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培强主编;丁德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039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高等学校-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认知过程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3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5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7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3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4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6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8
思考题20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1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1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和概括2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4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2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2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3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33
思考题3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3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35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9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9
二、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3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43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45
思考题46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47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4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48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52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5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55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56
思考题59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6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6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6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67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69
思考题70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71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71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75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76
三、坚持科学发展7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80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80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1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1
思考题84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85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85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85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7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89
一、全面深化改革89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90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92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9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94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96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98
思考题100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01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0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0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04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05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8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08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9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10
第四节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1
一、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2
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112
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12
四、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113
思考题113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1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14
一、人民民主专政114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6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8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9
五、基层民主政治制度120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21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21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22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24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124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要任务124
思考题125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6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26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2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28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29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30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31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32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32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133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34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意义13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路径134
思考题135
第十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6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内涵及意义13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13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13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40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4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41
二、积极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143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44
思考题145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46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46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146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48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50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5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151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151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指导原则153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154
思考题157
第十三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58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58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58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159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60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160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60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理论探索161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实践162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162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64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66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68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新发展168
二、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的方针169
思考题170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72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形成的依据172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72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75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77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79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179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81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84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86
思考题187
第十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188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88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188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90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191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192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92
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95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196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97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197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97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99
第四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01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201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202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203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204
思考题206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207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07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07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10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11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13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1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17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218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20
思考题222
热门推荐
- 106575.html
- 3529145.html
- 396945.html
- 167214.html
- 2380053.html
- 799380.html
- 1723678.html
- 407567.html
- 2556448.html
- 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4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0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