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部审计禁忌120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部审计禁忌120例
  • 沈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285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内部审计-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部审计禁忌120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禁忌 1

禁忌1 内部审计概念界定不清3

禁忌2 内部审计概念体系缺乏系统性7

禁忌3 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构建不当11

禁忌4 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明16

禁忌5 内部审计学科体系建立不合理17

第2章 规范内部审计职能禁忌 19

禁忌6 理解内部审计动因失宜20

禁忌7 界定内部审计本质失准23

禁忌8 规范内部审计职能失当27

第3章 内部审计假设禁忌 30

禁忌9 对内部审计假设的认识存在偏差31

禁忌10 构建内部审计假设体系不合理35

禁忌11 表述内部审计假设不准38

禁忌12 运用内部审计假设不当39

第4章 内部审计原则禁忌 40

禁忌13 对内部审计原则的定位不准41

禁忌14 组织内部审计原则不当43

禁忌15 运用内部审计原则不明48

第5章 内部审计规范禁忌 50

禁忌16 内部审计规范制定不当51

禁忌17 内部审计规范结构不合理54

禁忌18 内部审计规范内容不宜59

禁忌19 内部审计规范表述不佳65

禁忌20 内部审计规范实施不力67

第6章 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禁忌 69

禁忌21 组织内部审计职能缺失70

禁忌22 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治理结构中的组织地位低下72

禁忌23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偏低76

禁忌24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78

禁忌25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80

禁忌26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82

禁忌27 内部审计人员丧失诚信84

禁忌28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规范缺失86

禁忌29 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机制缺失88

第7章 内部审计目标禁忌 91

禁忌30 内部审计目标体系的建立缺乏系统性规划92

禁忌31 片面关注内部控制活动的评价,忽视对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评价94

禁忌32 片面关注舞弊的检查与报告,忽视对舞弊的有效防范99

禁忌33 遵循性审计的执行偏离既定标准103

禁忌34 后续审计流于形式105

第8章 内部审计证据禁忌 107

禁忌35 缺乏对内部审计证据决策环节的足够重视108

禁忌36 内部审计人员收集的内部审计证据不符合质量特征的要求110

禁忌37 对不同类型审计证据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入的了解113

禁忌38 获取审计证据时缺乏系统性的考虑115

禁忌39 错误地运用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117

第9章 内部审计计划禁忌 122

禁忌40 对内部审计计划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123

禁忌41 内部审计计划的繁简程度不合理125

禁忌42 内部审计计划层次混乱126

禁忌43 执行内部审计计划一成不变129

禁忌44 遗漏编制和发送内部审计通知书的必要环节130

禁忌45 忽视对内部审计的督导132

第10章 内部审计考虑重要性禁忌 137

禁忌46 错误地理解重要性概念的界定角度138

禁忌47 将重要性概念绝对化140

禁忌48 将重要性概念与重要性水平概念混淆141

禁忌49 只注重重要性的数量特征而忽略对其质量特征的考虑143

禁忌50 对确定整体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选择不当145

禁忌51 按组成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分配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47

禁忌52 在不考虑重要性概念适用范围的情况下滥用重要性原则149

禁忌53 运用重要性原则评价内部审计结果后的处理措施不当151

第11章 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和执行风险管理审计禁忌 153

禁忌54 认为内部审计不存在风险154

禁忌55 对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认识不足155

禁忌56 将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相混淆157

禁忌57 对内部审计风险模型的认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158

禁忌58 忽视对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的评估160

禁忌59 对内部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步骤不甚了解162

禁忌60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职能缺失164

禁忌61 混淆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166

禁忌62 内部审计执行风险管理审计不得要领167

第12章 内部审计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禁忌 170

禁忌63 对分析性复核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171

禁忌64 对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内部审计各个阶段应用目标的定位失准173

禁忌65 对不相关的数据执行分析性复核174

禁忌66 忽视分析性复核所使用数据的质量特征177

禁忌67 将分析性复核结果作为形成内部审计结论的直接证据179

禁忌68 对分析性复核发现的重大差异视而不见180

第13章 内部审计运用抽样技术禁忌 181

禁忌69 将抽样技术运用于总体数量较少的被审计项目182

禁忌70 将抽样技术运用于预计差错率较高的被审计项目183

禁忌71 将抽样技术运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184

禁忌72 错误理解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的正确关系185

禁忌73 被审计对象总体与具体审计目标缺乏相关性187

禁忌74 被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缺乏可辨性189

禁忌75 被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缺乏同质性190

禁忌76 被审计对象总体不完整191

禁忌77 样本规模的确定缺乏合理的依据以致过于随意192

禁忌78 使用的选样方法不当造成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193

禁忌79 直接将样本特征作为总体特征197

禁忌80 对不同类别的抽样风险认识不清造成采取错误的控制措施199

禁忌81 将变量抽样方法运用于控制测试202

禁忌82 将属性抽样方法运用于实质性测试208

第14章 内部审计面对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禁忌 213

禁忌83 将手工系统的审计观念继续运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214

禁忌84 过分相信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216

禁忌85 忽视计算机舞弊的防范和审查217

禁忌86 忽视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训219

禁忌87 只注重应用控制的评价,忽视一般控制的评价221

禁忌88 运用不恰当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和技术227

禁忌89 忽视计算机存储审计记录的安全性233

禁忌90 忽视审计程序的完整性234

禁忌91 忽视审计过程记录的完整性235

禁忌92 选择不恰当的审计软件开发和使用方式238

第15章 内部审计报告禁忌 241

禁忌93 过分夸大内部审计报告的保证程度242

禁忌94 对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不明244

禁忌95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缺失246

禁忌96 内部审计报告形式选择不佳248

禁忌97 内部审计报告措辞不当250

禁忌98 内部审计报告过程不规范252

第16章 内部审计管理禁忌 254

禁忌99 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机制缺失255

禁忌100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责任不明256

禁忌10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目标不清258

禁忌10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层次混乱260

禁忌103 内部审计自我质量控制内容有失全面261

禁忌104 忽视内部审计质量的外部评价机制265

禁忌105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作用不明确267

禁忌106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组织方式不合理268

禁忌107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制度不健全270

第17章 内部审计沟通禁忌 273

禁忌108 内部审计沟通意识淡薄274

禁忌109 缺乏根据沟通要求和沟通环境调整沟通方式的能力276

禁忌110 将结果沟通简单地理解为提交内部审计报告280

第18章 内部审计处理组织内外部关系禁忌 283

禁忌111 忽视内部审计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284

禁忌112 采用激化人际关系冲突的方式处理问题286

禁忌113 对与组织适当管理层的沟通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289

禁忌114 缺乏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思想意识291

禁忌115 忽视与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处理293

禁忌116 内部审计机构各成员之间缺少相互协作和相互包容294

禁忌117 拒绝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合作296

禁忌118 在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时缺乏对其工作质量的必要评价300

禁忌119 内部审计机构与外部专家的责任划分不清302

禁忌120 过分信赖外部专家而忽视对其的必要评价304

参考文献 307

热门推荐