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
  • 连春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37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社区-监督改造-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区矫正导论1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矫正1

一、社区1

二、我国的社区3

三、国外关于社区矫正的观点介绍4

四、我国社区矫正概念的学说8

五、对社区矫正概念的多维述评11

六、社区矫正的定位16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特征18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18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21

三、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24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功能和目的29

一、社区矫正的功能29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31

三、我国社区矫正的优势41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对象44

第一节 我国试点阶段社区矫正的对象44

一、“两院两部”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44

二、被判处管制的罪犯45

三、被宣告缓刑的罪犯46

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49

五、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52

六、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54

第二节 适宜社区矫正的对象56

一、被判处主刑适宜社区服刑的对象56

二、被判处附加刑的罪犯57

三、其他条件下适宜社区矫正的对象58

四、受到行政处罚适宜社区矫正的对象59

五、学界相关研究及试点地区的实践60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动力基础63

第一节 关于社区矫正理论依据的研究63

一、社区矫正思想的演变过程63

二、行刑的发展与变迁67

三、国外有关学说70

四、我国的理论基础72

第二节 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73

一、社会互动理论73

二、标签理论74

三、亚文化理论81

四、社会学习理论82

第四章 社区矫正的原则、任务和研究方法91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91

一、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91

二、社区矫正应遵循的理论观点96

三、社区矫正的原则98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任务和研究方法104

一、“两院两部”规定的任务104

二、关于社区矫正基本任务的不同观点105

三、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106

四、社区矫正的研究方法110

第五章 社区矫正机制与队伍建设115

第一节 社区矫正机制概述115

一、社区矫正机制的概念115

二、建立社区矫正机制的意义117

三、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设置和体制118

第二节 社区矫正机制的模式119

一、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119

二、社区矫正的运行模式122

三、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124

四、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125

第三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127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名称127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构成130

第四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133

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133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135

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素质137

四、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选拔及培训139

第六章 社区矫正制度146

第一节 矫正前调查制度146

一、调查内容147

二、调查原则149

三、调查技术150

第二节 矫正工作制度152

一、接收制度152

二、会议制度152

三、学习培训制度153

四、监督制度153

五、社会志愿者聘用制度153

六、责任追究制度153

七、解矫制度154

第三节 矫正管理制度155

一、累进处遇制度155

二、分管分矫制度157

三、归假制度161

四、亲属担保制度161

五、监督评估制度162

六、考核奖惩制度163

七、定期走访制度164

八、信息收集反馈制度164

九、参加学习和劳动制度165

十、归监制度166

十一、档案管理制度166

第四节 社区矫正救济制度168

一、社区扶助制度168

二、法律援助制度169

三、申诉、控告、检举制度170

四、社会保障制度171

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174

第一节 基本工作内容174

一、工作内容分类174

二、矫正对象的接收175

三、入矫教育177

四、危险性控制178

第二节 社区服务179

一、国外社区服务180

二、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社区服务181

三、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184

四、社区服务刑纳入我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构想187

第三节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190

一、法律和道德教育的概念190

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内容191

三、法律和道德教育的方式192

四、法律和道德教育的作用193

第四节 行为矫正195

一、行为矫正的概念及特点195

二、行为矫正的内容195

三、行为矫正的要求196

四、行为矫正措施197

五、行为矫正的作用199

第五节 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设计与解矫教育200

一、职业技能培训200

二、职业技能培训模式203

三、就业设计204

四、解矫教育207

第八章 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214

第一节 有关未成年犯罪人的基本问题214

一、相关概念214

二、未成年犯处遇的国际原则216

三、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217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处遇及矫治状况218

一、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处遇种类218

二、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特点220

三、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221

第三节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23

一、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223

二、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状况224

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26

第九章 个案矫正技术243

第一节 个案矫正概述243

一、个案矫正的概念和特点243

二、个案矫正的性质245

三、个案矫正的内容248

四、个案矫正的任务249

第二节 分类技术250

一、分类250

二、人身危险性分类252

三、活力分类255

第三节 沟通技术258

一、个案矫正中的沟通258

二、沟通的过程261

三、建立沟通关系的技术266

四、与矫正对象的交流技术272

五、沟通中的影响技术277

六、沉默与多话的应对技术280

第十章 心理矫正技术28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285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与标准285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88

三、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293

四、矫正对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294

第二节 心理矫治技术296

一、心理矫治的概念296

二、矫正对象心理保健技术296

三、矫正对象心理疲劳的消除技术298

四、矫正对象情感困扰调适技术299

五、矫正对象焦虑情绪调适技术303

第十一章 社区矫正评估技术310

第一节 社区矫正评估概述310

一、社区矫正评估的含义310

二、社区矫正评估的类型312

三、社区矫正评估的特征314

四、社区矫正评估的原则、功能、目的和作用316

第二节 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和方法319

一、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319

二、社区矫正评估的形式324

三、社区矫正评估的方法326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的价值331

第一节 社区矫正价值的多维分析331

一、刑罚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331

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332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332

四、社区矫正符合经济性原则334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体现336

一、人道336

二、民主339

三、效益342

四、自由344

五、科学345

六、公正345

七、文明347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实质属性348

一、社区矫正宽容性的内涵348

二、社区矫正实施的善意性350

三、社区矫正调控目标的现实性352

四、社区矫正调控范围的谦抑性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