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明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8783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57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行政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行政诉讼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行政1
一、行政、国家行政与公行政1
二、行政权与公权力6
三、行政与行政国家7
四、行政与法治国家13
第二节 行政法14
一、中外行政法的一般定义14
二、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18
三、行政法是控制与规范行政权的法24
四、行政法是难于制定统一法典的法27
五、“新行政法”的形成和发展28
第三节 行政法学35
一、行政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35
二、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现象的法学学科37
三、行政法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法学学科39
四、学习和研究行政法学的意义41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46
第一节 行政法法源概述46
一、行政法法源的含义46
二、国外行政法法源简介47
第二节 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51
一、宪法与法律51
二、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53
三、行政立法55
四、条约与协定57
第三节 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58
一、法律解释58
二、判例62
三、习惯和惯例63
四、行政法理63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65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65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65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性质和功能65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和确定66
第二节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67
一、依法行政原则67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70
三、越权无效原则71
四、信赖保护原则73
五、比例原则74
第三节 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75
一、正当法律程序原则75
二、行政公开原则77
三、行政公正原则79
四、行政公平原则81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83
第四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83
第一节 行政法主体的概念83
一、行政法主体的含义83
二、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84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85
第二节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组织法87
一、行政法主体与行政组织87
二、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88
三、行政组织法的体系90
第五章 行政机关91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91
一、行政机关的含义91
二、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特征91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职责与职权94
一、行政机关的一般职责95
二、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97
第三节 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对行政机关的要求99
一、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的关系100
二、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103
三、服务与规制的关系105
四、服务与法治的关系107
第四节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的体系108
一、中央行政机关108
二、一般地方行政机关110
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111
四、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111
第六章 其他行政主体113
第一节 其他行政主体概述113
一、其他行政主体的含义113
二、其他行政主体的种类113
第二节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114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含义114
二、被授权组织的条件和范围115
三、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118
第三节 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119
一、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的含义119
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119
三、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的范围120
第四节 行政委托情形下的行政主体121
一、行政委托概述121
二、受委托组织的含义121
三、受委托组织的条件和范围122
四、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123
第七章 公务员125
第一节公务员概述125
一、公务员的概念125
二、公务员的分类126
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127
第二节 公职关系129
一、公职关系的概念129
二、公职关系的发生130
三、公职关系的内容131
四、公职关系的消灭135
第八章 行政相对人137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概述137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137
二、行政相对人的分类138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141
一、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141
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142
三、行政相对人的义务143
第九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145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概述145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145
二、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区别和联系146
第二节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及监督内容147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147
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148
三、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148
四、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的监督149
第三编 行政行为150
第十章 行政行为概述150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分类150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50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153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模式157
一、行政行为模式的概念157
二、行政行为的模式化158
三、行政行为的模式定位159
第十一章 行政立法162
第一节行政立法概述162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162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163
三、关于行政立法不作为164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原则和程序165
一、行政立法的原则165
二、行政立法的程序167
第三节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169
一、行政立法的合法性要件169
二、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170
第十二章 行政规范性文件176
第一节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和分类176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176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分类177
第二节 行政创制性文件179
一、依职权行政创制性文件179
二、依授权行政创制性文件181
第三节 行政解释性、指导性文件183
一、行政解释性文件183
二、行政指导性文件187
第四节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188
一、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标准188
二、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机制189
第十三章 具体行政行为191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191
一、行政权能的存在191
二、行政权的实际运用192
三、法律效果的存在194
四、表示行为的存在196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197
一、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197
二、依职权行政行为和应申请行政行为197
三、附款行政行为和无附款行政行为198
四、授益行政行为和负担行政行为198
五、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198
六、行政作为和行政不作为199
七、独立行政行为和需补充行政行为199
八、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199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200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200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瑕疵202
第四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205
一、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205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时间208
第五节 对行政裁量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制212
一、具体行政行为中行政裁量事项的范围213
二、行政裁量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214
三、法律规范和控制行政裁量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215
四、法律规范和控制行政裁量具体行政行为的途径217
第十四章 行政处理(一)——依申请行政行为220
第一节 行政处理与依申请行政行为概述220
一、行政处理概述220
二、依申请行政行为概述221
第二节 行政许可224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224
二、行政许可的种类227
三、行政许可的作用231
四、《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基本制度和原则233
第三节 行政给付239
一、行政给付的概念239
二、行政给付的种类241
三、行政给付的作用243
四、行政给付的原则244
第四节 行政奖励245
一、行政奖励的概念245
二、行政奖励的种类与形式246
三、行政奖励的作用247
四、行政奖励的原则247
第五节 行政确认249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249
二、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与基本分类250
三、行政确认的作用253
四、行政确认的原则254
第六节 行政裁决254
一、行政裁决的概念254
二、行政裁决的种类255
三、行政裁决的作用256
四、行政裁决的原则257
第十五章 行政处理(二)——依职权行政行为258
第一节 依职权行政行为概述258
一、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58
二、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种类259
第二节 行政规划260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260
二、行政规划的种类262
三、行政规划的作用263
第三节 行政命令265
一、行政命令的概念265
二、行政命令的种类266
三、行政命令的作用267
第四节 行政征收268
一、行政征收的概念和特征268
二、行政征收的种类270
三、行政征收的作用271
第五节 行政处罚271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271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272
三、行政处罚的作用276
四、行政处罚的原则276
五、行政处罚的程序278
第六节 行政强制287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287
二、行政强制的种类288
三、行政强制的作用296
四、行政强制的原则297
五、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299
第十六章 行政机关实施的其他行为308
第一节 行政指导行为308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308
二、行政指导的原则310
三、行政指导的主要方法312
四、行政指导的实施314
五、行政指导的程序315
六、行政指导的救济317
第二节 行政合同行为318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318
二、行政合同的原则321
三、行政合同的缔结324
四、行政合同缔结、变更和解除的程序325
五、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327
第三节 行政事实行为329
一、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和特征329
二、行政事实行为的构成要件331
三、行政事实行为的种类331
四、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332
第十七章 行政程序333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333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333
二、行政程序分类334
三、行政程序的价值336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338
一、公开原则338
二、公正、公平原则339
三、参与原财340
四、效率原则340
第三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341
一、行政回避制度341
二、行政听证制度345
三、行政信息公开制度348
四、说明理由制度352
五、行政程序的其他基本制度358
第四编 行政复议361
第十八章 行政救济概述361
第一节 行政救济的概念361
第二节 行政救济的种类364
一、申诉和控告364
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367
三、行政赔偿368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概述370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370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370
二、行政复议的性质371
三、行政复议的特征372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73
一、合法原则373
二、公正原则373
三、公开原则374
四、及时原则374
五、便民原则374
第三节 行政复议基本制度374
一、一级复议制度374
二、书面复议制度375
第二十章 行政复议范围377
第一节 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的范围377
第二节 可一并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规定的范围382
一、行政规定纳入行政复议的必要性382
二、可纳入行政复议的行政规定的范围383
三、申请复议行政规定的法定条件384
第三节 排除行政复议的事项384
一、行政法规和规章384
二、内部行政行为385
三、居间行为385
第二十一章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386
第一节 行政复议机关、复议机构与管辖386
一、行政复议机关386
二、行政复议机构386
三、行政复议管辖387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389
一、申请人389
二、被申请人390
三、第三人391
第二十二章 行政复议的程序393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393
一、复议申请393
二、复议申请的受理395
三、行政复议受理的法律后果395
第二节 行政复议审理396
一、审理方式与期限396
二、审理依据397
三、举证责任397
四、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397
五、行政复议的中止与终止398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决定399
一、维持决定399
二、履行决定399
三、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399
四、驳回复议申请决定400
五、行政赔偿决定400
六、对行政规定的处理决定401
第五编 行政诉讼402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概述402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402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402
二、行政诉讼的性质403
三、行政诉讼的功能404
四、行政诉讼法405
五、我国行政诉讼法406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407
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407
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408
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409
第三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409
一、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409
二、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410
三、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作用412
第四节 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发展412
一、扩大行政诉讼的原告范围412
二、进一步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13
三、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414
四、拓展行政诉讼类型414
五、改革审理程序415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16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416
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受案范围的法律意义416
二、制约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因素416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表述方式417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框架418
一、确定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依据418
二、《行政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有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419
三、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边界420
第三节 可诉性行政行为和不作为的特征422
一、可诉性行政行为的特征422
二、可诉性不作为的特征425
第四节 几类不可诉行为425
一、国家行为426
二、抽象行政行为427
三、内部人事管理行为428
四、终局行政决定行为429
五、刑事司法行为430
六、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431
七、行政指导行为432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433
九、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434
第五节 几类特殊行为的可诉性鉴别434
一、行政不作为434
二、行政裁决行为435
三、行政合同行为436
四、准行政决定436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439
第一节 行政诉讼管辖概述439
一、管辖的概念439
二、管辖的种类439
三、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439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440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440
二、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规则440
三、级别管辖制度的完善441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442
一、地域管辖的概念442
二、行政诉讼一般地域管辖规则442
三、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则443
四、地域管辖制度的完善444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裁定管辖446
一、移送管辖446
二、指定管辖446
三、管辖权的转移447
第五节 管辖异议447
一、管辖异议的含义及意义447
二、管辖异议的条件448
三、对管辖异议的处理449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450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450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450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征450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451
一、行政诉讼原告的含义及其资格条件451
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451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若干问题的探讨452
第三节 行政诉讼被告454
一、行政诉讼被告的含义及其条件454
二、行政诉讼被告的一般情形455
三、对实践中行政诉讼被告认定几种情形的探讨455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人457
一、共同诉讼人的概念457
二、行政诉讼共同诉讼的种类457
第五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458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458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459
第六节 行政诉讼代理人459
一、行政诉讼代理人的概念459
二、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459
第二十七章 行政诉讼证据461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461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461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461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463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性质和构成463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464
三、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范围465
四、举证时限466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467
一、提供证据的规则467
二、调取证据的规则470
三、作证规则471
四、质证规则472
五、认证规则473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477
一、证明标准概述477
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设定478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保全479
一、证据保全的条件479
二、证据保全的启动方式480
三、证据保全的方法480
四、诉前证据保全481
第二十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482
第一节 诉与诉权482
一、诉的概念482
二、诉的种类482
三、诉的合并和分离484
四、诉权484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486
一、起诉486
二、法院对起诉的审查488
三、人民法院的受理492
四、起诉与受理的法律意义492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493
一、审理前的准备493
二、开庭审理494
三、共同诉讼、撤诉、缺席判决、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496
第四节 行政诉讼二审程序498
一、二审程序的概念498
二、上诉的提起与受理498
三、二审的审理499
第五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500
一、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500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500
三、再审程序501
第六节 行政诉讼的诉讼中止、诉讼终结与期间、送达501
一、诉讼中止501
二、诉讼终结502
三、期间与期日502
四、送达503
第二十九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504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概述504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与特点504
二、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与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505
三、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506
第二节 行政审判法律适用的规范507
一、行政审判法律依据的范围507
二、行政审判中参照规章508
三、行政诉讼适用的其他规范509
第三节 审判规范之间的冲突及处理511
一、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原因及类型511
二、法院选择适用规范的规则513
第三十章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516
第一节 行政诉讼判决概述516
一、行政诉讼判决的概念516
二、行政判决的种类516
三、行政判决的效力518
第二节 行政判决的适用条件520
一、一审判决的适用条件520
二、二审判决的适用条件528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裁定529
一、行政诉讼裁定的界定529
二、各类裁定的适用条件530
三、行政裁定的效力533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决定533
一、行政诉讼决定的概念533
二、行政诉讼决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534
三、行政诉讼决定的形式534
四、行政诉讼决定的效力535
第三十一章 涉外行政诉讼536
第一节 涉外行政诉讼概述536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536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537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537
一、平等原则537
二、对等原则538
三、适用国际条约原则538
四、使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原则539
五、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539
第三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法律渊源539
第四节 涉外行政诉讼法律规范的适用540
一、涉外行政诉讼法律规范适用的概念540
二、涉外行政诉讼法律规范适用的原则540
第五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期间、期日和送达541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期间和期日541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送达542
第三十二章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544
第一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概述544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544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545
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545
四、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种类546
五、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548
第二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与裁判548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548
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判549
第六编 行政赔偿551
第三十三章 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551
第一节 概述551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551
二、行政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552
第二节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555
第三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558
第四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础562
一、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理论基础的不同学说562
二、我国建立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理论依据564
第五节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565
第六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569
一、侵权行为主体569
二、执行职务的行为570
三、损害事实571
四、因果关系571
第三十四章 行政赔偿范围574
第一节 行政赔偿范围概述574
一、行政赔偿范围的含义574
二、行政赔偿范围的制约因素575
三、行政赔偿范围的确定方式和设定标准576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576
一、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576
二、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578
三、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情形580
四、几类行为的可赔偿性辨析582
第三节 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范围586
一、物质损害586
二、精神损害587
第三十五章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589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589
一、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概念589
二、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590
三、几种特殊情况591
第二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592
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概念592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设定原则593
三、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范围594
第三节 行政赔偿费用597
第三十六章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599
第一节 行政赔偿方式599
一、行政赔偿方式概述599
二、支付赔偿金600
三、返还财产600
四、恢复原状600
第二节 行政赔偿标准601
一、行政赔偿标准概述601
二、人身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603
三、财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606
第三十七章 行政赔偿程序608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请求的提出608
一、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要件608
二、行政赔偿的请求方式609
三、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及先行程序610
四、一并(附带)提出行政赔偿请求611
五、申请人可以提出数项赔偿请求611
第二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受案与处理611
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受案611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处理612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诉讼613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提起613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受理614
三、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615
四、行政赔偿诉讼的当事人616
五、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与判决617
六、执行与期间617
第四节 行政追偿程序618
一、行政追偿概述618
二、行政追偿的性质和形式619
三、行政追偿条件619
四、行政追偿的范围和标准620
五、行政追偿人与被追偿人620
第三十八章 行政补偿622
第一节 概述622
一、行政补偿的含义与特征622
二、行政补偿的种类624
第二节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626
第三节 行政补偿的范围与方式628
一、行政补偿的范围628
二、行政补偿的方式630
第四节 行政补偿的标准与程序631
一、行政补偿的标准631
二、行政补偿的程序632
附录 参考文献635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2010)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1989—2010)登载的案例635
二、国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科书、专著和案例评析的选读书目640
三、国外行政法著作和我国学者编著的关于外国行政法著作的选读书目648
索引652
热门推荐
- 3255925.html
- 1146656.html
- 3714250.html
- 1327904.html
- 2373994.html
- 542424.html
- 456324.html
- 2136562.html
- 2575691.html
- 2259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1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6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8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