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原理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学原理 第2版
  •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著 著
  • 出版社: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191303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学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教学的意义、性质与研究&周新富3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性质3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1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知能18

第四节 本书架构25

第二篇 教学计画29

第二章 教学过程&周新富29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概念29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31

第三节 有关教学过程的研究37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重要事项50

第三章 教学计画&周新富55

第一节 教学计画的意义55

第二节 教学计画的功能与类型56

第三节 教学计画的内容65

第四节 教学计画的实务69

第四章 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撰写&周新富85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意义与性质85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92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叙写103

第三篇 教学策略115

第五章 引起学习动机&王财印115

第一节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115

第二节 动机的分类11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118

第四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22

第五节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123

第六节 教学上的建议132

第七节 结论134

第六章 讲述教学法及讲述技巧&王财印137

第一节 讲述教学法的意涵137

第二节 讲述教学法的教学程序141

第三节 讲述教学法的技巧144

第四节 讲述教学法的优缺点148

第五节 结论151

第七章 产婆法与发问技巧&王财印153

第一节 产婆法的意涵153

第二节 问题的类型与分类157

第三节 发问的技巧160

第四节 发问的意义及其教学上功能165

第五节 结论168

第八章 新时代的班级经营与教室管理&王财印171

第一节 班级经营的意涵171

第二节 有效班级经营的原则和策略177

第三节 班级经营的问题与处理183

第四节 结论189

第九章 教学媒体的种类、制作与应用&王财印191

第一节 教学媒体的涵义191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种类194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原则与功能200

第四节 制作教学媒体的要领202

第五节 结论204

第四篇 教学模式207

第十章 直接教学法&周新富207

第一节 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之比较208

第二节 直接教学模式理论基础211

第三节 直接教学模式实施步骤216

第四节 直接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检讨228

第十一章 讨论教学法&王财印233

第一节 讨论教学法的意涵233

第二节 讨论教学法的类型239

第三节 促进讨论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242

第四节 讨论教学的适用时机与优缺点247

第五节 结论250

第十二章 协同教学法&吴百禄251

第一节 协同教学的缘起与发展252

第二节 协同教学的类型257

第三节 协同教学的实施266

第四节 协同教学的优点与挑战272

第五节 协同教学的努力方向277

第十三章 合作学习法&吴百禄281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282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286

第三节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291

第四节 合作学习的成效与批评300

第五节 结论305

第十四章 促进群性发展的教学法&周新富307

第一节 班级社会技巧教学模式308

第二节 角色扮演教学法314

第三节 示范法318

第四节 法学询问教学法320

第五节 结论325

第十五章 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周新富327

第一节 能力分组教学328

第二节 补救教学方式332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模式335

第四节 电脑辅助教学353

第五节 结论368

第五篇 教学评鉴373

第十六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鉴&周新富373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基本概念373

第二节 良好测验的特征383

第三节 教学评量的方式与实施390

第四节 测量结果的解释与使用伦理410

参考文献417

一、中文部分417

二、英文部分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