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的根基 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庭硕,吕永锋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67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水土保持-研究报告-中国;土地资源-资源管理-研究报告-中国;水资源管理-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的根基 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1
第一节 当代的水土流失灾变1
一、问题的缘起1
二、水土流失与四大危机的关联性2
三、水土流失的复杂性8
四、当代水土流失灾变的特点13
第二节 水土流失维护失范14
一、正确的水土资源维护目标14
二、水土资源维护思路的偏颇23
第三节 灾变救治表层化存在的问题41
一、水土流失灾变的实质41
二、救治对策单一化44
三、忽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51
四、忽视救治过程中派生的负面影响55
五、忽视救治后的合理规划58
第四节 缺乏信息支撑59
一、信息时代的信息障碍59
二、获取有用信息的困难60
三、信息解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66
四、信息收集需要另辟蹊径70
五、建构信息处理的新体系74
第五节 民族文化价值的失落76
一、重视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76
二、重新认识砂田农耕的价值79
三、土地石漠化并非顽症81
四、聚雨灌溉技术并未过时83
五、充分利用传统智慧和技能85
六、传统文化是持续动员社会力量的源泉88
一、正确理解水土资源的实质9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念92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二重性92
二、水土资源的价值评估101
三、对水土流失的理解112
第二节 自然水土流失113
一、水土流失的二重性113
二、自然水土流失的特性115
三、自然水土流失的运行规律123
第三节 人为水土流失128
一、治理的核心——对付人为水土流失128
二、人为水土流失的次生性129
三、人为水土流失的人为性133
四、人为水土流失的剧增性138
五、人为水土流失的其他基本属性140
第四节 水土资源维护144
一、多样化结构稳定并存145
二、利用价值最大化147
三、提高生命物质产出能力150
四、具体维护的内涵152
第五节 两种灾变不容相混162
一、灾变的自然性与人为性需严格区分162
二、对1998年洪灾主要成因的分析168
三、灾变救治需借鉴各民族的智慧和技能171
第六节 水土流失灾变救治的任务175
一、恢复水土资源的利用价值175
二、根除灾变隐患181
三、防范两种水土流失的叠加189
四、水土资源改性后的利用方式191
第三章 文化制衡论略194
第一节 从生物制衡到文化制衡194
一、学术背景194
二、复杂的自组织系统196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199
四、平衡与制衡的区别202
五、文化制衡的内涵205
第二节 文化制衡的运行方式209
一、文化制衡与生物制衡的关联性209
二、文化制衡的实质213
三、文化制衡的运行特征216
四、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体系偏离的成因224
第三节 文化建构的双重性227
一、文化建构的双重法则227
二、文化建构的生物性法则236
三、文化建构的社会性法则247
四、文化建构双重性的辩证统一252
第四节 文化适应的双向性258
一、适应概念的历史回顾258
二、适应概念的内涵265
三、文化适应的生物性取向271
四、文化适应的社会性取向279
第四章 水土资源的利用与维护288
第一节 文化及其生境289
一、生境概念的提出289
二、民族生境概念的内涵295
三、生境中的水土资源利用与维护301
四、从生境建构特点所看到的当代灾变305
第二节 民族生境与水土资源的利用311
一、生境运行的规律311
二、生境运行缺陷的文化伦理剖析314
三、文化类型的差异对生境建构的影响316
四、多元文化可以并行延续的理论基础330
五、从适应角度所看到的我国水土资源特点333
第三节 民族生境中的水土流失338
一、不同类型文化建构下民族生境中的水土流失339
二、对人为水土流失的认识342
三、不同文化样式下的水土资源利用与维护354
第四节 论脆弱生态系统366
一、脆弱生态系统的内涵366
二、水土资源利用中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371
三、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界定373
四、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理解380
五、脆弱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383
第五章 人为水土流失的控制391
第一节 控制的实质与目标391
一、需加以控制的水土流失对象391
二、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社会力量395
三、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办法396
四、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思路401
五、人为水土流失控制的实质404
第二节 文化类型差异对制衡价值的影响408
一、单种文化制衡在水土流失控制中的价值409
二、族际文化制衡在水土流失控制中的价值413
三、文化制衡在人为水土流失控制中的价值428
第三节 人为水土流失控制433
一、两种互为补充的水土资源维护方式433
二、具体维护的内涵及适用范围434
三、实施具体维护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439
四、泛化维护的内涵及适用范围442
五、实施泛化维护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444
第四节 水土流失灾变救治452
一、不同水土流失灾变的救治方略452
二、采用文化诱导重构法救治灾变454
三、采用文化要素嫁接法救治灾变457
四、采用综合根治法救治灾变465
参考文献472
后记485
热门推荐
- 2388407.html
- 691242.html
- 201701.html
- 1328440.html
- 42548.html
- 637975.html
- 3415724.html
- 13972.html
- 3808580.html
- 16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6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3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9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2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5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