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燕乐二十八调”文献通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384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燕乐调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燕乐二十八调”文献通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梦溪笔谈》燕乐二十八调文本解读分析1
第一节 《梦溪笔谈》记述的二十八调内容1
一、工尺谱字与十二律吕名称的对应关系1
二、燕乐二十八调各均所用谱字6
三、对文献讹误的逻辑化分析16
第二节 各调煞声在综合观念框架内的定位18
一、对二十八调的完形建构18
二、《补笔谈》“七羽”类调名中的两个疑问20
三、分析文本:《梦溪笔谈·卷六·乐律二·燕乐二十八调》21
四、燕乐二十八调各均所用煞声25
五、《笔谈》卷六及《补笔谈》卷二部分文本的校勘记29
第三节 参照比较杨荫浏先生对《梦溪笔谈》的研究结论35
小结39
第二章 唐代燕乐活动的相关文献解读40
第一节 《唐会要》卷三十三“诸乐”文本的解读分析41
一、《唐会要》卷三十三“诸乐”文本的点注整理42
二、《唐会要》著录的十四调48
三、《唐会要》著录的曲名之用调统计50
四、犯调的滥觞与发展55
小结57
第二节 《乐府杂录》燕乐二十八调文本解读分析59
一、《乐府杂录》的相关版本59
二、“别乐仪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勘误62
三、对文本的点校、注释整理70
四、《乐府杂录·别乐仪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的内容分析72
小结87
第三节 《新唐书·礼乐志》的解读分析88
一、唐代燕乐二十八调乐调系统形成的历史背景88
二、文本分析90
第四节《辽史·乐志》的解读分析95
小结102
第五节 参照比较杨荫浏先生对唐代文献的研究结论103
第三章 《词源》上卷文本解读分析107
第一节 《词源》上卷显示出的音乐学雏形109
一、半字谱作为十二律吕的补充性符号110
二、“律生八十四调”中七阶名之“闰”的含义112
三、“古今谱字”中三套谱字的整合113
第二节 对非中管七调域的整理分析115
一、以律吕相生顺序对非中管七调域核校116
二、七调域的结构归纳126
第三节 对中管五调域的整理分析128
一、以律吕相生顺序对中管调五调域分别核校128
二、中管五调域的结构归纳137
第四节《词源》上卷中与犯调有关的文本分析140
一、“宫调应指谱”140
二、“律吕四犯”141
三、“结声正讹”143
第五节 参照比较杨荫浏对《词源》的研究结论146
第四章 两宋文献中相关资料分析150
第一节《景祐乐髓新经》有关燕乐二十八调的记载151
一、与二十八调相关的七调域整理分析151
二、对其余五调域的整理分析161
三、参照比较杨荫浏先生对《景祐乐髓新经》的研究结论169
小结172
第二节 陈旸《乐书》中燕乐二十八调资料分析173
一、《乐书》中的燕乐二十八调叙述173
二、《乐书》作者不解燕乐二十八调理论175
第三节 姜夔《大乐议》及《白石道人歌曲》中的相关材料177
一、“大乐议”反映了宋代宫廷乐调实践的侧面177
二、《白石道人歌曲》中的乐调实践179
第四节 蔡元定《燕乐书》中燕乐二十八调资料分析182
一、《燕乐书》中律吕谱字对应叙事引出的困惑182
二、《燕乐书》中的燕乐二十八调叙述185
三、“变”与“闰”含义考190
附录1《宋史·乐志》记载曲名录191
附录2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四《诗乐》风雅十二诗谱195
第五节 陈元靓《事林广记·乐星图谱》中的四十八调196
一、文献原文十二律吕按相生关系分组梳理分析200
二、12幅表格的整合方法及操作程序217
附录3《愿成双》221
第五章 唐、宋文献中宫调理论的一致性222
第一节 叙述体例222
一、分类方式222
二、被误解的角调223
第二节“商角同用,宫逐羽音”隐含着音列模式的转换逻辑224
第三节 徵调、侧调考228
一、徵调的实践存在228
二、犯调之侧犯与侧调231
三、《白石道人歌曲》中的侧弄实践234
四、徵调的去母原则237
小结239
第六章 元明文献中的相关材料241
第一节 元人的宫调记载241
第二节 《钟律通考》——头管与二十八调244
第三节 《雅乐发微》——燕乐制度变迁的历史记录255
一、卷四《十二宫去其中管为七》255
二、《卷四·六宫十一调字谱》之对应关系排列259
三、卷四《古大乐二十八调内用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265
第四节 《稗编》《乐律纂要》《乐典》和《曲律》中的简略记载267
一、《稗编》中的材料267
二、《乐律纂要》——律谱渐失的折射271
三、《乐典》——典乐故而觅今之由来272
四、《曲律》中的材料276
小结278
第七章 清代文献中的相关资料280
第一节 《竟山乐录》——记载声律混乱的历史瞬间280
第二节 《律吕新义》——正宫=四字调和“体用一源”285
一、燕乐四声二十八调图分析285
二、“体用一源”观解释下徵调结构290
三、工尺七调与前世乐调的渊源293
第三节 《乐律表微》——调名性质的全面变化298
一、《乐律表微》记录的谱字和调名298
二、清代笛上承载的调名300
三、工尺七调以正宫调为准,以新调“五”字孔命名各调302
第四节 《律吕古谊》——欲复兴燕乐二十八调理论305
一、同均中的不同宫系306
二、七笛上的二十八调312
小结318
第八章 清代中后期调、谱、器配合关系320
第一节 《燕乐考原》——“取文献证以器数”320
第二节 《管色考》——记录小工调系统的定型324
第三节 《香研居词麈》《古今乐律工尺图》——三套调名整合一体329
一、《香研居词麈》有关管色音位的记载329
二、《古今乐律工尺图》有关管色音位的记载331
第四节 《律话》——求乐诸野337
一、七调图说338
二、二十八调别名考344
第五节 《声律通考》——可动谱字与琵琶350
一、陈澧对《补笔谈》的理解与继承351
二、琵琶散声七运音位图352
第六节 三份补充材料357
一、《明乐八调研究》提供了日本存留的中国明代乐调信息357
二、吴梅《顾曲麈谭》“论宫调”之“六宫十一调”和“工尺七调”359
三、《中乐寻源》中的相关材料361
小结365
第九章 琵琶音位的构想367
第一节 构想各弦音位及其相对弦长、相对波长368
一、沈括记述的琵琶散声音律368
二、陈旸《乐书》记载的阮咸琵琶371
第二节 存于域外汉文音乐文献中的唐琵琶定弦方法374
一、《三五要录》卷一“调子品上”——《乐书要录》佚文“琵琶旋宫法”375
二、《三五要录》卷二“调子品下”中的八调定弦法393
三、以“调子品”文本为根据的各弦音位设想398
附录 一个可供参考的信息:《唐乐苑》中有关五弦琵琶的信息404
第三节 文献记载中各种定弦法及指位方案构想406
一、构想指位对于音位的选择方案406
二、各调域的音位与指位方案409
小结429
第四节 两对相同谱字在不同调域中的不同律学本质——“下工”“下五”431
一、“下工”(?a1或#g1)的律学本质431
二、“下五”(?d2或#c2)的律学本质432
三、整合表述432
第五节 各种文献中的定弦组合方案435
第十章20世纪以来研究焦点反省443
第一节 文献学研究方法之得失443
一、燕乐二十八调的资料搜集与目录版本444
二、燕乐二十八调的资料梳理与校勘考订446
三、燕乐二十八调的资料阅读与辨疑注释447
四、燕乐二十八调的资料分析与探求义理450
第二节 七宫四调与四宫七调之争455
一、杨荫浏先生引起的论题455
二、“四宫七调”写进《中国音乐词典》456
三、西安鼓乐和南音中的四调458
第三节唐、宋“燕乐调”同异两要素的分辨466
一、两个不同侧面看唐宋传统的同异467
二、雅俗律吕对应关系及黄钟音高问题468
附录1476
第四节 对“闰”与“变”的解读477
第五节 角调性质与“商角同用”482
一、正角与闰角的分辨482
二、从“商角同用”看徵调是否存在487
第六节 之调称谓、为调称谓不同引起的疑惑488
附录2493
第七节 二十八调系统与丝、竹、笙管的关系495
第八节 燕乐二十八调与苏祗婆五旦七声的关系499
一、印度“七调碑”与苏祗婆七调500
二、两种乐系碰撞中的基本判断501
三、印度——龟兹乐调与中原乐调的融合503
第九节 工尺谱从固定到可动的演变以及所引起的调名变化507
一、从十个谱字的固定律吕对应到七个可动谱字的转化507
二、把“正宫”称为“五字调”,并为这类称谓寻找理论根据508
三、小工调系统七调与传统乐调的继承关系508
四、演奏中的“以上代勾”出于实践原因510
余论513
参考文献515
一、古籍文献515
二、现代文献517
附录一 曲名统计530
附录二 参考译谱说明和参考译谱541
一、参考译谱说明541
二、参考译谱545
热门推荐
- 480207.html
- 3062541.html
- 987133.html
- 299937.html
- 755383.html
- 2793482.html
- 3575271.html
- 1665638.html
- 3724628.html
- 3456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6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8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7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