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实践教育的理论与实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实践教育的理论与实证
  • 余晓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040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实践教育的理论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

1.1.1理论上的必要性2

1.1.2实践上的紧迫性3

1.2文献溯源6

1.2.1工程实践与工程知识的获取6

1.2.2工程环境变化下工程实践的新举措7

1.2.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9

1.2.4工程实践教育的模式11

1.3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13

1.3.1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13

1.3.2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14

1.3.3工程和实践的概念辨析15

1.3.4工程实践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7

1.4研究方法与架构26

1.4.1本书的研究方法26

1.4.2技术路线和研究结构26

第2章 工程实践的哲学思想和相关理论29

2.1实践论29

2.1.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观29

2.1.2毛泽东的《实践论》30

2.1.3布迪厄的实践理论31

2.1.4对本研究的启示33

2.2知行论33

2.2.1先秦诸子的知行说33

2.2.2近现代学者的知行观34

2.2.3教育领域的知行观36

2.2.4对本研究的启示37

2.3知识论37

2.3.1知识的分类38

2.3.2知识的转移39

2.3.3基于实践视角的隐性知识获取和转移41

2.3.4对本研究的启示43

2.4能力观43

2.4.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与能力观43

2.4.2能力本位教育44

2.4.3对本研究的启示46

2.5本章小结47

第3章 工程实践能力的开发模式48

3.1工程实践模式的研究探索49

3.1.1工程实践面临的新场景50

3.1.2工程师形成的阶段53

3.2大学层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55

3.2.1经验导向型的工程学位建设模式55

3.2.2工程训练平台建设模式65

3.3产业层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77

3.3.1公司大学模式77

3.3.2实践社区模式83

3.4社会机构层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90

3.4.1依托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模式91

3.4.2产业与社会机构联合模式97

3.5工程实践能力开发模式的总结和评述102

3.6本章小结103

第4章 工程实践的能力框架及产学契合度105

4.1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105

4.2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06

4.2.1变量的定义和测量106

4.2.2分析方法108

4.2.3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10

4.3新时期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研究111

4.3.1描述性统计111

4.3.2样本的信度检验113

4.3.3样本的效度检验115

4.3.4实践能力结构的分析结果116

4.4工程实践能力的产学契合度分析118

4.4.1描述性统计118

4.4.2样本的信度检验119

4.4.3样本的效度检验119

4.4.4产学契合度的分析结果121

4.5本章小结124

第5章 影响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125

5.1关键因素的指标选取125

5.1.1内容分析法125

5.1.2影响因素类目表的建立127

5.1.3编码过程及信效度检验130

5.2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133

5.2.1初始概念模型133

5.2.2研究假设134

5.2.3分析方法134

5.3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35

5.3.1问卷设计135

5.3.2数据收集136

5.3.3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37

5.3.4信度与效度检验138

5.4实证研究的结论143

5.4.1回归方程模型评价143

5.4.2回归分析的结论145

5.4.3实证结果和讨论153

5.5本章小结156

第6章 新时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机制157

6.1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因子扫描157

6.1.1大学因子的扫描158

6.1.2产业因子的扫描159

6.1.3社会机构因子的扫描160

6.2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战略选择与行动计划161

6.2.1战略选择161

6.2.2行动计划166

6.3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保障体系168

6.3.1资源配置168

6.3.2评价机制170

6.4本章小结173

第7章 本书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174

7.1本书的主要结论174

7.2本书的创新点176

7.3研究展望177

附录179

参考文献187

索引213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