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网络系统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网络系统技术
  • (日)北原安定主编;冯昭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3783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网络系统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向INS方向发展的的电信网1

1.1 通信网的现状和向数字化发展的动向2

1.1.1 通信网的现状2

1.1.2 数字通信网的特点5

1.1.3 数字通信网的业务8

1.2 对通信网的展望11

1.2.1 INS构想的背景11

1.2.2 建设INS时对通信网构成的考虑13

1.2.3 建设INS的步骤17

1.2.4 新型通信网的基本设想22

第二章 数字交换技术24

2.1 数字交换原理和主要技术25

2.1.1 数字交换原理25

2.1.2 数字交换机的主要技术26

2.2 INS中应用的交换技术35

2.2.1 交换机在通信网中的作用35

2.2.2 实现INS所必要的交换技术37

2.2.3 交换软件40

2.3 日本的数字交换机41

第三章 数字传输技术46

3.1 INS的传输系统47

3.2 数字编码方式49

3.2.1 声音信号的编码49

3.2.2 数据信号的编码52

3.2.3 映象信号的编码53

3.3 同步多路复用技术54

3.3.1 非同步多路复用54

3.3.2 相位同步多路复用54

3.4 网同步方式56

3.5 光缆中继传输方式57

3.5.1 光纤的传输特性58

3.5.2 发光元件59

3.5.3 光检测器件60

3.5.4 使用波长61

3.5.5 光缆中继传输方式的示例62

3.5.6 海底光缆传输方式63

3.6 用户线传输方式64

3.6.1 采用光纤的映象信号传输64

3.6.2 时分方向控制传输方式(乒乓传输方式)64

3.6.3 用户线多路传输方式65

3.7 电路终端功能65

第四章 无线技术66

4.1.1 中继系统传输电路67

4.1 固定无线技术67

4.1.2 用户系统的传输电路72

4.2 移动通信技术73

4.2.1 汽车电话业务74

4.2.2 无线寻呼业务75

4.2.3 内航船舶自动电话业务77

4.2.4 无绳电话方式78

4.2.5 携带式无线电话方式79

4.3 卫星通信技术80

第五章 信息处理技术84

5.1 构筑INS系统所必须的信息处理技术85

5.1.1 数据库技术85

5.1.2 分散处理技术87

5.1.3 视听觉信息处理技本90

5.1.4 多媒体通信技术92

5.2.1 通信网的发展与通信处理技术97

5.2 通信网的发展与通信处理技术97

5.2.2 通信处理的基本技术98

5.3 常规信息社会的实现100

5.3.1 智能处理技术100

5.3.2 常规化的进展102

第六章 图象通信技术103

6.1 图象通信的特征和作用103

6.2 图象通信的基本技术105

6.2.1 图象输入、输出技术105

6.2.2 图象信息的压缩、编码技术107

6.2.3 文件化技术109

6.2.4 图象处理技术109

第七章 用户系统的技术111

7.1 电话用户技术112

7.1.1 数字电话的原理和特征112

7.1.2 数字电话机115

7.1.3 数字公用电话机117

7.1.4 用户控制设备119

7.1.5 复合事务所集团电话设备123

7.1.6 写画通信设备125

7.1.7 对数字电话机的供电方式126

7.2 数据用户技术130

7.2.1 数据用户技术的特征和作用130

7.2.2 输入、输出技术133

7.2.3 复合用户技术140

7.3 传真技术142

7.3.1 传真的特征和作用142

7.3.2 传真的原理143

7.3.3 数字传真机147

8.1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49

第八章 支持INS的基础技术149

8.1.1 LSI化技术150

8.1.2 今后的LSI元件153

8.2 光缆156

8.2.1 光纤概要157

8.2.2 光缆技术162

8.2.3 光缆的建设技术172

8.2.4 光缆测定技术174

8.3 卫星通信176

8.3.1 卫星通信的历史177

8.3.2 通信卫星的种类和特征179

8.3.3 构成卫星通信方式的装置181

8.3.4 新的通信方式技术184

8.3.5 卫星通信的利用188

第九章 分立网路的形成192

9.1 数字数据交换(DDX)网193

9.1.1 DDX网的主要技术193

9.1.2 以DDX网为中心的现有网路的合并195

9.1.3 今后的技术开发动向198

9.2 传真通信网204

9.3 可视图文通信网206

9.4 宽频带图象通信网208

9.4.1 电视会议系统209

9.4.2 图象应答系统210

第十章 模型系统的构筑212

10.1 模型系统的目的213

10.2 实施地区及规模214

10.3 系统的构成215

10.4 提供的业务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