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艺术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希凡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53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艺术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音乐篇1
导言1
一、灿烂悠久的古代音乐2
1.上古音乐(史前~公元前221)2
2.中古音乐(秦、汉、隋、唐,前221~960)8
3.近古音乐(960~1911)15
二、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间歌曲20
1.草原牧歌24
2.劳动号子32
3.稻区“田歌”35
4.城镇“小调”37
5.云岭“双声”39
6.艺术特征40
三、中国传统乐器和器乐42
1.器乐合奏43
2.器乐独奏49
四、20世纪中国新音乐56
1.专业音乐的创作57
2.专业音乐教育66
舞蹈篇71
导言71
一、追溯历史长河:舞蹈的起源与发展74
1.舞蹈起源说74
2.制礼作乐寓教于舞:先秦舞蹈功能的转化77
3.四方交融雍容博大:汉唐盛世的舞蹈高峰78
4.流向民间奇峰突起:宋以后舞风之变异81
5.辉煌石窟艺术:敦煌、龟兹乐舞83
二、广袤大地采撷: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86
1.鼓声隆隆动人心魄87
2.舞具繁多目不暇接89
3.古风变异奇妙多姿90
4.神州大地秧歌知多少93
三、百年中国舞蹈回眸:现当代杰出舞人及优秀舞目点评94
1.先驱者的足迹——新舞蹈艺术的崛起94
2.时代骄子的步伐——沐浴着共和国阳光的舞蹈百花102
余论127
导言132
曲艺篇132
一、中国古代曲艺史略(上古~公元1911年)134
1.萌芽状态中的古代雏形曲艺(上古~公元618年)134
2.以“俗讲”为代表的唐代曲艺(公元618~960年)137
3.步入繁盛时期的两宋曲艺(公元960~1279年)143
4.以长篇讲史“平话”为主流的金、元、明时代的曲艺(公元907~1644年)146
5.登上新的峰巅的清代曲艺(公元1644~1911年)148
1.充满着抗争强音的“五四”至建国前的现代曲艺(公元1919~1949年)151
二、中国现当代曲艺的发展151
2.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共和国当代曲艺(公元1949~1999年)159
3.新中国的几位杰出曲艺艺术家168
三、曲艺艺术的基本特点、构成及其种类174
1.曲艺艺术的基本特点174
2.曲艺艺术的构成175
3.曲艺艺术的种类及其四大艺术门类的特点178
1.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181
导言181
杂技、木偶戏与皮影戏篇181
2.广泛流传于城乡的大众艺术182
3.特技异能和驭物为灵为特点的传统艺术183
4.具有鲜明特性的民族艺术184
5.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特征184
6.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有重大贡献的古老艺术188
一、中国杂技艺术190
1.中国杂技艺术产生的文化机制190
2.中国杂技艺术的分类193
3.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195
4.中国古代杂技艺术史话196
5.20世纪中国杂技的兴衰、辉煌与走向世界206
二、中国木偶艺术215
1.中国木偶艺术的起源与史脉215
2.现代流行的木偶艺术类述222
3.在国际交流中的木偶艺术226
三、中国皮影艺术226
1.中国皮影艺术的起源与史脉226
2.现代皮影艺术类述229
2.现代优秀的皮影作品232
余论233
戏曲篇234
导言234
1.最古老的戏曲,最富于生命力的戏曲234
2.独特的艺术之美235
一、南戏的形成与发展238
1.从桑浦阡陌上的演出到颇具规模的南戏238
2.最早的戏曲剧本——南戏《张协状元》240
3.南戏的顶峰之作——《琵琶记》243
二、多姿多彩的元代杂剧245
1.元杂剧的形成与特色246
2.群星闪烁的戏曲时代248
三、恢宏的明清传奇256
1.明清传奇对南戏的突破与超越257
2.魏良辅的革新与昆山腔的繁茂258
3.杰出的戏剧大家与鸿篇巨制之作260
1.生机在民间263
四、蓬蓬勃勃的清代地方戏263
2.“四大徽班”进京与京剧的形成266
3.“老三鼎甲”、“小三鼎甲”和“四大名旦”267
五、开创戏曲新篇章的艰难探索271
1.“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与戏曲的全面改革272
2.“一花独放”与“革命样板戏”276
3.改革开放与戏曲的多元发展282
六、色彩别具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289
七、戏曲走向世界大舞台294
余论300
话剧篇304
导言304
一、新剧之诞生305
1.戏曲改良和西方戏剧的渗入305
2.文明戏的兴衰306
3.南开清新之风308
二、现代话剧的形成309
1.新旧之争310
2.易卜生和中国的娜拉们311
3.现代主义戏剧之滥觞312
4.话剧的确立313
5.田汉的贡献315
6.新的喜剧317
三、走向成熟318
1.曹禺的诗化现实主义319
2.夏衍的剧作323
3.其他剧作家的剧作325
4.职业剧团的出现327
四、在烽火中兴盛328
1.抗战初期的演剧活动328
2.历史剧的兴盛330
3.现实主义的深化332
4.讽剌喜剧的潮流334
5.解放区的戏剧336
五、新中国戏剧337
1.一个强大的话剧体系337
2.话剧的春天340
3.新中国话剧的峰巅341
4.广州会议,再掀高潮347
六、新时期戏剧348
1.话剧的重振348
2.探索剧的热潮350
3.小剧场戏剧的勃兴354
4.五彩缤纷的话剧356
余论359
导言361
电影篇361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与起步(1905~1948)365
1.家庭伦理与社会问题366
2.愤怒的抗争与激越的鼓角367
3.现实人生与民族危难369
4.诞生、起步中的导、表演艺术家370
二、中国电影的曲折与发展(1949~1976)373
1.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374
2.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反抗376
3.新的人物,新的世界378
4.曲折发展中的导、表演艺术家380
三、中国电影的探索与前进(1977年至今)383
1.现实精神的回归383
2.历史意识的觉醒388
3.人的主题的开掘395
4.艺术探索的多元402
5.导、表演艺术的长足发展408
余论412
导言415
电视篇415
一、电视作为审美文化416
1.电视的审美元素417
2.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419
3.电视审美的特性422
二、电视纪录片的地位427
1.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电视艺术样式428
2.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428
三、中国电视剧及其发展历程432
1.艰难探索的创始期433
2.突飞猛进的发展期435
3.90年代的成熟期442
4.戏曲电视剧和儿童电视剧447
四、电视文艺452
1.中国电视文艺的演进轨迹452
2.丰富多彩的电视文艺样式454
3.综艺节目458
4.文艺晚会和春节晚会461
导言465
建筑篇465
1.什么是“建筑”466
2.建筑艺术语言471
3.中国建筑艺术475
一、“非壮丽无以重威”——都城与宫殿476
1.起源与发展(汉代以前)477
2.盛世风貌(隋唐)480
3.嬗变与充实(明清)482
1.自然神与祖先祭祀建筑——坛庙487
二、神性人性之共振——坛庙、陵墓、寺观与佛塔487
2.陵墓490
3.佛道寺观494
4.塔的中国化501
三、“我以天地为栋宇”——园林与民居505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505
2.“天时地利人和”——民居511
四、四海交融,八面来风——少数民族建筑514
1.高原琳宫——藏蒙地区建筑514
2.西陲群星——新疆维吾尔族建筑520
3.南国碧玉——傣族和侗族建筑522
五、近代与当代中国建筑524
1.近代中国建筑527
2.当代中国建筑530
余论536
1.中国建筑的发展前景536
2.保护文物建筑539
3.建筑审美能力的培养541
1.发生与成立543
书法篇543
导言543
2.艺术与审美544
3.学习与欣赏546
一、秦汉以前的书法547
二、秦汉书法551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554
四、隋唐书法560
五、元明清书法573
六、现代书法585
余论588
绘画篇590
导言590
1.什么是中国画590
2.从人类文化的角度了解中国绘画591
一、上古绘画597
1.史前绘画的书画同源特征597
2.青铜时代图画的发展601
3.秦汉绘画的新要求604
二、中国画样式的确立与发展606
1.最初的绘画理论606
2.画家四祖607
3.绘画六法与山水画的产生613
三、中国画特殊语汇体系的完善615
1.绘画语汇体系的逐渐形成615
2.致广大尽精微618
3.写意的出现627
4.绘画的重新分化与书画的再次统一628
四、万变不离其宗634
1.多变的明清画坛634
2.文人画的大普及644
五、有得有失的近现代探索645
1.社会变革与绘画走向645
2.比较中的多向选择647
余论651
1.实用性653
雕塑篇653
导言653
2.象征性654
一、人生文化的起始——原始雕塑657
1.雕塑艺术的发端657
2.原始雕塑的文化内涵662
二、神巫文化向人生文化的过渡——青铜雕塑663
1.青铜雕塑的纹饰美664
2.青铜雕塑的器型美665
3.青铜雕塑的艺术美667
三、人生文化在神界的折射——陵墓雕塑670
1.陵墓雕塑概说670
2.陵墓地面石雕671
3.俑艺术的出现和发展特征675
4.画像砖画像石682
四、人生文化的迷失——宗教雕塑686
1.宗教雕塑概说686
2.佛教雕塑688
3.佛教雕塑的中国化689
五、人生文化的返璞——民间雕塑691
1.民间雕塑中的生殖崇拜692
2.民间雕塑中的辟邪趋吉693
3.民间雕塑中的娱乐性趣味性题材694
六、人生文化的更新——学院雕塑696
1.20世纪初:具有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强势背景的学院雕塑的传入696
2.20世纪20~40年代:学院雕塑的人文精神在中国的体现698
3.20世纪50~70年代:内容上反映主旋律,手法上大量汲取中国传统雕塑表现形式700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容上主旋律与非主旋律的并存;手法上的百花齐放703
1.史迹浏览707
工艺篇707
导言707
2.工艺思想709
3.美学个性712
一、烧造工艺713
1.陶冶泥火713
2.陶瓷匠心716
3.瓷的发展718
1.青铜文明724
二、铸锻工艺724
2.黑金铁器728
3.金光灿烂730
三、染织工艺732
1.丝的文化732
2.繁荣似锦734
3.锦上添花739
四、编结工艺741
1.编结意味741
2.编结经纬743
五、木作工艺747
1.大小木作747
2.起居构架749
3.木作“双璧”752
六、髹饰工艺754
1.髹饰意蕴754
2.漆艺历史756
后记761
热门推荐
- 452380.html
- 1229618.html
- 1192088.html
- 3148087.html
- 3883815.html
- 1731596.html
- 2003995.html
- 1867433.html
- 176973.html
- 3061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3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4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0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