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花生遗传改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花生遗传改良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王传堂,张建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1575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花生-遗传改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花生遗传改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花生形态、解剖与分类1

第一节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1

一、根1

二、茎6

三、叶10

第二节 生殖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14

一、花14

二、果针21

三、荚果23

四、种子30

第三节 花生属植物起源和分类33

一、花生属植物地理起源与分布33

二、花生属植物组系划分34

三、花生栽培种资源的分类37

四、花生栽培种的生物学来源39

[附]花生生育期划分41

参考文献47

第二章 花生传统育种方法51

第一节 引种51

一、引种的作用52

二、花生引种经验及引种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53

三、花生引种程序54

四、国内外主要花生种质库57

第二节 系选57

一、花生自然变异的来源57

二、花生系统育种程序60

三、花生系统育种范例61

第三节 杂交62

一、亲本搭配与杂交方式62

二、花生人工杂交技术63

三、杂交后代处理68

第四节 诱变72

一、诱变处理72

二、诱变后代处理73

三、花生诱变育种范例74

参考文献75

第三章 花生远缘杂交育种80

第一节 花生野生种利用中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技术84

一、核型分析84

二、花粉育性检查87

三、花粉萌发87

四、花粉保存87

五、人工体细胞染色体加倍88

六、不亲和性研究89

第二节 花生区组野生种的利用途径90

一、六倍体途径91

二、三倍体途径92

三、二倍体/四倍体途径93

四、重合成途径95

第三节 花生区组以外野生种的利用途径96

一、花生属区组间关系96

二、花生属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100

参考文献105

第四章 花生离体再生111

第一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112

一、基本原理与概念112

二、植物离体培养基本技术114

三、通过器官发生途径离体再生花生植株119

四、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离体再生花生植株125

第二节 花药培养129

一、花药发育与小孢子形成129

二、花药培养的一般程序与花生花药培养研究进展131

三、花粉植株的鉴定及染色体加倍133

第三节 无性系变异与突变体筛选135

一、无性系的建立及快速繁殖135

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137

第四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142

一、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143

二、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再生148

三、体细胞杂种的选择与鉴定150

参考文献151

第五章 花生近红外技术和分子育种159

第一节 近红外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160

一、花生主要品质性状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160

二、花生近红外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162

第二节 花生遗传工程163

一、花生遗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164

二、花生遗传转化技术170

三、花生转基因育种175

四、利用嫁接提高花生转基因苗成活率180

五、转基因花生外源基因逃逸(漂移)风险181

第三节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182

一、花生属植物基因组大小182

二、花生分子标记开发186

三、花生连锁图构建187

四、与花生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或QTL190

五、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196

参考文献198

第六章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216

第一节 高产花生品种的基本特征216

第二节 花生光周期反应218

一、日长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18

二、花生光周期反应遗传与选择220

第三节 花生固氮特性222

一、花生基因型间固氮性能差异及花生与根瘤菌互作222

二、联合接种223

三、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根瘤数、干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223

四、花生不结瘤性状遗传224

五、花生固氮特性遗传与选择225

第四节 花生适收性226

一、抗倒伏226

二、不易落果227

参考文献230

第七章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236

第一节 高油236

一、花生含油量取样及测定方法237

二、花生含油量遗传及影响因素239

三、花生高油种质及花生高油遗传改良潜力251

四、花生高油遗传改良策略257

第二节 高油酸268

一、花生子仁脂肪酸含量测定技术269

二、花生脂肪酸含量遗传及影响因素271

三、花生高油酸育种策略与成效281

参考文献292

第八章 花生熟性的遗传改良307

第一节 熟性鉴定方法307

一、理化指标法308

二、计数、目测法310

三、积温法313

四、其他熟性鉴定方法315

第二节 熟性遗传316

第三节 早熟资源与育种320

一、早熟资源320

二、早熟育种321

参考文献324

第九章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改良332

第一节 花生种子休眠性鉴定技术333

一、田间鉴定技术333

二、室内鉴定技术334

第二节 花生种子休眠性遗传、生理生化机制及影响因素336

一、休眠性遗传337

二、休眠性生理生化机制339

三、影响休眠性的其他因素341

第三节 花生种子休眠性资源的鉴定与利用346

一、休眠性资源的筛选鉴定346

二、休眠性育种成效347

参考文献349

第十章 花生非生物胁迫抗性的遗传改良359

第一节 旱、涝害359

一、干旱359

二、湿涝377

第二节 高、低温及弱光胁迫380

一、高、低温380

二、弱光胁迫389

第三节 铝毒和盐害393

一、铝毒393

二、盐害399

第四节 缺素409

一、磷410

二、钾413

三、钙414

四、铁416

参考文献419

第十一章 花生抗病性的遗传改良439

第一节 抗病性筛选鉴定技术439

一、叶斑病439

二、网斑病443

三、锈病443

四、疮痂病446

五、白绢病447

六、黄曲霉毒素污染448

七、青枯病449

八、根结线虫病451

九、病毒病453

第二节 主要病害抗性机制与抗性遗传455

一、叶斑病455

二、网斑病457

三、锈病457

四、疮痂病459

五、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和果腐病459

六、Sclerotinia枯萎病(Sclerotinia blight,小核盘菌枯萎病)459

七、柱枝双孢霉黑腐病460

八、黄曲霉毒素污染461

九、青枯病463

十、根结线虫病464

十一、病毒病465

第三节 主要病害抗性资源和抗性育种成效468

一、叶斑病468

二、网斑病469

三、锈病471

四、疮痂病472

五、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和果腐病473

六、Sclerotinia枯萎病474

七、柱枝双孢霉黑腐病475

八、黄曲霉毒素污染475

九、青枯病478

十、根结线虫病480

十一、病毒病481

参考文献487

第十二章 花生抗虫性的遗传改良500

第一节 抗虫性鉴定技术501

一、田间鉴定注意事项502

二、花生抗虫性鉴定程序503

第二节 抗虫机制与抗性遗传511

一、植物抗虫机制分类511

二、花生抗虫机制及遗传512

第三节 抗虫资源和抗虫育种成效517

一、潜叶蝇517

二、斜纹夜蛾和棉铃虫518

三、蚜虫521

四、蓟马和叶蝉521

五、叶螨523

六、蛴螬523

七、小玉米螟523

八、南方玉米根虫524

九、多种害虫524

参考文献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