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产品设计通用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詹友刚,洪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1683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机械元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2.0-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产品设计通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Pro/ENGINEER简介1
1.1 CAD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1
1.2 Pro/ENGINEER解决方案2
1.3 Pro/ENGINEER特点及其优势10
1.3.1 截面的全参数化10
1.3.2 零件的全参数化11
1.3.3 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软件Pro/ENGINEER的优势11
1.4 Pro/ENGINEER野火版新特性11
1.4.1 方便易用12
1.4.2 适应面广13
1.4.3 激发灵感,创造一流产品14
1.4.4 完全适合解决目前最棘手的制造问题15
1.4.5 改善了对CAD环境的管理17
1.4.6 提高了创新过程效率18
1.4.7 完整而全面的数据管理CAD20
1.5 Pro/ENGINEER野火版2.0新增功能21
1.6 瓶塞开启机简介23
第2章 Pro/ENGINEER软件的安装25
2.1 安装Pro/ENGINEER野火版2.0的硬件要求25
2.2 安装Pro/ENGINEER野火版2.0的操作系统要求26
2.3 安装前的计算机设置26
2.4 查找计算机(服务器)的网卡号29
2.5 单机版Pro/ENGINEER野火版2.0的安装30
第3章 使用前的准备与配置37
3.1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37
3.2 启动并进入Pro/ENGINEER软件环境37
3.3 设置Pro/ENGINEER软件的工作目录39
3.4.2 创建一个全新的配置文件40
3.4.1 关于config.pro配置文件40
3.4 配置文件config.pro40
3.4.3 改变config.pro文件中一个选项的值43
3.4.4 删除config.pro文件中的选项43
3.4.5 用记事本编辑config.pro文件44
3.4.6 配置文件config加载顺序44
3.5 将英文界面转变成中文界面45
3.6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用户界面46
3.6.1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2.0用户界面简介46
3.6.2 用户界面的定制49
3.7 Pro/ENGINEER软件的环境设置52
第4章 草绘模块55
4.1 概述55
4.2 理解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55
4.4 熟悉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按钮56
4.3 进入草图环境56
4.5 熟悉草绘环境中几个常用的下拉菜单59
4.6 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绘区的调整60
4.7 使用Pro/ENGINEER的“目的管理器”62
4.8 截面图的绘制62
4.8.1 在草绘环境(即草绘器)中创建几何62
4.8.2 绘制直线63
4.8.3 绘制相切直线63
4.8.4 绘制中心线64
4.8.5 绘制矩形64
4.8.6 绘制圆64
4.8.7 绘制椭圆64
4.8.8 绘制圆弧65
4.8.9 绘制圆锥弧65
4.8.14 创建轴点66
4.8.13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坐标系66
4.8.11 绘制椭圆形圆角66
4.8.10 绘制圆角66
4.8.12 绘制样条曲线66
4.8.15 创建点67
4.8.16 将一般图元变成构建图元67
4.8.17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文本67
4.8.18 使用以前保存过的图形创建当前草图69
4.9 草图的编辑70
4.9.1 删除图元(包括文本)70
4.9.2 直线的操纵70
4.9.3 圆的操纵70
4.9.4 圆弧的操纵71
4.9.5 样条曲线的操纵与高级编辑71
4.9.6 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包括文本)73
4.9.9 相互裁剪图元74
4.9.7 复制图元(包括文本)74
4.9.8 镜像图元(包括文本)74
4.10 草图的标注75
4.10.1 概述75
4.10.2 标注线段长度尺寸75
4.10.3 标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76
4.10.4 标注一点和一条直线之间的距离76
4.10.5 标注两点间的距离76
4.10.6 标注直径76
4.10.7 标注对称尺寸77
4.10.8 标注半径77
4.10.9 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77
4.10.10 标注圆弧角度77
4.10.13 创建参照尺寸78
4.10.12 创建周长尺寸78
4.10.11 标注椭圆或椭圆圆角78
4.10.14 创建坐标尺寸79
4.10.15 标注样条曲线80
4.11 修改标注80
4.11.1 移动尺寸80
4.11.2 将“弱”尺寸变成“强”尺寸81
4.11.3 控制尺寸的显示81
4.11.4 修改尺寸值81
4.11.5 输入负尺寸82
4.11.6 修改尺寸值的小数位数82
4.11.7 替换尺寸83
4.12 草图中的几何约束83
4.12.1 约束的显示83
4.12.2 约束的禁用、锁定与切换84
4.12.3 Pro/ENGINEER软件所支持约束种类85
4.12.4 创建约束86
4.12.5 删除约束86
4.12.6 将“弱”约束转化为“强”约束86
4.12.7 使用系统提示创建约束86
4.12.8 解决约束冲突87
4.12.9 操作技巧:使用约束,让Pro/ENGINEER捕捉设计意图88
4.12.10 练习90
4.13 修改整个截面91
4.13.1 缩放和旋转一个截面91
4.13.2 锁定或解锁截面尺寸92
4.14 二维草图绘制范例——卡环截面图92
第5章 零件设计入门95
5.1 三维建模基础95
5.1.1 基本的三维模型95
5.1.2 复杂的三维模型96
5.1.3 关于“特征”97
5.1.4 用“特征”添加的方法创建三维模型97
5.2 零件模型的一般创建过程98
5.2.1 命名一个新的零件三维模型99
5.2.2 创建一个拉伸特征作为零件的基础特征101
5.2.3 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征113
5.2.4 保存零件三维模型117
5.2.5 练习1119
5.2.6 练习2121
5.3 打开Pro/ENGINEER文件123
5.4 文件的拭除与删除124
5.4.1 拭除文件124
5.5 模型的显示控制126
5.4.2 删除文件126
5.5.1 模型的几种显示方式127
5.5.2 模型的移动、旋转与缩放127
5.5.3 模型定向128
5.6 模型树132
5.6.1 模型树概述132
5.6.2 模型树界面简介133
5.6.3 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134
5.6.4 模型搜索136
5.7 Pro/ENGINEER软件中的层136
5.7.1 层的基本概念136
5.7.2 进入层的操作界面137
5.7.3 选取活动对象(模型)137
5.7.4 创建新层138
5.7.5 将项目添加到层中139
5.7.6 设置层的隐藏140
5.7.7 层树的显示与控制141
5.7.8 关于层的设置142
5.7.9 层的嵌套143
5.7.10 关于系统自动创建层144
5.7.11 将模型中层的显示状态与模型一起保存145
5.8 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146
5.8.1 概述146
5.8.2 零件模型材料的设置146
5.8.3 零件模型单位设置148
5.9 特征的编辑与编辑定义149
5.9.1 编辑特征149
5.9.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152
5.9.3 删除特征153
5.9.4 特征的隐含与隐藏154
5.9.5 特征的编辑定义155
5.10 特征的多级撤销/重复功能156
5.11 旋转特征157
5.11.1 旋转特征简述157
5.11.2 旋转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57
5.11.3 练习1159
5.11.4 练习2160
5.12 孔特征161
5.12.1 孔特征简述162
5.12.2 孔特征(直孔)创建的一般过程162
5.12.3 草绘孔创建过程介绍165
5.12.4 创建螺孔(标准孔)165
5.12.5 练习1:螺孔练习169
5.12.6 练习2:添加直孔170
5.13.1 倒角特征简述172
5.13.2 简单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72
5.13 倒角特征172
5.13.3 练习1174
5.13.4 练习2174
5.13.5 高级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75
5.14 修饰特征177
5.14.1 螺纹修饰特征178
5.14.2 草绘修饰特征180
5.14.3 凹槽修饰特征181
5.15 圆角特征181
5.15.1 圆角特征简述181
5.15.2 创建一般简单圆角182
5.15.3 创建完全圆角185
5.15.4 创建可变圆角186
5.15.5 创建高级圆角187
5.16.1 等壁厚的抽壳191
5.15.6 圆角的练习191
5.16 抽壳特征191
5.16.2 不同壁厚的抽壳193
5.16.3 练习193
5.17 筋特征195
5.17.1 创建筋特征的一般操作过程195
5.18 常用的基准特征197
5.18.1 基准平面197
5.18.2 基准轴201
5.18.3 基准点204
5.18.4 坐标系214
5.18.5 基准曲线219
5.19 特征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221
5.19.1 概述221
5.19.2 重新排序的操作方法222
5.19.3 特征的插入操作223
5.20 调整特征的父子关系224
5.20.1 改变标注的参照基准224
5.20.2 编辑特征的参照225
5.21 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227
5.21.1 特征生成失败的出现227
5.21.2 特征生成失败的解决方法229
5.22 特征的复制233
5.22.1 镜像复制特征233
5.22.2 平移复制特征235
5.22.3 旋转复制特征237
5.22.4 特征的新参照复制237
5.23 特征的阵列239
5.23.1 矩形阵列239
5.23.2 创建“斜一字形”阵列242
5.23.3 创建特征的尺寸变化的阵列243
5.23.4 删除阵列244
5.23.5 环形阵列244
5.23.6 创建填充阵列246
5.23.7 创建表阵列247
5.23.8 练习249
5.24 特征的成组251
5.24.1 特征的成组251
5.24.2 练习1252
5.24.3 练习2253
5.24.4 练习3259
第6章 曲面造型入门262
6.1 曲面设计概述262
6.2 创建曲面262
6.2.1 曲面网格显示262
6.2.2 创建平整曲面——填充特征263
6.2.3 创建拉伸和旋转曲面264
6.2.4 创建边界曲面265
6.2.5 偏移曲面270
6.2.6 复制曲面273
6.3 曲面的修剪275
6.3.1 基本形式的曲面修剪275
6.3.2 用面组或曲线修剪面组277
6.3.3 用“顶点倒圆角”选项修剪面组278
6.4 薄曲面的修剪278
6.5 曲面的操作279
6.5.1 曲面的合并279
6.5.2 曲面的延拓280
6.6 将曲面面组转化为实体或实体表面282
6.6.1 使用“实体化”选项创建实体282
6.6.2 使用面组“替换”创建实体283
6.6.3 使用“加厚”创建实体284
6.7 曲面综合范例——皮靴鞋面285
第7章 装配设计入门291
7.1 概述291
7.2 装配约束294
7.2.1 匹配295
7.2.2 对齐295
7.2.3 插入296
7.2.4 相切296
7.2.5 坐标系296
7.2.6 线上点297
7.2.7 曲面上的点297
7.3.1 新建一个装配体的三维模型298
7.2.10 固定298
7.3 创建新的装配体模型的一般过程298
7.2.8 曲面上的边298
7.2.9 缺省298
7.3.2 装配第1个零件299
7.3.3 装配第2个零件301
7.4 元件的封装305
7.4.1 创建元件的封装305
7.4.2 完成包装元件307
7.4.3 有关元件的包装、移动的配置文件选项307
7.5 允许假设与强制对齐308
7.5.1 允许假设308
7.5.2 强制对齐310
7.6 元件的复制311
7.7 元件阵列312
7.7.1 创建元件的“参考阵列”313
7.7.2 创建元件的“尺寸阵列”314
7.8.1 概述315
7.8 装配体中元件的打开、删除、修改等操作315
7.8.2 修改装配体中零件的尺寸316
7.9 装配体中的“层”的操作318
7.10 装配练习318
7.10.1 练习1318
7.10.2 练习2319
7.10.3 练习3320
7.10.4 练习4320
第8章 使用软件工具323
8.1 模型属性关系323
8.1.1 “关系”基础323
8.1.2 创建关系330
8.2 设置用户参数333
8.2.1 概述333
8.3.1 概述335
8.3 自定义特征335
8.3.2 创建UDF336
8.3.3 放置UDF341
8.4 Pro/ENGINEER软件中的族表343
8.4.1 族表基础343
8.4.2 创建零件族表343
8.4.3 创建装配族表346
8.5 创建快捷键347
第9章 模型的测量与基本分析349
9.1 测量349
9.1.1 测量距离349
9.1.2 测量角度351
9.1.3 测量曲线长度352
9.1.4 测量面积353
9.2.1 模型的质量属性分析354
9.2 模型分析354
9.1.5 计算两坐标系间的转化值354
9.2.2 X-截面质量属性分析355
9.2.3 单侧体积分析356
9.2.4 成对间隙357
9.2.5 装配干涉检查358
9.3 几何分析359
9.3.1 曲线的曲率分析359
9.3.2 曲面的曲率分析360
第10章 创建高级基准特征361
10.1 创建高级基准曲线361
10.1.1 从文件创建基准曲线361
10.1.2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362
10.1.3 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362
10.1.4 用曲面求交创建基准曲线363
10.1.5 用修剪创建基准曲线364
10.1.6 沿曲面创建偏移基准曲线365
10.1.7 垂直于曲面创建偏移基准曲线366
10.1.8 从曲面边界创建基准曲线367
10.1.9 通过投影创建基准曲线369
10.1.10 创建包络曲线370
10.1.11 用2次投影创建基准曲线371
10.1.12 练习372
10.2 图形特征373
10.2.1 图形特征基础373
10.2.2 图形特征应用举例373
10.3 参照特征378
10.3.1 参照特征概述378
10.3.2 参照特征应用举例378
10.4.2 创建计算特征379
10.4.1 计算特征概述379
10.4 计算特征379
第11章 拔模特征381
11.1 拔模特征简述381
11.2 使用枢轴平面拔模382
11.2.1 使用枢轴平面创建不分离的拔模特征382
11.2.2 使用枢轴平面创建分离的拔模特征384
11.3 草绘分割的拔模特征386
11.4 枢轴曲线的拔模387
11.5 拔模特征的延伸相交389
第12章 扫描与混合类特征391
12.1 扫描特征391
12.1.1 扫描特征简述391
12.1.2 扫描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391
12.1.3 练习1395
12.1.4 练习2400
12.1.5 练习3402
12.2 混合特征409
12.2.1 混合特征简述409
12.2.2 混合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410
12.2.3 混合选项应用举例414
12.2.4 练习1417
12.2.5 练习2418
12.3 扫描混合特征424
12.3.1 扫描混合特征简述424
12.3.2 扫描混合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424
12.3.3 重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和截面429
12.3.4 选项说明430
12.3.5 练习434
12.4.2 创建一个螺旋扫描特征444
12.4.1 螺旋扫描特征简述444
12.4 螺旋扫描特征444
12.4.3 练习1446
12.4.4 练习2449
12.4.5 使用螺旋扫描创建变节距的弹簧450
12.5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452
12.5.1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简述452
12.5.2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选项说明453
12.5.3 用“垂直于轨迹”确定截面的法向454
12.5.4 用“垂直于投影”确定截面的法向455
12.5.5 用“恒定的法向”确定截面的法向456
12.5.6 使用X轨迹线457
12.5.7 使用轨迹线控制特征的形状458
12.5.8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综合练习459
12.5.9 方向盘的设计460
13.1 显示高级特征命令472
第13章 高级特征472
13.2 轴特征473
13.3 唇特征474
13.3.1 唇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474
13.3.2 唇特征的提高练习479
13.4 法兰特征480
13.5 环形槽特征481
13.6 耳特征482
13.7 槽特征483
13.8 环形折弯485
13.9 管道特征490
第14章 特征的变形工具494
14.1 特征的扭曲494
14.1.1 进入扭曲操控板494
14.1.2 变换工具495
14.1.3 扭曲工具497
14.1.4 骨架工具498
14.1.5 拉伸工具499
14.1.6 折弯工具500
14.1.7 扭转工具502
14.1.8 雕刻工具503
14.2 实体自由形状504
14.3 局部推拉506
14.4 半径圆顶507
14.5 剖面圆顶508
14.5.1 扫描类型的剖面圆顶508
14.5.2 混合类型的剖面圆顶509
第15章 模型的视图管理511
15.1 定向视图511
15.2 样式视图512
15.3 X-截面514
15.3.1 剖截面概述514
15.3.2 创建一个“平面”剖截面515
15.3.3 创建一个“偏距”剖截面517
15.3.4 创建装配的剖截面519
15.4 简化表示522
15.4.1 创建简化表示的一般过程522
15.4.2 举例说明“主表示”、“几何表示”、“图形表示”的区别524
15.5 装配模型的分解图526
15.5.1 创建装配体的分解状态527
15.5.2 创建分解状态的偏距线529
15.6 组合视图531
16.1.2 练习1534
16.1.1 概述534
16.1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534
第16章 装配高级功能534
16.1.3 练习2536
16.2 挠性元件的装配542
16.3 装配中的布尔运算操作546
16.3.1 元件合并546
16.3.2 元件切除548
16.3.3 创建相交零件549
16.3.4 创建镜像零件550
16.4 元件的替换551
16.4.1 元件替换的一般操作过程552
16.4.2 替换失败的处理555
16.5 骨架零件模型简介557
16.5.1 概述557
16.5.2 骨架零件模型的创建和使用558
17.1.1 关于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562
第17章 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562
17.1 概述562
17.1.2 外观与渲染的主要术语563
17.1.3 外观与渲染的操作菜单564
17.2 模型的外观564
17.2.1 “外观编辑器”对话框564
17.2.2 “基本”外观567
17.2.3 “映射”外观570
17.2.4 “高级”外观574
17.2.5 关于模型外观的保存575
17.2.6 修改打开的模型外观575
17.2.7 系统图形库576
17.3 设置模型的透视图577
17.4 光源设置578
17.4.1 关于光源578
17.4.2 创建点光源579
17.4.3 创建聚光灯582
17.5 房间布置583
17.6 模型的渲染584
17.6.1 渲染的config.pro文件设置584
17.6.2 “渲染控制”工具栏585
17.6.3 PhotoRender和Photolux渲染器586
17.6.4 一个不锈钢零件的外观处理及渲染590
17.6.5 在模型上贴图(贴花)及渲染599
17.7 Photolux渲染器的特殊效果604
17.7.1 设置背景605
17.7.2 设置光散射606
17.7.3 设置景深610
17.7.4 设置雾化614
17.7.5 设置光源镜头炫光615
热门推荐
- 2161360.html
- 3256672.html
- 293463.html
- 985745.html
- 1184119.html
- 3151770.html
- 948972.html
- 3672882.html
- 597113.html
- 3034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5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1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2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6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