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尹继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55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提升竞争力:中部崛起的内在规定第1章 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3

1.1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3

1.2 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5

1.3 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11

1.4 国内外有关发展观的综述13

第2章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6

2.1 指标与指标体系16

2.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6

2.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计指标体系18

2.4 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20

第3章 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23

3.1 2005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23

3.2 2006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35

参考文献41

第二篇 经济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内在机制第4章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45

4.1 中部崛起必须加强内部合作以实现经济联动发展45

4.2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47

第5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及典型案例49

5.1 区域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49

5.2 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54

第6章 中部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困境58

6.1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的比较58

6.2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行性66

6.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困境70

第7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76

7.1 中部地区区域分工机制76

7.2 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80

7.3 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84

第8章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87

8.1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步骤87

8.2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重点88

8.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91

参考文献96

第三篇 中东部产业互动: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第9章 经济区域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101

9.1 产业发展的社会分工协作理论101

9.2 空间产业推移理论105

9.3 产业集群理论106

9.4 国内区域产业互动研究现状108

第10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与条件113

10.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113

10.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114

第11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式与机制123

11.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方式123

11.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125

11.3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博弈分析127

第12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130

12.1 地方政府利益的冲突,产业互动发展缓慢130

12.2 产业互动中的非合作博弈现象131

12.3 中部地区内部协调程度低,产业互动发展缺乏稳定支撑132

12.4 产业集群效应低,导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黏性133

12.5 中部地区产业层次低,制约中东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合作133

第13章 浙赣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践135

13.1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现状135

13.2 浙赣产业互动的环境和条件136

13.3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趋势139

第14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与推动策略143

14.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判断143

14.2 促进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策略146

14.3 对东部地区的策略建议148

14.4 对中部地区的策略建议148

参考文献151

第四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一: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协调发展水平视角第1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理论155

15.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背景155

1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157

15.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类型160

15.4 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评述164

第16章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描述169

16.1 地理概况与经济区域划分169

16.2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70

16.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呈扩大趋势174

第17章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定量评价179

17.1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79

1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建立185

17.3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191

17.4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时间序列分析200

第18章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204

18.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204

18.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206

18.3 产业结构效率因素207

18.4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208

第19章 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209

19.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209

19.2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构建圈层的产业分工体系210

19.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211

19.4 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12

19.5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作用213

参考文献214

附录A 指标均值化数据表216

附录B 子系统主成分的特征向量222

第五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二: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工业化进程视角第20章 区域工业化差异的相关理论227

20.1 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特征227

20.2 区域工业化理论229

20.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231

第21章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235

21.1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方法235

21.2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237

第22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243

22.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243

22.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245

22.3 小结251

第23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252

23.1 对江西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界定252

23.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客观性成因分析253

23.3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观性成因分析255

第24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思路与对策262

24.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整体思路262

24.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具体对策建议264

参考文献270

附录 江西省和各地区工业化指标的评测值和综合指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