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
  • 林爱珺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7996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舆论-监督-法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序 一个新闻法学研究者的耕耘足迹1

第一章 舆论监督的权利基础——知情权1

第一节 知情权的法律价值3

一、知情权的内在价值4

二、知情权的社会价值10

三、结语15

第二节 知情权与保密权的冲突与平衡15

一、中国现行保密制度忽视了公民的知情权16

二、完善定密制度,实现对保密权的静态制约24

三、建立健全权利救济制度,实现对保密权的动态制约29

四、结语35

第三节 灾难报道中的知情权36

一、保障公众知情权应是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36

二、以人为本,全面报道灾难新闻37

三、抛弃“泛政治化”的报道观,重塑媒体新形象39

第二章 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41

第一节 舆论监督保护的现状与法律思考42

一、舆论监督频繁引发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43

二、记者因舆论监督频繁遭受打击报复44

三、舆论监督的立法极不完善46

四、完善舆论监督立法的思考48

第二节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方法初探51

一、选取具有影响力的焦点题材52

二、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53

三、加强媒体间的联系54

四、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舆论监督的威力54

五、依法监督,提高舆论监督水平55

第三节 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的平衡56

一、国际上平衡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的法律措施57

二、对我们的启示61

第四节 富士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案的冷思考66

一、舆论监督权遭强势的挤压和戏弄66

二、媒体的诉讼能力有待加强67

三、司法不受尊重67

四、社会理性的缺失68

第三章 批评性新闻如何避免侵害名誉权70

第一节 保证批评性新闻的真实性和公开性71

一、多渠道、多角度采访,保证新闻的真实性71

二、把握批评性新闻的主题与采访场合,保证新闻的公开性72

第二节 批评性新闻要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73

一、客观报道原则要求批评性新闻不能使用侮辱性语言73

二、法制原则要求批评性新闻不能使用侮辱性语言74

三、如何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75

四、使用侮辱性语言的免责78

第三节 批评性新闻的证据收集与保存79

一、收集与保存证据的必要性79

二、收集证据的方法79

三、保存证据的期限81

第四节 规范举证责任 保障舆论监督82

一、“谁报道,谁举证”是对民诉法的曲解83

二、“谁报道,谁举证”不符合新闻规律84

三、为了公共利益,宽容舆论监督86

四、重申“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87

第四章 舆论监督与人格权89

第一节 论官员名誉权的限制90

一、限制官员名誉权的宪政基础90

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要求限制官员名誉权92

三、司法资源有限,而官员拥有的社会资源足以救济其名誉权93

四、官员维护名誉权的合理范围94

五、结语95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96

一、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侵害形式96

二、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与司法保护的缺失98

三、西方发达国家对隐私权的保护99

四、在法律体系中实现保护公民隐私权与新闻传播事业正常发展的平衡102

第三节 侵害肖像权的构成要件与合理使用他人肖像105

一、侵害肖像权是否必须“以营利为目的”105

二、以“全面保护原则”保护公民的肖像权106

三、立法规定肖像权合理使用的范围107

四、肖像使用目的的竞合问题110

第四节 新闻侵权研究综述113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研究113

二、新闻侵害隐私权的研究114

三、新闻侵害肖像权研究115

四、新闻侵权诉讼与预防研究116

五、结语117

第五章 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119

第一节 报道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120

一、维护法律尊严原则120

二、同步报道原则123

三、平衡报道原则124

四、连续报道原则126

第二节 传媒报道如何走出误区128

一、严格遵守法庭规则128

二、交代新闻来源129

三、报道被告人应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129

四、避免侵害隐私权130

五、结案前不采访办案法官130

六、判决生效后的评论要恰当130

第三节 美国传媒报道与公正审判的冲突及其法律调整评介131

一、诉诸司法程序手段131

二、限制传媒取得有关未决法律事宜的信息的权利133

三、对传媒的事先约束134

四、对传媒的事后刑事处罚134

五、对我们的启示135

第四节 确保审判不受传媒干扰的法律思考136

一、规范传媒采访报道的时间、范围和方式137

二、限制录音录像等设备的使用138

三、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定,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媒报道的负面影响141

附录 附录导读144

附录一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涉及新闻问题的司法解释153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53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55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157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广西高院请示黄仕冠、黄德信与广西法制报社、范宝忠名誉侵权一案请示的复函159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兰祖诉山西日报社、山西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复函159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胡秋生、娄良英等八人诉彭拜、漓江出版社名誉权纠纷案的复函160

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谷一诉《声屏周报》社、记者汤生午侵害名誉权案执行问题请示的复函160

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刊登侵害他人名誉权小说的出版单位在作者已被判刑后还应否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复函161

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诉刘守忠、遵义晚报社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函161

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海科技报社和陈贯一与朱虹侵害肖像权上诉案的函162

十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范应莲诉敬永祥等侵害海灯法师名誉权一案有关诉讼程序问题的复函162

十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王水泉诉郑戴仇名誉权案的复函163

十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徐良诉上海文化艺术报社等侵害名誉权案件的函163

十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人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的函164

十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害名誉权案件有关报刊社应否列为被告和如何适用管辖问题的批复164

附录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新闻侵权纠纷典型案例166

一、王发英诉刘真及《女子文学》等四家杂志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66

二、康达医疗保健用品公司诉西北工商报社、陕西省医疗器械公司侵害法人名誉权纠纷案169

三、徐良诉《上海文化艺术报》、赵伟昌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71

四、陈秀琴诉魏锡林、《今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73

五、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诉刘守忠、《遵义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75

六、广西广播电视报社诉广西煤矿工人报社电视节目预告表使用权纠纷案177

七、李林诉《新生界》杂志社、何建明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80

八、余一中诉《新闻出版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182

九、张静诉俞凌风网络环境中侵犯名誉权纠纷案186

十、叶璇诉安贞医院、交通出版社、广告公司肖像权纠纷案189

十一、李海峰等诉叶集公安分局、安徽电视台等侵犯名誉权、肖像权纠纷案192

附录三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以传媒为被告的典型案件的判决书199

一、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诉广东经济电视台、卢卫国侵害名誉权案199

二、傅×、傅××、马××与联合日报社、山东卫生报刊社、王秀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卫生局隐私权、名誉权纠纷案202

三、唐映红诉司马南、李力研、中国社会出版社名誉权纠纷案208

四、姜凤阳诉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名誉权纠纷案211

五、中国青年报社、陕西省礼泉县烽火乡烽火村村民委员会与被上诉人王保京、王农业名誉权纠纷案215

六、赵忠祥诉张淋、新华日报社侵害名誉权案219

七、高福平诉石穆海、家庭杂志社侵害名誉权上诉案225

八、蒋国洪、蒋元海、蒋国明诉湖北法制报社侵害名誉权上诉案229

九、李基武诉深圳商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232

十、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权纠纷案235

十一、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权纠纷案239

十二、张铁林诉周美凝及成都商报社名誉权纠纷案250

十三、余秋雨与肖夏林(《北京文学》编辑部编辑)名誉权纠纷案254

十四、李颉与新京报社名誉权纠纷案257

十五、刘杰诉中国青年报社名誉权纠纷案260

十六、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北京精品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友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肖像权纠纷案269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