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陕西中医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0096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我国的原始人群和原始社会1
猿人时期1
氏族制度2
第二节 医药的起源3
卫生保健的起源3
医药起源的传说4
针灸的起源5
第三节 传说中的医学家6
岐伯6
雷公6
俞跗6
苗父7
巫咸7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8
第二节 对疾病和病因的认识9
早期对疾病的认识9
早期对病因的认识10
第三节 药物知识的增加11
药物知识的积累11
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12
第四节 卫生保健12
饮水卫生13
居处环境13
隔离病人14
除害灭病14
第五节 医疗机构和专职医生的出现14
第六节 著名的医学家15
伊尹15
医缓15
和16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17
第二节 医学理论基础的奠定20
整体观念21
阴阳五行学说22
脏腑学说24
经络学说24
诊断学25
第三节 药物学的发展27
本草学的产生27
早期本草学的内容27
第四节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28
诊断的原则28
治疗的原则29
第五节 著名的医学家30
扁鹊30
淳于意31
郭玉32
张机32
华佗33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35
第二节 脉学的发展和提高36
第三节 药物学、方剂学的进步和药物的加工38
本草学的进步38
方剂学的进步38
药物的加工40
第四节 炼丹术与制药化学40
第五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41
针灸41
临床其他各科41
第六节 医学教育42
第七节 著名的医学家42
王熙42
皇甫谧43
葛洪44
陶弘景44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46
第二节 病因证候学的进步48
第三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49
综合性医学著作的出现50
专科的发展与成就51
第四节 药物学的进步55
首次由政府颁行的《新修本草》55
其他药物学著作56
第五节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57
医事制度57
医学教育58
第六节 中外医药交流59
中日医药交流59
中朝医药交流59
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60
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60
第七节 著名的医学家61
巢元方61
杨上善61
孙思邈62
苏敬63
王焘63
鉴真63
王冰64
甄权、甄立言65
韩文海65
孟诜65
和凝、和?65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66
第二节 加强医药事业的管理68
设立校正医书局68
设立官办药局68
发展医学教育69
第三节 古代医书的校释和研究70
第四节 方书的编著71
第五节 本草书籍的编修72
第六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74
病因学74
诊断学74
针灸学75
内科学75
外伤科学76
妇科学77
儿科学77
法医学78
五官科学79
第七节 医事制度80
第八节 学派的产生和四大家的学术主张81
第九节 中外医药交流83
中朝医药交流83
中越医药交流84
中阿医药交流84
第十节 著名的医学家85
刘完素85
张元素86
张从正87
李杲88
朱震亨88
王好古89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91
第二节 本草学的发展93
《本草纲目》以前的药物学著述93
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药物学发展的贡献94
《本草纲目》以后的药物学著作96
第三节 医方的编集97
第四节 温病学说的形成98
戾气致病说98
温病学说99
第五节 古代医书的研究校释101
《黄帝内经》的研究101
《伤寒论》的研究102
《金匮要略》的研究103
第六节 通俗读物的编著104
第七节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105
天花病的防治105
人痘接种术105
人痘接种术的影响及其意义106
第八节 西医传入中国106
第九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107
内科学108
外伤科学109
妇产科学111
儿科学111
针灸学112
五官科学113
第十节 诊断学的进步114
第十一节 解剖学的成就114
第十二节 医事制度116
医事组织116
医学分科和医学教育116
第十三节 著名的医学家117
李时珍117
缪希雍118
张介宾119
李中梓119
傅山120
徐大椿121
吴尚先122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123
第二节 医药卫生的管理情况124
管理机构124
政策法规124
第三节 废止中医和反废止的斗争125
关于废止中医的学术论争125
旧政府废止中医的反动政策126
反废止的斗争127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在艰难中发展128
中医教育128
中医药研究129
学术团体和医药杂志130
中西医的汇通131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132
根据地医药卫生工作概况132
重视预防,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133
自力更生,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134
发动群众开展战伤救护134
第六节 著名的医学家135
唐宗海135
恽树珏136
张锡纯136
丁泽周137
维吾尔族医学141
彝族医学150
苗族医学160
藏族医学169
蒙古族医学178
傣族医学183
[附表一〕中国历史年代简表192
〔附表二〕中国医学大事年表193
热门推荐
- 1717689.html
- 2530242.html
- 1225016.html
- 2716414.html
- 3846607.html
- 3398497.html
- 2973251.html
- 3604368.html
- 3003092.html
- 3085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2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0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5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8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