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判佛教”的批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文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71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佛教-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批判佛教”的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批判佛教”的缘起1
第一节“批判佛教”出现的社会思想背景1
一、日本主义与日本佛教6
二、“场所哲学”与“批判哲学”13
三、“宗学”与“佛教学”18
第二节“批判佛教”思潮的经纬26
一、“批判佛教”的源流26
二、“批判佛教”论争中的几个问题38
第二章 原始佛教与根本佛教50
第一节“缘起说”批判50
一、佛教的根本教义是什么50
二、松本史朗的缘起观56
三、松本史朗的“缘起说”与原始佛教研究方法论67
第二节 佛教解脱观的批判71
一、原始佛教的解脱思想72
二、松本史朗对解脱思想的批判74
三、佛教的解脱思想与“我”论76
第三节 涅槃思想批判80
一、“涅槃”的原始意义81
二、松本史朗对“涅槃”的理解84
三、松本的“涅槃”解释能否成立87
第四节 关于原始佛教的经典88
一、散文经典与韵文经典89
二、《经集》是佛教经典还是耆那教经典91
第三章 如来藏不是佛教吗101
第一节《胜鬘经》的一乘思想与如来藏思想104
一、一乘思想与《胜鬘经》一乘思想构造104
二、“基体说”的假说107
三、《胜鬘经》与如来藏思想109
四、如来藏不是佛教吗112
第二节《般若经》批判——空思想与如来藏思想119
一、从“空”到“有”——《般若经》的嬗变轨迹121
二、《八千颂般若经》与《道行般若经》122
三、如何看待《般若经》中的如来藏思想125
第三节《维摩诘所说经》批判134
一、《维摩诘所说经》为什么成为批判的对象134
二、《维摩诘所说经》的思想构图135
三、《维摩诘所说经》的“无住”与南宗禅137
四、什么是真正的学问——袴谷憲昭与高崎直道的争论141
第四节《大乘起信论》批判144
一、关于《大乘起信论》中的“信”146
二、关于《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如”151
第四章 禅宗与如来藏思想160
第一节 为什么说禅思想不是佛教160
一、禅与“想的否定”161
二、禅与“无分别知”163
第二节 禅意味着“思维停止”吗166
一、神会的“不作意”与“思维停止”166
二、莲华戒与摩诃衍争论的实质168
三、松本史朗与伊吹敦的争论170
四、“桑耶宗论”的思想史意义173
第三节 临济禅师的“无位真人”的意义175
一、临济禅师的“无位真人”的公案175
二、关于“赤肉团”的含义177
三、关于“面门”的含义178
四、“无位真人”与“性用论”179
五、“以心传心”与密教的“以心作心”181
六、“心地法门”与密教的“心地”183
七、“此人”是谁——与入矢羲高的分歧184
第四节 是印度禅还是中国禅——禅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86
第五章 本觉思想与日本佛教191
第一节 本觉思想的源流196
一、中国佛教中的“本觉”196
二、日本佛教中的本觉思想201
第二节 袴谷憲昭的本觉思想批判205
一、“本觉思想”的定义206
二、关于道元的“本觉思想”批判212
三、日本佛教的“正统”与“异端”214
第三节 本觉思想批判的批判217
一、“本觉思想”的定义能否共有218
二、道元的“本觉思想”批判223
三、法然能成为佛教的“正统”吗227
第四节 袴谷研究方法论批判239
一、什么是真正的“批判”239
二、是“批判佛教”还是新的宗学242
三、什么是真正的佛教学术244
第六章 批判的佛教与佛教的批判246
第一节 日本佛教与社会歧视问题247
一、町田宗夫的发言事件与曹洞宗的对应247
二、本觉思想与社会歧视问题249
三、佛教的平等理念与现实的不平等251
四、津田真一与松本史朗的争论253
五、佛教中的“平等”、“差别”与社会的“平等”、“差别”256
第二节“日本主义”批判260
一、“日本主义”与梅原猛的“日本学”260
二、“批判佛教”对“日本主义”批判263
第三节“批判佛教”的战争批判271
一、战后日本佛教界对战争的反省和批判272
二、“和”的反佛教性与佛教的反战性274
三、“武士道”、“心”与战争276
四、天皇制与无责任体制279
五、“个体”的自觉与“他者”的确立281
第七章 佛教再构筑的理论尝试285
第一节 争论的由来与过程286
第二节 如何理解佛教中的“缘起”292
一、“无明”与“十二支缘起”293
二、“界”与“缘起”294
第三节“主知主义”与“禅定主义”298
一、“无明”的概念规定299
二、佛陀的“觉悟”与“无明”300
三、“行”的内涵302
第四节 两种佛教史观的对立303
一、松本史朗的佛教史观——从“无我”到“我论”305
二、津田真一的佛教史观——从《般若经》到《华严经》309
第五节 佛教可以是一种神学吗315
一、松本史朗的“绝对他者”316
二、津田真一的“神的佛教学”319
附录 断裂与延续——吕澂对中国佛教的批判与“批判佛教”329
参考文献345
索引351
后记358
热门推荐
- 1133017.html
- 1685853.html
- 1847242.html
- 3777020.html
- 1966714.html
- 541223.html
- 488811.html
- 3572360.html
- 1364706.html
- 1557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2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2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4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3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