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服务搭建、配置与管理大全 Linux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服务搭建、配置与管理大全 Linux版
  • 张栋,张瑞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543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8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服务搭建、配置与管理大全 Linux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安装及配置1

1.1 Linux简介1

1.1.1 Linux的特点1

1.1.2 Linux的应用领域2

1.2 Linux版本发展5

1.2.1 Linux的内核版本5

1.2.2 Linux的发行版本6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6

1.3.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的新特性6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大家族8

1.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安装9

1.4.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9

1.4.2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11

1.4.3安装后的基本配置18

1.4.4删除Red Hat Enterprise Linux21

1.5 Linux的引导与登录22

1.5.1 GRUB及LILO系统引导23

1.5.2 Linux的启动过程23

1.5.3 Linux的登录和退出25

第2章 初试Shell27

2.1启动Shell27

2.1.1使用终端窗口27

2.1.2使用Shell提示符28

2.2 Linux Shell大家族29

2.2.1 Linux Shell家族史29

2.2.2使用Bash Shell30

2.2.3使用其他Shell30

2.3探索Shell31

2.3.1目录及文件管理命令31

2.3.2信息显示命令34

2.3.3网络基本配置命令37

2.3.4关机和注销命令39

2.4环境变量及Shell配置文件40

2.4.1 Shell环境变量量40

2.4.2 Shell环境配置文件43

2.5使用vim文本编辑器44

2.5.1 vim编辑器的基本模式44

2.5.2运行vim44

2.5.3 vim常见命令45

2.5.4定制丰富多彩的vim48

第3章 进入Linux桌面50

3.1 GNOME和KDE桌面管理器50

3.2 GNOME桌面环境50

3.2.1使用GNOME桌面51

3.2.2使用Nautilus文件管理器52

3.2.3配置 GNOME54

3.2.4退出GNOME56

3.3 KDE桌面环境57

3.3.1使用KDE桌面57

3.3.2使用Konqueror文件管理器60

3.3.3配置Konqueror62

3.3.4配置KDE桌面63

3.3.5配置X64

第4章 使用Webmin图形化配置网络服务67

4.1 Webmin简介67

4.2 Webmin的安装和配置68

4.2.1安装Perl语言解释器68

4.2.2安装Net-SSLeay Perl和OpenSSL68

4.2.3安装Webmin69

4.2.4设置Webmin为中文界面71

4.3停止和启动Webmin服务72

4.4 Webmin主要功能73

4.5用Webmin配置服务76

4.5.1使用Webmin配置Samba服务76

4.5.2使用Webmin配置NFS服务79

4.5.3使用Webmin配置DHCP服务80

4.5.4使用Webmin配置DNS服务82

第5章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86

5.1 DHCP服务的概述86

5.1.1 DHCP服务简介86

5.1.2 DHCP工作流程86

5.1.3 IP地址租约和更新87

5.1.4 DHCP服务器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类型88

5.2 DHCP服务的安装89

5.2.1安装DHCP服务器前的准备工作89

5.2.2安装DHCP服务器90

5.2.3启动和停止DHCP服务91

5.3 DHCP服务的配置92

5.3.1配置文件的格式93

5.3.2设置IP作用域94

5.3.3设置客户端IP选项94

5.3.4设置租约期限95

5.3.5保留特定的IP地址95

5.3.6分配多网段的IP地址95

5.3.7 dhcpd.conf配置文件的参数96

5.3.8局域网DHCP服务器配置实战97

5.4 DHCP客户端的配置97

5.4.1 Linux操作系统客户端配置(图形界面法)97

5.4.2 Linux中DHCP的配置(命令行法)99

5.4.3 Windows操作系统客户机配置100

第6章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102

6.1 DNS服务概述102

6.1.1 DNS服务简介102

6.1.2 DNS查询原理103

6.1.3 DNS规划104

6.1.4 hosts文件104

6.1.5 BIND简介105

6.2 DNS服务的安装105

6.2.1安装DNS服务105

6.2.2安装chroot软件包106

6.2.3 DN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106

6.3配置主要名称服务器107

6.3.1主配置文件107

6.3.2设置根区域108

6.3.3设置主区域108

6.3.4设置反向解析区域111

6.3.5根服务器信息文件named.ca111

6.3.6区域文件111

6.3.7实现负载均衡功能114

6.3.8实现直接解析域名114

6.3.9实现泛域名解析115

6.3.10主要名称服务器的测试115

6.4配置辅助DNS服务器118

6.5配置缓存Cache-only服务器119

6.6 DNS客户端的配置120

6.6.1 Linux中DNS客户端的配置120

6.6.2 Windows下DNS客户端的配置120

第7章 Web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122

7.1 Web服务的概述122

7.1.1 Web服务简介122

7.1.2 HTTP协议122

7.1.3流行的WWW服务器软件123

7.2 Apache服务器简介124

7.2.1 Apache的历史124

7.2.2 Apache的特性125

7.3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125

7.3.1 Apache的安装125

7.3.2 Apache服务的启动与停止127

7.3.3 httpd.conf文件的格式128

7.3.4 Apache服务的基本配置129

7.4 Apache服务器控制存取方式133

7.4.1 Options选项134

7.4.2浏览权限的设置135

7.5 Apache的高级配置137

7.5.1虚拟目录138

7.5.2用户身份认证139

7.5.3虚拟主机142

7.6配置动态Web站点143

7.6.1创建CGI动态网站143

7.6.2创建PHP动态网站145

7.6.3创建JSP动态网站146

7.7 Apache日志管理和统计分析152

7.7.1配置错误日志152

7.7.2日志统计分析152

7.7.3日志文件的压缩备份153

第8章 FTP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154

8.1 FTP服务概述154

8.1.1 FTP工作原理154

8.1.2匿名用户155

8.1.3 FTP服务的传输模式155

8.1.4流行的FTP服务器软件简介155

8.2 vsftpd服务的安装156

8.2.1安装vsftpd服务157

8.2.2 vsftpd服务的启动与关闭157

8.2.3 vsftpd的配置文件158

8.2.4监听地址与控制端口159

8.2.5 FTP模式与数据端口159

8.2.6 ASCII模式159

8.2.7超时选项159

8.2.8负载控制160

8.2.9匿名用户160

8.2.10本地用户160

8.2.11虚拟用户161

8.2.12用户登录控制161

8.2.13目录访问控制161

8.2.14文件操作控制162

8.2.15 新增文件权限设置162

8.2.16日志设置162

8.2.17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文件163

8.2.18限制用户目录163

8.2.19配置高安全级别的匿名FTP服务器164

8.2.20实战虚拟用户165

8.3 PureFTPD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167

8.3.1安装Apache服务168

8.3.2安装MySQL数据库和相关程序168

8.3.3安装PureFTPD服务器169

8.3.4生成PureFTPD服务管理脚本169

8.3.5配置匿名用户登录环境170

8.2.6安装Zend Optimizer171

8.3.7配置webpureftp171

8.3.8生成MySQL数据库172

8.3.9生成pure-ftpd的MySQL数据库配置文件173

8.3.10使用webpureftp管理虚拟用户173

8.3.11启动和停止PureFTPD服务173

8.3.12 测试PureFTPD服务174

8.4 FTP客户端的配置与访问174

8.4.1 Windows环境下访问FTP服务器174

8.4.2 Linux环境下访问FTP服务器175

第9章 Samba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176

9.1 Samba Server概述176

9.1.1 Samba Server简介176

9.1.2 Samba Server的安装176

9.1.3 Samba服务的图形化配置方法179

9.1.4启动、关闭和重启Samba服务182

9.2 Samba服务的配置文件183

9.2.1 Samba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183

9.2.2 Samba服务的密码文件184

9.2.3 Samba服务的日志文件184

9.3 smb.conf文件184

9.3.1 smb.conf文件结构185

9.3.2 smb.conf文件语法和变量186

9.3.3 smb.conf文件详解187

9.4 Samba服务的安全级别189

9.4.1共享安全级别189

9.4.2用户安全级别189

9.4.3服务器安全级别190

9.4.4域安全级别190

9.4.5活动目录安全级别190

9.5访问Samba共享资源190

9.5.1 Windows客户端访问共享资源190

9.5.2 Linux客户端访问共享资源191

第10章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192

10.1 NFS服务概述192

10.1.1使用NFS的好处192

10.1.2 NFS和RPC192

10.1.3 NFS服务的组件193

10.2 NFS服务的安装与配置194

10.2.1 NFS服务的安装194

10.2.2 NFS服务的配置195

10.2.3 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196

10.2.4 NFS服务的文件存取权限197

10.3在客户端挂接NFS文件系统197

10.3.1查看NFS服务器信息197

10.3.2加载NFS服务器共享目录197

10.3.3卸载NFS服务器共享目录198

10.3.4启动时自动挂接NFS198

10.3.5使用时自动挂接198

第11章 E-mail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200

11.1电子邮件服务概述200

11.1.1电子邮件服务简介200

11.1.2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201

11.1.3与邮件相关的几个专有名词201

11.1.4流行的E-mail服务器软件简介202

11.2 Sendmail邮件服务器203

11.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03

11.2.2安装Sendmail204

11.2.3开启Sendmail的发送邮件功能204

11.2.4主机别名205

11.2.5用户别名205

11.2.6允许投递205

11.2.7虚拟域206

11.2.8配置POP3与IMAP206

11.2.9电子邮件客户端配置与访问207

11.3 Postfix邮件服务器208

11.3.1 Postfix邮件服务的安装208

11.3.2 Postfix邮件服务的配置209

11.3.3 Postfiix服务的基本配置210

11.3.4虚拟别名域的配置213

11.3.5用户别名的配置214

11.3.6 SMTP认证的配置215

11.3.7启动和停止Postfix服务218

11.4 POP3和IMAP邮件服务的实现218

11.4.1 Dovecot服务的实现218

11.4.2 cyrus-imapd服务的实现219

11.5以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223

11.5.1 SquirrelMail的安装与配置223

11.5.2使用SquirrelMail收发电子邮件225

第12章 目录服务的配置与应用226

12.1目录服务概述226

12.1.1 X.500简介226

12.1.2 LDAP简介227

12.1.3 LDAP与X500的比较227

12.1.4流行的目录服务产品228

12.2 LDAP规划231

12.2.1 LDAP的4种基本模型231

12.2.2规划目录树232

12.2.3 LDAP服务的应用领域233

12.2.4 Berkeley DB数据库的安装233

12.2.5 OpenLDAP的安装236

12.3初始化OpenLDAP237

12.3.1 OpenLDAP的基本配置237

12.3.2启动OpenLDAP服务器238

12.3.3建立初始化数据239

12.4 phpLDAPadmin的安装240

12.4.1安装Apache服务241

12.4.2下载phpLDAPadmin241

12.4.3安装phpLDAPadmin242

12.4.4配置Apache服务242

12.5配置phpLDAPadmin243

12.5.1生成phpLDAPadmin主配置文件243

12.5.2配置phpLDAPadmin244

12.6使用phpLDAPadmin管理目录树245

12.6.1登录phpLDAPadmin245

12.6.2创建OU246

12.6.3创建用户组248

12.6.4创建用户账号249

12.7 LDAP服务的身份验证250

12.7.1 Linux系统用户验证250

12.7.2 FTP用户验证253

12.7.3 Web用户验证253

第13章 网络数据库PostgreSQL服务的配置与应用255

13.1 PostgreSQL概述255

13.1.1 PostgreSQL的历史255

13.1.2 PostgreSQL的主要特征256

13.2 PostgreSQL的安装258

13.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59

13.2.2安装PostgreSQL服务器259

13.2.3启动PostgreSQL服务259

13.2.4重启或停止PostgreSQL服务260

13.2.5 PostgreSQL服务自动启动261

13.3 PostgreSQL组件程序261

13.3.1客户端应用261

13.3.2服务器端应用261

13.3.3客户端程序psql262

13.4 PostgreSQL基本操作264

13.4.1创建和删除数据库264

13.4.2对数据库中表的管理266

13.5 PostgreSQL维护管理269

13.5.1 PostgreSQL角色管理269

13.5.2 PostgreSQL数据库权限管理269

13.5.3 Postgre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272

13.5.4 PostgreSQL日常清理274

13.5.5基于Web的远程操作276

第14章 网络数据库MySQL服务的配置280

14.1 MySQL的概述280

14.1.1 MySQL的历史280

14.1.2 MySQL的主要特征280

14.2 MySQL的安装282

14.2.1使用“软件包管理者”安装282

14.2.2使用RPM包安装284

14.2.3使用源码方式安装285

14.3 MySQL服务的配置和使用286

14.3.1修改MySQL管理员密码286

14.3.2创建和删除数据库287

14.3.3表的创建、复制、删除和修改288

14.3.4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290

14.3.5索引的创建和删除291

14.3.6用户的创建和删除292

14.3.7用户权限的设置293

14.4 MySQL的图形化配置294

14.4.1安装phpMyAdmin294

14.4.2配置phpMyAdmin虚拟目录295

14.4.3使用phpMyAdmin296

14.5启动和停止MySQL服务298

第15章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299

15.1代理服务器概述299

15.1.1代理服务器的主要作用299

15.1.2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00

15.2 Squid Server的安装与配置301

15.2.1 Squid Server安装301

15.2.2设置监听的IP地址和端口304

15.2.3设置缓冲大小305

15.2.4设置访问控制306

15.2.5其他参数设置310

15.2.6初始化Squid312

15.2.7启动和停止代理服务器315

15.2.8代理服务器测试317

15.3 Squid Server高级配置318

15.3.1透明代理318

15.3.2 Squid安全设置319

15.4代理客户端的配置321

15.4.1 Firefox代理设置321

15.4.2 IE代理设置322

15.5访问控制应用实例324

15.6 Squid日志管理326

15.6.1安装Webalizer327

15.6.2配置Webalizer329

15.6.3应用Webalizer查看Squid网络流量日志330

第16章 流媒体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333

16.1流媒体服务器简介333

16.1.1流媒体技术简介333

16.1.2流媒体播放方式337

16.1.3流媒体格式339

16.1.4常用流媒体服务软件340

16.2 Helix Server的安装341

16.2.1下载Helix Server341

16.2.2安装Helix Server342

16.2.3启动Helix Server344

16.2.4停止Helix Server344

16.2.5重启Helix Server345

16.2.6自动运行Helix Server345

16.3 Helix Server基础配置346

16.3.1登录Helix Server的管理页面346

16.3.2服务器绑定的IP地址和端口346

16.3.3加载点的配置347

16.3.4别名的配置348

16.3.5限制最大用户连接数348

16.4 Helix Server安全设置349

16.4.1访问控制349

16.4.2用户身份认证351

16.5 Helix服务日志和监控353

16.6流媒体客户端软件和流媒体测试354

16.7流媒体文件的制作354

第17章 网络防火墙与NAT服务356

17.1防火墙概述356

17.1.1防火墙简介356

17.1.2防火墙的分类357

17.1.3防火墙的工作原理358

17.1.4防火墙特点对比360

17.2 iptables简介360

17.3 iptables的基本概念与基础设置361

17.3.1规则(rules)361

17.3.2链(chains)362

17.3.3表(tables)362

17.3.4 iptables传输数据包的过程363

17.3.5关闭系统防火墙iptables365

17.3.6 iptables命令格式365

17.3.7 iptables的使用369

17.4 NAT服务373

17.4.1 NAT服务的相关概念373

17.4.2 NAT的用途376

17.4.3使用iptables实现NAT服务377

17.4.4 NAT.客户端的配置378

17.5访问控制应用实例379

17.5.1禁止客户端访问指定网站379

17.5.2禁止部分客户端上网380

17.5.3禁止客户端访问某些服务380

17.5.4强制访问指定站点381

17.5.5禁止客户端使用腾讯QQ382

17.5.6禁止使用ICMP协议382

第18章 VPN服务的配置与应用384

18.1 VPN服务的概述384

18.1.1 VPN简介384

18.1.2 VPN的安全技术386

18.1.3 VPN工作原理387

18.2安装VPN服务器390

18.2.1配置VPN服务器硬件环境391

18.2.2 VPN服务器的安装392

18.3案例说明393

18.3.1案例背景393

18.3.2案例准备394

18.4配置VPN服务器394

18.4.1配置主配置文件394

18.4.2配置账号文件394

18.4.3设置NAT并打开Linux395

18.5启动和停止VPN服务395

18.5.1启动VPN服务395

18.5.2重启VPN服务396

18.5.3自动启动VPN服务396

18.5.4停止VPN服务396

18.6 VPN客户端配置397

18.6.1建立VPN连接397

18.6.2连接VPN服务器399

18.6.3访问内部网络192.168.10.0网段的资源399

第19章 网络时间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401

19.1网络时间服务概述401

19.1.1时间服务器的作用401

19.1.2网络时间服务的实现方式401

19.1.3 NTP的网络结构401

19.1.4 NTP的工作模式402

19.2时间服务器的安装402

19.2.1采用RPM包安装402

19.2.2采用TAR包安装403

19.3网络时间服务器的配置403

19.3.1 NTP软件包的结构403

19.3.2 NTP主配置文件404

19.3.3手动修正系统时间406

19.4启动和停止网络时间服务407

19.4.1启动NTP服务407

19.4.2自动启动NTP服务408

19.5测试网络时间服务408

19.5.1检查NTP服务器是否启动408

19.5.2测试NTP服务器的同步状态408

19.5.3跟踪时间服务器409

19.5.4防火墙上为NTP服务放行409

19.6网络时间客户端设置409

19.6.1 Windows网络时间客户端设置410

19.6.2 Linux网络时间客户端设置410

第20章 SSH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411

20.1 SSH服务概述411

20.1.1 SSH服务简介411

20.1.2公钥加密体系结构412

20.2 SSH服务器的安装413

20.3 SSH服务器的配置414

20.4启动和停止SSH服务416

20.4.1启动SSH服务416

20.4.2重启SSH服务417

20.4.3自动启动SSH服务417

20.4.4停止SSH服务417

20.5 SSH客户端的使用418

20.5.1 Windows客户端的使用418

20.5.2 Linux客户端的使用419

第21章 Telnet和虚拟终端服务的配置与应用422

21.1 Telnet服务422

21.1.1 Telnet服务的安装422

21.1.2 Telnet的基本配置423

21.1.3启动和停止Telnet服务424

21.1.4 Telnet客户端的使用426

21.2 VNC服务428

21.2.1 VNC服务概述428

21.2.2 VNC服务的安装429

21.2.3 VNC服务的启动配置和停止VNC服务429

21.2.4检测VNC服务431

21.2.5 VNC服务的配置432

21.2.6 VNC客户端的配置434

21.2.7 SSH隧道技术支持下的VNC客户端的配置436

第22章 Linux服务器集群438

22.1服务器集群概述438

22.1.1高可用性集群(High Availabity Cluster)438

22.1.2负载均衡集群438

22.1.3高性能集群(High Performance Cluster)439

22.2构建一个工作集群439

22.3使用OSCAR创建Linux集群440

22.3.1 OSCAR简介440

22.3.2 OSCAR是这样工作的441

22.3.3安装OSCAR之前的准备事项441

22.3.4开始安装OSCAR443

22.3.5选择OSCAR组件446

22.3.6配置OSCAR组件446

22.3.7安装OSCAR服务器447

22.3.8创建客户端镜像447

22.3.9定义客户端448

22.3.10网络设置448

22.3.11安装客户端449

22.3.12安装测试集群450

22.4管理Linux集群450

22.4.1图形化管理工具——OSCAR Management Wizard450

22.4.2客户端管理——命令行451

第23章 Linux服务器性能监控与故障诊断452

23.1 Linux引导系统故障452

23.1.1引导加载程序GRUB452

23.1.2 init进程和/etc/inittab文件454

23.1.3 rc脚本457

23.2 Linux系统故障458

23.2.1卸载不能卸载的目录或者设备458

23.2.2恢复已经删除的文件458

23.2.3检查文件系统459

23.2.4修复损坏的ext3文件系统459

23.2.5创建、修改和删除文件系统460

23.3网络故障诊断461

23.3.1启用数据包转发特性461

23.3.2 SSH访问被拒绝461

23.3.3与ipchains冲突462

23.3.4拒绝访问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