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绍兴通史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绍兴通史 第3卷
  • 李永鑫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5164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绍兴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绍兴1

第一节 隋王朝在绍兴的统治1

一、隋军占领绍兴1

(一)江南动乱和会稽高智慧反叛2

(二)杨素平定高智慧叛乱和封越国公4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5

(一)隋文帝时州郡名称的变化和县属辖区6

(二)隋炀帝时对绍兴行政体制的调整7

三、隋朝在绍兴实行的统治政策8

(一)田制和赋役8

(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11

(三)禁船政策13

四、隋末战乱与绍兴人民的反抗斗争15

(一)隋炀帝暴政对绍兴的影响15

(二)隋军出征高丽和绍兴的兵役、力役负担18

(三)余杭人刘元进起义和绍兴人民的响应20

(四)沈法兴、李子通占据江南23

第二节 唐王朝在绍兴的统治24

一、越州总管府和都督府的设置24

二、地方政区划分和管理机构的变化26

(一)越州、会稽郡名称的互变和越、鄮分析27

(二)唐初“道”的设置29

(三)中唐观察使、节度使的设置和浙江东道31

(四)城市坊、巷与乡里组织33

(五)越州境内的驻军与传驿33

三、唐代越州的地方政治37

(一)重视农田水利建设38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40

(三)田制、赋役和越州的贡赋44

四、唐朝后期的社会动乱与绍兴人民的反抗斗争52

(一)唐朝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53

(二)袁晁攻克越州55

(三)浙东裘甫起义56

(四)越州人民响应黄巢起义60

第三节 隋唐时期绍兴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61

一、人口和土地62

(一)安史之乱前后越州人口的变化62

(二)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和庄园经济渐衰65

二、水利建设的发展69

(一)增修界塘、防海塘70

(二)完善河湖蓄泄设施72

(三)开凿新河和修筑运道塘、官塘73

(四)修筑山陂湖塘74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76

(一)“江东犁”和水车的广泛使用78

(二)粮食生产和产量79

(三)名茶生产及重要基地83

(四)植桑与养蚕业84

(五)林木渔盐业85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88

(一)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种植并重89

(二)农业生产关系——庄园主和庄客91

五、手工业生产的发展94

(一)越瓷窑场的分布和青瓷、秘色瓷的烧造95

(二)造纸作坊和名纸产品:楮纸、剡藤纸、黄白状纸101

(三)造船业:海船、双舫制造103

(四)丝织业:交梭、白纱、越罗生产106

(五)矿冶业:锡、铁、银等矿产开采与冶炼109

第四节 隋唐时期绍兴的城市建设和商业111

一、越州城的建设与发展111

(一)隋代罗城构筑111

(二)“苏会”齐名的江南大都市——唐代越州城113

二、县级城市的发展115

(一)县城的修建状况115

(二)县级市场的形成118

三、城乡商业与市场活动119

(一)州、县城坊市119

(二)乡村集市、会市123

四、交通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的兴起125

(一)浙东运河的修治125

(二)海运港口以及与日本、朝鲜等国的商贸活动127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绍兴文化130

一、科举与地方教育130

(一)学校131

(二)常举与制举134

二、佛、道传播与宗教文化的兴盛140

(一)佛教宗派及其影响140

(二)著名高僧及其活动147

(三)著名寺院与佛教的对外交流148

(四)道教及其影响152

三、文学155

(一)诗人唱游——文学兴盛的社会背景155

(二)隋唐之交南方文学的翘楚——虞世南兄弟159

(三)盛唐诗坛领袖——贺知章165

(四)其他著名的诗人169

四、艺术172

(一)书法与绘画艺术173

(二)戏剧艺术184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绍兴社会187

一、城市居民结构和社会等级187

(一)皇亲、贵族和官僚187

(二)地主、农民和城市居民188

(三)贱民192

二、家庭与宗族194

(一)家庭结构和宗族194

(二)宗庙祭祀197

三、饮食与服饰199

(一)饮食和品茶饮酒之风199

(二)礼服和便服206

(三)头饰和面饰208

四、社会风俗210

(一)文人唱游之风210

(二)婚姻重门第财德212

(三)丧事尚厚葬之风216

(四)岁时风俗219

(五)娱乐活动224

第二章 五代时期的绍兴227

第一节 吴越国在绍兴的统治227

一、杭越之战与董昌割据越州227

(一)杭越之战228

(二)董昌割据浙东及其在越州称帝230

二、吴越国的建立和东府的设置232

(一)吴越国的建立232

(二)东府的设置236

三、吴越国时期绍兴行政体制的变化236

(一)行政建置及剡与新昌县的分置237

(二)地方政权机构237

四、吴越国的统治政策和越州地方政治239

(一)吴越国的统治政策239

(二)越州的地方政治239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绍兴经济241

一、水利和城镇建设的兴盛242

(一)“都水营田司”水利机构的设置与“撩浅军”242

(二)鉴湖百里长堤修筑245

(三)重修越州罗城246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248

(一)开垦“圩田”和置营田军249

(二)粮食生产和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高250

(三)封建农业生产关系的延续252

三、手工业生产的发展254

(一)丝织业:越绫、越绢255

(二)制瓷业:青瓷257

四、城乡商业和海外贸易261

(一)乡村市镇及市场活动261

(二)城市商业的初步繁荣263

(三)越州与高丽、日本及伊朗的贸易活动265

第三节 五代时期的绍兴文化268

一、宗教268

(一)吴越王钱镠崇佛与越州佛教的兴盛268

(二)修筑石城弥勒三层宝阁270

(三)道教与主要宫观271

二、诗文272

(一)钟谟及其诗作273

(二)“二徐”——徐铉、徐锴及其诗文273

三、艺术276

(一)蕴能为代表的绘画艺术成就276

(二)碑刻艺术277

第四节 五代时期的绍兴社会279

一、民间信仰和文化风尚280

(一)笃信佛教、崇尚图谶的民风280

(二)上层统治阶级的奢僭之风285

(三)节日庆典活动287

二、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292

(一)饮食与服饰292

(二)民间娱乐298

(三)市民与乡村生活301

(四)民间习俗306

第三章 宋代的绍兴313

第一节 宋王朝在绍兴的统治313

一、从越州到绍兴府313

(一)吴越“献土”和越州入宋313

(二)宋室南渡与绍兴府的设置316

(三)人口的增长318

二、地方行政体制与管理320

(一)行政体制的变化320

(二)行政机构与管理322

三、宋朝的统治政策与绍兴地方政治325

(一)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325

(二)赋税和役法329

(三)司法、治安体制和地方驻军335

(四)绍兴人士的政治活动及其影响339

(五)人民反抗斗争345

第二节 宋代绍兴的水利和交通事业347

一、水利建设347

(一)各种水利设施的兴修347

(二)江河整治349

(三)湖泊治理352

(四)海塘的修缮356

二、鉴湖的堙废与复湖之议358

(一)鉴湖水利体系的演变358

(二)鉴湖的围垦与堙废360

(三)恢复鉴湖的议论与尝试363

三、交通事业367

(一)运河疏浚与维护367

(二)桥梁修筑和津渡设置371

(三)地区交通网络的形成373

第三节 宋代绍兴的农业和手工业375

一、粮食生产375

(一)耕地垦辟和农耕技术的进步375

(二)水稻品种增加和产量的提高379

(三)麦类作物和杂粮的种植381

(四)粮食复种指数的提高384

二、经济作物种植和多种经营385

(一)桑麻种植和茶的栽培385

(二)果蔬和花卉业387

(三)水产、山林等副业390

三、手工业394

(一)纺织业394

(二)制茶业398

(三)制瓷业400

(四)其他手工业405

第四节 宋代绍兴的城镇和商品经济409

一、城市的繁荣与转型409

(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街区格局的变化409

(二)工商业的兴盛413

(三)市政管理的完善415

二、市镇的兴起与发展420

(一)北宋时期镇和草市的初兴420

(二)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423

三、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427

(一)农村市场的发育成长427

(二)农村经济的变化431

第五节 宋代绍兴的教育和文化437

一、教育与科举437

(一)地方官学的日益完备437

(二)民间私学教育的活跃440

(三)书院教育的兴起444

(四)科举的昌盛446

二、学术和图书刻印与收藏447

(一)学术思想447

(二)地方志的编纂453

(三)刻书和藏书之风454

三、文学和艺术458

(一)诗词和小说创作458

(二)陆游的文学成就468

(三)书画和戏曲艺术474

四、宗教476

(一)佛教和寺院476

(二)道教和宫观480

(三)摩尼教的传播481

第六节 宋代绍兴的社会生活483

一、社会结构和家族形态483

(一)城乡社会结构的变化483

(二)书香世家的活跃488

二、生活方式493

(一)饮食493

(二)服饰499

(三)居住505

三、日常礼仪和婚丧风俗507

(一)社交礼仪507

(二)婚姻和生育511

(三)丧葬516

四、岁时节日习俗520

(一)一般节日520

(二)时令节日525

(三)民间宗教节日和风俗527

大事年表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