第二节 楚雄地区歇后语的民俗事象及其文化解读422

一、楚雄歇后语是彝州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承传民俗文化的民间口语422

二、楚雄歇后语中承载的楚雄特有的民俗事象及其文化内涵423

三、楚雄歇后语是民俗词语映现民族区域社会的一面镜子431

主要参考书目433

后记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