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张伟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789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山东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山东省生态环境总体特征1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1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历程4

三、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分工7

四、鲜明的资源地域优势9

第二节 持续改善的环境质量15

一、最初污染较轻阶段(1949~1978年)15

二、污染逐渐加剧阶段(1978~1999年)16

三、污染治理加强阶段(2000年至今)17

第三节 开发保护中的生态环境19

一、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19

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27

三、从环境保护到生态环境建设29

四、生态环境建设历程31

五、生态省建设历程35

第二章 山东省自然资源利用与承载力评价41

第一节 土地资源41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41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42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77

第二节 水资源8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81

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84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98

第三节 矿产资源104

一、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特点104

二、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108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114

第四节 海洋资源117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点118

二、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120

三、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126

第五节 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130

一、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思路130

二、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131

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137

第三章 山东省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140

第一节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140

一、大气环境质量140

二、水环境质量144

三、声环境149

四、固体废物污染149

五、农村环境问题150

第二节 环境污染控制阶段与瓶颈解析153

一、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污染控制举措153

二、环境质量的改善160

三、目前依然存在的环境瓶颈解析166

第三节 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实践175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定量考核175

二、农村环境保护实践178

第四节 环境污染控制的总体思路186

一、战略思想186

二、战略目标186

三、战略重点187

第四章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实践198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的背景分析198

第二节 不同行政地域单元生态示范建设实践199

一、生态省建设实践199

二、生态市创建实践213

三、生态县创建实践218

四、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实践221

第三节 城市与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240

一、以绿化和环保为主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践240

二、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255

第四节 特殊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实践257

一、体现综合功能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257

二、体现主导功能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270

第五节 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实践279

一、环境法规规章建设实践279

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现状建设实践288

第五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97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297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社会的背景297

二、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299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标准304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304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点306

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标准307

第三节 山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311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11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313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15

四、弘扬生态文明317

第六章 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对策318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体系318

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319

三、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生态山东建设的法治保障321

四、完善经济政策,优化资源环境要素配置322

五、加强科技创新,有效突破生态山东建设瓶颈323

六、加强行政监管,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水平323

七、繁荣生态文化,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324

参考文献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