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玉芬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533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地震反射波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资料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球物理勘探及特点1
二、地震勘探的原理及方法1
三、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作用4
四、地震勘探的发展概况4
习题与思考题5
第一章 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6
第一节 岩石的弹性6
第二节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8
一、地震波的形成8
二、地震波的基本类型9
三、地震波的描述11
第三节 地震波的速度14
一、地震波的速度14
二、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地质因素15
三、速度分布规律及特点18
四、地震介质的近似19
第四节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20
一、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20
二、地震波在分界面上的传播规律21
三、地震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26
四、地震波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的传播规律27
五、地震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规律28
第五节 地震波的动力学特点31
一、地震波的频谱及特点31
二、地震波的振幅36
小结40
习题与思考题40
第二章 地震波时距曲线43
第一节 反射波时距曲线43
一、时距曲线的概念及意义43
二、单个平界面时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44
三、平界面时共反射点(CRP)反射波时距曲线49
四、水平层状介质时反射波时距曲线52
五、连续介质时反射波时距曲线56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57
一、产生多次波的地质条件及多次波的类型57
二、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特点57
第三节 绕射波时距曲线59
一、产生绕射波的地质条件59
二、断棱绕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特点60
小结62
习题与思考题62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65
第一节 地震勘探的测线布置及试验性工作65
一、地震测线布置的原则65
二、试验工作65
第二节 地震波的激发66
一、地震勘探对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66
二、震源类型66
三、纵波的激发68
四、激发横波的有关问题68
第三节 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系统——地震仪器简介69
一、地震勘探对地震仪器的基本要求69
二、数字地震仪的组成70
三、地震仪记录系统功能简介70
四、地震仪回放系统功能简介72
第四节 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72
一、观测系统的术语73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法73
三、单次覆盖的观测系统75
四、观测系统因素的选择75
第五节 地震勘探中的组合法76
一、组合的方向特性76
二、组合的频率特性78
三、组合的统计效应和平均效应79
四、组合参数的选择79
第六节 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80
一、地震速度测井80
二、地震声波测井(连续速度测井)81
三、低速带的测定82
第七节 地震地质条件82
一、表层地震地质条件83
二、深部地震地质条件84
小结85
习题与思考题86
第四章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法87
第一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法的基本原理87
第二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89
一、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89
二、水平界面多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89
三、倾斜界面一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90
四、绕射波的叠加效应91
五、随机噪声的叠加效应——共反射点叠加法的统计效应93
第三节 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因素分析93
一、动校正速度误差对叠加效果的影响94
二、界面倾斜对叠加效果的影响94
第四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与组合检波的关系95
一、利用地震道之间的时差规律不同95
二、地震道所得到的反射点不同95
三、压制干扰波的原理和类型不同95
第五节 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96
一、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96
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参数的选择98
习题与思考题99
第五章 反射波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100
第一节 常规水平叠加基本处理100
一、常规水平叠加资料处理流程100
二、预处理101
三、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处理102
四、静校正处理103
五、叠加处理和水平叠加时间剖面105
六、修饰性处理106
第二节 数字滤波107
一、数字滤波的基本概念107
二、地震记录的时间域表示和频率域表示108
三、一维频率滤波108
第三节 反滤波111
一、反滤波的基本概念111
二、反滤波因子的求取111
三、反射波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的反滤波112
第四节 速度分析——叠加速度谱115
一、叠加速度谱制作的原理和方法115
二、速度谱的显示形式116
三、速度谱的应用116
四、叠加速度的解释118
第五节 偏移归位118
一、偏移归位的概念118
二、偏移归位方法119
附录A 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121
附录B 采样及采样定理125
习题与思考题126
第六章 二维反射波地震资料的解释127
第一节 反射波信息及其解释方法种类127
一、运动学信息及其构造解释127
二、动力学信息及其地震岩性解释128
三、反射波特征信息及其地震地层解释128
第二节 地震反射资料的构造解释128
一、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关系129
二、地震反射时间剖面的对比131
三、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的特殊波134
四、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138
五、深度剖面、构造图及等厚图的绘制及解释152
第一节、第二节习题与思考题161
第三节 地震反射信息的地震地层解释162
一、地震层序划分162
二、地震相分析165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171
四、地震地层解释方法部分应用简介176
第四节 地震信息的岩性解释与烃类检测技术182
一、地震信息的岩性解释182
二、地震烃类解释188
小结197
第三节、第四节习题与思考题198
第七章 其他地震勘探方法及技术简介199
第一节 合成地震记录和合成声波测井技术199
一、合成地震记录199
二、合成声波测井(拟测井)200
第二节 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研究202
一、AVO研究的理论基础202
二、AVO研究技术中特殊的资料处理方法203
三、AVO资料的分析和应用204
第三节 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207
一、垂直地震剖面法的野外采集207
二、垂直地震剖面法资料处理208
三、垂直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应用209
第四节 横波地震勘探210
一、横波勘探原理210
二、横波资料野外采集210
三、横波资料的解释和应用211
第五节 三维地震勘探214
一、三维地震勘探与二维地震勘探的差别及特点214
二、三维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217
三、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219
四、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222
主要参考文献234
主要参考资料234
热门推荐
- 3457866.html
- 607493.html
- 391248.html
- 122291.html
- 2005117.html
- 1884432.html
- 2838780.html
- 2354675.html
- 1866296.html
- 3029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5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2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1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2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8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