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分省描述与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1311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分省描述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满族崛起的民族发展价值与满族文化资源研究1
第一章 吉林省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10
第一节 吉林满族概述10
第二节 吉林满族神话11
一、满州起源神话与天池神话11
二、白云格格神话12
第三节 吉林满族饮食、服饰与艺术13
一、民间服饰13
二、饮食14
1、饽饽与萨琪玛14
2、豆面卷子与酸汤子等15
三、新城戏17
四、满族传统音乐歌舞19
1、满族歌舞20
2、节日风俗中的音乐歌舞21
3、民歌、歌谣、童谣、游戏中的民间音乐22
五、民间刺绣与木雕艺术22
六、民间剪纸23
七、体育游戏24
八、满族祭祀25
1、满族关氏“跳神”与汉军常氏“烧香”26
2、满族家祭27
九、满族说部28
十、满族传说29
1、靰鞡传说29
2、冰滑子传说29
第四节 吉林满族历史遗址31
一、四平叶赫古城31
二、偏脸城31
三、伊通满族民俗馆32
四、伪满皇宫32
五、伪满八大部33
六、小白山古建筑群35
七、吉林文庙与玉皇阁(天成宫)36
八、乌拉镇境内古遗址36
九、乌拉镇古城池38
1、乌拉古城38
2、富尔哈城39
3、大常古城40
4、三家子古城41
十、乌拉街古建筑41
1、三霄殿与圆通楼41
2、保宁庵43
3、观音阁与山神庙43
4、关帝庙等庙宇44
5、将军祠等祠堂44
6、后府45
7、魁府与前府46
8、满族民俗街47
十一、珲春境内遗址48
1、干沟子山城48
2、萨其城48
3、珲春副都统衙署与珲春炮台49
十二、扶余县辽金遗址50
1、大金得胜陀颂碑50
2、石头城子城址50
3、长岗子遗址51
4、伯都纳古城址52
5、满蒙文石碑52
6、红石砬子53
7、塔虎城城址53
8、狼牙坝泥林54
9、腰井子北岗遗址55
10、大金得胜陀颂碑55
十三、扶余古庙宇56
第五节 吉林满族文化资源开发57
一、长白山旅游区的开发57
二、乌拉街韩屯满族民俗村的建立58
三、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开发58
四、四平旅游资源开发59
五、辽源“盛京围场”的重建60
六、乌拉街满族旅游开发61
七、叶赫东城与龙首山公园的结合61
八、吉林满族说部的开发与保护62
第二章 辽宁省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64
第一节 辽宁满族历史遗址及相关传说64
一、抚顺满族历史遗址与传说65
1、佛阿拉旧老城与赫图阿拉城65
2、萨尔浒古战场67
3、永陵及其传说68
二、辽阳满族历史遗址71
1、东京城71
2、清东京陵72
三、沈阳满族历史遗址与传说73
1、沈阳城传说73
2、沈阳故宫75
(1)故宫历史建筑与文物76
(2)故宫特征与传说故事79
(3)索伦杆传说81
(4)小米粥传说82
(5)今日沈阳故宫83
3、福陵83
(1)与福陵有关的传说86
(2)浑河传说89
(3)陵园修葺90
4、昭陵91
(1)正红门区92
(2)神道区92
(3)陵寝区93
(4)昭陵传说94
5、沈阳的七寺四塔96
6、永安石桥100
四、鞍山皇瓦窑100
五、朝阳惠宁寺与佑顺寺103
六、大连满族历史遗址105
1、松树山堡垒、清代南子弹库与黄金山炮台105
2、二龙山堡垒、旅顺大坞与土城子阻击战遗址等106
七、营口西炮台108
第二节 辽宁满族习俗与饮食文化108
一、饮食习俗与文化109
1、满族的节日食品109
2、满族人的特色食品110
3、满族的饮食习俗113
4、满族的酒114
5、满族关于饮食的传说115
(1)四小碟压桌115
(2)义犬救驾116
6、满族饮食习俗的成因116
二、居室庭院特征与风格117
1、“呼兰”式烟筒117
2、满族宅院的“索罗竿”118
3、土坯草房119
4、口袋房与四合院120
5、万字炕与地炕120
三、宗教信仰121
1、萨满教与藏传佛教121
2、满族祭祀122
3、特殊的崇拜习俗122
四、满族艺术127
1、舞蹈127
(1)新宾满族秧歌127
(2)蹉步秧歌129
(3)单鼓舞129
(4)舞台舞蹈130
2、辽东皮影132
3、剪纸132
五、体育竞技与游戏133
1、体育竞技133
(1)踢形头134
(2)狩猎比赛134
(3)跑冰鞋134
(4)雪地走134
(5)珍珠球134
(6)打铜锣135
(7)摔跤135
(8)耍石锁135
(9)射箭135
(10)赛马135
2、满族游戏136
(1)解绷136
(2)冰嘎136
(3)跑满城136
六、婚俗137
七、育儿习俗139
1、落草139
2、满月139
3、摇车与睡扁头139
八、丧葬习俗141
第三节 辽宁满族文化资源开发142
一、修缮历史遗迹142
二、立项研究皇瓦窑遗址142
三、兴建满族文化游览区143
1、中华满族风情园143
(1)满族历史文化长廊143
(2)兴建满族老街144
(3)满族民俗博物馆144
2、陨石山满族民俗村144
3、曹雪芹纪念馆145
三、成立研究与开发组织、承办满学国际会议146
1、辽宁满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146
2、辽宁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中心146
3、满族经济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47
4、第四届中国国际满学暨赫图阿拉建城400周年研讨会147
5、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基地”147
四、以清文化为品牌的旅游活动148
1、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148
2、辽宁抚顺第五届满族风情节149
3、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149
4、沈阳清文化国际旅游节149
5、沈阳故宫演绎清文化150
6、2004沈阳清文化节151
7、沈阳故宫再挂门神152
第三章 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155
第一节 黑龙江满族人口分布155
第二节 黑龙江满族历史遗址156
一、辽金泰州塔子城遗址与卜奎清真寺156
二、龙沙公园与寿公祠158
三、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159
四、三陵坟与石灯塔159
五、宁古塔城与金太祖阿骨打御陵160
六、金齐国王完颜晏墓161
七、金代蒲峪路古城址与兴隆寺162
八、漠河古城岛与瑷珲古城162
九、靖边营与慈禧太后胭脂沟163
第三节 黑龙江满语与满语地名164
一、满语地名164
1、哈尔滨市165
2、阿城165
3、呼兰166
4、牡丹江166
5、穆棱县167
6、宁安县167
7、佳木斯市168
8、勃利县168
9、海伦县168
10、黑河市169
11、嫩江县170
12、饶河县170
13、宝清县170
14、依兰县171
15、汤原县171
16、富裕县172
二、满语172
1、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村172
2、五常、阿城地区175
3、黑河地区176
4、黑龙江省满语研究现状177
第四节 黑龙江满族风俗179
一、民歌179
1、劳动号子180
2、小调180
3、儿歌182
4、萨满神歌183
二、满族说部183
1、《东海窝集部传奇》184
2、《比剑联姻》185
3、《红罗女三打契丹》185
4、《女真谱评》185
5、《金兀术传说》186
6、《东海沉冤录》186
7、《老将军八十一件事》186
8、《萨大人传》与《双钓记》186
9、《飞啸三巧传奇》与《黑水英雄传》187
三、见面礼节187
四、爬犁188
五、婚俗189
1、订婚190
2、娶亲190
3、新婚192
第五节 黑龙江满族宗教文化192
第六节 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开发195
一、阿城满族文化资源开发195
1、抢救满语与延续满俗196
2、料甸满族乡的资源开发197
3、阿城旅游开发区与金代文物展藏馆198
二、五常市满族文化资源开发201
三、齐齐哈尔满族文化资源开发205
四、宁安满族文化资源开发206
五、瑷珲满族文化资源开发208
第四章 北京市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211
第一节 北京满族概述211
第二节 北京满族饮食212
一、爱窝窝与京酸梅汤212
二、豌豆黄儿与炒肝儿213
三、面糕(驴打滚)与涮羊肉214
四、豆汁、饭包与饽饽215
五、满汉全席与芥末墩儿215
六、茶文化与北京茶馆216
第三节 北京满族服饰与礼仪217
一、北京满族服饰217
1、旗袍217
2、马褂218
3、坎肩218
4、发式218
5、鞋219
6、帽子220
7、套裤220
二、北京满族礼仪221
1、双腿安与单腿安221
2、摸鬓221
3、打横222
第四节 北京满族婚丧与祭祀222
一、夜婚制与合婚222
二、京城丧仪中的棺木与入殓224
三、京城丧仪中的出殡226
四、北京满族的祭祀活动228
1、清代宫廷萨满祭祀228
2、满洲八旗祀祖229
第五节 北京满族曲艺231
一、京剧与相声231
二、评书与皮影231
三、木偶戏、八角鼓与单弦232
四、岔曲与北京琴书233
五、联珠快书与花钹大鼓234
六、太平鼓、莲花落与数来宝234
七、弦子书、梅花大鼓与子弟书235
第六节 北京满族历史遗址237
一、清朝王府237
1、肃亲王府与睿亲王府237
2、顺承郡王府与郑亲王府237
3、庄亲王府与礼亲王府239
4、克勤郡王府与淳亲王府239
5、那王府与大公主府、和敬公主府240
6、定亲王府与循郡王府241
7、棍贝子府与醇亲王府241
8、仪亲王府与端郡王府242
9、恭王府与桂公府243
10、庆亲王府、孚郡王府与绵德府245
11、霱公府、洵贝勒府与涛贝勒府246
二、清朝园林247
1、圆明园与麟庆宅247
2、可园与动物园248
3、中南海与静明园(玉泉山)249
4、钓鱼台与养源斋250
三、清朝寺院251
1、柏林寺与普度寺251
2、戒台寺与法源寺252
3、红螺寺、十方普觉寺与广济寺253
4、大觉寺、报国寺与顾亭林祠254
四、清朝皇城部分其他古迹255
1、故宫255
2、天坛与钟鼓楼256
3、婉容故居与清学部旧址257
4、皇史宬与德胜桥258
5、德寿寺碑与禄米仓259
6、大慈延福宫与卢沟桥259
第七节 北京满族传说260
一、公主坟传说260
二、“五镇”的传说263
三、顺治出生传说267
四、西太后颐和园用膳268
五、捏面人的来历270
六、百货店名称的来历273
第八节 北京满族文化资源的开发274
一、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开发274
1、挖掘满族语言文字,编辑乡土特色书籍275
2、传承满族文化传统,推动乡域经济发展275
二、长哨营满族乡的开发276
第五章 河北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278
第一节 河北满族历史遗址278
一、承德避暑山庄278
1、建宫缘由278
2、避暑山庄的特色280
(1)誉满中华的美丽景色280
(2)民族团结的象征281
(3)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丰碑284
(4)民族建筑艺术的杰作284
二、清东陵286
1、清东陵的地理位置与布置格局286
2、东陵陵寝介绍288
(1)昭西陵288
(2)孝陵289
(3)孝东陵290
(4)康熙景陵291
(5)乾隆裕陵293
(6)咸丰定陵294
(7)同治惠陵296
(8)端悯固伦公主、二公主、顺和郡王、慧质郡王园寝297
3、清东陵精华298
(1)孝陵神路298
(2)孝陵石象生298
(3)裕陵圣德神功碑亭299
(4)菩陀峪定东陵三殿299
三、清西陵300
1、西陵选址与建筑布局300
2、西陵陵寝302
(1)雍正泰陵302
(2)嘉庆昌陵303
(3)道光慕陵304
(4)清代最后皇陵崇陵306
(5)端亲王、怀亲王、公主、阿哥园寝307
3、清西陵精华307
(1)石牌坊307
(2)大红门、更衣殿与圣德神功碑楼308
(3)石像生、七孔石拱桥、龙风门与小碑楼308
(4)朝房、班房、神厨库、井亭与隆恩门309
(5)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与三座门309
(6)古松林与御用行宫310
(7)御署、营房、永福寺311
4、清西陵文化价值312
5、清西陵的管理与开发315
(1)清政府对西陵的管理315
(2)民国时期的清西陵管理316
(3)新中国的西陵管理与开发316
第二节 河北满族风俗及相关物质文明317
一、住房317
二、饮食318
三、祭祀与禁忌319
1、祭祀319
2、禁忌321
四、宗教信仰322
五、婚丧嫁娶323
六、歌舞325
1、太平鼓、八角鼓舞与扇舞325
2、童子夯、扬烈舞、狮子舞与地秧歌326
3、跑旱船、寸跷、高跷与莲花落326
七、体育与服饰327
第三节 河北满族自治县329
一、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329
1、丰宁民风民俗329
(1)风味饮食329
(2)丰宁剪纸330
(3)布糊画332
2、丰宁历史遗迹与文物333
二、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335
1、宽城满族的形成及其文化335
2、宽城满族风俗338
3、宽城历史遗迹340
三、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341
1、围场历史遗址342
(1)木兰围场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342
(2)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与七十二围址344
2、围场历史沿革345
四、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347
第四节 河北满族资源开发348
一、承德满族资源开发349
二、青龙满族资源开发350
三、围场满族资源开发351
四、宽城满族资源开发351
五、丰宁满族资源开发352
第六章 东南地区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354
第一节 东南满族人口分布与区域文化资源355
一、东南满族人口分布355
二、东南满族文化资源356
1、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356
2、广东的驻防八旗之乡360
3、台湾的满族同胞364
4、其它满族文化区域367
(1)河南——完颜氏后裔与八旗会馆367
(2)江苏镇江——孝庄后裔369
第二节 东南地区满族饮食文化370
一、东南满族饮食习俗370
二、东南满族地方性饮食371
1、日常食品371
2、风味小吃372
(1)慈禧小窝头与豆面卷子372
(2)苏子叶饽饽、酸汤子与萨其玛373
三、东南满族贵族性饮食373
1、满汉全席373
(1)蒙古亲藩宴375
(2)廷臣宴376
(3)万寿宴377
(4)千叟宴379
(5)九白宴380
(6)节令宴381
2、黄金肉与“金嵌玉印红嘴绿鹦哥”383
3、蜜汁羊肉与天下第一菜384
四、东南地区满族酒茶文化385
1、满族酒文化385
2、满族茶文化386
第三节 东南地区满族服饰文化388
一、东南满族男子服饰388
1、正装388
2、首饰389
3、发型391
二、东南满族女子服饰391
1、正装391
2、鞋392
3、发型393
4、饰物及其它393
三、东南地区的旗袍及其演变394
第四节 东南地区满族建筑与居住文化397
一、东南满族卜居风俗397
二、东南满族民宅建筑400
第五节 东南地区满族嫁娶丧葬习俗403
一、东南满族的婚嫁文化403
1、东南满族的婚姻习俗404
2、生育习俗407
(1)求子风俗与孕妇保健407
(2)诞生习俗与育儿习俗409
二、东南满族的丧葬文化411
1、送亡与吊丧411
2、殡仪、送葬、圆坟及居丧412
第六节 东南满族岁时节令文化413
一、新年习俗413
1、小年、迎年除秽413
2、春联与除夕辞旧414
3、正月初一、初七与十五415
二、二月二、花节与清明节416
三、浴佛节与端午节417
四、七夕、中元与中秋节418
五、重阳节与冬至节418
第七节 东南满族宗教信仰419
一、宗教信仰419
二、东南满族崇拜420
1、自然崇拜421
2、祖先崇拜和修谱习俗422
三、东南满族的禁忌文化425
第八节 东南满族文化资源的开发426
一、东南满族文化资源开发现状429
1、遗址遗迹的开发与民族人文活动430
2、民族文化商品431
二、东南满族文化资源开发策略432
1、策略探索432
2、东南满族文化资源开发战略433
(1)政策与开发433
(2)计划与步骤434
(3)立体化经营435
(4)把握机遇435
第七章 西南地区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437
第一节 云南满族文化资源及其发展437
一、概况437
二、服饰438
三、婚俗439
四、节日441
五、礼仪及禁忌442
六、宗教443
七、文化444
第二节 四川成都满族历史及现状445
一、成都满族概况445
二、清代成都地区的满族446
1、旗互驻防和旗兵的分化446
2、辛亥革命与成都满族449
3、辛亥革命后成都满族的变化451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成都满族的生活处境452
1、失业威胁下牛马般的生活452
2、满族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456
四、解放后成都满族人民的显著变化457
1、当家作主457
2、工作与精神状态458
3、生活的改善与提高459
4、文教卫生方面的发展460
5、民族团结气象新462
第八章 西北与内蒙古东北的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464
第一节 内蒙古满族文化资源464
一、内蒙古与清王朝464
二、内蒙古满族人口分布465
三、满族乡465
1、十家满族乡465
2、呼伦贝尔市内满族文化资源466
3、科右前旗满族屯466
四、内蒙古地名与满语468
五、内蒙满族文物古迹468
1、南寺(广宗寺)及其开发469
2、阿贵庙与四大股庙470
3、金堂庙(慈云寺)与贝子庙470
4、百灵庙、葛根庙与清真大寺471
5、小召、乌素图召、五当召472
6、五塔寺、梵宗寺(北大庙)与兴源寺473
7、将军府与册封圣旨473
第二节 新疆满族文化资源474
一、新疆与清王朝474
二、伊犁满族与苏拉宫475
三、“苏拉工”满族村477
四、新疆的满族姑娘479
五、新疆满族文物古迹480
1、老满城480
2、文庙481
3、承化寺和夏尔苏木喇嘛庙481
第三节 西藏满族文化资源482
一、西藏与清王朝482
二、清朝在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483
三、西藏满族文物古迹484
1、甘丹寺484
2、《西藏功垂百代石刻》484
3、《桑耶寺》乐舞图485
4、金宗喀巴像485
第四节 甘肃满族文化资源485
一、甘肃与清王朝485
二、甘肃完颜村486
三、具有满族特色的甘肃小吃——满族饽饽487
1、燕窝酥487
2、糖火烧487
3、扇子饼488
4、茴香饼488
四、甘肃满族文物古迹488
1、西云观488
2、兰州白云观488
3、至公堂489
第五节 宁夏满族文化资源489
一、宁夏与清王朝489
二、宁夏满族人口分布490
三、清朝流传下来的杨郎烧锅490
四、宁夏满族文物古迹490
1、玉皇阁490
2、北武当庙491
3、董府官邸491
4、钟鼓楼491
附录493
编著者简介与编著版权说明530
后记532
热门推荐
- 1708342.html
- 896649.html
- 3674844.html
- 2860544.html
- 1207869.html
- 652550.html
- 827498.html
- 2891068.html
- 3151151.html
- 271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4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0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