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
  • 谭丽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ISBN:780177114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概论篇1

一、没有任何一种投资能像固定资产投资所创造出的丰硕建设成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1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中的国有企业及其传统的管理模式1

三、驾驭市场风险,取决于正视市场挑战凸现的新视角,取决于内部监管的与时俱进2

1.视角之一:在全面开放的工程市场中,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全方位控制的定位在哪里2

2.视角之二:在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程序的源头,如何运用财务杠杆,抵御投资风险,保证建设项目程序的资金命脉得以畅通3

3.视角之三:面对业主间竞争能力的较量,今天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竞争机制在哪里3

4.视角之四:在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过程中,如何兼容并存各种先进管理方法,构筑市场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方法的技术基础4

5.视角之五:在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流程再造的变革中,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信息模式是什么4

6.视角之六:降低工程成本比降低生产成本更有潜力,那么,解决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信息对立的途径在哪里4

7.视角之七:在新型的控制环境中,内部审计已成为最具挑战性和活力的职业之一,在全方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中,如何实现“增值”审计5

8.视角之八:学习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队伍建设上,如何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队伍6

四、把目标锁定在控制的起点:国企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目标6

五、用现代理念设计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模式7

六、具有活力的管理模式将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基础8

七、工程造价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在投资控制中的角色9

八、首先要进行结构设计的组织系统10

九、轴承式的职责运作在整个控制过程中的大循环10

十、决定部门划分的基础是职能,内部审计对主要部门职责的关注12

1.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一:企业的规划发展部门12

2.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二:企业的计划财务部门13

3.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三:企业的技术改造部门13

4.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四: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14

5.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五: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15

6.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六: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16

7.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七:企业的资讯管理部门16

8.关注的部门及职责之八: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16

十一、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在建设程序各环节的联动运作17

十二、企业呼唤投资控制模式的探索,我们的初衷是“抛砖引玉”21

二、决策篇22

一、决策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22

二、决策是企业于风险重围中有组织地在远见、胆识、竞争能力上的较量23

三、决策应是复杂而有序的过程23

四、正确的决策取决于科学的程序24

五、科学程序之一:国有企业的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25

六、科学程序之二:可行性研究26

七、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七大因素27

1.建设地点的选择27

2.建设标准28

3.工艺评选28

4.环境保护29

5.设备选用29

6.优惠政策的运用30

7.筹资方式的选择30

八、内部审计应关注的视点30

1.视点之一:正确处理决策科学化与监督制度化的关系30

2.视点之二:正确处理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与规模数量扩张的关系31

3.视点之三:正确处理引进设备水平与设备国产化的关系31

4.视点之四:正确处理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的关系32

九、案例33

案例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尝试——武钢“平改转”项目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征集设计方案33

案例二:推行设备国产化,降低建设项目投资35

三、筹资运作篇36

一、项目命脉的运作——筹资36

二、生财有道——内源筹资方式37

1.留利资金37

2.应付税利37

3.沉淀资金38

4.内部集资38

5.内部存量资产38

三、聚财有度——外源筹资方式38

1.国内筹资方式39

2.国际筹资方式39

四、用财有禁——筹资的原则40

1.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40

2.以投资为导向进行筹资40

3.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控制筹资风险,降低资金成本41

4.企业筹资管理规范化41

5.资金筹集还应考虑其自身的配套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流动资金补充机制,保证“血液”充足41

6.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优势42

五、理财有方——成本比较中的筹资方式抉择42

1.各种筹资方式的一般性比较42

2.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比较43

3.筹资方式的抉择43

六、调控有力——内审关注资金运作过程44

七、案例 规避外汇风险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促进武钢发展46

四、项目设计篇49

一、建设项目的灵魂,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工程设计49

二、业主设计管理的途径与措施50

1.途径——有效的管理流程50

2.措施——设备设计与工厂设计之协调是难点50

三、设计阶段的三大控制——质量、进度、投资50

1.质量控制——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审查是关键52

2.进度控制——提倡科学的有条件的“三边工程”52

3.投资控制——限额设计是主流53

四、设计基础资料知多少——内审应了解的文件55

五、选择水平高的设计者,而不是价格最低的——慎重选择设计商56

1.选择设计人员考虑的因素56

2.业主的评选委员会57

3.选择程序57

4.其他选择设计人员的方式58

六、速度就是效益——不仅要控制设计本身的进度,更重要的是审核设计能否满足总工期的要求59

七、投资控制的重中之重——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审60

1.工艺流程的优化60

2.设备设计的优化60

3.总图布置及运输的优化61

4.设备布置及建筑结构61

5.技术经济指标61

6.设计方案的审核62

八、必须突破限额设计的两个误区62

九、设计阶段审计的两部曲63

1.设计质量的试金石——审计关注初步设计中的质量特性63

2.审计关注设计概算中的“量”、“价”与“费”65

十、事后审计关注的视点66

1.视点之一:调整概算的审计66

2.视点之二:超概算情况审计67

十一、案例 方案优选+限额设计=项目效益68

五、风险管理篇71

一、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71

二、风险不是游戏,风险管理势在必行72

三、风险可应对:风险管理“六部曲”72

四、内部审计关注的视点73

1.何种情况下,风险管理最主要73

2.何种环节中,风险管理效果最好74

五、其实,我们随时都在决策,您是否认真考虑过以下问题?76

六、内部审计在风险分析中采用的工具和技术76

七、工程风险处理 A、B、C78

八、工程保险与担保——转移风险的主要方式78

1.保险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78

2.工程保险的作用79

九、业主投保工程保险应注意的问题79

十、案例80

案例一:武钢二热轧项目工程保险招标80

案例二:××公司投资实施冷轧、硅钢技术改造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对策81

六、招标投标篇90

一、公平+公开+公正+诚信=项目招投标90

二、没有程序的公正,就没有事实的公正——采购招标程序90

1.勘察设计招投标程序91

2.设备、材料采购国际招标程序91

3.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程序91

三、关键线路上的结点——招投标主要关注的部位94

1.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及其规模标准94

2.招标方式94

3.投标的资质审查及规定95

4.开标、评标和中标96

四、一个严肃的课题——招投标违规操作及对策96

1.客观方面97

2.招标方的违规行为97

3.投标方的违规行为98

4.治理违规操作问题的措施98

五、一片开阔的视野——内审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98

1.宜粗不宜细的标段划分98

2.对于低于标底的报价,不要轻易说“NO”99

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对潜在投标人的研究99

4.聪明的业主——大鱼帮小鱼100

5.精明的业主——“以狼制狼”100

6.诚信是金——规范的招标示范文本101

7.量价分离——与市场接轨101

8.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面对“三边”工程的招标方式102

六、案例 关于3号高炉易地改造工程招标发包实施方案102

七、合同管理篇108

一、约束经济行为的准绳——合同108

二、抓住重点合同,向管理要效益109

三、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新视角109

1.视角之一:合同管理不能“单打独斗”110

2.视角之二:合同条款增加刚性,减少弹性110

3.视角之三:“双赢”是合同管理追求的目标111

4.视角之四:重提“合同欺诈”111

5.视角之五:WTO 呼唤“诚信”经济112

6.视角之六:把握 FIDIC 合同条款的真谛113

四、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合同管理各环节关注之焦点114

1.准备阶段114

2.签约阶段115

3.履行阶段116

4.终结阶段117

五、合同评审——内部审计的新视窗118

六、案例 多种合同价款及索赔界定在同一合同文本中的运用119

八、采购供应篇121

一、建设工程的“先行官”——设备、材料采购供应阶段121

二、举足轻重的管理——采购供应在接口部位的责任传递121

三、“兵家必争之地”——材料预算价格122

四、最花钱的地方应该如何花钱——设备采购的主要方式123

五、内审关注的问题——采购程序和结算124

1.招标采购材料品种的确定124

2.供应商的确定124

3.采购供应和验收124

4.工程材料的结算125

六、物资采供管理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采购模式125

1.发展趋势之一:突出系统化、信息化发展战略125

2.发展趋势之二:突出服务用户的工作核心126

3.发展趋势之三:突出物资采购集中管理126

4.发展趋势之四:突出商情研究、探索多种采购方式126

5.发展趋势之五:突出与分供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27

6.发展趋势之六:突出专业化的集中储配127

七、与时俱进——预算价格管理部门的新思路128

八、设备采供的一个重要控制手段——设备监制129

九、内审投入的重点,不再是环节的本身,而是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的接口129

1.纵向到底的源头审计法129

2.横向到边的终点审计法130

3.采购与付款的内环审计法130

4.跨越部门及专业的外环审计法131

十、案例131

案例一:来自内审一线的成果——电缆桥架参数确定131

案例二:在探索中走向成熟——武钢设备采购模式132

九、施工管理篇136

一、质量、速度、安全与效益的辩证法——施工管理136

二、解决信息对立的途径——寻求双方共同的利益137

三、施工审计第一绝——现场有你需要的一切138

四、来自监理工程师的报告——施工阶段投资失控的原因在哪里139

五、信息在一线收集——内审关注“计价依据”的问题140

六、措施在一线制定——内审跟踪“设计变更”140

七、问题在一线解决——内审关注索赔事件是否以合同为准绳141

八、投资在一线控制——内审的四项措施建议141

1.组织措施142

2.经济措施142

3.技术措施142

4.合同措施143

九、站好施工审计最后一班岗——竣工验收审计143

十、案例144

案例一:以施工方案的优化降低工程造价144

案例二:以“双赢”的机制解决信息对立的问题——内部审计参与二热轧板坯库 CFS 桩技术测试145

十、造价控制篇149

一、成功的造价管理是一种无边界组织的系统效应149

二、“三算一价”——工程造价的主旋律150

三、可行性研究的支撑——工程造价管理应把握的重点151

四、可行性研究方案比选——竞争机制的引入152

五、“初步设计概算”——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152

六、审计关注的问题——概算定额的缺陷153

七、与市场合拍——业主如何制定包干价154

八、“三边”是褒还是贬?——合同阶段造价控制新观点155

九、在事实面前求真——索赔与反索赔157

十、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型工程中期结算158

十一、案例160

案例一:对某大型工程进行可行性方案的招标160

案例二:解决信息对立的尝试——施工新技术实测161

案例三:向技术领域渗透——征集最佳配比方案162

十一、财务管理篇164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164

二、项目财务管理的任务描述164

三、财务核算内容知多少——工程造价要素在财务科目中的划分165

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审正视专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协调与磨合166

五、项目财务与经营财务的衔接——内审关注审计线索的可追溯性167

六、财务核算是解决信息对立的捷径——内审注重管理思想169

七、下设一级“会计科目”,成就一套“专项定额”——效益审计参与业务流程整合170

八、防范重于查处——内控审计在行动172

1.预算批单传递过程的漏洞防范172

2.工程价款支付与清欠的闭环运作172

3.其他费核算的规范与控制173

4.“快半拍”的期中结算在解决索赔争议中的协调作用173

九、内审对内负责——纳税筹划及运用174

1.税收优惠方式十五类174

2.对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三大类176

3.企业税收筹划的运用176

4.内部审计参与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中的“纳税筹划”178

十二、后评估篇179

一、“承前启后”——项目后评估179

1.我国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控制程序179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估控制的意义180

二、科学严谨的后评估来源于错落式管理级次和叠型工作程序180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估管理级次180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估的工作程序181

三、投资风险意识贯穿始终的后评估181

四、翔实的信息资料支撑的后评估183

1.项目后评估的依据183

2.项目后评估的内容184

3.项目后评估的方法184

五、后评估审计仍在探索中185

1.后评估审计与后评估的关系185

2.后评估能代替后评估审计吗?我们的答案是“否”185

3.目前后评估审计仍缺乏规范的评估指南和测定标准186

4.后评估审计有可能直面领导的政策与决策,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186

六、后评估审计应关注的视点187

1.视点之一:投资项目后评估的范围是否全面,内容是否完整187

2.视点之二:后评估确立的标准是否合理,确定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187

3.视点之三:后评估对投资项目得失是否做出恰当地反映,并将反映结果通过必要的途径传播,以及项目评估结果使用者的评价187

七、后评估审计应关注的内容188

1.投资项目效益评价188

2.项目建设期及运行一段时间后的财务成本指标分析188

3.项目后评估在下述内容应恰当发表意见,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建议189

八、案例 某大型钢铁厂“平改转”工程后评估190

十三、信息建设篇194

一、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信息世界”向我们涌来194

二、挑战信息,你的进程在哪里195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效率不一定产生于分工,而有可能产生于整合198

四、信息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提出199

五、静悄悄的革命——内审沉着应对管理智能化的挑战202

1.企业信息化将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和审计方式202

2.“我们什么程序都能省,但是防止错误的程序一道也不能省”——内审的信息系统审计203

3.如果系统是可靠的,我们审什么?——“例外事项”是我们内部审计应关注的重点204

4.如果“例外事项”也处在受控之中,内审还要做什么?——源头审计是永恒的主题205

六、武钢的信息化建设205

1.信息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205

2.武钢的信息化建设——整体产销资讯系统206

十四、内部控制篇210

一、企业在追逐效益的时候,不可忽视经济领域的舞弊及管理上的漏洞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210

二、内控——企业壮大的“内功”211

三、企业的“经济良医”——内控制度审计211

四、内部控制的关注点212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212

2.授权批准控制212

3.会计系统控制213

4.预算控制213

5.财产保全控制213

6.风险控制213

7.内部报告控制213

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214

五、循环——内控审计的“尚方宝剑”214

六、权利与责任的传递——接口部位的制度建设216

七、管理中最可怕的事实是规章制度既不废止,也不执行——固定资产投资内控制度建议231

1.决策环节231

2.筹资运作环节232

3.项目设计环节232

4.风险管理环节232

5.招标投标环节232

6.合同管理环节232

7.采购供应环节232

8.施工管理环节233

9.造价控制环节233

10.财务管理环节233

11.后评估环节233

12.信息建设环节233

13.内部审计环节233

八、案例 以“舞弊审计”为突破口,有效健全内控制度234

十五、内部审计篇240

一、充满活力的阳光事业——内部审计240

二、市场、企业呼之欲出的理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241

三、富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已渗透到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切领域242

四、定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职能及作用243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职能243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作用244

五、运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程序及方法244

1.制定目标和范围244

2.选择审计项目及范围245

3.成立审计小组,利用管理资源245

4.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过程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246

5.下发审计通知书248

6.进点前“双向承诺制”248

7.召开审计座谈会,向被审计单位发布相关信息248

8.实地考察对项目开工后的审计最为重要249

9.研究、分析文件和资料249

10.审计报告250

11.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251

12.审计资料的存档管理252

六、实践出真知——来自内审一线的审计方法及技巧253

1.全面参与法253

2.民主监督法253

3.资源共享法253

4.头脑风暴法254

5.公示法254

6.“接口部位”突破法254

7.循环法255

8.利用社会审计成果法255

9.利用计算机审计法255

10.抓大放小法255

11.现场检查法256

12.沟通法256

13.顺藤摸瓜法256

七、协调——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内部工程造价部门的关系256

1.企业在接受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时应准备的主要资料257

2.内部审计与工程造价审查的区别260

八、案例262

案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武钢审计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手册262

案例二: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再创内审工作新局面——武钢审计部规范化建设纪实270

十六、团队素质篇283

一、素质——企业素质、团队素质、人的素质283

二、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84

三、企业发展的要求犹如门坎——最短缺、最麻烦和最走俏的人是谁285

四、如何将群体智慧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287

五、一个好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教练288

六、培训,是领导馈赠给职工的最好礼物289

七、磨练是一种资本290

八、案例291

案例一:28种学习方法291

案例二:提高职工素质,才能求得企业的发展——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审计部、合同预算处联手创建“学习型群体”的实践298

主要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