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社会主义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崇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4337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社会主义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项基本社会目标1
一、目标、道路和方式1
二、基本目标的含义和意义2
三、公平与效益的运行法则3
第二章 公有制的基本形式7
一、共产制的含义7
二、集体制的含义9
三、区分两种公有制的意义11
四、一些社会主义者的失误11
第三章 集体制的基本形式15
一、集体制的两种基本形式15
二、劳动集体制的含义16
三、平均集体制的含义18
四、自由集体所有制19
五、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21
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22
第四章 共产主义的特征和阶段24
一、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4
二、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统一29
三、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31
四、未来共产主义与原始共产主义的异同32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公有制36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所有制36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制40
三、列宁论合作制45
四、马克思论个人所有制47
五、马克思论自由人联合体55
六、马克思、恩格斯论集体所有制57
第六章 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60
一、合作制的性质和意义60
二、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意义64
第七章 劳动股份制69
一、劳动股份制的意义69
二、股份制的三种形式73
三、劳动股份制的特征75
四、劳动股份制的原则78
五、解决个人股资金的途径80
六、实行劳动股份制的步骤84
七、劳动股份制企业的机构85
八、实行劳动股份制的条件91
第八章 按劳分配的实质95
一、什么是按劳分配95
二、劳动力与商品97
三、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100
四、剩余价值的历史演变101
五、按工分配104
六、工资与按劳分配109
七、按值分配113
第九章 按劳分配的条件116
一、按劳分配的两个条件116
二、劳动所有决定劳动分配118
三、健全的市场经济122
四、两个劳动差别127
五、所有制与按劳分配129
六、社会分配与企业分配135
七、按劳分配是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最佳选择138
第十章 劳动社会主义的特征142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142
二、政治民主和经济平等统一146
三、劳动决定所有权147
四、劳动集体所有制154
五、劳动决定分配权和按劳分配156
六、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158
七、混合经济和自由经济162
八、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统一164
第十一章 劳动社会主义的意义166
一、提高社会效益166
二、达到社会公平174
三、保障社会稳定177
四、防止政权腐败178
第十二章 走向劳动社会主义的必然性184
一、事物发展的规律184
二、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186
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87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律189
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规律193
六、从寡人时代走向众人时代196
一、质变与革命200
第十三章 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200
二、革命的两种形式201
三、社会主义的四条道路202
四、发达国家走和平道路206
五、典型道路和非典型道路212
六、从暴力革命到和平革命213
七、通向劳动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条道路22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因素的自然形成222
一、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222
二、历史发展的一般法则233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是基本社会形态237
一、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237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240
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241
四、社会主义不是过渡时期245
五、社会主义是独立的社会形态246
六、社会主义不是低级阶段249
七、基本社会形态与社会阶段25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模式253
一、社会主义的两种基本模式253
二、平均社会主义255
三、共产社会主义260
四、民主社会主义268
五、合作社会主义273
六、股份社会主义274
七、市场社会主义276
第十七章 社会模式选择278
一、共产主义目标278
二、资本主义目标281
三、劳动主义目标294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296
第十八章 劳动社会主义学说296
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297
三、劳动社会主义的称谓300
四、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02
五、劳动社会主义学说评说306
第十九章 迎接伟大的社会变革311
一、变革与理论311
二、明确变革的方式313
三、经济体制改革317
四、经济改革的原则和做法320
五、走向劳动社会的条件331
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38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339
一、将社会主义运动推向高潮339
二、三个再认识341
三、迎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342
热门推荐
- 1274606.html
- 2574461.html
- 3636990.html
- 1443204.html
- 2335622.html
- 259174.html
- 2723111.html
- 2936275.html
- 1395135.html
- 1724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2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2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7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9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7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3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7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