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克莱因和拜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国芳,吕英军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546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克莱因-精神分析-研究;拜昂-精神分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克莱因和拜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诞生58
第一节 克莱因的生平与学术历程58
一、克莱因的生平58
二、克莱因的学术历程64
三、克莱因的风格74
第二节 克莱因学派的诞生78
第三节 客体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82
一、适宜的文化土壤82
二、对弗洛伊德客体观的继承85
三、费伦茨与亚伯拉罕的思想启迪87
四、琼斯的支持92
五、与同代人的思想碰撞93
第二章 客体关系与儿童精神分析理论100
第一节 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100
一、俄狄浦斯期的幻想101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抑郁性心态103
三、俄狄浦斯期的客体关系105
四、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心理性欲发展106
五、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心理性欲发展111
第二节 儿童心理结构观117
一、心态118
二、偏执——分裂样心态118
三、抑郁性心态122
四、两种心态的结构特征比较124
五、两种心态观所引发的其他研究126
第三节 儿童人格结构观135
一、原发性的自我135
二、迫害性的超我137
三、克莱因与弗洛伊德在人格观上的不同139
第四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140
一、嫉羡概念的提出141
二、嫉羡与感恩的起源142
三、嫉羡、嫉妒与贪婪145
四、过度嫉羡的病理学意义147
五、嫉羡观引发的争议149
第三章 客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实践152
第一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形成152
一、游戏治疗的先驱152
二、克莱因个人的临床经验154
第二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和要素158
一、分析性治疗的目标与分析者的作用159
二、分析性的情境159
三、移情分析160
四、解释162
五、嫉羡分析163
六、游戏技术的环境设置164
第三节 游戏治疗的病例分析167
一、丽塔病例167
二、里查德病例173
第四节 治疗儿童精神病——分析自闭症儿童迪克185
第四章 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演变192
第一节 克莱因学派在技术上的继承与发展192
一、稳定的环境192
二、分析者与病人的关系是“非社会性的”193
三、反向移情与对分析者的分析194
四、解释的平衡性197
第二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广泛发展199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199
二、其他取向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203
第五章 对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总体评价208
第一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贡献208
一、对精神分析学和精神病学的贡献209
二、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的贡献216
第二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局限218
一、克莱因的矛盾性219
二、克莱因的不足223
第三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影响225
一、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影响225
二、对儿童心理学的影响227
三、对卫生保健领域的影响228
四、对文学和文艺批评领域的影响229
五、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230
第六章 拜昂的生平与思想来源232
第一节 拜昂:思考思想的人232
一、生平与学术历程232
二、思想发展阶段及主要著作238
第二节 拜昂的思想来源241
一、哲学来源241
二、心理学来源245
第七章 容纳功能观251
第一节 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发展251
一、投射与认同251
二、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观254
三、拜昂的投射性认同观257
第二节 心理元素的转化260
一、贝塔元素260
二、阿尔法元素264
三、阿尔法功能266
第三节 容器-被容纳者模式277
一、容器-被容纳者模式的渊源与含义278
二、容器与被容纳者的交互作用282
三、案例分析287
第八章 团体动力学理论297
第一节 团体心理及其操作模式297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的产生297
二、团体与团体心理298
三、团体操作模式300
第二节 团体的精神分析观点307
一、团体中的分裂和投射性认同307
二、团体中的退行309
三、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实践310
第九章 精神病理学思想310
第一节 精神病机制310
一、有害的先天倾向313
二、容纳功能的破坏314
第二节 精神病的表现315
一、人格的精神病部分与非精神病部分的分界319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及思考319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移情323
四、对联结的破坏性攻击328
第三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态度与目标329
一、分析态度——无记无欲332
二、分析目标——0的转化332
第十章 对拜昂理论的总体评价335
第一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贡献335
一、提出了人际互动的容纳模式338
二、提出了独特的团体精神分析理论339
三、开创了塔维斯托克方法340
四、发明了精神分析的独特方法——网格图341
五、提出了独特的心理病理学观点和临床治疗思想341
六、强调了情绪发展中的认知因素342
第二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局限343
一、容纳概念过于宽泛343
二、基本假设理论过于注重“情绪性”343
三、理论阐述模糊,缺乏整合性344
四、语言晦涩,难于理解344
第三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影响345
一、对团体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影响346
二、对当今团体治疗学家、临床医生的影响346
三、对同时代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的影响347
参考文献349
后记374
热门推荐
- 104014.html
- 460042.html
- 3744932.html
- 696769.html
- 3273717.html
- 3579109.html
- 3789793.html
- 1777643.html
- 1683492.html
- 2339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0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5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0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5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