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 沈阳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 著
  • 出版社: 辽宁省新华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1970
  • 标注页数:81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8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草药一般知识2

一、怎样认药2

(一) 拜工农兵为师3

(二) 到实践中去学习4

(三) 有比较才能鉴别6

二、怎样采药8

(一) 调查药源8

(二) 按时采集9

(三) 保护药源11

(四) 加工贮藏12

三、怎样种药14

四、怎样制药22

(一) 炮制23

(二) 制剂26

秦艽(大叶龙胆)27

(一) 辨证施治30

五、怎样用药30

(二) 合理用药36

细辛45

常用中草药45

(一) 辛温解表药45

一、解表药45

防风46

香薷47

麻黄48

藁本49

藿香50

荆芥51

裂叶荆芥52

白芷54

紫苏56

(二) 辛凉解表药58

牛蒡子(牛蒡)58

木贼60

西河柳(柽柳)62

浮萍(紫萍)64

葛根(葛)66

蝉蜕68

升麻70

柴胡(细叶柴胡)71

大叶柴胡72

野薄荷74

二、止咳平喘祛痰药75

(一) 止咳平喘药75

前胡(紫花前胡)75

桔梗76

旋复花77

鼠曲草78

满山红(兴安杜鹃)79

紫菀80

蹄叶紫菀(蹄叶橐吾)81

白果(银杏)82

马兜铃84

苦杏仁(山杏)86

洋金花(曼陀罗)88

款冬花(款冬)90

(二) 清热化痰药92

瓦楞子92

瓜蒌94

花楸96

桑白皮(桑)98

海藻(海蒿子)100

蛤壳(文蛤)102

酸浆104

暴马子(暴马丁香)106

海螺108

平贝母109

一轮贝母110

(三) 温化寒痰药112

关白附(黄花乌头)112

天南星(东北天南星)113

朝鲜天南星和异叶天南星114

白芥子(白芥)116

半夏118

禹白附(独角莲)120

三、清热药122

(一) 清热解毒药122

土贝母122

马齿苋124

马勃126

玉簪128

芦根(芦苇)130

青葙子132

板蓝根(菘蓝)134

蓼蓝136

败酱(苦麻菜)138

黄花败酱140

金银花(忍冬)142

贯众(粗茎鳞毛蕨)144

草决明146

香茶菜(蓝萼香茶菜)148

刺针草150

野菊花(北野菊)152

蒲公英154

地丁(米口袋)156

紫花地丁(东北堇菜)157

布氏紫堇158

山豆根(蝙蝠葛)160

拳参(耳叶蓼)161

石生蓼162

山梗菜164

北重楼165

白鲜皮(白鲜)166

白蔹167

玄参168

松萝169

知母170

夏桔草171

射干172

漏芦(祁州漏芦)173

蓝刺头174

野亚麻176

(二) 清热利湿药177

小蘖(细卟小蘖)177

大叶小蘖178

当药(狼牙菜)180

黄芩181

毛黄连182

黄柏183

龙胆184

三花龙胆185

苦参186

波叶大黄188

茵陈(东北茵陈)190

秦皮(花曲柳)192

白头翁194

(三) 清热凉血药194

白茅根(白茅)196

白薇198

地黄200

牡丹皮(特丹)202

青蒿(黄花蒿)204

委陵菜206

银柴胡(灯心蚤缀)208

狭叶歧繁缕210

旱麦瓶草212

猪毛菜(刺沙蓬)214

紫草216

关木通217

四、利尿逐水药217

(一) 利尿药217

冰凉花(福寿草)218

铃兰219

山扁豆220

车前222

石韦(有柄石韦)224

龙葵226

冬葵子(苘麻)228

地肤子(地肤)230

老头草(火绒草)232

问荆234

星星草(画眉草)236

鸭跖草238

梓实(梓)240

猪苓242

萹蓄244

萱草根(萱草)246

连钱草248

蝼蛄249

葎草250

薏苡仁(薏苡)252

瞿麦(石竹)254

牵牛子(牵牛)256

(二) 逐水药256

商陆258

黄芫花(河蒴荛花)260

葶苈子(腺独行菜)262

郁李仁(欧李)264

五、祛风湿药265

五加皮(刺五加)265

短梗五加266

老鹳草(鼠掌草)268

伸筋草(石松)269

威灵仙(东北铁线莲)271

棉团铁线莲272

铁脚威灵仙(粘鱼须菝葜)274

穿地龙276

秀骨草(山野豌豆)277

角蒿278

地构叶280

文冠果282

苍术284

朝鲜苍术,北苍术,赤峰苍术285

水辣蓼286

苍耳子(苍耳)288

刺老牙(龙牙楤木)290

刺南蛇藤292

油松节油松294

独活296

香加皮(杠柳)298

海州常山300

野西瓜苗302

寄生(槲寄生)304

豨莶306

六、理气祛寒药308

土木香308

山椒(天椒)310

两头尖(红背银莲花)312

赤包314

香附316

茴香318

胡卢巴320

薤白322

艾叶(艾蒿)324

七、理血药325

(一) 活血药325

泽兰(地瓜儿苗)325

丹参326

刘寄奴(阴行草)327

赤芍(芍药)328

益母草329

虻虫330

三棱331

荆三棱332

王不留行334

牛膝336

东川芎338

卷柏340

刺蒺藜342

刺猥皮(刺猬)344

荠346

凤仙花348

箭羽(卫矛)350

桃仁(山桃)352

红花354

通经草(银粉背蕨)356

蒲黄(阔叶香蒲)358

(二) 止血药360

大蓟360

小蓟(曲荬菜)362

漏斗菜(小花耧斗菜)364

马蔺366

瓦松368

仙鹤草370

槐花(槐)372

地锦草374

血见愁(大叶藜)376

麦角(麦角菌)378

鸡冠花380

侧柏叶(侧柏)382

铁苋菜(海蚌含珠)384

海螵蛸(乌?)386

菊三七388

土三七390

地榆391

红旱莲(长柱金丝桃)392

茜草393

八、镇静解痉药394

天麻394

合欢(南蛇藤)395

合欢皮(绒线花树)396

远志398

睡菜399

缬草(毛节缬草)400

黑水缬草401

酸枣仁(酸枣)402

石决明(盘大鲍)404

地龙406

全蝎(蝎)408

九、补益药410

土白芍(卵叶芍药)410

山药412

山核桃(核桃楸)414

孩儿参(假繁缕)416

火麻仁(大麻)418

东当归420

田鸡油(黑龙江林蛙)422

白首乌(隔山消)424

列当426

羊乳428

沙苑子(扁茎黄芪)430

补骨脂432

刺玫刺玫蔷薇434

南沙参(轮叶沙参)436

枸杞子(枸杞)438

萝藦440

菟丝子442

大菟丝子444

淫羊藿446

黑芝麻448

玉竹450

黄精(东北黄精)451

多花黄精452

黄芪(东北黄芪)454

蒙古黄芪455

百合(山丹)456

轮叶百合458

细叶百合459

人参460

手掌参461

感冒462

北沙参462

党参463

盘龙参464

甘草465

十、消导驱虫药466

山楂466

山里红468

鸡内金469

水红子(东方蓼)470

东北蛔蒿472

东北鹤虱474

白扁豆476

啤酒花478

十一、收敛止泻药480

托盘(悬钩子)480

五倍子482

椿皮(臭椿)484

芡实(芡)486

牡蛎488

五味子490

莲子(莲)491

桑螵蛸494

十二、止痛药496

天仙子(莨菪)496

野罂粟497

白屈菜498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499

水菖蒲500

草乌(北草乌)502

十三、外伤药503

土鳖虫503

接骨木504

珍珠梅506

鸡树条508

兔儿伞509

类吐牡丹510

蛇白蔹511

落新妇512

十四、拔毒止痒药513

斩龙剑(轮叶婆婆纳)513

斩龙草(羽叶千里光)514

狼毒515

断肠草516

飞燕草(大花飞燕草)518

羊蹄(皱叶酸模)520

皂角刺(山皂荚)522

穿叶蓼524

徐长卿526

蛇蜕528

蓬子菜530

蓖麻532

蜂房534

蜗牛536

藜芦538

毛穗藜芦540

蛇床子(蛇床)541

蟾酥(蟾蜍)542

斑蟊544

彩图545

常见疾病的防治642

一、内科疾病642

急性支气管炎644

慢性支气管炎645

支气管哮喘646

大叶性肺炎648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649

肺脓肿652

急性胃肠炎654

慢性胃炎656

胃、十二指肠溃疡657

肝硬化659

风湿病(痹症)661

高血压病664

肾小球性肾炎665

尿路感染(血淋、膏淋)667

神经官能症669

急性脑血管病(卒中)670

面神经麻痹672

克山病673

大骨节病(柳拐子病)674

地方性甲状腺肿(瘿瘤)675

过敏性紫癜676

缺铁性贫血677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678

二、传染科疾病680

流行性感冒680

麻疹681

百日咳683

小儿麻痹684

流行性腮腺炎685

传染性肝炎686

痢疾688

蛔虫病690

蛲虫病692

绦虫病693

三、外科疾病695

常见的皮肤感染695

瘭疽(手部感染)698

急性乳腺炎(乳痈)699

小腿溃疡(臁疮腿)701

外伤702

慢性腰腿痛704

冻伤705

烧烫伤707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708

尿路结石(石淋、沙淋)710

急性阑尾炎(肠痈)711

肛门部疾病712

颈淋巴结结核(瘰疬、老鼠疮)714

骨和关节结核(骨痨)715

癌肿717

破伤风720

毒蛇咬伤721

四、小儿科疾病723

小儿消化不良723

支气管肺炎724

佝偻病(小儿软骨病)725

五、妇产科疾病727

月经不调727

白带729

子宫脱垂(阴挺)731

产褥感染732

六、皮肤科疾病734

皮炎734

癣737

脓疱疮(黄水疮)739

湿疹740

荨麻疹(风疙瘩)742

急性结膜炎(暴发火眼)745

七、五官科疾病745

化脓性中耳炎(闹耳底子)746

鼻炎、鼻窦炎747

龋齿749

扁桃腺炎(乳蛾)750

口腔炎(口疮)751

八、用中草药除四害法753

附录754

一、植物形态图解754

二、植物分类常识774

三、中草药采集季节参考表782

药名、动植物名、别名索引788

编后记8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